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的形式体制与现代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所描绘的思想、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古诗的情境,可以从挖掘诗词文本语言、挖掘学生自我世界,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入手。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误区;诗意体味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180余首古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连接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凝结着诗人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蓄积、志向的抒写,古诗字字珠玑,言近旨远,情深意浓。
诗词教学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当初,大多数教师采用串讲法,即一邊讲解重点字词,一边串讲大意,然后对诗歌特点主旨、诗人感情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练习加以巩固。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诗词教学往往停留在“读抄讲背”层面。从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和长效性考虑,我觉得古诗词教学要走出几个误区:
一是强调“考点”,忽略美育。古诗词教学应把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诱发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诗情画意,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然而,现实中的诗词教学往往过多的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与考试有关的多讲几句,无关的忽略不讲。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陷入程序化,从而造成诗歌教学课堂气氛的压抑和单调。因此,古诗教学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虽在短期内对考试有利,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是强调“读背”,放弃品味。俗话说,三分诗七分吟,“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品其味”。然而,凡事皆有个度,过犹不及。现在的古诗教学往往偏重于读读背背。多读多背无疑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手段,但过于迷信它的成效,会造成教学的简单化,学生多会因此丧失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是强调“诗的不可解”,排斥诗意解读。诗歌的不可解性,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巨大的弹性和容量,以及诗歌意境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正所谓“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鉴于诗歌的这个特征,于是不少人产生了曲解或过分夸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则是轻视、放弃对词义的疏通和诗意的理解,对词义的教学和检查显得小心翼翼,顾忌重重,惟恐在解诗中背上了“抑杀诗歌”的罪名。
四是强调诗意“意会”,忽视理趣提炼。诗歌重视直觉,强调情性,推崇境界,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奇妙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一味地强调意会,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理解、去感受,无异于隔靴搔痒、放任自流,使古诗教学陷入肤浅的泥沼。
五是强调分析,剥夺体验。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有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读懂诗词意思上,对古诗作条分缕析、庖丁解牛式的结构和语言分析,以主导的分析剥夺了学生体验诗歌的时间,以先入为主的见解束缚了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事实上,诗词教学存在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现代人,学生甚至老师,对诗意的体味与感悟,不能真切。原因在于古诗词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等等。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古诗的情境,让古诗在当代学生中焕发生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诗词文本语言,抓住“意象”悟诗意。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尝试教会学生“四抓”,抓作者、抓注释、抓诗眼、抓意象,有效利用诗词本身带有的信息。
诗人不同的身世经历,不同的学识修养、不同的审美体验,会对他的诗歌题材和创作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把知人论世作为解读诗意的手段,问题在于讲什么、讲多少、什么时候讲才是适合的。我觉得,对作者的性情、审美风格产生影响的背景需要适时插入,如李清照的家愁国恨、苏轼的乌台诗案、柳宗元的八司马事件等。
教材里的注释包涵着大量的文化常识典故。这些文化常识的积累,对正确解读诗歌非常有用,平时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注释,识记相关知识。如西汉蒋诩辞官隐居,在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打那以后“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掌握这个典故后,看到作品里有“三径”一词,就应该知道作品的主题与归隐有关。
诗眼是诗题、诗句的关键词,对诗意、诗人情感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敏锐的抓住诗眼,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避免单调的逐句讲解,显得大气智慧。《鸟鸣涧》的教学,我设计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闲”“静”两词对诗人自我形象、心境的表现作用。。
依“象”悟意,诗歌以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艺术的形象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二、挖掘学生自我世界,激疑“愤启”品奇异。
王国维说“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写诗,也同样适用于品诗。教师能根据诗歌特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实际、知识储存,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自我世界,让学生成为诗中的那个“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语言世界中去找寻答案,激发他们对诗歌妙处的感悟。
执教者自己悟得了文章的妙处,知道要引领学生往何处去,又能把文章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设置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参照物。文章妙处的感悟,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不包办代替,在学生悱愤的情况下,略作点拨,让他们亲历过程,体验感悟;在学生悟明文理后,趁热打铁,练习实践,内化为能力。切入巧妙,设疑有效,有启有发,是值得倡导的古诗教学。 激发学生自我世界,引导学生悟得诗歌妙处,应注意选好切入点。教师可以根据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切入,带动学生对比阅读,加深对古诗词的体味、感悟。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学领略西湖不同的美。读解《氓》,为帮助学生体会古代爱情诗古拙的诗风,选取《蒹葭》《风雨》《静女》等多首同类诗歌中的传情之笔,诗中主人公表达情感的直率真挚或婉曲羞涩为学生所感应,再讲《氓》的悲剧,大家也许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众多送别诗,背景不同,诗人各异,主题相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見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样是写伫立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
三、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博采群芳入情境。
诗人们怀带爱和生命最深处的体验打量着这个世界,他们造就了诗。诗词拓宽你的视野,打碎你僵化、固执的思维,激活你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你的语言纯粹丰富,让你的心更敏锐、丰润、柔和、充实……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美学形态,代表着神圣、简洁、高贵、强烈、激情、理想,代表着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高雅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魅力。诗歌教学应留心多方创设条件,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让诗歌与诗美重返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个诗的灵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群芳酿成蜜,引领学生入情境有多种多样的做法,教师可灵活采用。
绘画和图画。色彩、线条、图形、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图画能使人赏心悦目。古诗词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田园风光画,一幅山水画。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采用图画,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像,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同时还可以引入绘画,画些什么?如何布局?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绘画表现自己脑海中古诗的画面,以达到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教《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背景发挥想象,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能更深刻地把握意境,也更能体会游子的断肠之思。
声音和范读。声音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更能激起人的想像,在人的灵魂最深处荡漾。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延续停顿,可以营造一个特殊的世界。教师可抓住声音的这一功能,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变诗的文字符号为可感的声音形象。现行语文教材都配有教学朗读磁带,这无疑给诗歌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而教师若能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歌当堂范读,那么学生更易受到感染,效果会更佳。教师朗读时,把握诗歌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学生更容易产生的共鸣。
表演和填补。许多古诗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表演性强。如《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开开心心演小品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歌情境的理解。《石壕吏》的教学,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编写课本剧,自己安排角色进行小品表演,老师稍加点拨,一首古诗让学生如同身临,巩固了所学知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高涨。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诗歌语言显得凝炼、含蓄、富有跳跃性,因而要再现诗歌情境,就要作必要的补充丰富。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读到,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思考深化,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谁在哭。
描述和展现。古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意境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诗歌形象,能够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试想如果教师语言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兴味索然,整个课堂将是一潭死水。老舍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那么教师在导课时,应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情绪、语气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然而,古诗本身的含义和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仅仅靠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古诗中的意境,多媒体的展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能有效达到理解古诗意境的目的。学生可以从“flash”中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蒌蒿满地芦牙短”,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处处闻啼鸟”。学习《敕勒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多幅北国草原的美丽图片,并播放录像:蔚蓝的天空白云飘,广阔的草原上牧草茂盛,调皮的牛羊躲在草丛中美美地吃着鲜嫩的青草,可风儿更加调皮,轻轻一吹,草浪起伏,隐没在草丛中的牛羊时隐时现……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上的勃勃生机,领悟到了蕴涵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情趣美。
总之,作为中学语文教育一部分的诗词教学,我们要结合学生的接受心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种渐进、持续、从容的姿态深入学生的心灵,摈弃短视和功利,让真正的美吸引、撼动学生。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在开始的时候精心引导学生接近真正优秀的诗歌,让优秀诗歌蕴涵的美和创造性因素自然发挥它神奇的力量,引导青少年自觉地走向广阔的思维和心灵空间。
参考文献:
[1]《古诗文教学要创新》赵剑英
[2]《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李作芳
[3]丹阳教育网·教师天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误区、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4]《语文建设》2006年第2期《古诗教学应明确的三个意识》史大明
[5]《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年14期 《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王晓强
[6]《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年第8期《谈小学古诗词兴趣教学》覃兰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误区;诗意体味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180余首古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连接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凝结着诗人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蓄积、志向的抒写,古诗字字珠玑,言近旨远,情深意浓。
诗词教学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当初,大多数教师采用串讲法,即一邊讲解重点字词,一边串讲大意,然后对诗歌特点主旨、诗人感情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练习加以巩固。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诗词教学往往停留在“读抄讲背”层面。从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和长效性考虑,我觉得古诗词教学要走出几个误区:
一是强调“考点”,忽略美育。古诗词教学应把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诱发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诗情画意,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然而,现实中的诗词教学往往过多的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与考试有关的多讲几句,无关的忽略不讲。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陷入程序化,从而造成诗歌教学课堂气氛的压抑和单调。因此,古诗教学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虽在短期内对考试有利,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是强调“读背”,放弃品味。俗话说,三分诗七分吟,“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品其味”。然而,凡事皆有个度,过犹不及。现在的古诗教学往往偏重于读读背背。多读多背无疑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手段,但过于迷信它的成效,会造成教学的简单化,学生多会因此丧失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是强调“诗的不可解”,排斥诗意解读。诗歌的不可解性,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巨大的弹性和容量,以及诗歌意境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正所谓“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鉴于诗歌的这个特征,于是不少人产生了曲解或过分夸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则是轻视、放弃对词义的疏通和诗意的理解,对词义的教学和检查显得小心翼翼,顾忌重重,惟恐在解诗中背上了“抑杀诗歌”的罪名。
四是强调诗意“意会”,忽视理趣提炼。诗歌重视直觉,强调情性,推崇境界,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奇妙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一味地强调意会,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理解、去感受,无异于隔靴搔痒、放任自流,使古诗教学陷入肤浅的泥沼。
五是强调分析,剥夺体验。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有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读懂诗词意思上,对古诗作条分缕析、庖丁解牛式的结构和语言分析,以主导的分析剥夺了学生体验诗歌的时间,以先入为主的见解束缚了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事实上,诗词教学存在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现代人,学生甚至老师,对诗意的体味与感悟,不能真切。原因在于古诗词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等等。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古诗的情境,让古诗在当代学生中焕发生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诗词文本语言,抓住“意象”悟诗意。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尝试教会学生“四抓”,抓作者、抓注释、抓诗眼、抓意象,有效利用诗词本身带有的信息。
诗人不同的身世经历,不同的学识修养、不同的审美体验,会对他的诗歌题材和创作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把知人论世作为解读诗意的手段,问题在于讲什么、讲多少、什么时候讲才是适合的。我觉得,对作者的性情、审美风格产生影响的背景需要适时插入,如李清照的家愁国恨、苏轼的乌台诗案、柳宗元的八司马事件等。
教材里的注释包涵着大量的文化常识典故。这些文化常识的积累,对正确解读诗歌非常有用,平时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注释,识记相关知识。如西汉蒋诩辞官隐居,在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打那以后“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掌握这个典故后,看到作品里有“三径”一词,就应该知道作品的主题与归隐有关。
诗眼是诗题、诗句的关键词,对诗意、诗人情感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敏锐的抓住诗眼,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避免单调的逐句讲解,显得大气智慧。《鸟鸣涧》的教学,我设计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闲”“静”两词对诗人自我形象、心境的表现作用。。
依“象”悟意,诗歌以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艺术的形象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二、挖掘学生自我世界,激疑“愤启”品奇异。
王国维说“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写诗,也同样适用于品诗。教师能根据诗歌特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实际、知识储存,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自我世界,让学生成为诗中的那个“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语言世界中去找寻答案,激发他们对诗歌妙处的感悟。
执教者自己悟得了文章的妙处,知道要引领学生往何处去,又能把文章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设置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参照物。文章妙处的感悟,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不包办代替,在学生悱愤的情况下,略作点拨,让他们亲历过程,体验感悟;在学生悟明文理后,趁热打铁,练习实践,内化为能力。切入巧妙,设疑有效,有启有发,是值得倡导的古诗教学。 激发学生自我世界,引导学生悟得诗歌妙处,应注意选好切入点。教师可以根据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切入,带动学生对比阅读,加深对古诗词的体味、感悟。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学领略西湖不同的美。读解《氓》,为帮助学生体会古代爱情诗古拙的诗风,选取《蒹葭》《风雨》《静女》等多首同类诗歌中的传情之笔,诗中主人公表达情感的直率真挚或婉曲羞涩为学生所感应,再讲《氓》的悲剧,大家也许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众多送别诗,背景不同,诗人各异,主题相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見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样是写伫立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
三、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博采群芳入情境。
诗人们怀带爱和生命最深处的体验打量着这个世界,他们造就了诗。诗词拓宽你的视野,打碎你僵化、固执的思维,激活你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你的语言纯粹丰富,让你的心更敏锐、丰润、柔和、充实……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美学形态,代表着神圣、简洁、高贵、强烈、激情、理想,代表着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高雅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魅力。诗歌教学应留心多方创设条件,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让诗歌与诗美重返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个诗的灵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群芳酿成蜜,引领学生入情境有多种多样的做法,教师可灵活采用。
绘画和图画。色彩、线条、图形、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图画能使人赏心悦目。古诗词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田园风光画,一幅山水画。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采用图画,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像,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同时还可以引入绘画,画些什么?如何布局?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绘画表现自己脑海中古诗的画面,以达到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教《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背景发挥想象,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能更深刻地把握意境,也更能体会游子的断肠之思。
声音和范读。声音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更能激起人的想像,在人的灵魂最深处荡漾。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延续停顿,可以营造一个特殊的世界。教师可抓住声音的这一功能,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变诗的文字符号为可感的声音形象。现行语文教材都配有教学朗读磁带,这无疑给诗歌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而教师若能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歌当堂范读,那么学生更易受到感染,效果会更佳。教师朗读时,把握诗歌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学生更容易产生的共鸣。
表演和填补。许多古诗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表演性强。如《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开开心心演小品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歌情境的理解。《石壕吏》的教学,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编写课本剧,自己安排角色进行小品表演,老师稍加点拨,一首古诗让学生如同身临,巩固了所学知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高涨。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诗歌语言显得凝炼、含蓄、富有跳跃性,因而要再现诗歌情境,就要作必要的补充丰富。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读到,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思考深化,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谁在哭。
描述和展现。古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意境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诗歌形象,能够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试想如果教师语言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兴味索然,整个课堂将是一潭死水。老舍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那么教师在导课时,应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情绪、语气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然而,古诗本身的含义和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仅仅靠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古诗中的意境,多媒体的展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能有效达到理解古诗意境的目的。学生可以从“flash”中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蒌蒿满地芦牙短”,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处处闻啼鸟”。学习《敕勒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多幅北国草原的美丽图片,并播放录像:蔚蓝的天空白云飘,广阔的草原上牧草茂盛,调皮的牛羊躲在草丛中美美地吃着鲜嫩的青草,可风儿更加调皮,轻轻一吹,草浪起伏,隐没在草丛中的牛羊时隐时现……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上的勃勃生机,领悟到了蕴涵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情趣美。
总之,作为中学语文教育一部分的诗词教学,我们要结合学生的接受心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种渐进、持续、从容的姿态深入学生的心灵,摈弃短视和功利,让真正的美吸引、撼动学生。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在开始的时候精心引导学生接近真正优秀的诗歌,让优秀诗歌蕴涵的美和创造性因素自然发挥它神奇的力量,引导青少年自觉地走向广阔的思维和心灵空间。
参考文献:
[1]《古诗文教学要创新》赵剑英
[2]《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李作芳
[3]丹阳教育网·教师天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误区、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4]《语文建设》2006年第2期《古诗教学应明确的三个意识》史大明
[5]《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年14期 《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王晓强
[6]《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年第8期《谈小学古诗词兴趣教学》覃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