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班级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方面阐述了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情义相融
  
  人文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如果善加引导,就能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哲学和管理学上就是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生命的有机体,成长发展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教育则不能忽视其自然性。班主任在工作中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待人;二是理解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三是关爱学生,对待学生宅心仁厚。
  
  一、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学生听从班主任的要求,服从班主任的意志,班主任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规定学生的思想言行。班主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霸主”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权利,甚至侵犯学生权利,学生的人格未受到应有的尊重。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和班主任的人格是平等的,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然而在工作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双重伤害;侮辱学生、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事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心灵以极大摧残。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切勿恶语、恶行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鼓励,会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
  
  2、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有较重的儒家气息,注重去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效果,教育被异化为约束,使人受制于俗成的道德戒律与规范,抑制个人的需要与愿望,否定个人的创造与超越,抹杀个性。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品质等都不尽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承认差异,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在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发现优点及时给予热情的肯定,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的放矢地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能容忍别出心裁和出格行为,对标新立异热情扶植、不泼冷水。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从内心接受每一位学生,用心为“差生”营造爱巢,鼓励“差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理解学生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才,还要培养学生成人。当今,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茫、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而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而理解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1、了解研究学生
  要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不仅应该了解学生,更应深入研究学生。古人云:“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只有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摸清学生脉搏,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了解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工作的基础,要针对个性,发现和调动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善于把学生内在动力发掘出来,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洞悉全貌,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培养成就感
  詹姆士曾说过:“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有实力、有成就、有价值,都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家庭、社会的赏识、关心、重视、支持理解和高度评价,这是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促进个性成长和自主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格。班主任在工作中,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知道他身上有许多别人缺少的长处,老师比较赏识他。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这样。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关键。二是注重开发利用成就感,培养学生稳定持久的兴趣、坚定的信念、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利用成就感的情感资源,通过班主任的有效激发,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发展,求知进步的动力,突现新课改的育人目标。
  
  三、关爱学生
  
  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身心献给孩子们。”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它源于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又高于理解、信任。班主任只有把爱心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才能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就会感到轻松愉快、热情高涨、教育效果则相对较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这是因为在没有民主、没有平等、师生关系极不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反感意识消蚀了他们良好的学习心态,最终形成排斥现象。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情感互通、心理相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课改十分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倾“情”重“义”
  “情”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力量,“义”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桥梁。情深义重、情义兼善的班主任一定深受学生欢迎,也会长驻学生的心灵。班主任非同一般,塑造的是人的灵魂,而不是启动一台机器,推销一批产品。这就要求班主任本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重情有义,充分利用“情”与“义”和学生沟通,让他们亲你,敬你,愿意聆听你的教诲。让我们少一些生硬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多一点“情”的启迪、“义”的交流,用“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成就伟大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单位:618108四川省中江县辑庆高级职业中学冯店校区)
其他文献
当前,学生中发生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在拷问教师的良心:教师该如何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    一、 中学德育的目标应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    中学德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
期刊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出一所学校自身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现出校长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凸显一所学校自身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特色。校本课程从本质上讲,不是知识本位的课程,
期刊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懂得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  4、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理解电压作用。  2、难点:电压概念的理解。  3、关键:通过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用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它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本文将就如何运用对话理念指导阅读教学,谈几点感想。    一、朗读感知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要想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就必须建立在让学生正确读通课文的基础
期刊
现行的语文教材选本越来越注重人文性和传递更多的人类优良精神传统,可谓是令人欣慰的事。但现行的高考语文评估体系却越来越走向精细化、技巧化、技术化,笔者称之为技术语文、精细语文。这种将题目答案精细为简单的非A即B的选择考试,从根本上排斥了人类语言表达的包涵性和模糊性。我们知道,人类的语言表达中的的确确有模糊性和包涵性这一特质,而这恰恰又是语言表达本身的特质,它使得在传递信息时,听取信息的人有了再创作和
期刊
【摘要】随着管理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了人本管理,即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探索人本管理的起源,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管理 人本管理 内涵 渊源     管理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理性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性环境下,管理者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观念,遵循客观规律,对被管理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有限的资源得
期刊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在教学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旧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只注重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因而在教学中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材意识,没有学生意识,见物不见人,造成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分离。而新课程理念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共
期刊
【摘要】目前,中学数学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测验课等四种类型课,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对数学测验后的讲评课的教学探讨、研究,不少教师有所忽视,同时教学讲评课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就这些问题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健词】数学讲评课 调查 启示 教学模式     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目的在于纠正错误、扬优补缺、丰富体验、巩固基础、规范解答、熟能生巧、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期刊
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必须做好这份“后勤服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靠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一下个人的做法:    一、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的特点: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想工作出成绩、见效果,首先必须抓管理。管理不是简单地“保管”仪器设备,而是要科学地管理物品,还要管人。    1
期刊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三年来,我积极探索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贯彻实施,突破过于注重“双基”的传统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笔试引入口试、实践性测试、操作性测试等多种形式。试卷命题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双基”考查关注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