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百年沧桑,大学博物馆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极大地改变,其科研与教学价值正逐渐被削弱。大学博物馆曾是一个研究所,是学习者和研究者们研究和交流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专门家,也包括了对相关专业知识有兴趣的非专业公众。但随着大学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过去以博物馆为中心的科研活动,重心逐渐转往其它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发展,令大学博物馆在功能上已无法满足当今许多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对于专业研究已过时,对于专业教育而言也早已显得落后,最多只能作为基础教育的辅助内容。
当大学博物馆在高校的科研与教育中日益被边缘化,为了求得生存空间,提倡大学博物馆向社会公共文化领域拓展,通过增加观众人数带动发展的声音日渐高涨:努力与旅游结合,经营文物商店,更广泛的参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大型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更关注广大社会公众的审美趣味和知识需求,面向大众进行“通俗科普”等等。“走出围墙”、“迈出深闺”、“向社会敞开怀抱”成为目前对我国大学博物馆最强烈的呼吁。当代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广泛,博物馆力求多层面、多方位的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事务,不再仅仅是文物和知识的储藏库,努力成为一股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广大民众的“朋友”,为大家提供积极安全的休闲活动。这是在新博物馆学思想的推动下,未来公共博物馆的发展大趋势。作为博物馆大家庭一员的大学博物馆会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若忽视了自身的工作特点,过分强调“附加功能”,一味笼统的以社会公共博物馆的发展理念来规划其未来的方向,不仅缺乏实践意义上的价值,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公众和高校对大学博物馆存在必要性的质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观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在博物馆事业中“以文养文”的政策和“两个效益”观点都显然与此有关。面向社会的发展模式成为大学博物馆人关注的热点,可能主要也在于各种强调高校博物馆要面向社会进行“突围”的论述中,都包含着将大学博物馆的支持体系(主要是经费支持)由单一的所属高校拨款转变为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经济效益,打开更多经费来源渠道的思想。但是如果针对实际情况稍加理性的论证与分析,就会发现对于大部分的大学博物馆这显然是过于理想化的期望。能够成为旅游热点的博物馆,除了拥有在情感上对观众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独特资源外,还要通过各种文化产业的营销手段进行长时间的精心打造。大学博物馆以知识性为主的藏品和陈列体系,强调的是严谨、系统,普遍缺少对公众情感和精神上的刺激因素。在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的当代社会,学习知识已不是人们主动前往博物馆参观的主要动机。而普遍连群工部都不设置的大学博物馆就更不必提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文化产业营销能力了。并且,大学博物馆和文博旅游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矛盾:人流往来,门庭若市的情形或许是其它博物馆所追求的效果,但这除了与大学的形象势必形成极大的反差外,更严重的是会为大学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带来困扰。
切实认识到了大学博物馆藏品体系和陈列体系的特性,人员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位于大学校园内的特殊情况,就会发现,其实不光是发展文博旅游不切实际,这些情况更决定了大学博物馆参与社会事务的局限性,其向“社会敞开怀抱”的愿望是受到重重限制的。但许多高校博物馆人对此并不死心,提出了“改革”的口号,探寻各种走向社会的道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这个方面的话题一直持续为众多高校博物馆人所关注,在普通的社会舆论中也引起了一定反响。勇气和决心或许值得赞扬,但笔者认为过分重视大学博物馆附加功能即公共价值的做法,却不一定对大学博物馆有益。大学博物馆这种称谓就已经表明了其最根本的特征:由大学向其投入经费,提供场地、配备人员。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给予其全部支持的大学提供服务。大学博物馆的创建是离不开所属高校的领导直接支持,那么,博物馆在建立起来以后,必须要通过从业人员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大家认识到,博物馆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这样在资金、人员甚至相关制度上才能获得保障,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过去大学博物馆主要提供科研与教学的服务,当这两项功能由于科学的进步发展而日益弱化,大学博物馆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价值定位。但是当大学博物馆人在重新审视自身时,出发点是否更应该着眼于大学校园之内,而非委婉的去改变自身属性,将重点转向公共博物馆领域?当大学博物馆的发展既跟不上大学的科研和教育,又不能在大学校园中找到新的角色定位,而是致力于走出校园,企图去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价值时,大学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必然会越来越弱,因为显然大学本身社会存在价值的主要目标与实现方式并非其博物馆对社会的影响力。对于大学博物馆如何走入社会的讨论虽然是热议的话题,但多年来却并没有什么实践意义上的突破。试问在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都显得无足轻重的大学博物馆更何谈参与他人的企业文化建设、获得公众广泛关注?理想与现实的背离,只能令众多的大学博物馆在蹉跎中更加的日渐式微。
(作者简介:刘仕毅(1984-),男,陕西咸阳人,硕士,现为成都市永陵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张琴(1985-),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现为四川博物院文博助理馆员。)
当大学博物馆在高校的科研与教育中日益被边缘化,为了求得生存空间,提倡大学博物馆向社会公共文化领域拓展,通过增加观众人数带动发展的声音日渐高涨:努力与旅游结合,经营文物商店,更广泛的参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大型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更关注广大社会公众的审美趣味和知识需求,面向大众进行“通俗科普”等等。“走出围墙”、“迈出深闺”、“向社会敞开怀抱”成为目前对我国大学博物馆最强烈的呼吁。当代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广泛,博物馆力求多层面、多方位的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事务,不再仅仅是文物和知识的储藏库,努力成为一股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广大民众的“朋友”,为大家提供积极安全的休闲活动。这是在新博物馆学思想的推动下,未来公共博物馆的发展大趋势。作为博物馆大家庭一员的大学博物馆会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若忽视了自身的工作特点,过分强调“附加功能”,一味笼统的以社会公共博物馆的发展理念来规划其未来的方向,不仅缺乏实践意义上的价值,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公众和高校对大学博物馆存在必要性的质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观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在博物馆事业中“以文养文”的政策和“两个效益”观点都显然与此有关。面向社会的发展模式成为大学博物馆人关注的热点,可能主要也在于各种强调高校博物馆要面向社会进行“突围”的论述中,都包含着将大学博物馆的支持体系(主要是经费支持)由单一的所属高校拨款转变为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经济效益,打开更多经费来源渠道的思想。但是如果针对实际情况稍加理性的论证与分析,就会发现对于大部分的大学博物馆这显然是过于理想化的期望。能够成为旅游热点的博物馆,除了拥有在情感上对观众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独特资源外,还要通过各种文化产业的营销手段进行长时间的精心打造。大学博物馆以知识性为主的藏品和陈列体系,强调的是严谨、系统,普遍缺少对公众情感和精神上的刺激因素。在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的当代社会,学习知识已不是人们主动前往博物馆参观的主要动机。而普遍连群工部都不设置的大学博物馆就更不必提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文化产业营销能力了。并且,大学博物馆和文博旅游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矛盾:人流往来,门庭若市的情形或许是其它博物馆所追求的效果,但这除了与大学的形象势必形成极大的反差外,更严重的是会为大学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带来困扰。
切实认识到了大学博物馆藏品体系和陈列体系的特性,人员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位于大学校园内的特殊情况,就会发现,其实不光是发展文博旅游不切实际,这些情况更决定了大学博物馆参与社会事务的局限性,其向“社会敞开怀抱”的愿望是受到重重限制的。但许多高校博物馆人对此并不死心,提出了“改革”的口号,探寻各种走向社会的道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这个方面的话题一直持续为众多高校博物馆人所关注,在普通的社会舆论中也引起了一定反响。勇气和决心或许值得赞扬,但笔者认为过分重视大学博物馆附加功能即公共价值的做法,却不一定对大学博物馆有益。大学博物馆这种称谓就已经表明了其最根本的特征:由大学向其投入经费,提供场地、配备人员。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给予其全部支持的大学提供服务。大学博物馆的创建是离不开所属高校的领导直接支持,那么,博物馆在建立起来以后,必须要通过从业人员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大家认识到,博物馆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这样在资金、人员甚至相关制度上才能获得保障,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过去大学博物馆主要提供科研与教学的服务,当这两项功能由于科学的进步发展而日益弱化,大学博物馆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价值定位。但是当大学博物馆人在重新审视自身时,出发点是否更应该着眼于大学校园之内,而非委婉的去改变自身属性,将重点转向公共博物馆领域?当大学博物馆的发展既跟不上大学的科研和教育,又不能在大学校园中找到新的角色定位,而是致力于走出校园,企图去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价值时,大学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必然会越来越弱,因为显然大学本身社会存在价值的主要目标与实现方式并非其博物馆对社会的影响力。对于大学博物馆如何走入社会的讨论虽然是热议的话题,但多年来却并没有什么实践意义上的突破。试问在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都显得无足轻重的大学博物馆更何谈参与他人的企业文化建设、获得公众广泛关注?理想与现实的背离,只能令众多的大学博物馆在蹉跎中更加的日渐式微。
(作者简介:刘仕毅(1984-),男,陕西咸阳人,硕士,现为成都市永陵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张琴(1985-),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现为四川博物院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