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抓一把黄土撒上天,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对黄土的情怀,我找不到任何的语言来描述,所有的词汇都融入在绘画当中,我的画作属于黄河、黄土高原和黄色肌肤的人们!”这是马飞对黄土高原的热爱,也是他画笔下的“世界”。六十五岁的山水画家马飞,一生走遍了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是位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
秋日的午后,在骄阳似火的陕北,笔者见到了马飞。长相厚道、性格豪放,是他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如今,悬车之年,回顾往昔,马老说自己一生中做过剧团美工、企业家、行政人员,其实更愿做“逍遥”的画家。
现在,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天天作画。马飞说,生活在黄土地上,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他都要书写对黄土地的眷恋。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将来他可以化作一把黄灿灿如金一般的黄土,与石同生,与海共存。
“我眼中的黄土高原”
见到马飞时,他正在画室里伏案作画,从半成品的画中,看到的正是“黄土高原”。见到我们,马老将画笔搁至案头问:“先吃饭,还是先喝茶?”这一点足以印证了陕北人心直口快的豪爽性格。我们对马飞的专访在喝茶聊天中开始,也是从他眼中的黄土高原开始!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个省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被阴山、秦岭、吕梁山、六盘山脉山系环绕。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世所罕见,它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马飞出生在绥德县土地岔乡,这里正是黄土高原的腹地,系典型的丘陵沟壑区。他小时候,无论是放羊、打猪草,还是捉迷藏、玩过家家,都是在黄土山峁上进行的,在马飞幼小的心灵里,仿佛世界上只有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马飞的母亲是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会剪纸,而且剪的特别好看,内容题材都是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如“抓金娃娃”“老鼠嫁女”等,其剪纸技艺后来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那个家徒四壁,吞糠咽菜的年月,马飞的母亲非常重视子女们的教育,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她坚持让孩子们上学。
有一次,马飞看到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分钱,有了退学的想法,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娃儿,只要妈还有一口气,你就得上学。只有上学,才是你走出这贫穷黄土地唯一的出路啊!”从此以后,马飞再没有提过退学,直到初中毕业。
1966年,“文革”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马飞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天天出“板报”、写“大字报”,画“革命画”。一年后,马飞回到了农村,和大人们一样上山劳动。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光秃秃的黄土地,使整个地面变成了大烤箱,脚烫得无法落地。他实在受不了那份苦,所以,生产队评工分时,只给他记了“三分”。
在村里的小学教了一年书后,天赐良机,让马飞的人生出现了转折。1971年,榆林地区横山县剧团在绥德招工,恰遇马飞的老师是“革委会”管文化和人事的领导,就推荐了他。在通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后,马飞被横山县剧团录取了。从此,马飞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做了横山县剧团的美工。
那个时侯的马飞,根本不知道横山在哪里,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走出这穷的能“饿死人”的大山沟。他想,有了工作就能吃饱饭。
从家里出发时,马飞只带了一床破被褥,是他的二弟送他上了卡车。一百多公里的路,经历了一天的车程,到了横山时,他们全身都是黄土,个个像从地里钻出的“土地爷”。马飞本以为从此走出了黄土地,结果发现,他所工作的地方依然是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
马老告诉笔者,上个世纪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苍凉贫瘠,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仍然填不饱肚子。而现在的黄土高原,郁郁葱葱,土地肥沃,这从他每年的写生中可以看出来。
“我心中的黄土高原”
在横山县剧团工作的19年时间里,马飞或跟随剧团下乡,或个人采风,几乎走遍了整个黄土高原,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黄土风貌,这让他对这块广袤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对这块土地所蕴含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马飞认为,黄土高原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黄土高原文化”,它是区域文化,又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那么何谓“黄土高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高原文化由“黄土高原”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然而这个区域太辽阔了,包容了众多省区、众多民族,而这众多省区、众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不尽相同的,更无法用一个概念去概括。按照人们习惯性概念和文化内容的属性及特点,黄土高原文化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宁、内蒙古、甘等部分地区,称之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
在长期的文化演变过程中,黄土高原的大多地方,其文化形态或稳定于某一模式。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又使它产生了极大的内聚力,继而增强了这个地域的独立性。
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中,其经济方式、交通方式、居住方式、饮食习惯等风俗均大体相同,连语言都基本一样;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也往往是他们共同的命运。这多方面的共性,既增强了这块土地的有机性和统一性,又增强了它的独立性,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属于一种综合性文化模式,与畜牧文化、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它区别于黄土高原其它地方、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自成一家,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一个突出的典型。
一生中,影响马飞最大的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黄土地,这块土地上无论是窑洞、民歌都是那么的让人着迷,马飞动情地说。
马飞的母亲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的剪纸讲述了人们生活的场景,融入了黄土地的精神与韵味,她对于生活着的这块故土的热爱已经凝结在了血液中,她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描述生活。 马飞的母亲一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窑洞中度过的,她坐在靠窗的炕头剪纸,嘴里哼唱着“山曲”(民歌的一种),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土气、大气、美气——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这是一部用老镢头镌刻在黄土地上的传世巨著,这是华夏文明中的一朵艺术奇葩。”马飞是这样诠释陕北民歌的。
“土窑洞也是最有标志性的艺术品。”窑洞民居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着窑洞的个性,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历代工匠都将心血倾注在这唯一的立面上。
“我笔下的黄土高原”
除了写生以外,马飞一天的时间都在画室中度过,每天早上他从家里提着饭盒到画室,中午热饭吃。“我现在是一头扎进了黄土里画‘黄土画’,别的什么都不想。”马飞大笑着调侃自己。
从一个老者坚定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他在调侃,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退休前,马飞在创作上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退休后没有了琐事缠身,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为了系统深入地走进绘画,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2011年,已是六十一岁的马飞到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期间,马飞接触到了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优秀绘画作品,结交了许多知名艺术家,让自己的画作有了很大提升。
近年,马飞的山水画主要以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窑洞人家、古柳河湾、大漠草原等作为创作源泉,他对黄土地貌的细微观察和情愫使他的山水画“笔墨”与“意境”相得益彰。他把黄土高原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一沟一峁、一河一湾,皆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绘画语言。
在马飞看来,画黄土高原的难度很大。比如,传统山水画中要有山川有溪流,而黄土高原梁峁交错,无巍峨之势,河道中要么大水,要么无水。所以,画者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自然形态和神韵。
马飞说:“黄土地缺乏气吞山河之势,我认为赋予它的恰恰是浑厚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石鲁、赵望云等老一辈艺术家在以黄土地为代表的作品中,把艺术生命无私地赋予了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伟大的人民,他们感悟大自然,感悟现实生活,感悟劳动人民的疾苦。在战乱年代,他们奔波乡间地头,一路写生,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他认为,黄土画派作品既要有过去的苍凉之感,也要有现在黄土高原的苍润之貌。
山水画蕴含的情感、意境都是隐喻的元素。好的艺术品在表现上通过作品的节奏、韵味让读者联想到这种感觉,有这样的体味,而不是见山画山的直观感觉。艺术创作无论成熟与否,但必须有想法。作为一个画家,最高境界是“看山不像山,看水不像水”。艺术是要深化到一定程度,经过漫长的积累,需要一生的积淀,才能流淌出自己的风格。
秋日的午后,在骄阳似火的陕北,笔者见到了马飞。长相厚道、性格豪放,是他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如今,悬车之年,回顾往昔,马老说自己一生中做过剧团美工、企业家、行政人员,其实更愿做“逍遥”的画家。
现在,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天天作画。马飞说,生活在黄土地上,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他都要书写对黄土地的眷恋。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将来他可以化作一把黄灿灿如金一般的黄土,与石同生,与海共存。
“我眼中的黄土高原”
见到马飞时,他正在画室里伏案作画,从半成品的画中,看到的正是“黄土高原”。见到我们,马老将画笔搁至案头问:“先吃饭,还是先喝茶?”这一点足以印证了陕北人心直口快的豪爽性格。我们对马飞的专访在喝茶聊天中开始,也是从他眼中的黄土高原开始!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个省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被阴山、秦岭、吕梁山、六盘山脉山系环绕。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世所罕见,它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马飞出生在绥德县土地岔乡,这里正是黄土高原的腹地,系典型的丘陵沟壑区。他小时候,无论是放羊、打猪草,还是捉迷藏、玩过家家,都是在黄土山峁上进行的,在马飞幼小的心灵里,仿佛世界上只有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马飞的母亲是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会剪纸,而且剪的特别好看,内容题材都是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如“抓金娃娃”“老鼠嫁女”等,其剪纸技艺后来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那个家徒四壁,吞糠咽菜的年月,马飞的母亲非常重视子女们的教育,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她坚持让孩子们上学。
有一次,马飞看到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分钱,有了退学的想法,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娃儿,只要妈还有一口气,你就得上学。只有上学,才是你走出这贫穷黄土地唯一的出路啊!”从此以后,马飞再没有提过退学,直到初中毕业。
1966年,“文革”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马飞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天天出“板报”、写“大字报”,画“革命画”。一年后,马飞回到了农村,和大人们一样上山劳动。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光秃秃的黄土地,使整个地面变成了大烤箱,脚烫得无法落地。他实在受不了那份苦,所以,生产队评工分时,只给他记了“三分”。
在村里的小学教了一年书后,天赐良机,让马飞的人生出现了转折。1971年,榆林地区横山县剧团在绥德招工,恰遇马飞的老师是“革委会”管文化和人事的领导,就推荐了他。在通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后,马飞被横山县剧团录取了。从此,马飞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做了横山县剧团的美工。
那个时侯的马飞,根本不知道横山在哪里,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走出这穷的能“饿死人”的大山沟。他想,有了工作就能吃饱饭。
从家里出发时,马飞只带了一床破被褥,是他的二弟送他上了卡车。一百多公里的路,经历了一天的车程,到了横山时,他们全身都是黄土,个个像从地里钻出的“土地爷”。马飞本以为从此走出了黄土地,结果发现,他所工作的地方依然是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
马老告诉笔者,上个世纪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苍凉贫瘠,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仍然填不饱肚子。而现在的黄土高原,郁郁葱葱,土地肥沃,这从他每年的写生中可以看出来。
“我心中的黄土高原”
在横山县剧团工作的19年时间里,马飞或跟随剧团下乡,或个人采风,几乎走遍了整个黄土高原,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黄土风貌,这让他对这块广袤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对这块土地所蕴含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马飞认为,黄土高原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黄土高原文化”,它是区域文化,又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那么何谓“黄土高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高原文化由“黄土高原”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然而这个区域太辽阔了,包容了众多省区、众多民族,而这众多省区、众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不尽相同的,更无法用一个概念去概括。按照人们习惯性概念和文化内容的属性及特点,黄土高原文化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宁、内蒙古、甘等部分地区,称之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
在长期的文化演变过程中,黄土高原的大多地方,其文化形态或稳定于某一模式。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又使它产生了极大的内聚力,继而增强了这个地域的独立性。
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中,其经济方式、交通方式、居住方式、饮食习惯等风俗均大体相同,连语言都基本一样;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也往往是他们共同的命运。这多方面的共性,既增强了这块土地的有机性和统一性,又增强了它的独立性,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属于一种综合性文化模式,与畜牧文化、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它区别于黄土高原其它地方、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自成一家,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一个突出的典型。
一生中,影响马飞最大的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黄土地,这块土地上无论是窑洞、民歌都是那么的让人着迷,马飞动情地说。
马飞的母亲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的剪纸讲述了人们生活的场景,融入了黄土地的精神与韵味,她对于生活着的这块故土的热爱已经凝结在了血液中,她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描述生活。 马飞的母亲一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窑洞中度过的,她坐在靠窗的炕头剪纸,嘴里哼唱着“山曲”(民歌的一种),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土气、大气、美气——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这是一部用老镢头镌刻在黄土地上的传世巨著,这是华夏文明中的一朵艺术奇葩。”马飞是这样诠释陕北民歌的。
“土窑洞也是最有标志性的艺术品。”窑洞民居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着窑洞的个性,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历代工匠都将心血倾注在这唯一的立面上。
“我笔下的黄土高原”
除了写生以外,马飞一天的时间都在画室中度过,每天早上他从家里提着饭盒到画室,中午热饭吃。“我现在是一头扎进了黄土里画‘黄土画’,别的什么都不想。”马飞大笑着调侃自己。
从一个老者坚定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他在调侃,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退休前,马飞在创作上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退休后没有了琐事缠身,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为了系统深入地走进绘画,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2011年,已是六十一岁的马飞到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期间,马飞接触到了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优秀绘画作品,结交了许多知名艺术家,让自己的画作有了很大提升。
近年,马飞的山水画主要以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窑洞人家、古柳河湾、大漠草原等作为创作源泉,他对黄土地貌的细微观察和情愫使他的山水画“笔墨”与“意境”相得益彰。他把黄土高原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一沟一峁、一河一湾,皆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绘画语言。
在马飞看来,画黄土高原的难度很大。比如,传统山水画中要有山川有溪流,而黄土高原梁峁交错,无巍峨之势,河道中要么大水,要么无水。所以,画者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自然形态和神韵。
马飞说:“黄土地缺乏气吞山河之势,我认为赋予它的恰恰是浑厚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石鲁、赵望云等老一辈艺术家在以黄土地为代表的作品中,把艺术生命无私地赋予了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伟大的人民,他们感悟大自然,感悟现实生活,感悟劳动人民的疾苦。在战乱年代,他们奔波乡间地头,一路写生,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他认为,黄土画派作品既要有过去的苍凉之感,也要有现在黄土高原的苍润之貌。
山水画蕴含的情感、意境都是隐喻的元素。好的艺术品在表现上通过作品的节奏、韵味让读者联想到这种感觉,有这样的体味,而不是见山画山的直观感觉。艺术创作无论成熟与否,但必须有想法。作为一个画家,最高境界是“看山不像山,看水不像水”。艺术是要深化到一定程度,经过漫长的积累,需要一生的积淀,才能流淌出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