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四年级时期,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语文积累,此时需要夯实学生前期的知识累积,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在语文的基础阅读引导中,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呆板性,帮助学生丰富阅读的素材,拓展阅读的视野,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创建出较为轻松的互动环境,带领学生走进自由的阅读探究空间中,提出独立的阅读见解,形成精神上的阅读感悟,基于阅读的知识深化对语文的理解,同时获得精神层面的熏陶。
关键词: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7
1.结合生活实际丰富阅读素材
生活中存在诸多阅读的素材,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需要人们不断地品咂其中的韵味,随着时间的流淌,生活给人以不同的启示,其中就可以选择出部分契合四年级阅读的信息,让学生在教材阅读的同时,可基于生活状态获取更多的素材,对阅读的认知与理解也更加深刻,如阅读四年级《颐和园》时,颐和园是生活中切实存在的,学生通过生活的经验,或多或少的了解颐和园,还有的学生对颐和园一无所知,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多媒体的视域展示颐和园的场景,学生生活中也看过类似的影视情境,尤其是当代的小学生,他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较多,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搜集到的影视资料,回顾自己了解到的传统建筑、圆明园与颐和园的毁灭等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自己的见闻,教师见缝插针地进行补充,从建筑的结构审美,到阅读的技巧把控,到爱国情绪的引发,由浅入深的在阅读中延伸联想,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阅读素材有关的身影,基于教材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素材联合构思,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受到课堂的束缚,而是能够逐步地走进阅读的中心点,去挖掘其中的内涵。
2.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对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进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的《小木偶的故事》课文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可在下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个课本剧的表演任务,要求他们自由分组,排练《小木偶的故事》的课本剧,在下次的语文课上进行表演。这个任务看似充满挑战,但是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更深入地研究课文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对话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掌握这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即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夠稳定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有趣的阅读情境,从而让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发现阅读学习的乐趣,并爱上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对话的机会,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演绎文中的故事,将文中的内容以表演、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选择学生分别作为普罗米修斯、宙斯以及火神等的扮演者。通过对话将文章中的内容和情节再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还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尽量生动形象,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的相关情感,使学生达到更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等设计课程的内容,应该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尊严》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1)本课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将文章的主体内容进行概括。(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3)《新华字典》中有关于“尊严”这个词语的解释,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否产生自己想法?(4)文章中所提到的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重点阅读第二到第五段的内容,找到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猜测这个年轻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或与同学讨论,然后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5.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如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重视朗读,读出“其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比如教学《去年的树》,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与树、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当的情境和人物的心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阅读素材,帮助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邦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12):23.
[2]胡卓智.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42.
[3]巫霞.试论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6(34):69-70.
关键词: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7
1.结合生活实际丰富阅读素材
生活中存在诸多阅读的素材,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需要人们不断地品咂其中的韵味,随着时间的流淌,生活给人以不同的启示,其中就可以选择出部分契合四年级阅读的信息,让学生在教材阅读的同时,可基于生活状态获取更多的素材,对阅读的认知与理解也更加深刻,如阅读四年级《颐和园》时,颐和园是生活中切实存在的,学生通过生活的经验,或多或少的了解颐和园,还有的学生对颐和园一无所知,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多媒体的视域展示颐和园的场景,学生生活中也看过类似的影视情境,尤其是当代的小学生,他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较多,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搜集到的影视资料,回顾自己了解到的传统建筑、圆明园与颐和园的毁灭等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自己的见闻,教师见缝插针地进行补充,从建筑的结构审美,到阅读的技巧把控,到爱国情绪的引发,由浅入深的在阅读中延伸联想,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阅读素材有关的身影,基于教材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素材联合构思,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受到课堂的束缚,而是能够逐步地走进阅读的中心点,去挖掘其中的内涵。
2.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对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进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的《小木偶的故事》课文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可在下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个课本剧的表演任务,要求他们自由分组,排练《小木偶的故事》的课本剧,在下次的语文课上进行表演。这个任务看似充满挑战,但是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更深入地研究课文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对话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掌握这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即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夠稳定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有趣的阅读情境,从而让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发现阅读学习的乐趣,并爱上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对话的机会,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演绎文中的故事,将文中的内容以表演、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选择学生分别作为普罗米修斯、宙斯以及火神等的扮演者。通过对话将文章中的内容和情节再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还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尽量生动形象,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的相关情感,使学生达到更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等设计课程的内容,应该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尊严》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1)本课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将文章的主体内容进行概括。(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3)《新华字典》中有关于“尊严”这个词语的解释,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否产生自己想法?(4)文章中所提到的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重点阅读第二到第五段的内容,找到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猜测这个年轻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或与同学讨论,然后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5.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如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重视朗读,读出“其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比如教学《去年的树》,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与树、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当的情境和人物的心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阅读素材,帮助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邦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12):23.
[2]胡卓智.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42.
[3]巫霞.试论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6(3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