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了当下的重点关注对象。 高中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也是整个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是高考需要进行考察的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打造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生本理念正在逐渐进入到高中历史课堂中,所谓生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彰显学生的地位。由此,本文针对生本理念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历史;构建策略
  传统的历史教育方式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长期之后,学生不再主动学习,厌学现象严重。由此,必须要对历史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体现历史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激发学生的潜力。结合新思维、新课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开始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历史教育要贯彻生本理念,从而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收获,提升教学实效,开创新的教育格局。
  一、生本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我国,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发起者是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生本教育这一思想和理念,之后,他又对其思想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正式推出生本理念。生本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为了学生、依靠学生,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彰显学生说的主体地位。与以往的师本教育理念不同的是,生本理念更加凸显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效果,放弃以往过于关注“教”的习惯,以更加灵活、健康的教学模式,依靠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实效。
  鉴于当代新课标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全程,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评价全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历史教育灌输性太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随着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当中的观察,教师要突出学的学习行为,要注重学习效果,而不是结果。第二,教师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实现健康成长。随着生本理念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教师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更加突出人文教育内容,同时在教育方式上也要进行优化,体现新时期的历史教育特点,以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其中感悟和消化,提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第三,改革创新历史教育方式方法。新时期的历史教育不光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形式方法方面也可以进行改革和探索,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師要通过创设情境、群体讨论交流等形式和方式,以更为彰显学生主动性的活动启发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习评价、教学设计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由学生制定相关的标准和细节,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从而体现教学过程师生地位的平等性。
  二、生本理念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进行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利用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
  俗话说动力来源于兴趣,学生主动学习和老师强制灌输教育的效果是相差甚远的。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的不仅是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老师更可以因此减少教学时间,从而将更多时间用于研究怎样提高教学深度和教学质量上。教师需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考怎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置教学环境和资源,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这些措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将提高学生学习自我驱动动力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的根本方法。
  例如,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几百甚至上千年前,许多内容现在早已不复存在,这就增加了学习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参观见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结合现代3D视频播放技术,在课堂当中播放一些经典的影视剧集,让学生在生活意味浓厚的教学场景当中感悟当时的历史情景,更好地感悟历史事件。
  (二)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是中外几千年文化的缩影,里面涵盖的知识点多而复杂,学生在历史时很容易把许多知识点混淆,所以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强硬地要求学生把重点的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容易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抵触感,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其实历史知识是充满趣味的,教师如果能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串成一个整体,那么学生不仅理解记忆起历史知识来就能更简单,也能在完整的知识网中形成时空观念。
  例如:在教授《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我先让学生思考,在国际的舞台上,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对我国的近代史以及世界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中国落后是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这个时候我又提醒学生,让他们想一下,中国人还在自给自足时,外国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从清政府闭关锁国开始,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将中国以及国际上的历史变迁绘制成思维导图。通过这种简洁的方式将和鸦片战争的全部知识关联起来,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也能学会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去了解历史。
  (三)自主整合史料,培养史料运用能力
  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中,先人为我们学习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料,这些史料对学生学习历史都有着不同的价值,一直以来为了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都是教师主观地替学生甄选合适的史料,供学生参考。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会限制学生对史料的甄别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日后继续学习历史知识。
  例如:在教授《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时,我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从经济以及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原因,以及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英王室是英国的特色之一,现如今英王室在英国的政治格局中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学生对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在搜集史料时,也都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了不同的史料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这种让学生自己通过搜集并分析史料的方式展开历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借助历史纪录片,增强感染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相继成年,心智和身体发育已经健全,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运用情感策略,增强教学感染力,鼓舞学生学好知识。虽然很多历史事件都被拍摄成了影片,但是现在的影片对真实的历史都进行了改编,学生在观看时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历史场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
  例如:在教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时,我为学生搜集到了开国大典的纪录片,通过黑白影片还原出来的真实场景,比任何美化过后的电影片段都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也为学生播放了两弹一氢发射场景的纪录片。通过课上为他们播放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学生脑海中不仅勾勒出了真实的中国近代史,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源于先人的努力奋斗,作为未来接班人,他们也需要为祖国的未来发光发热。
  (五)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理论来源于实践,历史知识是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历史的作用就是要以史为鉴,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历史简单地说就是要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指导自己进行正确地实践。于是,教师便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实现历史知识迁移,感悟时代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国情和社情的正确认识,从而指导实践,助力学生家国情怀落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中我党我军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迹,都展现了我国人民英勇不屈,抵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因为英雄人物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重大社会事件中,同样涌现了一批家国情怀浓厚的英雄人物,他们为恢复社会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讨论或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也可以结合当前时代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在今后开展学习活动,成长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例如:在教授《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时,教师不仅需要细数我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为我国发展贡献巨大力量的伟人如,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事迹,还需要带领学生分析其他更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产生时代危机感。此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分析,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这些因素的可采取的措施,让学生明晰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新时期,他们所需要承担的使命,升华家国情怀。在21世纪,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科技,让学生明白时代的使命,懂得自己所需要承擔的重任后,不仅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的繁荣稳定,也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现阶段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结语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在历史教育当中的渗透,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为务实的教育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小军.以生本理念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成功(教育),2012(010):164.
  [2]张绵绵.基于生本理念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教师,2014(011):86.
  [3]王锐彬.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6):84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其运用到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既能够避免重复教学给教师带来的枯燥与平庸感,又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对此,本文就简单阐述项目化学习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在项目化的学习方式中,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超越学科界限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既有一定抽象性,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初中科学教师可创设“情境化”教学形式,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课堂变成他们主动学习、自主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历史核心素养包含5项内容,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其中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指根据历史事件所处的特定时间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史料实证素养是运用已证
期刊
摘要:所谓数学文化,是指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观点﹑信念、态度和方法,是比数学成果更有价值、更宝贵的内容。数学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普遍存在于数学中,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的渗透,以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故而,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关于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手段愈发丰富,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重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对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握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内涵,从内容、形式等层面给予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价值观取向。小学英语教学与班级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活动来创设英语文化,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继而推进班级英语特色文化的有效构成。因此,在进行英语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学科德育教育,有意识地从课程中挖掘语言素养和跨文化精髓。  关键词:师生;建设;英语;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各个阶段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而初中数学教师也不例外,除去教授學生基础知识、实验技能之外,还应着重关注学科素养的培育现状。其中实验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还能深化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鉴于此,教师应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实
期刊
摘要: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进行改革,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地理综合思维作为教师地理教学培养目标之一,其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培养学生从综合角度思考问题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研究通过将通过针对综合思维的地理作业设计做培养研究,将教学的延伸部分——地理课后作业进行有效设计,让学生综合思维在课后也能够得到充分地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中职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综合能力,比如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必要的坚定意志等,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众多中职体育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体育动作技术的指导上,忽略了学生的课程体验,导致学生对体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信息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基于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创新需求对计算机人才有着较高要求。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设计系统、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为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除去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还应着重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如何依托中学信息技术课题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现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