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校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和指导策略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师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整个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高师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即是理论认知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分析高师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之上,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就业心理培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从而有效提高高师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1 高师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
  高师学校学生与一般高等学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焦虑、恐慌、茫然。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一方面担心面对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竞争;另一方面,因为就业方向单一、编制少、竞争激烈,因而未来缺乏信心,心存顾虑,表现出忧虑不安和茫然。
  1.2 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离开教师行列,即使有部分同学愿意加入企业,也只关注收入、待遇,是否会加班。很少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1.3 自信不足,心理素质较差。高师毕业生相对于大学毕业生年龄稍小,综合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对外界的环境抱有畏惧心理,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消极依赖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他们的就业十分有害的。
  2 心理辅导的途径对策
  2.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2 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在学校五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普通话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2.3 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不要拘泥本地学校企业,要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 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 引导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3.1 自我反省。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3.2 社会比较。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3 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4 教会学生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措施
  4.1 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4.2 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4.3 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4 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4.5 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把非理性观念转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高师学生的就业危机不能回避,而应当自我调适心态,走出就业的心理误区,积极应对变化的就业局势。就业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制定对策,培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从而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不单单满足于教材本身的改革,更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改革,才能形成课内与课外,主体与主导,学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 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在语文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感受的自然流露,展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智慧,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这些作品增强了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怀,也让学生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如
期刊
语文优质课的评比,作为一位曾经的参赛者,深知在短短一两天内要完成教学设计、教具准备、初步试教等工作,的确难度很大,任务很重。而且,要拿出一个精彩的同课异构的方案实非易事。在共同设计、试教的磨课过程中,竟意外地通过“咬文嚼字”——抓重点字词的教学,开辟了一条“蹊径”……  1 从偏旁入手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女娲补天》第一自然段主要讲述了天崩地裂之后大地的惨状与人们遇到的困难。我们是从“围困”、“
期刊
学校的档案内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各种记录与载体。通过档案,学校管理层可以对中学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对在这一过程学校的自身形象与价值建设的得失与成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有利于提高校园工作效力和质量。在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中学档案管理中的工作相关问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我觉得应从教材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  1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的熏陶  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但体现出课文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容,而且最引入注目的是课文注重从儿童生活出发,引导孩子们在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的同时,去体验一种叫做“爱”的情感因素,并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孩子渐渐懂得了爱祖国、爱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之中,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就是说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
期刊
【摘 要】 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真实的幸福来自于真正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把学生当成天使时,我们就会生活在天堂里;若把学生当成魔鬼时,我们就天天生活在地狱里。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寻找幸福的基因密码,寻找幸福的点点滴滴,寻找天天开心的理由,在日常的工作中克服职业倦怠,从学生和班级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寻找自己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感。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按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按数学教学原理组织的具有教学性的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它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目标。  1 教学目标贴近生活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成
期刊
在数学阅读常须对各种语言进行转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条理不清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条理清楚的问题,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来表述,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那么,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1 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速度快,即能对问题迅速作出反映。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
期刊
1 多媒体辅助下课堂教学变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几个知识的例子,然后给出练习题来让学生去做,教师几乎都要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学生在教师有形的帮助下第二天就将知识忘记了,不能究其根本。教师将多媒体引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真谛。尤其是在讲解数学应用题知识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将情境再现,学生会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完全了解知识的含义,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
期刊
Heinrich Rotih认为,“只有当经验向学习过程转变时,我们才能依靠经验来学习。”但是,“也可以有一种阻止进一步经验的造成强烈印象的作用。”因此,“生活经验可能对我们有阻碍作用,也有促进作用”。显然,经验对学生的概念学习来说,有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时也会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当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在语义上不一致时,使学生在理解概念上产生误解;当数学概念与日常经验在语汇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