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4日上午,“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号厅(圆厅)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民盟中央主席、原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人民解放军周克玉上将,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中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理论家、本次展览策展人范迪安,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全国城雕委主任陈晓丽,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中国雕塑学会代会长、中央美院教授曹春生,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等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并剪彩,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钱林祥主持。著名美术家袁运甫,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盛杨、王克庆、曾成钢、隋建国,著名画家范曾、杨飞云,著名理论家邵大箴、水天中以及来自英国、韩国、日本和全国艺术界的代表五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饱含兴趣地参观了展厅中约80余件各具特色的雕塑作品,开幕当天,北京地区及全国各地闻讯奔赴而来的各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约两千余人,可谓盛况空前。下午三时整,在中国美术馆7楼会议厅,来自英国、日本、韩国的艺术家及嘉宾以及北京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等参加了“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研讨会”,对吴为山个人及其艺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而广泛的学术性探讨。
主题: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作品研讨会
The Theme: The Soul Casted by Culture—a Seminar on the Exhibition of Wu Weishan’s Sculpture Works
时间:2006年7月4日地点:中国美术馆
策展人:范迪安主持人:殷双喜
主持人:“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来宾、同学非常多,大家济济一堂,我们就吴为山的雕塑艺术以及相关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在这里我作为主持人首先做一个简短的背景介绍,同时提出一些话题供大家思考。
首先,中国美术馆今年的雕塑展览活动非常活跃。先是有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先生的大型雕塑展,后来有萧长正先生的大型个展,然后有香港文楼先生的雕塑展,之后是吴为山先生的雕塑展。这几个展览都很有特点。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话题联系在一起,中国在21世纪真正开始讨论中国的雕塑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20世纪我们的前辈留学、学习、引进和创造的基础上,我们现在可以认真地展开21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讨论。我觉得今年这些大型的雕塑个展看似无意,实际上却有一种气息的相连,还是很值得回味的。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我想到了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在讨论关于中国建筑标准的时候,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的提法,接下来是“西而新”,还有“中而古,西而古”。这种愿望和目标是很清晰的,但具体的做法和走向需要一个一个的个案,一个一个的学术问题去进行探讨和展开。所以,我们说梁思成先生看起来谈的是建筑,其实也是谈艺术,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
关于吴为山的展览,我觉得它涉及到几个话题:一个是中国雕塑;一个是现代雕塑,是中国的不是外国的,是现代的不是古代的;第三,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室内雕塑。面对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雕塑的学术路径应该怎么走,我们对室内雕塑应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应当关注。还有一个小一点的课题,即肖像雕塑。对于当代的人和刚刚去世的人,有图像资料可以供我们做肖像,但对于古代遥远的历史上的人物我们给他做肖像,这种肖像应该在从什么角度理解、展开,这是可以围绕着展览展开的几个核心问题和关键词。
吴为山的雕塑引发我们思考中国当代雕塑的审美判断是否应该有我们自身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那么这个价值规范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它和传统的中国审美要求,比方说骨、风、神、气、韵有什么关系?我记得钱绍武先生经常给我们讲中国雕塑的品性,特别是气、韵,对于这几个核心词钱老谈得很有味道。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借鉴和当代的一种转换。我们雕塑界的老前辈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刘开渠等,这些老一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那今天怎样继承延续他们的审美理想,发展当代的雕塑。我觉得在这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雕塑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吴为山雕塑展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就他所创造的优秀的雕塑艺术品展开讨论至少可以使我们阔宽眼界,中国雕塑的发展之路可以有多样的途径,而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可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讨路径。
下面请各位就吴为山的雕塑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有请钱绍武教授,大家欢迎!
钱绍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很荣幸让我发言。我感觉中国的现代雕塑,从“五四”就开始在自己本土的基础上吸收欧洲的经验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上一辈的老师们,在这个问题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李可染先生曾经把中国的画和欧洲的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点,他说现在的艺术一种是写实的,2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到罗马欧洲都是如此。从19世纪后半叶以后开始出现了抽象的艺术形式,一种是具像的,一种是抽象的。但是在中国两者都不是,我说是一种非常确切的“意象”,既不抽象,也不具像。
我感觉“意象”是中国的艺术家从具像和抽象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特点,我觉得这个“意象”提得非常对,也就是说中国的雕塑是写意的。
有一次罗丹的作品到北京来展出,我问罗丹的作品后来有没有人继承?他们说没有,是因为欧洲的雕塑很快地进入抽象派。所以既不是抽象,也不是具像,而是从写意开始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种对写意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欧洲雕塑里面并没有传统,罗丹之后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要么就是抽象的,要么就是具像的。而罗丹完全是很舒畅的、很自由的、很抒情的、直接发自内心的、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艺术,这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当时我从罗丹的作品中体会到了这样的发展方向。
今天看到为山的作品我非常高兴。他的作品既有欧洲造型的能力,同时又解放出来达到充分写意的目的。应该说吴为山的雕塑更多地含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本来就有写意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是书法,欧洲的艺术基础是素描,这是非常不同的两个体系,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感受方法。從吴为山的作品里就很明显地看出来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观察世界、开拓世界和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这样的传统是非常好的。
吴为山很多的探索都可以有很大的发展。这种意象的东西可以扩展的幅度很大,有的是意象的,写意的,有的写实的因素多一点,有的是抽象因素多一点。如何让它不离开现实,不离开主观世界,但是又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充分表达自己主观的感受?这种尺度如何把握是最恰当的?这些都可以探索。所以,我觉得吴为山同志今后的创作在这个方面本身就是充满了探讨性。这条道路有非常好的发展余地,将来在雕塑界的确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推广,大家可以对此做出探讨,可以走意象的道路,但是又不完全脱离于现实。吴为山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作品,我看了以后也非常的喜欢,吴为山的作品的确有很多发展潜力。当然要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幅度要靠他自己去探索,去实现。我觉得他的这种创作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安东尼·司顿斯(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主席/英国著名雕塑家):我第一次见到吴为山教授的时候是2002年,我们在南京见的面。当时我们互相做了肖像,每个人用了一小时为对方做肖像,在为吴为山先生做肖像作品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手给划伤了,血与泥和在一块就成了吴为山先生的塑像,之后我们就互称之为“亲兄弟”。随后吴为山先生应我的邀请到英国进行了短期访问,我们一块参观了博物馆,观赏了一些著名的雕塑。
之后我们在南京又一次见面,这就使我们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我创作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吴为山先生创作了齐白石的肖像,这两个雕塑现在陈列在南京博物院。之后我推荐吴为山先生成为英国皇家雕塑家学会的成员,接着我又推举吴为山先生成为英国肖像雕塑家学会的成员。之后吴为山两次参加了这个学会一年一度的年展,第一次参加展览的时候还获得了“攀格林”奖。
吴为山作品源于中国绘画写意的手法和源于书法绘画的理念,给人感觉是一气呵成地利用了中国的文化。这个展览只是一部分。我认为宜兴的徐悲鸿雕塑,以及吴为山先生近期创作的在淮安的16m高老子雕像也都很成功。很多中国雕塑家都在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利用中国5000年文化进行创作。吴为山先生创作的老子是非常优秀的。它将中国艺术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完善结合。老子竖起的左手指表示了道一,他身体里面刻满道德经。吴为山先生依然很年轻,我们很难想象等他到了齐白石的年龄会创造出来什么样的作品。谢谢大家!
曹春生(中国雕塑学会代会长):我觉得今天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前中国雕塑界的发展盛况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今天中午南京大学的校长讲得非常好,在南京大学这样一个综合院校进行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为吴为山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起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空间。有中国发展的大环境,有这样好的创作环境,加上他个人的努力和修养,所以今天我们才看到这样一个很令人振奋的成果。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雕塑事业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时代赋予了我们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前些天我们一直在谈一种浮躁的情绪。吴为山这些年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他有很明确的目标,他有自身的努力,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我听说他每天睡觉时间很短,除了一些教学和社会活动以外基本上都在进行雕塑创作,这点确实很令人敬佩,我们雕塑家能办一个展览太不容易了,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至今我们的前辈们真正举办一个比较像样的个人展览也是很难的,因为一个作品的产生比较难,积累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也不容易,搞这样的展览要费很多的财力和物力。吴为山因为有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正在中年,他的路还很长。从早期他做的一些人物雕像,到现在做的齐白石雕像,到最近做的孔子的雕像他都在不断的研究、探讨,怎样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些内涵,体现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他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情,有感受,能够用这点打动观众。
很多雕塑可能是做得无懈可击,从结构、造型到具体的肖像处理、空间的转换各方面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恰恰就缺一种情,缺一种打动人的火花和亮点。过去我们在讨论同行的艺术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艺术家要有感而发,就需要你有很深厚的功底,这个功底不光是你对雕塑一些专业技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你的文化素养。有的人在这方面修养很深厚,他的后劲很大,有的人技巧方面很好但是修养不够,因此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终止了。这在过去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
今天来探讨雕塑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袁运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各位好!吴为山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在雕塑艺术方面治学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非常可贵,他不跟风,不重利,不为势,他立志用雕塑的语言为历史文化巨人塑像,寻找中国文化的灵魂,追溯人生生命的真谛,他着重的表现了认知历史文化的印记。紧紧抓住历史文化,创造了他的匠心成就和奋斗的道路。他采用了充分概括的手法,突出了精神世界的个性表现,完成了一批以大写意风格著称的“文化名人雕塑”,他在写实雕塑和抽象雕塑以外创造了自己有前卫个性风格的作品,他构筑了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化精神力量,这些作品既肯定又含蓄,既虚又实,既近又远,他带给人们清晰而极具想象力的一种艺术的智慧。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境界和认知。因此,他的艺术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这是必然的。
吴为山先生非常强调自己广泛的修养,他从青年时代就重视在艺术道路中要关注广博的、深厚知识结构的教育。他在无锡工艺美术学校受到了这样的教育,完成了他的中学生活,随之又在南师进行艺术的继续教育,应该说南师当时的教育力量在全国也是比较强的。在这个时候他曾经有一些非常突出的表现,比如在苏州的一个宋代古镇,有一个大的寺庙保圣寺,在保圣寺里面有一面墙,是浮雕加圆雕的十八罗汉。他做了全面的临摹。他对传统的艺术下了很大的功力去钻研。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带了很多同学去上课,我还没有发现会有同学这样的临摹和研究。而吴为山早就开始这样非常认真、投入、关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从这些方面说,中国的艺术家有相似的地方表现艺术个性,外国的艺术家也会寻求一些特点,但是在表现的手法和追求精神气质和文化容量方面,从这种强烈夸张和深入刻画的能力上看,这种精神上的投入是特别让人感到佩服的。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我简单说几句。前面几位老师对吴为山的作品都分析得很深刻。吴为山先生的雕塑是說写意雕塑也好,是意象雕塑也好,其雕塑的个性面貌非常清楚,这种个性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对世界文化广泛吸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美术馆现在有一个墨西哥的展览,展的是墨西哥几位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很小,大家可以看到墨西哥在现代主义盛行的时候仍坚持着民族传统。
熊秉明先生做的雕塑都是小件的雕塑。我1981年访问的时候送给熊秉明先生一本小书,他没有看这个书的内容,只看到后面印刷的雕塑就感叹到这个作品非常好。熊先生的雕塑做得再好没有发挥的余地,吴为山帮他放大了一件大雕塑《孺子牛》。我们在座的雕塑家应当做出对人民大众、对社会是一种真正艺术的雕塑。
最近湖北美术院的院长画了120张中国的历史人物。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40岁以后就应该集中自己的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赶展览,搞应酬,雕塑家也是如此。吴为山雕塑里面注重书法性、绘画性,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成为一种缺点。我觉得艺术总是有它的优长和不足,吴为山先生对雕塑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为山,学他“苦干”的精神,学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精神,学他那种开拓的情怀,所以看到他的雕塑我非常的高兴。但是吴为山如何掌握一个度,如何的往下走,我相信他今后会选择一条更新的道路。
盛杨(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重复的话不讲了,我就想谈一点感想。我们国家的现代雕塑将近100年的历史了,从寺庙、祭祀走到现今的雕塑,中国的现代雕塑有了将近100年的历史。在20年以前或者是50年以前,我们国家城市发展比较缓慢,所有做雕塑的艺术家多半都是从事室内的雕塑,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城市雕塑大发展,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雕塑家要从室内走向室外。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多的失败也有很多的成功。现在这种城市雕塑好像成了我们现代雕塑的主体,因此就有了一个理论,认为“架上雕塑”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必然要融到公共艺术里面,必然要融到室外。应该讲大型雕塑、公共环境雕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做。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还是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还比较薄弱。其实人的精神需要是很丰富的,当我们城市大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迫切地需要城市雕塑。但是就一个很长的历史来说,放在室内的雕塑,放在架上的雕塑人们也是需要的。因此现在我们不仅要强调而且也应该推广“架上雕塑”。在这点上我认为吴为山同志就做的很好,架上雕塑是最能够体现艺术家个性的,它对于艺术的探索自由度更大。
谈到吴为山的作品我有几种感觉,我觉得最打动人的首先是他的情感,很动情、很有人性、很有生活。我们有很多的雕塑看起来很没有味道、很乏味,这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激情,他们缺少艺术最根本的一点。我认为吴为山的作品好,就是因为每个作品都是有情的。吴为山的雕塑有他在中国传统艺术里面吸取的东西,有人说吴为山的雕塑是中国的雕塑,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我不希望把他定义为中国的雕塑,一说吴为山雕塑就是中国雕塑,我觉得吴为山的雕塑就是吴为山的雕塑,这是他的个性。中国的雕塑是很大的概念。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国的雕塑,我说吴为山在吸取中国传统的时候,是从书法、从绘画、从写意画的理念吸取并进行融合的。中国的东西仍然是无限广阔的。拿中国雕塑自己来讲,中国的石窟雕塑,我们汉代时候的雕塑,和文人距离很远,但是有一些中国的本质,过去把雕塑看成是工匠的东西,但工匠做的东西含有的艺术含量绝不比文人少。
所以,我们说吴为山可贵的是他在寻找中国传统、寻找中国民族东西的过程中,在这方面做了探讨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吴为山的价值在于他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雕塑家。
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为山的雕刻展,我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展览给我的感觉很新鲜。他的作品很生动但是同时又特别强调大的力度,在处理上把一个一个人的味道和感觉抓住了,这是他的成就。我常常会感觉到一种矛盾,整体性切割的突然性和你刻画人物形象时追求的生动性有时候会有矛盾。你在造型身体的时候会强调取量感,大刀阔斧,但是你在做他的脸的时候是更多的注意人物局部处理的生动性,这样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矛盾。但是吴为山的作品总体上看还是很生动的,还是很有特点的。
中国的古代雕刻在我看来实在太精彩了,包括在我们的艺术教育和我们艺术创作当中,对这类遗产关注的太少了。研究的成果也没有在美术史上体现出来。有这么了不起的成就,有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艺术上的伟大成果,但是在我们美术史上雕塑只是一小块,甚至到现在也没有人专门研究过中国的雕塑。这点我觉得非常怪异。中国古代雕刻这块遗产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值得每个人关注、研究的,而且这里面的资源极其的丰富。现在吴为山在关注这件事情,在从中国雕刻中吸取一些基础的营养,这些东西非常值得肯定。
我们现在有一点误解,关于写意性的问题。谈到写意性往往和绘画里的大写意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可能有误。写意性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特质,我们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来,也可以在陶瓷中看出来。无论是搞雕刻的还是搞绘画的要关注这点,不然会把我们这样大的遗产简单化,最后变成空洞化。
我看到吴为山的雕刻,有时候不需要笔触的地方有刀痕,如果我们对整体写意性有充分理解的话,就会避免这些关于写意性产生的歧义或者是误解。吴为山做出的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自己雕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才是一个开始,绝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好好的研究中国古代雕刻,包括在座的。我斗胆说一句,这已经是我们很大的失误了,而且还影响了我们下一代的学生,我们把自己的文化价值好像是看作次要的东西,好像是过去的东西,好像只有新的东西对我们才有意义,好像只有西方的东西对我们才有意义,这是又一个大的误解。
什么叫新?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凡是你没有见到的东西都是新的。我们有100年的考古学成就,这100年中挖掘出了那么多的了不起的遗产,但是对我们的美术学竟然没有影响,这也是非常怪异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好东西觉得无所谓,而人家任何一个小的动作我们的眼睛都盯在那里,我觉得这是我们丧失信心的一种极度表现,这种现象必须要解决,否则我们的艺术是没有前景的。
小杉三朗(日本著名雕塑家):我认为现在中国的雕塑发展得比较快。刚才各位先生老师也说了,看了吴教授的展览以后发现吴教授在技术、个人感情上的投入在中国目前来说是较突出的,而且各位老师刚才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吴先生作品中的独创性和个人的技术,我对这些也非常赞同。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兵马俑”这样伟大的创作,这种创作既朴素又宏伟。一直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非常了不起的作品。这当然也是中国独创的作品。
吴先生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了中国文人的写意手法,这在中国当前的雕塑界也是很少有的。吴先生的作品是投入了自己独有的感想和艺术家的激情才创作出来的,少有人能摹仿。具体来说,比如说吴先生的《睡童》和《中国少女》,这些作品既朴素又非常逼真,所以是难得的佳作,我看了之后也非常受启发,觉得这些作品如此的真。另外,能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和中国各位雕塑界的大师,以及世界国际大师共聚一堂参加吴先生的雕塑展,我感到非常高兴!
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曾经给吴为山写过一篇短文,叫做《从〈睡童〉到〈老子〉——谈吴为山艺术雕塑的中国文脉》,从老子到费孝通到熊秉明,中國文人的天下之心,第一个就是老子出关,牛腿迈成了一个“人”字,第二个看到了费孝通从乡村走到城市,两腿迈出了一个“人”字,第三个是熊秉明从中国走到外国,又从外国走到中国,跨国的一个大写的“人”字。我把这三个作品联系在一起,找到了老子出关后到底去哪儿了。老子曾经说过以身观身,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我们过去看老子都停留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封闭观点上,其实老子特别强调“以天下观天下”。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大部分的停留在“以国观国”的阶段,强调爱国主义,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看的非常明显。而现在我们进入了“以天下观天下”的时代,国与国的界限开始淡化,民族和民族的界限也开始淡化,整个世界在交流,所以老子去“以天下观天下”去了。
费孝通开了中国田野调查、乡村考察的先例。费孝通作为中国杰出的人类学家,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个国家都要美自己的美,但是不要美自己就说别人的不美,既要以自己为美,又要以别人为美,“美美与共”。这是费孝通从乡村迈步走到人民大会堂的答案。
而熊秉明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雕塑家,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哲学方面、雕塑方面和书法方面的建树很大,他从中国跨到法国,从法国跨到中国,现在又和吴为山互雕,我觉得这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这次吴为山又雕了一个跨那么大步的熊秉明像,我是个中国人,我要走向世界,我又走回中国,从老子到费孝通到熊秉明走出了中国文人的天下之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古老传统的最前卫的方向。
李小山(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我来之前听说中国美术馆的圆厅是不给60岁以下的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如果是真的话有点可惜。但是吴为山的这些雕塑作品已经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圆厅,如果真的有上面说的这个规矩,那它已经被吴为山给破除了。我现在碰到的所有的艺术家里面,雕塑家吴为山是一个最前卫的。我称他是一个“泥瓦匠”,他每天在工作室里面玩泥巴和水,这需要很大的体力和毅力。他的体力太好了,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使我想起亨利·摩尔,他一辈子做的雕塑作品是其他的雕塑家三辈子才做到的。吴为山根据他的体力再做个几十年,可能也会做中国其他雕塑家的两三倍的作品。从发言来讲,这样的会当做一个学术探讨会还不是很合适,毕竟这是表态式的发言,所以我在这里也表示对吴为山的作品很喜欢,对他的勤奋的态度很感动。谢谢!
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我谈两点想法。首先我比较赞成袁运生先生提出的对中国雕塑的期待。实际上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雕塑传统有一个断点。而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当中强调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表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自然的。关于吴为山的作品大家都在谈“写意”,我对这个概念有一些疑虑。我们一般说中国传统雕塑就是写意,我觉得这是一种宏观说法。我们有很多写意也有很多写实的作品,所以中国雕塑自身文化的底蕴传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假定中国雕塑就是写意,谁的雕塑是写意,谁就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样说是不对的。写,既可以写意,又可以写形和神。吴为山的“写”一个是比较朦胧和模糊,另一个就是大刀阔斧排比式的感觉。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它受印象派的影响特别大。比如《睡童》,这里面使用的手段是融的手段,把很明确的形体融化、融解。另外一方面,这种大刀阔斧的写意的作品,我去台湾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工匠他们直接用木头做雕塑,用电锯切木头非常有雕塑的感觉。我们最近看到的吴为山的雕塑在这方面也有追求,只不过吴为山的“写”比较偏虚一些,陈云岗的“写”更偏实一些。中国雕塑创作开始了对传统雕塑的文化资源或者是艺术追求的研究,这是很好的。
具体到吴为山的作品,我觉得好多作品如对弘一法师、马三立的把握非常准确,而且很有灵气,很有智慧。从身体和衣服来说大多数采用的是大刀阔斧的或者是书法式的、排比式的方法。而秦始皇像这件雕塑我个人不太喜欢,我觉得有点过了。相反其他的一些作品我觉得做得更好一些。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度”的问题,非常微妙的度的把握,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有些作品,像鲁迅像、黄宾虹像等有点犹豫,有些地方有多余的线条。这里我说了一下吴为山雕塑给人的三种感觉,我觉得这三点还有待于更贯通一气。谢谢!
丁宁(北京大学教授):今天这个展览开幕式对艺术家本人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下面我谈三个关系,第一是新与旧的关系。这些雕塑里面非常集中地展示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艺术造诣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我看了费孝通的雕塑很感慨,据说费孝通教授在去世之前拉住很多人在说“我们的文化究竟怎么样”,费孝通的去世就意味着“五四”之后的真正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没有了。有人概括了费先生的一句话,他希望唤醒我们自己对文化的自觉,这是费先生在临终时非常强烈的一个愿望,他对“五四”与新时代的对接有一种犹豫。包括鲁迅像、费孝通像这些作品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景观。吴为山用过去的文化人物作题材,用自己的语言塑造他们,这种新与旧的结合是雕塑创作里面很有启示的课题。
第二,大与小的关系。我的观念当中,艺术家成功的标志就是既善于小又善于大,小的东西小而有大气,大的东西大而不空,这是检验一个艺术家水平非常重要的标志。所以我看到为山的小东西做得非常有情致,大的东西做得非常充实,这是很难做到的,而他做到了。当然这里面追究起来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子大到最后有点收不住,有些小的作品做得太小,小而不大气。
第三,进和出的关系。我相信为山花了很多的功夫考虑这个形象本体,怎么样用形态把内心表现出来,考虑更多的是这个形象本身,慢慢就变成了架上的室内的雕塑,确实放在中厅也非常的适合。但是我想雕塑总归要放在一个位置上,雕塑如果放在一个特定空间的时候,尤其是在外部空间,在出去的时候,这个雕塑该怎么做,这是为山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里面把一个雕像拿出去放未必是合适的,所以为山现在做的是偏重于室内的、架上的还是偏重于室外的大空间的作品,他自己应该考虑。我就想谈谈这三点。谢谢!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为山给我的印象是很强干的,他的思维非常敏捷,而且精力过人,非常刻苦,做事的能力非常强。我觉得他的作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是充满激情的。作为一个雕塑家来说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另外他的作品不拘谨,非常放松。在肖像作品里面做到这点非常难。他整个作品的风格都在强化着中国的写意和意象的精神。通过吴为山的努力我看到了雕刻家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意象精神回归的执著追求。
看了他的一批肖像作品,我觉得他很好地处理了写实和写意的关系。在写实中他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特征和精神气质,写意中又很好地传达了人物的形态和神态特征,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和泥土的对话,充满了真诚的情感,非常随意,非常自然。这突显了吴为山的人物雕像在手法和形式上的精到,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了他在肖像方面的功力和实力。在我看来,吴为山在他雕塑的表面处理上融进了很多表现性的东西。他追求并利用了雕塑制作过程中的偶然性、随机性、制作性,包括材料性的呈现,展示出了书法、绘画的意味。而恰恰是这种表面的效果,恰到好处地得到了控制和运用,很好地融进了整个的创作思想,具有非常生动、自然、丰富以及独特的艺术效果。我祝贺他在雕刻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我很希望看到他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谢谢!
陈云岗(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吴为山是一位充满才气与灵气,充满智慧与性情的优秀雕塑家。他是中国雕塑界中的一匹黑马,他的名字一出现就与成熟的独特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他的名字一被人知道就连同他非常成熟的作品一起被雕塑界和中国美术界所认识。
我认为他的作品有三个特征。第一,在选材方面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文化的情结,尤其以近百年来艺术界的文史大家为最爱,这种选材的偏好昭示着他对文化人的敬仰与崇敬。这是我对他作品的第一个特征的认识。
第二,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传神写意,不求形似。他重视对瞬间感觉与即兴、偶然的捕捉,同时将对表意的充分与否、是否饱满永远作为把握作品状态的第一要义,正是因为他能够始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面对创作中与出现泥巴痕迹与偶然效果之时,起于当起之时,止于当止之处,这是需要雕塑家的智慧的地方,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上每每见到棍迹、刀划。
第三,吴为山的作品意境深邃,他的作品中所表露出的意趣、意味、意象源自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淀与素养,他的作品需要静观、需要默想、需要深思、需要感悟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吴为山深居江南,加之游历欧美,使他更坚定地做出了走自己路的选择。所以我们期待着吴为山在未来的艺术旅途中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
常宁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今天上午看完了展览以后觉得很震撼,作品让人感觉到了中国文人的形神。在这里我提一个问题,我们所有的绘画专业都有中国画和西洋画之分,但是雕塑专业从来没有中国的国雕或者西雕之分。因为中国的书画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我们本来也没有“国画”这个名称,为了体现我们自己的绘画传统总结出了这个概念。而就雕塑讲我感觉主要分为几类,即古代的墓葬雕塑和民间的雕塑以及宗教雕塑,而现实中的人物形象表现相对比较少。
21世纪我们的雕塑受西方的影响,主要是写实,在这种情况下吴为山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國的雕塑传统有没有写实的能力?是根本没有这种能力还是没有这种文化的指向?在这个意义上,吴为山的作品在寻找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的写意。他的很多人物作品也不光表现了写意的挥洒,有时候也有点像油画的写实,是多元化的。但是毕竟他的作品开创了中国现代艺术很有特色的作品,展览也是非常成功的。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某些问题简短的讲几句。我个人关注和感受比较深的是吴为山雕塑的肌理对我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这种雕塑艺术肌理形式本身的张扬和突显,客观上对艺术上的品质,对作品内在的气质,对艺术的表现性和人为性都有很直接的作用,当然这种肌理的背后有它的创作方法、文化指向和情感的追求,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逻辑性的关系。
吴为山的雕塑里面有很写实的因素,这种写实并不是对自然形态的描摹,他的人物塑像不光是神,从形来讲也是很严谨的,否则就不会有具体人物的可阅读性的指认。同时他又很放达,能够从自然原形里面走到意象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表现,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意志,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张扬出来。现代雕塑如果分类的话,一类雕塑是比较写实的,无论采用的是意大利式的、苏俄式的还是学院派的形式;另一类是融变的,把中国的假山或者书法或者根雕等不同的样式里面可以借鉴的手法融会贯通加上自我的创造;再一类是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样式展示,乃至是颠覆性的、破坏性的。我认为吴为山的雕塑属于“融变”的,不是颠覆性的,也不是传统的写实的。我觉得他的作品除了外在的形似以外,他的成功还在于对作品题材的选择上。他对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有广泛的选择。这些题材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对作品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在特定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与这个题材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外在的形似,这三点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大家认同这个艺术作品的基础。我祝吴为山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王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首先有一个巧合很有意思,在30年前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在今天又有一次地震波及了北京,在今天开幕的吴为山展览也可以说给当今的雕塑界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震动。吴为山先生的雕塑来源于一种文化自觉,我觉得他真正的意义是在这里。尽管这几年雕塑比较繁荣,但是有两个倾向我们始终没有真正摆脱掉。
第一,雕塑有一种新的殖民主义的倾向;
第二,在架上雕塑体系里没有摆脱一种符号化的语言,这两点在制约着中国雕塑的发展。前些年我和吴为山聊的时候,他就在做现在这种雕塑,我觉得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但是今天我看到了他的成果。他曾经去草原待了一个月,说自己要清醒地思考思考,这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里面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生活的节奏,人们的工作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艺术家能够躲在大草原里面待一个月来使自己清醒,这种情况是很难得的。他从传统的雕塑里面得到了一些营养,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意义还不在于对表面样式的吸收。
我们知道也有一些艺术家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营养问题,但很多雕塑家停留在表面的泛形式语言的移植上。我想中国传统精神的注入是难能可贵的,至少我从吴为山教授身上看到了这种可贵的方向。作为同行,作为好朋友,我再次对他今天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另外也希望他以后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谢谢!
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我觉得吴为山的作品有很强的绘画性。前辈们也都看得比较清楚。所谓的绘画性构成了他的作品很重要的特点,大家把这个特点归纳到意象性和写意性中。刚才袁先生也谈到了,我们对自己传统的雕塑重视不够,对传统雕塑的写意和意象研究不够,这是长时间存在的一个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要刨一下根,这个问题和中国文人的传统是相关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雕塑的制作者是工匠,而工匠是不能进入文人层次的。这样一些工匠所留下的作品很难把中国文化人的要求用雕塑形式体现出来。反过来由于中国文人对工匠身份的不屑导致了对雕塑理论的疏远。
中国写意或者是意象的传统实际上是一种文人化的东西,而文人化的东西没有在中国雕塑当中找到一种对应或者是描述,这也就没什么奇怪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我们在座的雕塑家都是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的,都是有文人身份的,所以今天吴为山把中国文人的传统融合进去,我们又把它叫做意象或者是写意,等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来。吴为山的作品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仅仅是一个开头。
鲁虹(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首先对吴为山的展览表示成功的祝贺,大家上面的发言我也表示同意。由于他的雕塑是在传统写意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他将创作的过程和时间的因素有意识的表现出来了。比如他的手痕、刀痕、棍痕都体现出来了,这也把雕塑的时间和过程体现了出来。我想借这个机会,想请我们画中国画、人物画的画家看看吴为山的雕塑,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创造我们中国人物画的道路。我希望中国画家能够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艺术发展的形势,由于现代艺术在近几年的重大成功,掩盖了一些孜孜以求的探索,市场价格扰乱了文化评价的合理建构,因此我们特别注重隐藏在现象之下的三个方向。一是对于文化的建构,二是对于社会问题的解释,三是对于历史本身的开拓。我们正是利用吴为山这个范例讨论如何在艺术语言上进行开拓,何以开拓,何以用写意、以神写形的方法塑造,何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中独开一面。
今天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反复的在展厅中对比,反复的观察,反复的体会。1999年在南京大学工作室里,我就和吴为山讨论过他的“他山”时代正要结束,“为山时代”将要开始。首先,在展厅里面文化名人的精神為作者所借用跃然形体之上,表达出了对象的内在气质。第二是文化符号,如老子、孔子、秦始皇,做出了语言之外的探索和印证,让人见像如见其仪。第三,借助雕塑形象本身表达自己处事为人的心态,雕的是平民大众和妇孺儿童。在他们的身上有的是身形的自我张扬。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我想讲一下我现在还没有想清楚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与我们研究吴为山的方法论有关。比如吴为山,我们认为他很中国,为什么他很中国?因为他很意象,中国的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了体现,所以我们说他的作品很中国。那为什么不说陈云岗的很中国、王中的很中国?吴为山的中国是什么意思?这个很有意思。
当我们说一个作品很中国的时候会考虑这样几点,一个是地域上在中国;一个是人种,黄皮肤、黑头发;还有一个是作品中间的味道、文化精神、艺术传统包括语言样式有中国特色。所以我们说这个作品很中国的时候大概应该有这三个方面。那么当大家处在一个创作层面上的时候,中国意味着什么?我记得恩格斯讲过一句话:"人们是在创造,但是他们是在前人给定的思想资料下创造的。"当中国变成一种创造资源的时候,这个东西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当中国的这种东西,西方人也能接触到,我们中国人也能接触到,那这种所谓的“写意”或者是所谓的“传神”,中国人把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我们说是中国的,那一个外国人也在作品中呈现出类似的东西能不能叫中国?前不久我在苏黎世的美术博物馆,看到了贾科梅蒂的作品,为什么说吴为山的作品很中国,而贾科梅蒂的作品很西方?前人给定的思想资料呈现在你面前,你来创作的时候刻意强调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如果我们认为文化是可以交流,可以理解的,可以共融的,那最后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界定中国?有的时候说“中国”是站在地域或者是人种上来说的,有的时候是从趣味、味道和文化传统上来说的。当我们说一个作品很中国,这就是一个价值观。
当我们在分享一种创作资源的时候,其实中西的差别和距离不是那么大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但是我正在想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
安远远(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我非常认同孙博士刚才说的第二种追求,因为文化的样式、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的境界是我们说很中国的一个主要理由。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中国?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特别好的传统,这种好的传统不仅仅是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人心的取向,一种对精气神的表达。
吴为山用他自己的辛苦,十几年来一直在做这么多的文化名人,表达了他的一种追求,一种信念,或者是他想通过这些雕塑传达自己内心对文化的敬重。这是从我喜欢的角度理解的。展览是成功的,中国人更需要这种厚道,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一种宽容的选择,而且也有一种超越,希望这个展览仅仅是一个开始。
程大利(著名画家/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总编):为山的许多作品让我备受感动,驻足思考。为山深谙中国艺术哲学,深谙传统的精神。他的作品充满人性的光辉,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恻隐之心。人是宇宙精灵,天地之子。人与宇宙和谐的条件就是要有敬畏之心。对于先贤圣哲、祖先父母,应当心存感激,非此不能懂人生、非此难有深厚情感。恻隐之心在吴为山的作品中时时感受到。生活中的为山便是如此,人格的高度决定着他的作品高度。
为山入世且出世,保持了一个充满矛盾但又完整的自我,保持着为善的心灵状态。他塑人物,要与社会打交道,要研究社会人生。这不像山水画家,澄怀观道,烟云供养即可。他必须进入社会,与之共呼吸。他塑人每每进入人的灵魂,他必须深深地进去。但进去出不来会成为世俗的俘虏,会失去自我而一无所获。他又超然于世俗,时入时出,自由往来。为山对艺术执著而有激情。激情决定着体力,决定着雕塑之路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而仅靠激情是不够的。为山有思想,思想的能力和深度决定着作品的力度。作品是艺术家思想高度的标尺。为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人像雕塑已呈现出他自己的个性面貌,但前路更长。为更突出自己的个性,要更深化作品的思想,让雕塑真正为时代立传。
陈履生(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为山的雕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虽然这之中有关他的成就可以讨论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借此可以研究当代中国雕塑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雕塑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潮流中缺少的正是文心,尽管中国古代雕塑大都为匠人所作,然其中之杰作亦不乏文心,而当代中国雕塑在诸多潮流之中失去文化的心骨与文化的追求,故比之上一辈雕塑家,吾辈当反省。至于雕塑的语言,为山先生已有自家面貌,所塑的特点亦鲜明,是充满人文精神而有独特风格的雕塑。
主持人:我们今天来的还有一些评论家、理论家,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发言。最后我想请今天的主角吴为山先生讲两句。
吴为山:我真的没想到我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如此的关注,得到不少中肯的意见。我们常常搞展览,请了不少人去讲话,大家总讲一些表面上的话,都是一些套话。但今天的会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讨论会,这正是我所期望的。确实我现在的精力还比较充沛,我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我甚至有一点诚惶诚恐。前一段时间和吴冠中先生通话,他对我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鼓励性的,但是有一点,他希望我在创作的最好年华中多做一些好的作品,减少一些社会工作,但是有一些社会工作我也减少不了必须要做的。所以,实际上我就像弘一法师的塑像一样,悲欢交集。我想实现我的梦想,这种梦想是一种人文的梦想,是非常诗意化的。
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我从小就特别热爱中国文化,对以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我想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它散发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所以我的这些作品都是由内心涌动出来的。我还会继续努力,再一次感谢大家!20年之后,等我真正到了60岁的时候将会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再办一次展览。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吴为山的愿望能够实现。非常感谢今天各位能够到来参加这个学术讨论。同时感谢南京大学学生的热情服务。大家在北京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里面进行讨论都是非常直率的,有建议、有批评、有讨论、有提问。今天我们的会开得非常充实。也希望我们今后有这样的机会在更小的范围内讨论得更深入一些。再次感谢大家!
(南京大学供稿,殷双喜审校,内容有部分删减)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民盟中央主席、原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人民解放军周克玉上将,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中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理论家、本次展览策展人范迪安,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全国城雕委主任陈晓丽,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中国雕塑学会代会长、中央美院教授曹春生,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等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并剪彩,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钱林祥主持。著名美术家袁运甫,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盛杨、王克庆、曾成钢、隋建国,著名画家范曾、杨飞云,著名理论家邵大箴、水天中以及来自英国、韩国、日本和全国艺术界的代表五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饱含兴趣地参观了展厅中约80余件各具特色的雕塑作品,开幕当天,北京地区及全国各地闻讯奔赴而来的各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约两千余人,可谓盛况空前。下午三时整,在中国美术馆7楼会议厅,来自英国、日本、韩国的艺术家及嘉宾以及北京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等参加了“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研讨会”,对吴为山个人及其艺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而广泛的学术性探讨。
主题: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作品研讨会
The Theme: The Soul Casted by Culture—a Seminar on the Exhibition of Wu Weishan’s Sculpture Works
时间:2006年7月4日地点:中国美术馆
策展人:范迪安主持人:殷双喜
主持人:“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来宾、同学非常多,大家济济一堂,我们就吴为山的雕塑艺术以及相关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在这里我作为主持人首先做一个简短的背景介绍,同时提出一些话题供大家思考。
首先,中国美术馆今年的雕塑展览活动非常活跃。先是有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先生的大型雕塑展,后来有萧长正先生的大型个展,然后有香港文楼先生的雕塑展,之后是吴为山先生的雕塑展。这几个展览都很有特点。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话题联系在一起,中国在21世纪真正开始讨论中国的雕塑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20世纪我们的前辈留学、学习、引进和创造的基础上,我们现在可以认真地展开21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讨论。我觉得今年这些大型的雕塑个展看似无意,实际上却有一种气息的相连,还是很值得回味的。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我想到了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在讨论关于中国建筑标准的时候,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的提法,接下来是“西而新”,还有“中而古,西而古”。这种愿望和目标是很清晰的,但具体的做法和走向需要一个一个的个案,一个一个的学术问题去进行探讨和展开。所以,我们说梁思成先生看起来谈的是建筑,其实也是谈艺术,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
关于吴为山的展览,我觉得它涉及到几个话题:一个是中国雕塑;一个是现代雕塑,是中国的不是外国的,是现代的不是古代的;第三,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室内雕塑。面对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雕塑的学术路径应该怎么走,我们对室内雕塑应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应当关注。还有一个小一点的课题,即肖像雕塑。对于当代的人和刚刚去世的人,有图像资料可以供我们做肖像,但对于古代遥远的历史上的人物我们给他做肖像,这种肖像应该在从什么角度理解、展开,这是可以围绕着展览展开的几个核心问题和关键词。
吴为山的雕塑引发我们思考中国当代雕塑的审美判断是否应该有我们自身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那么这个价值规范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它和传统的中国审美要求,比方说骨、风、神、气、韵有什么关系?我记得钱绍武先生经常给我们讲中国雕塑的品性,特别是气、韵,对于这几个核心词钱老谈得很有味道。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借鉴和当代的一种转换。我们雕塑界的老前辈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刘开渠等,这些老一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那今天怎样继承延续他们的审美理想,发展当代的雕塑。我觉得在这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雕塑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吴为山雕塑展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就他所创造的优秀的雕塑艺术品展开讨论至少可以使我们阔宽眼界,中国雕塑的发展之路可以有多样的途径,而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可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讨路径。
下面请各位就吴为山的雕塑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有请钱绍武教授,大家欢迎!
钱绍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很荣幸让我发言。我感觉中国的现代雕塑,从“五四”就开始在自己本土的基础上吸收欧洲的经验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上一辈的老师们,在这个问题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李可染先生曾经把中国的画和欧洲的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点,他说现在的艺术一种是写实的,2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到罗马欧洲都是如此。从19世纪后半叶以后开始出现了抽象的艺术形式,一种是具像的,一种是抽象的。但是在中国两者都不是,我说是一种非常确切的“意象”,既不抽象,也不具像。
我感觉“意象”是中国的艺术家从具像和抽象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特点,我觉得这个“意象”提得非常对,也就是说中国的雕塑是写意的。
有一次罗丹的作品到北京来展出,我问罗丹的作品后来有没有人继承?他们说没有,是因为欧洲的雕塑很快地进入抽象派。所以既不是抽象,也不是具像,而是从写意开始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种对写意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欧洲雕塑里面并没有传统,罗丹之后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要么就是抽象的,要么就是具像的。而罗丹完全是很舒畅的、很自由的、很抒情的、直接发自内心的、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艺术,这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当时我从罗丹的作品中体会到了这样的发展方向。
今天看到为山的作品我非常高兴。他的作品既有欧洲造型的能力,同时又解放出来达到充分写意的目的。应该说吴为山的雕塑更多地含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本来就有写意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是书法,欧洲的艺术基础是素描,这是非常不同的两个体系,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感受方法。從吴为山的作品里就很明显地看出来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观察世界、开拓世界和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这样的传统是非常好的。
吴为山很多的探索都可以有很大的发展。这种意象的东西可以扩展的幅度很大,有的是意象的,写意的,有的写实的因素多一点,有的是抽象因素多一点。如何让它不离开现实,不离开主观世界,但是又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充分表达自己主观的感受?这种尺度如何把握是最恰当的?这些都可以探索。所以,我觉得吴为山同志今后的创作在这个方面本身就是充满了探讨性。这条道路有非常好的发展余地,将来在雕塑界的确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推广,大家可以对此做出探讨,可以走意象的道路,但是又不完全脱离于现实。吴为山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作品,我看了以后也非常的喜欢,吴为山的作品的确有很多发展潜力。当然要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幅度要靠他自己去探索,去实现。我觉得他的这种创作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安东尼·司顿斯(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主席/英国著名雕塑家):我第一次见到吴为山教授的时候是2002年,我们在南京见的面。当时我们互相做了肖像,每个人用了一小时为对方做肖像,在为吴为山先生做肖像作品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手给划伤了,血与泥和在一块就成了吴为山先生的塑像,之后我们就互称之为“亲兄弟”。随后吴为山先生应我的邀请到英国进行了短期访问,我们一块参观了博物馆,观赏了一些著名的雕塑。
之后我们在南京又一次见面,这就使我们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我创作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吴为山先生创作了齐白石的肖像,这两个雕塑现在陈列在南京博物院。之后我推荐吴为山先生成为英国皇家雕塑家学会的成员,接着我又推举吴为山先生成为英国肖像雕塑家学会的成员。之后吴为山两次参加了这个学会一年一度的年展,第一次参加展览的时候还获得了“攀格林”奖。
吴为山作品源于中国绘画写意的手法和源于书法绘画的理念,给人感觉是一气呵成地利用了中国的文化。这个展览只是一部分。我认为宜兴的徐悲鸿雕塑,以及吴为山先生近期创作的在淮安的16m高老子雕像也都很成功。很多中国雕塑家都在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利用中国5000年文化进行创作。吴为山先生创作的老子是非常优秀的。它将中国艺术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完善结合。老子竖起的左手指表示了道一,他身体里面刻满道德经。吴为山先生依然很年轻,我们很难想象等他到了齐白石的年龄会创造出来什么样的作品。谢谢大家!
曹春生(中国雕塑学会代会长):我觉得今天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前中国雕塑界的发展盛况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今天中午南京大学的校长讲得非常好,在南京大学这样一个综合院校进行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为吴为山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起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空间。有中国发展的大环境,有这样好的创作环境,加上他个人的努力和修养,所以今天我们才看到这样一个很令人振奋的成果。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雕塑事业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时代赋予了我们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前些天我们一直在谈一种浮躁的情绪。吴为山这些年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他有很明确的目标,他有自身的努力,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我听说他每天睡觉时间很短,除了一些教学和社会活动以外基本上都在进行雕塑创作,这点确实很令人敬佩,我们雕塑家能办一个展览太不容易了,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至今我们的前辈们真正举办一个比较像样的个人展览也是很难的,因为一个作品的产生比较难,积累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也不容易,搞这样的展览要费很多的财力和物力。吴为山因为有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正在中年,他的路还很长。从早期他做的一些人物雕像,到现在做的齐白石雕像,到最近做的孔子的雕像他都在不断的研究、探讨,怎样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些内涵,体现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他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情,有感受,能够用这点打动观众。
很多雕塑可能是做得无懈可击,从结构、造型到具体的肖像处理、空间的转换各方面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恰恰就缺一种情,缺一种打动人的火花和亮点。过去我们在讨论同行的艺术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艺术家要有感而发,就需要你有很深厚的功底,这个功底不光是你对雕塑一些专业技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你的文化素养。有的人在这方面修养很深厚,他的后劲很大,有的人技巧方面很好但是修养不够,因此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终止了。这在过去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
今天来探讨雕塑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袁运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各位好!吴为山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在雕塑艺术方面治学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非常可贵,他不跟风,不重利,不为势,他立志用雕塑的语言为历史文化巨人塑像,寻找中国文化的灵魂,追溯人生生命的真谛,他着重的表现了认知历史文化的印记。紧紧抓住历史文化,创造了他的匠心成就和奋斗的道路。他采用了充分概括的手法,突出了精神世界的个性表现,完成了一批以大写意风格著称的“文化名人雕塑”,他在写实雕塑和抽象雕塑以外创造了自己有前卫个性风格的作品,他构筑了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化精神力量,这些作品既肯定又含蓄,既虚又实,既近又远,他带给人们清晰而极具想象力的一种艺术的智慧。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境界和认知。因此,他的艺术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这是必然的。
吴为山先生非常强调自己广泛的修养,他从青年时代就重视在艺术道路中要关注广博的、深厚知识结构的教育。他在无锡工艺美术学校受到了这样的教育,完成了他的中学生活,随之又在南师进行艺术的继续教育,应该说南师当时的教育力量在全国也是比较强的。在这个时候他曾经有一些非常突出的表现,比如在苏州的一个宋代古镇,有一个大的寺庙保圣寺,在保圣寺里面有一面墙,是浮雕加圆雕的十八罗汉。他做了全面的临摹。他对传统的艺术下了很大的功力去钻研。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带了很多同学去上课,我还没有发现会有同学这样的临摹和研究。而吴为山早就开始这样非常认真、投入、关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从这些方面说,中国的艺术家有相似的地方表现艺术个性,外国的艺术家也会寻求一些特点,但是在表现的手法和追求精神气质和文化容量方面,从这种强烈夸张和深入刻画的能力上看,这种精神上的投入是特别让人感到佩服的。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我简单说几句。前面几位老师对吴为山的作品都分析得很深刻。吴为山先生的雕塑是說写意雕塑也好,是意象雕塑也好,其雕塑的个性面貌非常清楚,这种个性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对世界文化广泛吸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美术馆现在有一个墨西哥的展览,展的是墨西哥几位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很小,大家可以看到墨西哥在现代主义盛行的时候仍坚持着民族传统。
熊秉明先生做的雕塑都是小件的雕塑。我1981年访问的时候送给熊秉明先生一本小书,他没有看这个书的内容,只看到后面印刷的雕塑就感叹到这个作品非常好。熊先生的雕塑做得再好没有发挥的余地,吴为山帮他放大了一件大雕塑《孺子牛》。我们在座的雕塑家应当做出对人民大众、对社会是一种真正艺术的雕塑。
最近湖北美术院的院长画了120张中国的历史人物。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40岁以后就应该集中自己的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赶展览,搞应酬,雕塑家也是如此。吴为山雕塑里面注重书法性、绘画性,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成为一种缺点。我觉得艺术总是有它的优长和不足,吴为山先生对雕塑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为山,学他“苦干”的精神,学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精神,学他那种开拓的情怀,所以看到他的雕塑我非常的高兴。但是吴为山如何掌握一个度,如何的往下走,我相信他今后会选择一条更新的道路。
盛杨(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重复的话不讲了,我就想谈一点感想。我们国家的现代雕塑将近100年的历史了,从寺庙、祭祀走到现今的雕塑,中国的现代雕塑有了将近100年的历史。在20年以前或者是50年以前,我们国家城市发展比较缓慢,所有做雕塑的艺术家多半都是从事室内的雕塑,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城市雕塑大发展,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雕塑家要从室内走向室外。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多的失败也有很多的成功。现在这种城市雕塑好像成了我们现代雕塑的主体,因此就有了一个理论,认为“架上雕塑”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必然要融到公共艺术里面,必然要融到室外。应该讲大型雕塑、公共环境雕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做。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还是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还比较薄弱。其实人的精神需要是很丰富的,当我们城市大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迫切地需要城市雕塑。但是就一个很长的历史来说,放在室内的雕塑,放在架上的雕塑人们也是需要的。因此现在我们不仅要强调而且也应该推广“架上雕塑”。在这点上我认为吴为山同志就做的很好,架上雕塑是最能够体现艺术家个性的,它对于艺术的探索自由度更大。
谈到吴为山的作品我有几种感觉,我觉得最打动人的首先是他的情感,很动情、很有人性、很有生活。我们有很多的雕塑看起来很没有味道、很乏味,这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激情,他们缺少艺术最根本的一点。我认为吴为山的作品好,就是因为每个作品都是有情的。吴为山的雕塑有他在中国传统艺术里面吸取的东西,有人说吴为山的雕塑是中国的雕塑,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我不希望把他定义为中国的雕塑,一说吴为山雕塑就是中国雕塑,我觉得吴为山的雕塑就是吴为山的雕塑,这是他的个性。中国的雕塑是很大的概念。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国的雕塑,我说吴为山在吸取中国传统的时候,是从书法、从绘画、从写意画的理念吸取并进行融合的。中国的东西仍然是无限广阔的。拿中国雕塑自己来讲,中国的石窟雕塑,我们汉代时候的雕塑,和文人距离很远,但是有一些中国的本质,过去把雕塑看成是工匠的东西,但工匠做的东西含有的艺术含量绝不比文人少。
所以,我们说吴为山可贵的是他在寻找中国传统、寻找中国民族东西的过程中,在这方面做了探讨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吴为山的价值在于他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雕塑家。
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为山的雕刻展,我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展览给我的感觉很新鲜。他的作品很生动但是同时又特别强调大的力度,在处理上把一个一个人的味道和感觉抓住了,这是他的成就。我常常会感觉到一种矛盾,整体性切割的突然性和你刻画人物形象时追求的生动性有时候会有矛盾。你在造型身体的时候会强调取量感,大刀阔斧,但是你在做他的脸的时候是更多的注意人物局部处理的生动性,这样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矛盾。但是吴为山的作品总体上看还是很生动的,还是很有特点的。
中国的古代雕刻在我看来实在太精彩了,包括在我们的艺术教育和我们艺术创作当中,对这类遗产关注的太少了。研究的成果也没有在美术史上体现出来。有这么了不起的成就,有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艺术上的伟大成果,但是在我们美术史上雕塑只是一小块,甚至到现在也没有人专门研究过中国的雕塑。这点我觉得非常怪异。中国古代雕刻这块遗产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值得每个人关注、研究的,而且这里面的资源极其的丰富。现在吴为山在关注这件事情,在从中国雕刻中吸取一些基础的营养,这些东西非常值得肯定。
我们现在有一点误解,关于写意性的问题。谈到写意性往往和绘画里的大写意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可能有误。写意性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特质,我们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来,也可以在陶瓷中看出来。无论是搞雕刻的还是搞绘画的要关注这点,不然会把我们这样大的遗产简单化,最后变成空洞化。
我看到吴为山的雕刻,有时候不需要笔触的地方有刀痕,如果我们对整体写意性有充分理解的话,就会避免这些关于写意性产生的歧义或者是误解。吴为山做出的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自己雕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才是一个开始,绝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好好的研究中国古代雕刻,包括在座的。我斗胆说一句,这已经是我们很大的失误了,而且还影响了我们下一代的学生,我们把自己的文化价值好像是看作次要的东西,好像是过去的东西,好像只有新的东西对我们才有意义,好像只有西方的东西对我们才有意义,这是又一个大的误解。
什么叫新?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凡是你没有见到的东西都是新的。我们有100年的考古学成就,这100年中挖掘出了那么多的了不起的遗产,但是对我们的美术学竟然没有影响,这也是非常怪异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好东西觉得无所谓,而人家任何一个小的动作我们的眼睛都盯在那里,我觉得这是我们丧失信心的一种极度表现,这种现象必须要解决,否则我们的艺术是没有前景的。
小杉三朗(日本著名雕塑家):我认为现在中国的雕塑发展得比较快。刚才各位先生老师也说了,看了吴教授的展览以后发现吴教授在技术、个人感情上的投入在中国目前来说是较突出的,而且各位老师刚才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吴先生作品中的独创性和个人的技术,我对这些也非常赞同。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兵马俑”这样伟大的创作,这种创作既朴素又宏伟。一直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非常了不起的作品。这当然也是中国独创的作品。
吴先生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了中国文人的写意手法,这在中国当前的雕塑界也是很少有的。吴先生的作品是投入了自己独有的感想和艺术家的激情才创作出来的,少有人能摹仿。具体来说,比如说吴先生的《睡童》和《中国少女》,这些作品既朴素又非常逼真,所以是难得的佳作,我看了之后也非常受启发,觉得这些作品如此的真。另外,能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和中国各位雕塑界的大师,以及世界国际大师共聚一堂参加吴先生的雕塑展,我感到非常高兴!
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曾经给吴为山写过一篇短文,叫做《从〈睡童〉到〈老子〉——谈吴为山艺术雕塑的中国文脉》,从老子到费孝通到熊秉明,中國文人的天下之心,第一个就是老子出关,牛腿迈成了一个“人”字,第二个看到了费孝通从乡村走到城市,两腿迈出了一个“人”字,第三个是熊秉明从中国走到外国,又从外国走到中国,跨国的一个大写的“人”字。我把这三个作品联系在一起,找到了老子出关后到底去哪儿了。老子曾经说过以身观身,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我们过去看老子都停留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封闭观点上,其实老子特别强调“以天下观天下”。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大部分的停留在“以国观国”的阶段,强调爱国主义,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看的非常明显。而现在我们进入了“以天下观天下”的时代,国与国的界限开始淡化,民族和民族的界限也开始淡化,整个世界在交流,所以老子去“以天下观天下”去了。
费孝通开了中国田野调查、乡村考察的先例。费孝通作为中国杰出的人类学家,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个国家都要美自己的美,但是不要美自己就说别人的不美,既要以自己为美,又要以别人为美,“美美与共”。这是费孝通从乡村迈步走到人民大会堂的答案。
而熊秉明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雕塑家,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哲学方面、雕塑方面和书法方面的建树很大,他从中国跨到法国,从法国跨到中国,现在又和吴为山互雕,我觉得这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这次吴为山又雕了一个跨那么大步的熊秉明像,我是个中国人,我要走向世界,我又走回中国,从老子到费孝通到熊秉明走出了中国文人的天下之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古老传统的最前卫的方向。
李小山(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我来之前听说中国美术馆的圆厅是不给60岁以下的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如果是真的话有点可惜。但是吴为山的这些雕塑作品已经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圆厅,如果真的有上面说的这个规矩,那它已经被吴为山给破除了。我现在碰到的所有的艺术家里面,雕塑家吴为山是一个最前卫的。我称他是一个“泥瓦匠”,他每天在工作室里面玩泥巴和水,这需要很大的体力和毅力。他的体力太好了,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使我想起亨利·摩尔,他一辈子做的雕塑作品是其他的雕塑家三辈子才做到的。吴为山根据他的体力再做个几十年,可能也会做中国其他雕塑家的两三倍的作品。从发言来讲,这样的会当做一个学术探讨会还不是很合适,毕竟这是表态式的发言,所以我在这里也表示对吴为山的作品很喜欢,对他的勤奋的态度很感动。谢谢!
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我谈两点想法。首先我比较赞成袁运生先生提出的对中国雕塑的期待。实际上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雕塑传统有一个断点。而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当中强调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表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自然的。关于吴为山的作品大家都在谈“写意”,我对这个概念有一些疑虑。我们一般说中国传统雕塑就是写意,我觉得这是一种宏观说法。我们有很多写意也有很多写实的作品,所以中国雕塑自身文化的底蕴传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假定中国雕塑就是写意,谁的雕塑是写意,谁就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样说是不对的。写,既可以写意,又可以写形和神。吴为山的“写”一个是比较朦胧和模糊,另一个就是大刀阔斧排比式的感觉。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它受印象派的影响特别大。比如《睡童》,这里面使用的手段是融的手段,把很明确的形体融化、融解。另外一方面,这种大刀阔斧的写意的作品,我去台湾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工匠他们直接用木头做雕塑,用电锯切木头非常有雕塑的感觉。我们最近看到的吴为山的雕塑在这方面也有追求,只不过吴为山的“写”比较偏虚一些,陈云岗的“写”更偏实一些。中国雕塑创作开始了对传统雕塑的文化资源或者是艺术追求的研究,这是很好的。
具体到吴为山的作品,我觉得好多作品如对弘一法师、马三立的把握非常准确,而且很有灵气,很有智慧。从身体和衣服来说大多数采用的是大刀阔斧的或者是书法式的、排比式的方法。而秦始皇像这件雕塑我个人不太喜欢,我觉得有点过了。相反其他的一些作品我觉得做得更好一些。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度”的问题,非常微妙的度的把握,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有些作品,像鲁迅像、黄宾虹像等有点犹豫,有些地方有多余的线条。这里我说了一下吴为山雕塑给人的三种感觉,我觉得这三点还有待于更贯通一气。谢谢!
丁宁(北京大学教授):今天这个展览开幕式对艺术家本人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下面我谈三个关系,第一是新与旧的关系。这些雕塑里面非常集中地展示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艺术造诣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我看了费孝通的雕塑很感慨,据说费孝通教授在去世之前拉住很多人在说“我们的文化究竟怎么样”,费孝通的去世就意味着“五四”之后的真正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没有了。有人概括了费先生的一句话,他希望唤醒我们自己对文化的自觉,这是费先生在临终时非常强烈的一个愿望,他对“五四”与新时代的对接有一种犹豫。包括鲁迅像、费孝通像这些作品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景观。吴为山用过去的文化人物作题材,用自己的语言塑造他们,这种新与旧的结合是雕塑创作里面很有启示的课题。
第二,大与小的关系。我的观念当中,艺术家成功的标志就是既善于小又善于大,小的东西小而有大气,大的东西大而不空,这是检验一个艺术家水平非常重要的标志。所以我看到为山的小东西做得非常有情致,大的东西做得非常充实,这是很难做到的,而他做到了。当然这里面追究起来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子大到最后有点收不住,有些小的作品做得太小,小而不大气。
第三,进和出的关系。我相信为山花了很多的功夫考虑这个形象本体,怎么样用形态把内心表现出来,考虑更多的是这个形象本身,慢慢就变成了架上的室内的雕塑,确实放在中厅也非常的适合。但是我想雕塑总归要放在一个位置上,雕塑如果放在一个特定空间的时候,尤其是在外部空间,在出去的时候,这个雕塑该怎么做,这是为山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里面把一个雕像拿出去放未必是合适的,所以为山现在做的是偏重于室内的、架上的还是偏重于室外的大空间的作品,他自己应该考虑。我就想谈谈这三点。谢谢!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为山给我的印象是很强干的,他的思维非常敏捷,而且精力过人,非常刻苦,做事的能力非常强。我觉得他的作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是充满激情的。作为一个雕塑家来说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另外他的作品不拘谨,非常放松。在肖像作品里面做到这点非常难。他整个作品的风格都在强化着中国的写意和意象的精神。通过吴为山的努力我看到了雕刻家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意象精神回归的执著追求。
看了他的一批肖像作品,我觉得他很好地处理了写实和写意的关系。在写实中他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特征和精神气质,写意中又很好地传达了人物的形态和神态特征,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和泥土的对话,充满了真诚的情感,非常随意,非常自然。这突显了吴为山的人物雕像在手法和形式上的精到,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了他在肖像方面的功力和实力。在我看来,吴为山在他雕塑的表面处理上融进了很多表现性的东西。他追求并利用了雕塑制作过程中的偶然性、随机性、制作性,包括材料性的呈现,展示出了书法、绘画的意味。而恰恰是这种表面的效果,恰到好处地得到了控制和运用,很好地融进了整个的创作思想,具有非常生动、自然、丰富以及独特的艺术效果。我祝贺他在雕刻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我很希望看到他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谢谢!
陈云岗(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吴为山是一位充满才气与灵气,充满智慧与性情的优秀雕塑家。他是中国雕塑界中的一匹黑马,他的名字一出现就与成熟的独特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他的名字一被人知道就连同他非常成熟的作品一起被雕塑界和中国美术界所认识。
我认为他的作品有三个特征。第一,在选材方面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文化的情结,尤其以近百年来艺术界的文史大家为最爱,这种选材的偏好昭示着他对文化人的敬仰与崇敬。这是我对他作品的第一个特征的认识。
第二,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传神写意,不求形似。他重视对瞬间感觉与即兴、偶然的捕捉,同时将对表意的充分与否、是否饱满永远作为把握作品状态的第一要义,正是因为他能够始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面对创作中与出现泥巴痕迹与偶然效果之时,起于当起之时,止于当止之处,这是需要雕塑家的智慧的地方,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上每每见到棍迹、刀划。
第三,吴为山的作品意境深邃,他的作品中所表露出的意趣、意味、意象源自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淀与素养,他的作品需要静观、需要默想、需要深思、需要感悟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吴为山深居江南,加之游历欧美,使他更坚定地做出了走自己路的选择。所以我们期待着吴为山在未来的艺术旅途中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
常宁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今天上午看完了展览以后觉得很震撼,作品让人感觉到了中国文人的形神。在这里我提一个问题,我们所有的绘画专业都有中国画和西洋画之分,但是雕塑专业从来没有中国的国雕或者西雕之分。因为中国的书画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我们本来也没有“国画”这个名称,为了体现我们自己的绘画传统总结出了这个概念。而就雕塑讲我感觉主要分为几类,即古代的墓葬雕塑和民间的雕塑以及宗教雕塑,而现实中的人物形象表现相对比较少。
21世纪我们的雕塑受西方的影响,主要是写实,在这种情况下吴为山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國的雕塑传统有没有写实的能力?是根本没有这种能力还是没有这种文化的指向?在这个意义上,吴为山的作品在寻找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的写意。他的很多人物作品也不光表现了写意的挥洒,有时候也有点像油画的写实,是多元化的。但是毕竟他的作品开创了中国现代艺术很有特色的作品,展览也是非常成功的。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某些问题简短的讲几句。我个人关注和感受比较深的是吴为山雕塑的肌理对我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这种雕塑艺术肌理形式本身的张扬和突显,客观上对艺术上的品质,对作品内在的气质,对艺术的表现性和人为性都有很直接的作用,当然这种肌理的背后有它的创作方法、文化指向和情感的追求,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逻辑性的关系。
吴为山的雕塑里面有很写实的因素,这种写实并不是对自然形态的描摹,他的人物塑像不光是神,从形来讲也是很严谨的,否则就不会有具体人物的可阅读性的指认。同时他又很放达,能够从自然原形里面走到意象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表现,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意志,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张扬出来。现代雕塑如果分类的话,一类雕塑是比较写实的,无论采用的是意大利式的、苏俄式的还是学院派的形式;另一类是融变的,把中国的假山或者书法或者根雕等不同的样式里面可以借鉴的手法融会贯通加上自我的创造;再一类是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样式展示,乃至是颠覆性的、破坏性的。我认为吴为山的雕塑属于“融变”的,不是颠覆性的,也不是传统的写实的。我觉得他的作品除了外在的形似以外,他的成功还在于对作品题材的选择上。他对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有广泛的选择。这些题材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对作品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在特定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与这个题材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外在的形似,这三点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大家认同这个艺术作品的基础。我祝吴为山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王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首先有一个巧合很有意思,在30年前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在今天又有一次地震波及了北京,在今天开幕的吴为山展览也可以说给当今的雕塑界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震动。吴为山先生的雕塑来源于一种文化自觉,我觉得他真正的意义是在这里。尽管这几年雕塑比较繁荣,但是有两个倾向我们始终没有真正摆脱掉。
第一,雕塑有一种新的殖民主义的倾向;
第二,在架上雕塑体系里没有摆脱一种符号化的语言,这两点在制约着中国雕塑的发展。前些年我和吴为山聊的时候,他就在做现在这种雕塑,我觉得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但是今天我看到了他的成果。他曾经去草原待了一个月,说自己要清醒地思考思考,这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里面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生活的节奏,人们的工作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艺术家能够躲在大草原里面待一个月来使自己清醒,这种情况是很难得的。他从传统的雕塑里面得到了一些营养,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意义还不在于对表面样式的吸收。
我们知道也有一些艺术家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营养问题,但很多雕塑家停留在表面的泛形式语言的移植上。我想中国传统精神的注入是难能可贵的,至少我从吴为山教授身上看到了这种可贵的方向。作为同行,作为好朋友,我再次对他今天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另外也希望他以后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谢谢!
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我觉得吴为山的作品有很强的绘画性。前辈们也都看得比较清楚。所谓的绘画性构成了他的作品很重要的特点,大家把这个特点归纳到意象性和写意性中。刚才袁先生也谈到了,我们对自己传统的雕塑重视不够,对传统雕塑的写意和意象研究不够,这是长时间存在的一个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要刨一下根,这个问题和中国文人的传统是相关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雕塑的制作者是工匠,而工匠是不能进入文人层次的。这样一些工匠所留下的作品很难把中国文化人的要求用雕塑形式体现出来。反过来由于中国文人对工匠身份的不屑导致了对雕塑理论的疏远。
中国写意或者是意象的传统实际上是一种文人化的东西,而文人化的东西没有在中国雕塑当中找到一种对应或者是描述,这也就没什么奇怪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我们在座的雕塑家都是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的,都是有文人身份的,所以今天吴为山把中国文人的传统融合进去,我们又把它叫做意象或者是写意,等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来。吴为山的作品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仅仅是一个开头。
鲁虹(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首先对吴为山的展览表示成功的祝贺,大家上面的发言我也表示同意。由于他的雕塑是在传统写意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他将创作的过程和时间的因素有意识的表现出来了。比如他的手痕、刀痕、棍痕都体现出来了,这也把雕塑的时间和过程体现了出来。我想借这个机会,想请我们画中国画、人物画的画家看看吴为山的雕塑,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创造我们中国人物画的道路。我希望中国画家能够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艺术发展的形势,由于现代艺术在近几年的重大成功,掩盖了一些孜孜以求的探索,市场价格扰乱了文化评价的合理建构,因此我们特别注重隐藏在现象之下的三个方向。一是对于文化的建构,二是对于社会问题的解释,三是对于历史本身的开拓。我们正是利用吴为山这个范例讨论如何在艺术语言上进行开拓,何以开拓,何以用写意、以神写形的方法塑造,何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中独开一面。
今天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反复的在展厅中对比,反复的观察,反复的体会。1999年在南京大学工作室里,我就和吴为山讨论过他的“他山”时代正要结束,“为山时代”将要开始。首先,在展厅里面文化名人的精神為作者所借用跃然形体之上,表达出了对象的内在气质。第二是文化符号,如老子、孔子、秦始皇,做出了语言之外的探索和印证,让人见像如见其仪。第三,借助雕塑形象本身表达自己处事为人的心态,雕的是平民大众和妇孺儿童。在他们的身上有的是身形的自我张扬。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我想讲一下我现在还没有想清楚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与我们研究吴为山的方法论有关。比如吴为山,我们认为他很中国,为什么他很中国?因为他很意象,中国的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了体现,所以我们说他的作品很中国。那为什么不说陈云岗的很中国、王中的很中国?吴为山的中国是什么意思?这个很有意思。
当我们说一个作品很中国的时候会考虑这样几点,一个是地域上在中国;一个是人种,黄皮肤、黑头发;还有一个是作品中间的味道、文化精神、艺术传统包括语言样式有中国特色。所以我们说这个作品很中国的时候大概应该有这三个方面。那么当大家处在一个创作层面上的时候,中国意味着什么?我记得恩格斯讲过一句话:"人们是在创造,但是他们是在前人给定的思想资料下创造的。"当中国变成一种创造资源的时候,这个东西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当中国的这种东西,西方人也能接触到,我们中国人也能接触到,那这种所谓的“写意”或者是所谓的“传神”,中国人把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我们说是中国的,那一个外国人也在作品中呈现出类似的东西能不能叫中国?前不久我在苏黎世的美术博物馆,看到了贾科梅蒂的作品,为什么说吴为山的作品很中国,而贾科梅蒂的作品很西方?前人给定的思想资料呈现在你面前,你来创作的时候刻意强调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如果我们认为文化是可以交流,可以理解的,可以共融的,那最后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界定中国?有的时候说“中国”是站在地域或者是人种上来说的,有的时候是从趣味、味道和文化传统上来说的。当我们说一个作品很中国,这就是一个价值观。
当我们在分享一种创作资源的时候,其实中西的差别和距离不是那么大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但是我正在想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
安远远(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我非常认同孙博士刚才说的第二种追求,因为文化的样式、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的境界是我们说很中国的一个主要理由。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中国?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特别好的传统,这种好的传统不仅仅是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人心的取向,一种对精气神的表达。
吴为山用他自己的辛苦,十几年来一直在做这么多的文化名人,表达了他的一种追求,一种信念,或者是他想通过这些雕塑传达自己内心对文化的敬重。这是从我喜欢的角度理解的。展览是成功的,中国人更需要这种厚道,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一种宽容的选择,而且也有一种超越,希望这个展览仅仅是一个开始。
程大利(著名画家/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总编):为山的许多作品让我备受感动,驻足思考。为山深谙中国艺术哲学,深谙传统的精神。他的作品充满人性的光辉,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恻隐之心。人是宇宙精灵,天地之子。人与宇宙和谐的条件就是要有敬畏之心。对于先贤圣哲、祖先父母,应当心存感激,非此不能懂人生、非此难有深厚情感。恻隐之心在吴为山的作品中时时感受到。生活中的为山便是如此,人格的高度决定着他的作品高度。
为山入世且出世,保持了一个充满矛盾但又完整的自我,保持着为善的心灵状态。他塑人物,要与社会打交道,要研究社会人生。这不像山水画家,澄怀观道,烟云供养即可。他必须进入社会,与之共呼吸。他塑人每每进入人的灵魂,他必须深深地进去。但进去出不来会成为世俗的俘虏,会失去自我而一无所获。他又超然于世俗,时入时出,自由往来。为山对艺术执著而有激情。激情决定着体力,决定着雕塑之路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而仅靠激情是不够的。为山有思想,思想的能力和深度决定着作品的力度。作品是艺术家思想高度的标尺。为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人像雕塑已呈现出他自己的个性面貌,但前路更长。为更突出自己的个性,要更深化作品的思想,让雕塑真正为时代立传。
陈履生(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为山的雕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虽然这之中有关他的成就可以讨论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借此可以研究当代中国雕塑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雕塑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潮流中缺少的正是文心,尽管中国古代雕塑大都为匠人所作,然其中之杰作亦不乏文心,而当代中国雕塑在诸多潮流之中失去文化的心骨与文化的追求,故比之上一辈雕塑家,吾辈当反省。至于雕塑的语言,为山先生已有自家面貌,所塑的特点亦鲜明,是充满人文精神而有独特风格的雕塑。
主持人:我们今天来的还有一些评论家、理论家,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发言。最后我想请今天的主角吴为山先生讲两句。
吴为山:我真的没想到我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如此的关注,得到不少中肯的意见。我们常常搞展览,请了不少人去讲话,大家总讲一些表面上的话,都是一些套话。但今天的会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讨论会,这正是我所期望的。确实我现在的精力还比较充沛,我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我甚至有一点诚惶诚恐。前一段时间和吴冠中先生通话,他对我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鼓励性的,但是有一点,他希望我在创作的最好年华中多做一些好的作品,减少一些社会工作,但是有一些社会工作我也减少不了必须要做的。所以,实际上我就像弘一法师的塑像一样,悲欢交集。我想实现我的梦想,这种梦想是一种人文的梦想,是非常诗意化的。
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我从小就特别热爱中国文化,对以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我想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它散发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所以我的这些作品都是由内心涌动出来的。我还会继续努力,再一次感谢大家!20年之后,等我真正到了60岁的时候将会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再办一次展览。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吴为山的愿望能够实现。非常感谢今天各位能够到来参加这个学术讨论。同时感谢南京大学学生的热情服务。大家在北京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里面进行讨论都是非常直率的,有建议、有批评、有讨论、有提问。今天我们的会开得非常充实。也希望我们今后有这样的机会在更小的范围内讨论得更深入一些。再次感谢大家!
(南京大学供稿,殷双喜审校,内容有部分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