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反应性IgG抗体亚型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以C3和(或)IgG在基底膜带线状沉积为特征.研究提示,抗BP180 IgG抗体通过激活补体,可能是诱发大疱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自身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多数包括BP180NC16A结构域.由于不同IgG抗体亚型含量以及激活补体的能力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示,IgG1和IgG4为主要的自身反应抗体亚型.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均证实,IgG1为主要的致病抗体,其含量与BP的严重程度平行;IgG4具有较弱的活化炎症细胞的致病作用和封闭抗原表位的保护作用.最近的研究提示,抗BP180 IgG抗体可以不依赖激活补体和炎症细胞这两种方式诱导表皮真皮分离.因而关于各IgG亚型的致病能力,特别是IgG4的作用现在仍然不清楚。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延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72例出院抑郁症病人利用电话回访的方法,将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应用到出院病人的康复过程中.结果 72例患者中,57例患者1年后能按时服药、复诊,占79.2%,绝大部分患者能较好的遵从了电话回访的健康教育,使健康计划得以实施,病情稳定.结论 电话回访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
文章介绍了在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复发性卒中的预防实践中,究竟应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还是单纯进行强化最佳药物治疗的不同观点。
患者男,39岁,因头顶部头发稀疏7年余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片状头发脱落,面积逐渐增大,无明显头皮疼痛及瘙痒,偶有局部头皮麻木感.曾至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斑秃、特发性脱发、脂溢性脱发、脂肪瘤等,曾用自配中药口服,最长连续半年,局部外用多种药水(药名不详),症状从未缓解,头发稀疏区仍缓慢扩大,当地医院曾建议做组织病理检查,患者因故未做。
期刊
对于中重度及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临床上常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联合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应用广泛,临床试验证实有效.联合环磷酰胺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激素的用量,优于环孢素、硫唑嘌呤.一般不推荐口服环磷酰胺.国内缺乏设计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不良反应需要长期随访,尤其应警惕发生严重感染、致癌和生育能力受损.概述环磷酰胺的使用方法、对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相关评估、常规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它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迁移,产生各种各样的错构瘤性病变,可以影响到身体的各个
期刊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新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适应社会发展必备品格和能力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纲领,积极探寻将核心素养
4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rn4.1偏头痛rn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在年轻女性中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患者[592].对21项研究(13
期刊
目的 探讨面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0-2011年确诊的面部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16,平均年龄41.30岁,平均病程8.20个月,农民占68.82%,有明确外伤史的占34.41%,临床表现以固定型最多见,占70.97%.治疗分别采用10%碘化钾溶液、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口服,用药3个月,治愈率达100%.41例留有瘢痕,占22.04%.结论 孢
杏仁核肥大(AE)可能是颞叶癫痫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海马硬化(HS)相比,AE发病年龄偏大,临床主要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CPS),脑电图异常放电多局限于AE侧,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