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描写ABC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说在写作中既要知“面”,更要知“心”。这里的“面”指人物的外貌,这里的“心”指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人物的外貌是与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心态等息息相关的。外貌描写包括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描写。为了“知面知心”,我们不妨照下面的要求描摹人物外貌。
  
  1 抓特征。不贪多求全,捕捉人物特有的外形特征进行外貌描写,以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如《我的心事》一文,有一处外貌描写仅仅抓住人物的头发进行描写:“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像扣了个茶壶。”这一下就把一个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不像有的同学,不善于把握所描写的人物特有的外貌特征,不管写谁,总是“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千人一面。
  
  2 重传神 只抓住人物的神情变化,侧重于精神气质的描写,使外貌描写动态化,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有位同学这样描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发怒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着怒气的目光像利剑一样刺得你无地自容。瞳孔里像有一团火……但不久,那乌云闪电就会变成滋润心田的春雨,温暖着你的心,拂去你心灵上的灰尘。”这样传神的描写,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毫无“脸谱化”的痕迹。
  
  3 应适时。外貌描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不能为描写而描写。因此,外貌描写应适时出现,与文章融合为一体,才显得自然贴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没有急于写小女孩的外貌,直到天黑下来,鞋子跑掉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时,才进行外貌描写:“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着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不过她没有注意这些。”她此时饥寒交迫,有家难归,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怎么还会注意自己长得美不美呢?用小女孩的美丽外貌衬托她内心的痛苦,衬托她此时的悲惨遭遇,更能揭示人吃人的社会制度的罪恶。可以肯定,适时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
我感觉到,汗水正沿着我的脊背往下流淌,我站在炎炎烈日下,等待着各个队的队长从我们中间挑选人加入他们的球队,然后去参加课间棒球比赛。  只剩下我们四个人了。  “我要桑迪。”其中一个队长说。  “戴维吧。”另一个说道。我的手心开始出汗了。  “雷切尔吧。”我的心继续往下沉。  “那……我就选凯西了。”我确信此刻每个人都在看着我——骨瘦如柴、细胳膊细腿的凯西——没有哪支球队会要的凯西。我想钻到一块石头
高乐高和妈妈坐飞机去三亚旅游。那天,他们座位面前坐着一位黑人旅客,满头小辫子。高乐高好奇地看著这满头的辫子,小声用上海话问妈妈:“这么多辫子怎么洗头发啊?也许好久没洗了吧。”  没想到那位黑人旅客用上海话说道:“拜托哦,很贵的好吗! ”
多米儿的房间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柔和的灯光使她的小房间显得特别温馨。这个时候是她写作业的时间,多努利先生和多努利太太从来不会在这个时间打扰她。波比狗也乖巧地趴在她的脚边,眼睛半睁半闭,一副慵懒的样子。  “咕噜噜”,书包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出来了一样。  波比狗的一只耳朵警觉地竖了起来,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左瞄右瞄。当它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那只竖起的耳朵立即耷拉了下来。  嘻
我家洗漱间里的毛巾架是按照大人的身高安装的,位置比较高,所以我晾毛巾很不方便。我们家每人有三条毛巾,原来的毛巾架较短也不够用。于此,我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这种“折叠方便毛巾架”,现在就把它介绍给大家。  我发明的“折叠方便毛巾架”由塑料杆、吸附盘和连接轴三部分组成,重170克,长24厘米,宽1.8厘米,不易断裂,长期使用不会生锈,不会腐烂。  这种“折叠方便毛巾架”的连接轴长10.5厘米,两
寺院在虎头崖上,周围山高林密,常有野兽出没,上山的路又十分陡峭,平日里不见几个香客,七个小和尚也从没下过山。  这天,吃过了午饭,六个小和尚回了寝房,一个小和尚去了茅房。  “糟了!”上茅房的小和尚,边跑边喊,“师父被吃了!”  “啥?师父被吃了?!”  寝房里刚刚躺下的六个小和尚,噌地跳起来,个个汗毛竖起。  上茅房的小和尚走得急,“嘭啪——”摔倒在寝房门口。六个小和尚扶起他问道:“快说!师父被
万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这一年以来我一直被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的问题困扰着。还有一年多我就要考中学了,按我现在的情况,要考上重点中学是比较困难的。为此爸爸妈妈十分发愁,总在背后叹气。  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其实我原本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也不错。只是后来班上的人数越来越多,课堂纪律就慢慢乱起来,于是我也就开始跟着不好好听课了。每天上课前我都对
传说养蚕织布是黄帝发明的。黄帝在传说中是“黄天上帝”,是统治天下的最高的神,因此“蚕”被称为“天虫”,天上的虫是不吃地下之食的。传说归传说,可蚕确实不吃长在地上的各种杂草,一般只吃桑树上的叶子。  然而,蚕宝宝没有眼睛,怎么能分辨出哪是桑叶,哪是青草呢?书上说得明明白白,桑叶能挥发出醇的气味,蚕的“鼻子”——嗅孔闻到了,就会很快爬过去吃桑叶。即使把桑叶放在离蚕四五十厘米的高处,它也能闻得到桑叶的气
前不久,爸爸带我去钓鱼。我坐在大树下,钓了好长时间,却没有钓上一条鱼。我不耐烦了,便捡起几块小石头往水里扔。  这时,耐心等着鱼儿上钩的爸爸说话了:“正标,你这样做,鱼听见声音就更不会来了。”我听了便起了好奇心:“爸爸,鱼又没耳朵,怎么能听见声音呢?”“怎么没有?它是有耳朵的!”“那它的耳朵在哪呀?”爸爸被我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给弄烦了,便说了一句:“别问了,别问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别往水里
王晓豪的名字里面虽然有一个“豪”字,可实际上他却是十足的一条“虫”,不能说是人见人欺吧,至少班里几个调皮捣蛋的骨干分子,总爱找他的麻烦。  上语文课时,王老师喜欢让学生们读课文,学生读一段他就讲一段。这次,王老师让王晓豪读第一段课文。可王晓豪发现自己桌子上的语文书竟然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数学书,在书包里翻了半天也没找到语文书,于是他站起来愣了半天。  “知道这节是语文课,为什么不带语文书?”王老师扶了
爸爸:  爸爸,我想对你说,你最近心情不好,我知道,但你也不能把气撒在我身上呀!  记得那天早上,我洗手的时候,不小心弄了一小滩水在洗手台上,你看见后就生气地把我叫了过去,指着那一小滩水说:“你看你,上次刚教过你要讲卫生,这次你又把水弄到洗手台上。越来越不像话,再这样下去怎么行……”  你不停地说着,而我越听越烦,恨不得马上背起书包,冲出家门去上学。无奈之下,我拿着抹布擦干净了洗手台。当我背起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