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班级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方面阐述了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情义相融
人文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如果善加引导,就能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哲学和管理学上就是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生命的有机体,成长发展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教育则不能忽视其自然性。班主任在工作中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待人;二是理解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三是关爱学生,对待学生宅心仁厚。
一、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学生听从班主任的要求,服从班主任的意志,班主任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规定学生的思想言行。班主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霸主”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权利,甚至侵犯学生权利,学生的人格未受到应有的尊重。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和班主任的人格是平等的,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然而在工作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双重伤害;侮辱学生、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事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心灵以极大摧残。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切勿恶语、恶行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鼓励,会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
2、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有较重的儒家气息,注重去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效果,教育被异化为约束,使人受制于俗成的道德戒律与规范,抑制个人的需要与愿望,否定个人的创造与超越,抹杀个性。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品质等都不尽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承认差异,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在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发现优点及时给予热情的肯定,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的放矢地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能容忍别出心裁和出格行为,对标新立异热情扶植、不泼冷水。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从内心接受每一位学生,用心为“差生”营造爱巢,鼓励“差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理解学生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才,还要培养学生成人。当今,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茫、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而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而理解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1、了解研究学生
要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不仅应该了解学生,更应深入研究学生。古人云:“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只有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摸清学生脉搏,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了解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工作的基础,要针对个性,发现和调动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善于把学生内在动力发掘出来,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洞悉全貌,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培养成就感
詹姆士曾说过:“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有实力、有成就、有价值,都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家庭、社会的赏识、关心、重视、支持理解和高度评价,这是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促进个性成长和自主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格。班主任在工作中,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知道他身上有许多别人缺少的长处,老师比较赏识他。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这样。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关键。二是注重开发利用成就感,培养学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坚定的信念、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利用成就感的情感资源,通过班主任的有效激发,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发展,求知进步的动力,突现新课改的育人目标。
三、关爱学生
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身心献给孩子们。”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它源于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又高于理解、信任。班主任只有把爱心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才能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就会感到轻松愉快、热情高涨、教育效果则相对较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这是因为在没有民主、没有平等、师生关系极不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反感意识消蚀了他们良好的学习心态,最终形成排斥现象。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情感互通、心理相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课改十分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倾“情”重“义”
“情”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力量,“义”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桥梁。情深义重、情义兼善的班主任一定深受学生欢迎,也会长驻学生的心灵。班主任非同一般,塑造的是人的灵魂,而不是启动一台机器,推销一批产品。这就要求班主任本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重情有义,充分利用“情”与“义”和学生沟通,让他们亲你,敬你,愿意聆听你的教诲。让我们少一些生硬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多一点“情”的启迪、“义”的交流,用“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成就伟大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单位:618108四川省中江县辑庆高级职业中学冯店校区)
【关键词】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情义相融
人文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如果善加引导,就能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哲学和管理学上就是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生命的有机体,成长发展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教育则不能忽视其自然性。班主任在工作中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待人;二是理解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三是关爱学生,对待学生宅心仁厚。
一、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学生听从班主任的要求,服从班主任的意志,班主任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规定学生的思想言行。班主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霸主”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权利,甚至侵犯学生权利,学生的人格未受到应有的尊重。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和班主任的人格是平等的,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然而在工作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双重伤害;侮辱学生、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事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心灵以极大摧残。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切勿恶语、恶行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鼓励,会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
2、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有较重的儒家气息,注重去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效果,教育被异化为约束,使人受制于俗成的道德戒律与规范,抑制个人的需要与愿望,否定个人的创造与超越,抹杀个性。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品质等都不尽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承认差异,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在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发现优点及时给予热情的肯定,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的放矢地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能容忍别出心裁和出格行为,对标新立异热情扶植、不泼冷水。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从内心接受每一位学生,用心为“差生”营造爱巢,鼓励“差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理解学生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才,还要培养学生成人。当今,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茫、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而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而理解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1、了解研究学生
要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不仅应该了解学生,更应深入研究学生。古人云:“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只有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摸清学生脉搏,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了解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工作的基础,要针对个性,发现和调动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善于把学生内在动力发掘出来,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洞悉全貌,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培养成就感
詹姆士曾说过:“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有实力、有成就、有价值,都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家庭、社会的赏识、关心、重视、支持理解和高度评价,这是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促进个性成长和自主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格。班主任在工作中,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知道他身上有许多别人缺少的长处,老师比较赏识他。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这样。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关键。二是注重开发利用成就感,培养学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坚定的信念、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利用成就感的情感资源,通过班主任的有效激发,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发展,求知进步的动力,突现新课改的育人目标。
三、关爱学生
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身心献给孩子们。”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它源于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又高于理解、信任。班主任只有把爱心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才能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就会感到轻松愉快、热情高涨、教育效果则相对较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这是因为在没有民主、没有平等、师生关系极不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反感意识消蚀了他们良好的学习心态,最终形成排斥现象。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情感互通、心理相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课改十分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倾“情”重“义”
“情”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力量,“义”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桥梁。情深义重、情义兼善的班主任一定深受学生欢迎,也会长驻学生的心灵。班主任非同一般,塑造的是人的灵魂,而不是启动一台机器,推销一批产品。这就要求班主任本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重情有义,充分利用“情”与“义”和学生沟通,让他们亲你,敬你,愿意聆听你的教诲。让我们少一些生硬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多一点“情”的启迪、“义”的交流,用“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成就伟大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单位:618108四川省中江县辑庆高级职业中学冯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