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节选的苏轼作品《赤壁赋》中有“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其中,关于“缪”字的解释是:“通‘缭’,缠绕的意思”,也就是说,“缪”和“缭”是通假的关系。对此,笔者很是困惑。现将理由陈述于下,以请教于方家。
首先,说“缪”和“缭”是通假不符合通假的规则。何为“通假”?“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缪”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móu、miù、miào;“缭”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liáo。况且,从古至今,“缪”字也从未曾有过liáo音,因此,“缪”与“缭”既不属于读音相同的一类,也不属于相近的一类。
其次,将“缪”字认为是“缭”的通假字,无非是为了使“山川相缪”这个成语的解释更通顺、更易理解而已。然而,笔者认为不将缪字理解成通假似乎更符合作者的意图。
在先秦时期,缪字的主要读音是móu,“缠绕”的意思。先秦作品《礼记·檀弓下》中有“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其中,“缪”字就是“用丝绸缠绕头部或颈脖”的意思。
《说文解字》对此字的解释是:缪,十束麻。另一种说法认为,“缪”是缠绵束缚的意思,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翏”作声旁。成语“未雨绸缪”的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绸缪,紧密缠缚的意思。
由此可见,“缪”字无需理解成通假字,其本意就是“缠绕”的意思,放在“山川相缪”里也可以解释得通。相反,若是理解成“缭”字,反而不好。下面就让我们比较一下“山川相缪”与“山川相缭”哪一个更好:“山川相缪”就是山与河流相互交错缠绕的意思,“山川相缭”则是山与河流相互缭绕的意思;而“缭绕”一词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歌声缭绕、炊烟缭绕、云雾缭绕等。因此,还是“山川相缪”更好一些。
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今辞书都将“缪”字看成是“缭”字的通假呢?就让我们追本溯源地去探究一番。
笔者前面说过,先秦时期,“缪”字读作móu,缠绕的意思。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被烧光,到汉代,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的,“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字形。在这种背景之下,“谬”字就被很多学者误写成了“缪”字,因此,“缪”便又有了miù这个音。“缪”字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谬”的通假字。这种用法在汉代的典籍中十分普遍,比如“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是非颇缪于圣人”(《汉书·司马迁列传》)、“甚缪经义,逆于民心”(《汉书·谷永杜邺传》)等。由于“谬”字的利用率远高于“缪”字,久而久之,人们几乎忽略了“缪”字原来的读音和释义,miù便成了“缪”字的主要读音,“妣缪,错误”也便成了缪字的主要释义。
那么,“缪”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缭”的通假字的呢?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广韵》、《韵略》这两部书,《集韵》由此诞生。《集韵》一书在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缪绕玉绥”一词作注解时首次将“缪”字视为“缭”的通假字。从此,后来的学者便将此注解沿袭下来,直到今天。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集韵》一书出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呢?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就是上文所论述的“缪”字本意的被忽略,由汉至宋历经千年,miù音及其意的盛行,móu音及其意的被忽略在所难免;其二,在汉隶中“缪”和“缭”的写法比较接近,因此极有可能在后世的传抄过程中出现“缪”、“缭”不分的情况。由此可见,将“缪绕玉绥”中的“缪”字解读成通假是不妥的。同理,“山川相缪”中“缪”字的解释也一定是借鉴了“缪绕玉绥”的解释,这样也是不严谨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山川相缪”的“缪”字简单地解释为“缭”字的通假,而应该恢复“缪”的本音本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一中(256800)
首先,说“缪”和“缭”是通假不符合通假的规则。何为“通假”?“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缪”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móu、miù、miào;“缭”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liáo。况且,从古至今,“缪”字也从未曾有过liáo音,因此,“缪”与“缭”既不属于读音相同的一类,也不属于相近的一类。
其次,将“缪”字认为是“缭”的通假字,无非是为了使“山川相缪”这个成语的解释更通顺、更易理解而已。然而,笔者认为不将缪字理解成通假似乎更符合作者的意图。
在先秦时期,缪字的主要读音是móu,“缠绕”的意思。先秦作品《礼记·檀弓下》中有“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其中,“缪”字就是“用丝绸缠绕头部或颈脖”的意思。
《说文解字》对此字的解释是:缪,十束麻。另一种说法认为,“缪”是缠绵束缚的意思,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翏”作声旁。成语“未雨绸缪”的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绸缪,紧密缠缚的意思。
由此可见,“缪”字无需理解成通假字,其本意就是“缠绕”的意思,放在“山川相缪”里也可以解释得通。相反,若是理解成“缭”字,反而不好。下面就让我们比较一下“山川相缪”与“山川相缭”哪一个更好:“山川相缪”就是山与河流相互交错缠绕的意思,“山川相缭”则是山与河流相互缭绕的意思;而“缭绕”一词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歌声缭绕、炊烟缭绕、云雾缭绕等。因此,还是“山川相缪”更好一些。
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今辞书都将“缪”字看成是“缭”字的通假呢?就让我们追本溯源地去探究一番。
笔者前面说过,先秦时期,“缪”字读作móu,缠绕的意思。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被烧光,到汉代,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的,“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字形。在这种背景之下,“谬”字就被很多学者误写成了“缪”字,因此,“缪”便又有了miù这个音。“缪”字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谬”的通假字。这种用法在汉代的典籍中十分普遍,比如“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是非颇缪于圣人”(《汉书·司马迁列传》)、“甚缪经义,逆于民心”(《汉书·谷永杜邺传》)等。由于“谬”字的利用率远高于“缪”字,久而久之,人们几乎忽略了“缪”字原来的读音和释义,miù便成了“缪”字的主要读音,“妣缪,错误”也便成了缪字的主要释义。
那么,“缪”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缭”的通假字的呢?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广韵》、《韵略》这两部书,《集韵》由此诞生。《集韵》一书在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缪绕玉绥”一词作注解时首次将“缪”字视为“缭”的通假字。从此,后来的学者便将此注解沿袭下来,直到今天。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集韵》一书出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呢?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就是上文所论述的“缪”字本意的被忽略,由汉至宋历经千年,miù音及其意的盛行,móu音及其意的被忽略在所难免;其二,在汉隶中“缪”和“缭”的写法比较接近,因此极有可能在后世的传抄过程中出现“缪”、“缭”不分的情况。由此可见,将“缪绕玉绥”中的“缪”字解读成通假是不妥的。同理,“山川相缪”中“缪”字的解释也一定是借鉴了“缪绕玉绥”的解释,这样也是不严谨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山川相缪”的“缪”字简单地解释为“缭”字的通假,而应该恢复“缪”的本音本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一中(25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