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电下乡的竞争法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电下乡活动并不构成行政性垄断,从其目的、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性垄断的立法原意和判断标准上,我们可以分析出,该项工程只是政府合理的干预市场的行为,而并不构成《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性垄断行为。
  【关键词】家电下乡;行政性垄断;市场竞争;滥用行政权力;行政干预
  一、家电下乡活动的基本情况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参加家电下乡的流通企业所必备一定的条件,承担销售任务的企业应具有较强实力、信誉好、农村市场网络健全,既可以是家电零售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设立的经销公司或省级代理商。基本条件是:(1)企业年家电产品销售额在本省位居前列,一般应在5亿元以上;(2)资信状况良好;(3)配送能力覆盖本省所有县(市);(4)销售服务网点原则上覆盖本省所有县(市),且网点规模、服务水平等处当地前列。
  二、学术界对家电下乡与行政性垄断的法律分析
  首先,家电下乡活动中政府对农民的补贴对中标企业而言,就是在不降低售价的情况下以低价促销了产品。政府补贴取代了本来可能发生于农村家电市场的价格战。
  最重要的是,他们基本都认为,家电下乡活动使得中标厂家拥有了对其他厂家的排他性的垄断地位。家电下乡活动中,国家对企业设定了准入条件,各厂家通过面向政府的竞标得到该活动中的一席之地。表面看来,农民直接受惠于政府补贴。实际上,农民可能得不偿失。中标企业被招标选中后就脱离了市场竞争的约束,这样就使得未竞标成功的中小企业在其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较弱的情况下,更加失去了其市场竞争的权利,一些中小品牌企业可能因此亏损、裁员甚至倒闭,最后导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失衡。
  因此,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观察,“家电下乡”活动实际上涉嫌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力从事反竞争行为,即“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同时,“家电下乡”补贴也涉嫌违反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垄断法》。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家电下乡”工程通过招标限定享受补贴的企业产品,排挤非中标产品,这未尝不是一种“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的行为,未尝不属于“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①
  三、分析家电下乡活动不构成行政性垄断的原因
  行政性垄断是指中央政府所属的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以及被上述政府和政府部门授予行政管理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排除经营者间竞争的违法行为。其特征在于:一、主体的特殊性,中央政府自身不列入反垄断法规制,其立法、国家垄断等具有正当性;二、采用的是非正当手段,非引导性手段,滥用了行政权力;三、采取了强制性的抽象行政行为。进一步而言,行政性垄断主要包括以下种类:指定交易、阻碍商品流通、限制招投标、限制市场准入、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
  我国在《反垄断法》中对其进行了规制,目的在于防止行政性垄断扭曲竞争机制,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破地区封锁,破除地方保护,着力于促进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而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仍不可取代,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承担着大量的经济管理职能,“滥用行政权力”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我们在适用行政性垄断的立法时,要注意不能将政府对调控经济生活或者对经济活动进行正常管理而采取的措施作为行政性垄断来处理,而妨碍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和正常管理。②
  “政府运用权力干预经济,是为了提高资源的效率,克服市场存在的交易成本,保证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共利益。”③政府干预的效率是判断行政权力滥用的标志之一,如果政府干预不超过必要的限度,那么就不属于行政权力滥用。在家电下乡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政府只是在合理干预,为的是保护农民这个特殊群体。如果政府在该活动中,明文规定某地区只有某些企业可以进入该活动范围,那么就应该属于行政性垄断,而被《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家电下乡活动虽然属于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但是并未滥用行政权力,因此不属于行政性垄断的范围。当然,不可否认,在政府实施该政策的这段时期内,出现了一些垄断行为、虚假广告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都需要国家进行进一步规制。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家电下乡活动仍然是政府合理的行政行为。
  注 释:
  ①王军.《家电下乡的法律问题》,载于期刊《IT经理世界》,2009年第Z1期.
  ②引自:曹康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解读——理念、制度、机制、措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49-162页.
  ③李忠斌著.《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92页.
  参考文献:
  [1]王军.家电下乡的法律问题[J] IT经理世界,2009(Z1).
  [2]田国垒.“家电下乡”:岂能“授人以鱼”?[Z].中国营销传播网,2008.03.
  [3]李忠斌.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
  [4]曹康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解读——理念、制度、机制、措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
  [5]何静.“家电下乡”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0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人民调解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泛化”趋势,闽南地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理性认识人民调解机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就闽南地区而言,人民调解机制在农村区域内、对案情相对简单的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中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人民调节机制;有限性;闽南地区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效率是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物尽其用”的前提在于用对地方。因此,为了促使人民调解机制
期刊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坚持和谐执法,是检察机关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将检察工作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服务于和谐,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最佳效能,是基层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和谐执法应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一、致力于执法理念的铸造,着力强化和谐执法意识  (一)树立和谐执法理念  和谐执法是一种方法要求,也是一种境界的体现,它折射出执法的水
期刊
【摘要】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的相关问题,已经对峙近两个月了,由此可见,此类争端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免还会发生。中国若想在今后的争端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将此事件放在中外海洋争端日益剧烈的大背景下,并且中国若想获得未来发展战略机遇期,就不能仅寄希望于如动武、制裁之类的口舌之快。因此,此刻我们应更多的站在历史、法理、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去冷静的思考,同时应积极的公开讨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正式基于以上
期刊
【摘要】醉酒驾驶在交通违法原因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且醉驾在以往也只是按照一般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这明显与其危害程度不相符合。《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列入刑事犯罪的惩罚范围,是一种进步。但,一般醉驾在赔偿时,又采取侵权的相关认定程序,而对于醉驾侵权的认定,主要是对侵权主体的认定;特别是在驾驶人死亡,无力赔偿的前提下,是否应当追究售酒者、共饮者的责任;将售酒者和共饮者的责任纳入到考虑范围是必要的。  
期刊
【摘要】司法运作的过程逐渐由封闭性的运作模式转向开放性的运作模式,人民陪审员制度就是这一司法运作模式转向的典型代表。在司法理论当中,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公众参与司法诉讼对保障司法公正与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具有明显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当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由于在法律诉讼当中对自我角色定位不准,不能与当事人、法官实现充分的互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的
期刊
【摘要】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再次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和第一次比较,在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上出现了退步,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扩大化的倾向。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征收单位和个人房屋和其他不动产的前提条件,因此,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避免“公共利益”扩大化,充分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再一次成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征收;公
期刊
【摘要】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教育问题已逐渐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宁波市为例,对老年人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得失分析,针对在调查分析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缺陷及不足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以期能够加强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促进老年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老年教育;状况分析;立法建议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在现阶段是全世界老年人人口最大的国家。
期刊
【摘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而频发的涉林渎职犯罪已成为制约林业改革推进,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庆元县近年来查处的涉林渎职犯罪案件为切入点,分析犯罪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期进一步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更好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制度改革;涉林渎职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2003年以来,我国分别在浙江、福建、江西
期刊
【摘要】2010年6月出台的两部关于证据的司法解释标志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初步建立,意味着之前我国刑事案件中严刑逼供非法取证的情形将得到司法权的审查和监督,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提供了有法可依的便利。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举证责任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体系  我国已具备初步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
期刊
【摘要】在中国,律师是一个没有政治地位的职业,公众的认可度也不如西方国家。中国的律师普遍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境地。除开国家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原因,律师队伍里良莠不齐,素质不等也是造成公众对律师的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律师素质;良莠不齐;律师选拔制度的改革  在中国,律师是一个没有政治地位的职业,公众的认可度也不如西方国家。一个国家律师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固然与这个国家的法治程度有很大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