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美术鉴赏是丰富学生艺术底蕴的重要途径,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平台,新课程改革对优化美术鉴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提高优化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课堂 教学策略
引言:俗话讲“世界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品鉴优秀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术的美是学生创造美的前提与基础。为此,如何帮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美术鉴赏是指鉴赏作品美、审视美术美的能力,是在对作品本身感知、体会与评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技能的统一。高中美术课堂作为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平台,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感知艺术美的重要形式,但就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美术老师作为鉴赏课教学设计的负责人,其鉴赏角度、深度、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与否,由于老师在鉴赏课中往往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鉴赏角度的切入往往由自身主观臆断,难免有些片面。再者在鉴赏的深度上,美术老师也仅局限于作品的绘画风格与技巧,对作品创作者本人生经历的介绍较少,并且对相同作品的横向对比及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的纵向对比也较少,并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鉴赏的广度上,更是较为狭窄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往往造成鉴赏流于形式。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1.传授学生鉴赏知识与技能
高中美术鉴赏中赏是目的,鉴是手段与媒介,鉴是为赏服务的,唯有通过判断、体验、联想等鉴赏方能获得好的审美享受。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提高美术课堂的鉴赏效果,美术老师应当注重学生基础美术知识的传授,通过实现美术史、美术理论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引导学生明确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这六项艺术门类,着重提高学生对具象、意象、抽象不同美术作品语言的分辨能力,让学生深入感知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挖掘作品的形式特征,构建符合自身认知的美术知识体系与鉴赏体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所在为自己的美术创作积累更多的绘画素材与个性化纯粹的创作热情。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为更好提高学生吸收技能的效果,美术老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通过直观展现一些美术作品,循序渐进设置一些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探索作品的故事情节与叙事风格,拉近学生与创作者的距离。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優势
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各异,成长环境并不一致、接触美术作品的时间长短有别等等,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有的学生可能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出发,有的可能从作品本身的绘画技巧入手,有的可能会从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出发,有的可能会从作者的创作缘由出发,正如俗话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看待作品的角度不同自然对作品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鉴赏是错误的,美术老师应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不同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激荡。美术作品的鉴赏并无对错之分,小组成员在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时,美术老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开朗包容的性格品质,让学生更多的学会欣赏他人的鉴赏成果,从不同的鉴赏角度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度及广度,美术老师不应放任学生自行讨论,应当实时点评学生的鉴赏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实时调整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节奏,科学安排鉴赏课的教学设计。
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俗话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看的美术作品多了,鉴赏的多了,那么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为此美术老师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更多的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品鉴美术作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规模的画展逐渐在各大中小城市中举办开来,美术老师应当积极赢取学校、美术相关机构的支持,带领学生去参观这些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直观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鼓励学生用文字或是绘画描述自己的参观心得,直接去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美术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所参观的主题自行创作一幅作品,让学生自行发挥想象。与此同时,随着多媒体逐渐引入高中课堂中来,其可以生动形象且直观的展示美术作品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突破时空的局限带领学生感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美术创作风格,美术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美术专家对作品的鉴赏视频,拓展学生对鉴赏美术作品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把美术作品的元素分析、抽离出来,再融合并构到一起,延伸学生的鉴赏深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1]魏孔鹏.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
[2]王柳芳.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05).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课堂 教学策略
引言:俗话讲“世界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品鉴优秀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术的美是学生创造美的前提与基础。为此,如何帮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美术鉴赏是指鉴赏作品美、审视美术美的能力,是在对作品本身感知、体会与评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技能的统一。高中美术课堂作为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平台,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感知艺术美的重要形式,但就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美术老师作为鉴赏课教学设计的负责人,其鉴赏角度、深度、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与否,由于老师在鉴赏课中往往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鉴赏角度的切入往往由自身主观臆断,难免有些片面。再者在鉴赏的深度上,美术老师也仅局限于作品的绘画风格与技巧,对作品创作者本人生经历的介绍较少,并且对相同作品的横向对比及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的纵向对比也较少,并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鉴赏的广度上,更是较为狭窄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往往造成鉴赏流于形式。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1.传授学生鉴赏知识与技能
高中美术鉴赏中赏是目的,鉴是手段与媒介,鉴是为赏服务的,唯有通过判断、体验、联想等鉴赏方能获得好的审美享受。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提高美术课堂的鉴赏效果,美术老师应当注重学生基础美术知识的传授,通过实现美术史、美术理论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引导学生明确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这六项艺术门类,着重提高学生对具象、意象、抽象不同美术作品语言的分辨能力,让学生深入感知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挖掘作品的形式特征,构建符合自身认知的美术知识体系与鉴赏体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所在为自己的美术创作积累更多的绘画素材与个性化纯粹的创作热情。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为更好提高学生吸收技能的效果,美术老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通过直观展现一些美术作品,循序渐进设置一些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探索作品的故事情节与叙事风格,拉近学生与创作者的距离。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優势
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各异,成长环境并不一致、接触美术作品的时间长短有别等等,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有的学生可能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出发,有的可能从作品本身的绘画技巧入手,有的可能会从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出发,有的可能会从作者的创作缘由出发,正如俗话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看待作品的角度不同自然对作品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鉴赏是错误的,美术老师应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不同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激荡。美术作品的鉴赏并无对错之分,小组成员在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时,美术老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开朗包容的性格品质,让学生更多的学会欣赏他人的鉴赏成果,从不同的鉴赏角度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度及广度,美术老师不应放任学生自行讨论,应当实时点评学生的鉴赏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实时调整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节奏,科学安排鉴赏课的教学设计。
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俗话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看的美术作品多了,鉴赏的多了,那么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为此美术老师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更多的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品鉴美术作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规模的画展逐渐在各大中小城市中举办开来,美术老师应当积极赢取学校、美术相关机构的支持,带领学生去参观这些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直观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鼓励学生用文字或是绘画描述自己的参观心得,直接去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美术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所参观的主题自行创作一幅作品,让学生自行发挥想象。与此同时,随着多媒体逐渐引入高中课堂中来,其可以生动形象且直观的展示美术作品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突破时空的局限带领学生感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美术创作风格,美术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美术专家对作品的鉴赏视频,拓展学生对鉴赏美术作品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把美术作品的元素分析、抽离出来,再融合并构到一起,延伸学生的鉴赏深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1]魏孔鹏.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
[2]王柳芳.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