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格鲁夫和微软联合创始人盖茨曾共同接受媒体的采访。虽然就整体而言,双方气氛友好,但采访中也有火星迸出。盖茨说:“我们之间并没有排他性的关系。如果明天有人走进微软,说他们有一种更快、更便宜的处理器……”
格鲁夫打断他的话说:“哦,其实你们这样做过,你们试过别人的处理器,但失败了。”
盖茨反唇相讥:“你们也一样。”
定江山的关键一役
“天上掉下来最大一块馅饼,就这样落到了比尔·盖茨嘴里。”《BYTE》杂志当年这样评价IBM选择微软作为自己操作系统上的合作伙伴之举。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IBM从上到下几乎都认为PC是个低档玩意儿,不值得投入精力参与。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是唐·埃斯特利奇。他的做派与IBM传统风格很不一样——别人西装革履在公司摆出一副严肃状,他却喜欢穿着蜥蜴皮牛仔马靴在办公地点游逛。
随着苹果II型电脑在市场上出现并且销量超过每月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组织高管进行形势研讨,一位实验室主任提议应该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在一年内搞出PC来。为了应对苹果创业时的车库文化,他建议IBM选用一个仓库做PC部门的办公场所,他说:“如果你想与从车库里发家的对手较量,你也就不得不从车库出发。”决议获得了通过,他们随即物色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特立独行的埃斯特利奇浮现在他们面前,成为首位人选。
埃斯特利奇对这项任命心存疑虑,担心IBM的官僚体系不能适应PC的研发与生产节奏。公司高管比尔·洛威对他拍胸脯说:“我向你保证,这次我们不必向任何一级部门汇报。只要有利于电脑早日诞生,哪怕把重要部件转包给其他公司去做,也不会受到干预。”
IBM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工厂齐全,但那是为大型机、小型机准备的,用来生产PC则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埃斯特利奇决定不使用公司既有的采购与生产体系,而是直接向外部的供应商购买所需的部件,进行组装。
在操作系统上,埃斯特利奇选择了微软。而当时最好的操作系统是DRI公司的产品,处于草创期的微软当时还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寒门小子,其操作系统在当时是二流产品。
埃斯特利奇做事精干,曾被乔布斯视为苹果CEO的最佳人选。想来他选择当时势力尚弱的微软,是一种驾驭之道,避免其坐大。
而在微处理器上,他选择了英特尔。当时做微处理器的还有摩托罗拉,其整体实力在英特尔之上。埃斯特利奇选择英特尔的初衷与选择微软同出一辙。
IBM把处理器采购订单给了英特尔后,英特尔上下欢欣鼓舞。负责英特尔组织、设计及销售处理器的比尔·戴维德说:“我们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一场胜仗,却不知道它竟是决定性的一役。”
采用了微软操作系统、英特尔芯片和其它合作厂商配件的IBM PC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威力,并非一流的元件组合成强大的产品,迅速压过风头正劲的苹果。一时间,IBM掌控PC时代的能力似乎无人质疑。
然而,不幸的是埃斯特利奇于1985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其继任显然没有掌握其对外部合作伙伴的驾驭之道,英特尔与微软的势力在逐渐壮大。
1990年5月22日,微软Windows 3.0面世。《今日美国》称其为“这是有史以来最让人渴望的产品”。盖茨的妈妈玛丽·盖茨也为爱子倍感骄傲,说:“这是我儿子一生中最伟大的一天,他可以不再依靠IBM了。”
正所谓“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借着IBM PC的影响力,英特尔与微软开始坐大,并逐渐在眉来眼去中形成了事实上的Wintel联盟。
盖茨曾这样回忆微软与英特尔的友谊:“微软和英特尔一起努力,开发更为快速的处理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苹果公司是个人电脑产业的霸主。IBM 80年代开始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因而取代苹果成为个人电脑产业的老大,英特尔与微软此时也成为电脑产业的巨人。”
“当我加盟IBM的时候,这两家公司(微软和英特尔)已从IBM手中夺走了((PC)行业的最高控制权。”1993年4月1日,郭士纳就任IBM董事长兼CEO,面对Wintel联盟把控的局面,他这样感慨道。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20世纪末硅谷兴起的反微软风潮中,时任英特尔CEO的格罗夫曾多次为微软说话:“微软必须和另外的一些强劲的对手竞争,因为这些公司不愿让微软在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夺得垄断权。”格罗夫的意思是微软并没有垄断,它仍有大量的有能量的对手。
他还为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辩解:“如果只靠硅谷和西雅图,个人电脑是无法发展起来的。”英特尔在硅谷,微软在西雅图,格罗夫的意思是它们的合作并没有在电脑产业形成垄断效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期间,微软与英特尔最默契的一次联手是对付PowerPC联盟。上世纪90年代初,苹果、IBM与摩托罗拉结成一个联盟,共推PowerPC微处理器。其构想是这样,苹果发挥其操作系统软件的长处,摩托罗拉结合IBM在处理器方面的优势,推出有竞争力的PowerPC芯片,然后二者结合向联盟成员提供。
Wintel联盟随即展开了强烈的反击,英特尔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奔腾芯片系列,而微软则“珠联璧合”地推出了Windows 95。英特尔和微软还分别展开了对PowerPC联盟的分化瓦解工作。
最后,PowerPC联盟无疾而终,微软与英特尔这一时期的局面可谓“同打虎,同剥皮;同养蜂,同吃蜜”。
曾有电脑厂商老总无奈地说:“卖一台电脑能赚100元,其中英特尔拿去了70元,微软拿去了40元。”不要纠缠于其中数字的精确性,这是一道算不好的数学题,透过其情绪化的语言,内涵耐人寻味。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这样说:“我们生产一台电脑也就是一把大葱的利润。”在强大的Wintel联盟面前,任何一个电脑厂商都只能做一个打工者。
但Wintel联盟毕竟没有一个白纸黑字、山盟海誓的协议,双方在合作的主旋律以外,也存在着同床异梦的情形。英特尔在微软这个合作伙伴之外,多次扶持别的操作系统厂商。 英特尔曾准备投资生产笔输入产品的Go公司。而微软在了解到Go公司在操作系统上重起炉灶的决心后,立刻将它列入“格杀勿论”的名单中。
多年后一封据称是盖茨发送给格鲁夫的信件被作为呈堂证供。盖茨在信中说,他认为英特尔对Go的投资是对微软不利的,他要求格鲁夫不要对Go进行投资。结果英特尔不得不放弃了在Go公司中投资的计划。
1998年,英特尔还向操作系统公司Be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当时,Windows驰骋办公软件世界,Unix纵横网络空间,BeOS被人称作打造了多媒体天堂,在多媒体制作、编辑、播放方面都有上佳表现。Be公司在1999年7月20日上市。但随后,Be公司在市场上受到了微软的挤压,Be公司称自己曾经同包括康柏、日立在内的电脑厂商谈判,希望能够在它们生产的电脑上安装自己的操作系统,但碍于微软的影响,最终都没有真正实现。
英特尔还对微软耿耿于怀的Linux投桃报李。针对英特尔这些举动,微软也报以颜色,对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眉目传情。
在1998年一场反垄断官司中,还出现英特尔与微软互相指责的场景。当时两家公司为了自保,免于被美国反垄断法利剑砍削,不得不操戈相向。微软的诉讼代理人当庭向英特尔反诘:“英特尔不也是将本来由独立芯片完成的功能集成到了奔腾芯片中吗?”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英特尔把目光投射到通信领域,它为移动互联网设备专门打造了相应的处理器。
英特尔的一位产品总监曾说:“当我们希望支持Atom平台时,微软已经不如当初那么积极,尤其是在嵌入式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了Moblin平台,甚至于现在的Meego平台。”
英特尔染指手机操作系统
2010年年初,诺基亚与英特尔联手打造一种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MeeGo,它是英特尔的Moblin操作系统和诺基亚的Maemo操作系统合二为一的产物。英特尔全球合作伙伴关系部总经理克里斯托斯表示,该系统将专注四类产品:上网本、平板电脑、手持设备、车载系统。
克里斯托斯称:“我们希望通过MeeGo,展示给大家的是在英特尔平台上的最佳性能以及最佳用户体验。”
诺基亚和英特尔都希望尽快把MeeGo智能手机投入生产,以便与快速壮大的苹果与谷歌安卓阵营相抗衡。然而,合作项目的缓慢进展让许多人都失去了耐心。
2010年9月,前微软高管史蒂芬·艾洛普成为诺基亚新任首席执行官,他上任之后称,诺基亚把创新变成产品的速度实在是不够快:“我们曾以为MeeGo会帮我们赢得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但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即使到2011年底,我们在市场上也只有一部基于MeeGo的产品。”
于是,在艾洛普的推动下,诺基亚与微软达成了合作。原准备完全支持MeeGo的诺基亚高端智能手机,改为采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
艾洛普把微软视作诺基亚的“兄弟”。曾有人质疑艾洛普是否是微软的“卧底”。
对于诺基亚在微软的诱惑下离自己而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诺基亚公司抛弃MeeGo,转投微软Windows Phone,是因为受到了金钱上的诱惑。他恼怒地说:“事后看来,诺基亚是一个错误的合作伙伴。”
对于MeeGo的未来,欧德宁称英特尔肯定会找到另一家合作伙伴:“全球运营商都在向往第三套生态系统,而且应当是一个开源系统,这就是驱动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一些封闭模式肯定将生存下去,因为他们可以优化自己的用户体验。但是总的来说,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全球工程师和开发者的力量,开放系统终将获胜。”
有记者提到由于苹果、谷歌、微软以及RIM的竞争,MeeGo已注定成为第五个操作系统时,英特尔高级副总裁蕾妮·詹姆斯称,MeeGo至少会成为第三个。她说:“我们已经投入了比赛,MeeGo比其他任何系统拥有的机会都多,我们有能力提供创新的体验。”
2011年9月28日,一家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标题:“ Meego死了!”
这一天,英特尔低调宣布放弃继续开发Meego,但会以Meego为基础,与三星合作开发新的Tizen系统,并且准备与谷歌合作推出安卓手机。
PC Magazine的一名专栏作家曾用“失败、不幸和愚蠢”来总结英特尔为进军移动设备领域所作的努力。
他说:“英特尔越来越像恐龙了。”
恐龙需要新盟友
英特尔在打造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的同时,继续加紧打造面向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紧盯移动互联网市场。在这个领域,英特尔最强悍的对手是ARM公司。
微软对英特尔的配合也显得三心二意,而对ARM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微软高管KD Hallman曾表示:“我们将提高对基于ARM架构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主动性。”
ARM首席技术官Mike Muller也报以热烈回应,称微软是ARM重要的合作伙伴,ARM的授权将让微软的应用与开发“处于最前沿”,并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在2011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微软CEO鲍尔默在匆匆展示完基于英特尔低功耗芯片Atom的应用之后,兴致勃勃地分别在高通、德州仪器及 nVIDIA 三个平台上,试运行了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这三家公司都属于ARM阵营。鲍尔默还别有深意地表示:“现在,Windows将全面兼容ARM架构。”
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微软此番动作是Wintel联盟破裂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风险投资家让·路易·嘉塞评价:“这是一个很深的裂缝。”
而在这届电子展期间,英特尔全球副总裁Mooly Eden则高调接受媒体采访,针锋相对地推介基于X86架构的谷歌安卓系统平板电脑。
此外,英特尔还在致力于AppUp软件商店的建设,这似乎是微软正热衷的事,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曾直言不讳:“英特尔正从一个芯片制造厂商逐渐转向基于软件研发和服务的企业。”
2011年5月,传出微软Windows 8将会推出针对ARM应用处理器的版本,英特尔高级副总Renee James恼怒地表示:“对方的版本别想兼容于现有Windows的应用程序,现在不会,这辈子也别想!” 6月,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表示,Wintel时代已经结束,再也没有处理器或者操作系统厂商,能像之前的Wintel那样统治PC、平板电脑或手机市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市场的界限已经比较模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英特尔加紧与微软的死敌——谷歌的合作,2011年9月13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和谷歌负责移动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在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会议上,高调宣布双方的合作计划,两位高管都称这个联盟将使两家公司能够扩展各自的技术范围。
欧德宁表示,英特尔第一款智能手机将把重点放在安卓方面,全球许多手机厂商将生产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手机。
欧德宁说:“我们与谷歌的合作,将带给市场一种强大的全新的能力,并有助于加快产业的创新以及采用和选择该方案的速度。这一合作带来的可能性令我倍感兴奋。它将充分发挥英特尔架构和安卓平台相结合的潜力,助力我们的客户将激动人心的新产品和用户体验推向市场。”
“每次与谷歌合作都有好产品诞生。我对于这次合作也有很高的期待。”欧德宁对谷歌安卓充满了溢美之词。
在会议的第二天,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Mooly Eden,邀请了来自微软Windows生态系统组的Brett Carpenter,共同展示了基于Windows 8操作系统的一款平板电脑。Mooly强调说:“我们依然在与微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同时我们的平台解决方案也与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一起结合,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但与同谷歌的深度合作相比,英特尔此举也许可以理解为给老盟友微软留个面子。
识别风向后的转变
“能够识别风向的转变,并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以避免沉船,对于一个企业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格鲁夫曾这样说。格鲁夫虽然早已退休,但他的理念今天仍深深地影响着英特尔。
2011年10月,行业分析师谢恩·劳认为,英特尔想要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移动芯片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其竞争对手想在PC市场稳住阵脚同样如此。他说:“2013和2014年将是这场对攻的关键时期。”
“这是英特尔的转型期。”分析师大卫·坎特也说,“有幸见证行业的进化,见证移动和PC行业的碰撞,令人十分振奋。”但在这场对攻的关键时期,传统盟友微软的价值在英特尔眼里正日益衰减。
Wintel联盟30年来的风雨历程,再次验证了比肯斯菲尔德伯爵说过的那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者手记
联盟优势与战略缺口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把企业联盟看做“从不协调中创造协调的最灵活的手段”。
《联盟优势》一书的作者伊夫·多兹和加里·哈默尔也指出,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联盟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创造价值的不是协议本身,而是合作方驾驭联盟的能力,要能够顺应时世变化,创造性地驾驭联盟度过错综复杂的不定局面,不断调整工作重点,消除组织冲突,应对出乎意料的竞争局面。
著名管理学家泰吉(T.T.Tyejee)和奥兰德(G.E.Osland)曾提出战略缺口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在分析竞争环境和评价自身竞争力时,经常会发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完全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取得的战略业绩与其战略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战略缺口。这个缺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完全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的自我发展之路。
因此,战略联盟成为企业“填平”战略缺口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盟各方的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缺口越大,参加战略联盟的动力就越大。
Wintel联盟的兴衰轨迹,与这些理论暗自吻合。
也许是耽于Wintel联盟在PC市场的成功,在移动互联市场上,微软和英特尔都是起大早赶晚集。今天,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上,英特尔与微软都不是最强者,英特尔在苦苦地追赶ARM的时候,微软也疲于应对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抛开自成体系的苹果,在这个领域,最强的组合是ARM加Android(安卓)的双A组合,宛如之前电脑领域的Wintel联盟。
因此,英特尔与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联合,对双方来说,都是“弱弱联合”,双方都意兴阑珊,而且都急于把鸡蛋从对方的篮子里拿回来。
格鲁夫打断他的话说:“哦,其实你们这样做过,你们试过别人的处理器,但失败了。”
盖茨反唇相讥:“你们也一样。”
定江山的关键一役
“天上掉下来最大一块馅饼,就这样落到了比尔·盖茨嘴里。”《BYTE》杂志当年这样评价IBM选择微软作为自己操作系统上的合作伙伴之举。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IBM从上到下几乎都认为PC是个低档玩意儿,不值得投入精力参与。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是唐·埃斯特利奇。他的做派与IBM传统风格很不一样——别人西装革履在公司摆出一副严肃状,他却喜欢穿着蜥蜴皮牛仔马靴在办公地点游逛。
随着苹果II型电脑在市场上出现并且销量超过每月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组织高管进行形势研讨,一位实验室主任提议应该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在一年内搞出PC来。为了应对苹果创业时的车库文化,他建议IBM选用一个仓库做PC部门的办公场所,他说:“如果你想与从车库里发家的对手较量,你也就不得不从车库出发。”决议获得了通过,他们随即物色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特立独行的埃斯特利奇浮现在他们面前,成为首位人选。
埃斯特利奇对这项任命心存疑虑,担心IBM的官僚体系不能适应PC的研发与生产节奏。公司高管比尔·洛威对他拍胸脯说:“我向你保证,这次我们不必向任何一级部门汇报。只要有利于电脑早日诞生,哪怕把重要部件转包给其他公司去做,也不会受到干预。”
IBM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工厂齐全,但那是为大型机、小型机准备的,用来生产PC则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埃斯特利奇决定不使用公司既有的采购与生产体系,而是直接向外部的供应商购买所需的部件,进行组装。
在操作系统上,埃斯特利奇选择了微软。而当时最好的操作系统是DRI公司的产品,处于草创期的微软当时还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寒门小子,其操作系统在当时是二流产品。
埃斯特利奇做事精干,曾被乔布斯视为苹果CEO的最佳人选。想来他选择当时势力尚弱的微软,是一种驾驭之道,避免其坐大。
而在微处理器上,他选择了英特尔。当时做微处理器的还有摩托罗拉,其整体实力在英特尔之上。埃斯特利奇选择英特尔的初衷与选择微软同出一辙。
IBM把处理器采购订单给了英特尔后,英特尔上下欢欣鼓舞。负责英特尔组织、设计及销售处理器的比尔·戴维德说:“我们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一场胜仗,却不知道它竟是决定性的一役。”
采用了微软操作系统、英特尔芯片和其它合作厂商配件的IBM PC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威力,并非一流的元件组合成强大的产品,迅速压过风头正劲的苹果。一时间,IBM掌控PC时代的能力似乎无人质疑。
然而,不幸的是埃斯特利奇于1985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其继任显然没有掌握其对外部合作伙伴的驾驭之道,英特尔与微软的势力在逐渐壮大。
1990年5月22日,微软Windows 3.0面世。《今日美国》称其为“这是有史以来最让人渴望的产品”。盖茨的妈妈玛丽·盖茨也为爱子倍感骄傲,说:“这是我儿子一生中最伟大的一天,他可以不再依靠IBM了。”
正所谓“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借着IBM PC的影响力,英特尔与微软开始坐大,并逐渐在眉来眼去中形成了事实上的Wintel联盟。
盖茨曾这样回忆微软与英特尔的友谊:“微软和英特尔一起努力,开发更为快速的处理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苹果公司是个人电脑产业的霸主。IBM 80年代开始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因而取代苹果成为个人电脑产业的老大,英特尔与微软此时也成为电脑产业的巨人。”
“当我加盟IBM的时候,这两家公司(微软和英特尔)已从IBM手中夺走了((PC)行业的最高控制权。”1993年4月1日,郭士纳就任IBM董事长兼CEO,面对Wintel联盟把控的局面,他这样感慨道。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20世纪末硅谷兴起的反微软风潮中,时任英特尔CEO的格罗夫曾多次为微软说话:“微软必须和另外的一些强劲的对手竞争,因为这些公司不愿让微软在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夺得垄断权。”格罗夫的意思是微软并没有垄断,它仍有大量的有能量的对手。
他还为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辩解:“如果只靠硅谷和西雅图,个人电脑是无法发展起来的。”英特尔在硅谷,微软在西雅图,格罗夫的意思是它们的合作并没有在电脑产业形成垄断效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期间,微软与英特尔最默契的一次联手是对付PowerPC联盟。上世纪90年代初,苹果、IBM与摩托罗拉结成一个联盟,共推PowerPC微处理器。其构想是这样,苹果发挥其操作系统软件的长处,摩托罗拉结合IBM在处理器方面的优势,推出有竞争力的PowerPC芯片,然后二者结合向联盟成员提供。
Wintel联盟随即展开了强烈的反击,英特尔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奔腾芯片系列,而微软则“珠联璧合”地推出了Windows 95。英特尔和微软还分别展开了对PowerPC联盟的分化瓦解工作。
最后,PowerPC联盟无疾而终,微软与英特尔这一时期的局面可谓“同打虎,同剥皮;同养蜂,同吃蜜”。
曾有电脑厂商老总无奈地说:“卖一台电脑能赚100元,其中英特尔拿去了70元,微软拿去了40元。”不要纠缠于其中数字的精确性,这是一道算不好的数学题,透过其情绪化的语言,内涵耐人寻味。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这样说:“我们生产一台电脑也就是一把大葱的利润。”在强大的Wintel联盟面前,任何一个电脑厂商都只能做一个打工者。
但Wintel联盟毕竟没有一个白纸黑字、山盟海誓的协议,双方在合作的主旋律以外,也存在着同床异梦的情形。英特尔在微软这个合作伙伴之外,多次扶持别的操作系统厂商。 英特尔曾准备投资生产笔输入产品的Go公司。而微软在了解到Go公司在操作系统上重起炉灶的决心后,立刻将它列入“格杀勿论”的名单中。
多年后一封据称是盖茨发送给格鲁夫的信件被作为呈堂证供。盖茨在信中说,他认为英特尔对Go的投资是对微软不利的,他要求格鲁夫不要对Go进行投资。结果英特尔不得不放弃了在Go公司中投资的计划。
1998年,英特尔还向操作系统公司Be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当时,Windows驰骋办公软件世界,Unix纵横网络空间,BeOS被人称作打造了多媒体天堂,在多媒体制作、编辑、播放方面都有上佳表现。Be公司在1999年7月20日上市。但随后,Be公司在市场上受到了微软的挤压,Be公司称自己曾经同包括康柏、日立在内的电脑厂商谈判,希望能够在它们生产的电脑上安装自己的操作系统,但碍于微软的影响,最终都没有真正实现。
英特尔还对微软耿耿于怀的Linux投桃报李。针对英特尔这些举动,微软也报以颜色,对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眉目传情。
在1998年一场反垄断官司中,还出现英特尔与微软互相指责的场景。当时两家公司为了自保,免于被美国反垄断法利剑砍削,不得不操戈相向。微软的诉讼代理人当庭向英特尔反诘:“英特尔不也是将本来由独立芯片完成的功能集成到了奔腾芯片中吗?”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英特尔把目光投射到通信领域,它为移动互联网设备专门打造了相应的处理器。
英特尔的一位产品总监曾说:“当我们希望支持Atom平台时,微软已经不如当初那么积极,尤其是在嵌入式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了Moblin平台,甚至于现在的Meego平台。”
英特尔染指手机操作系统
2010年年初,诺基亚与英特尔联手打造一种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MeeGo,它是英特尔的Moblin操作系统和诺基亚的Maemo操作系统合二为一的产物。英特尔全球合作伙伴关系部总经理克里斯托斯表示,该系统将专注四类产品:上网本、平板电脑、手持设备、车载系统。
克里斯托斯称:“我们希望通过MeeGo,展示给大家的是在英特尔平台上的最佳性能以及最佳用户体验。”
诺基亚和英特尔都希望尽快把MeeGo智能手机投入生产,以便与快速壮大的苹果与谷歌安卓阵营相抗衡。然而,合作项目的缓慢进展让许多人都失去了耐心。
2010年9月,前微软高管史蒂芬·艾洛普成为诺基亚新任首席执行官,他上任之后称,诺基亚把创新变成产品的速度实在是不够快:“我们曾以为MeeGo会帮我们赢得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但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即使到2011年底,我们在市场上也只有一部基于MeeGo的产品。”
于是,在艾洛普的推动下,诺基亚与微软达成了合作。原准备完全支持MeeGo的诺基亚高端智能手机,改为采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
艾洛普把微软视作诺基亚的“兄弟”。曾有人质疑艾洛普是否是微软的“卧底”。
对于诺基亚在微软的诱惑下离自己而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诺基亚公司抛弃MeeGo,转投微软Windows Phone,是因为受到了金钱上的诱惑。他恼怒地说:“事后看来,诺基亚是一个错误的合作伙伴。”
对于MeeGo的未来,欧德宁称英特尔肯定会找到另一家合作伙伴:“全球运营商都在向往第三套生态系统,而且应当是一个开源系统,这就是驱动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一些封闭模式肯定将生存下去,因为他们可以优化自己的用户体验。但是总的来说,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全球工程师和开发者的力量,开放系统终将获胜。”
有记者提到由于苹果、谷歌、微软以及RIM的竞争,MeeGo已注定成为第五个操作系统时,英特尔高级副总裁蕾妮·詹姆斯称,MeeGo至少会成为第三个。她说:“我们已经投入了比赛,MeeGo比其他任何系统拥有的机会都多,我们有能力提供创新的体验。”
2011年9月28日,一家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标题:“ Meego死了!”
这一天,英特尔低调宣布放弃继续开发Meego,但会以Meego为基础,与三星合作开发新的Tizen系统,并且准备与谷歌合作推出安卓手机。
PC Magazine的一名专栏作家曾用“失败、不幸和愚蠢”来总结英特尔为进军移动设备领域所作的努力。
他说:“英特尔越来越像恐龙了。”
恐龙需要新盟友
英特尔在打造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的同时,继续加紧打造面向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紧盯移动互联网市场。在这个领域,英特尔最强悍的对手是ARM公司。
微软对英特尔的配合也显得三心二意,而对ARM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微软高管KD Hallman曾表示:“我们将提高对基于ARM架构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主动性。”
ARM首席技术官Mike Muller也报以热烈回应,称微软是ARM重要的合作伙伴,ARM的授权将让微软的应用与开发“处于最前沿”,并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在2011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微软CEO鲍尔默在匆匆展示完基于英特尔低功耗芯片Atom的应用之后,兴致勃勃地分别在高通、德州仪器及 nVIDIA 三个平台上,试运行了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这三家公司都属于ARM阵营。鲍尔默还别有深意地表示:“现在,Windows将全面兼容ARM架构。”
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微软此番动作是Wintel联盟破裂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风险投资家让·路易·嘉塞评价:“这是一个很深的裂缝。”
而在这届电子展期间,英特尔全球副总裁Mooly Eden则高调接受媒体采访,针锋相对地推介基于X86架构的谷歌安卓系统平板电脑。
此外,英特尔还在致力于AppUp软件商店的建设,这似乎是微软正热衷的事,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曾直言不讳:“英特尔正从一个芯片制造厂商逐渐转向基于软件研发和服务的企业。”
2011年5月,传出微软Windows 8将会推出针对ARM应用处理器的版本,英特尔高级副总Renee James恼怒地表示:“对方的版本别想兼容于现有Windows的应用程序,现在不会,这辈子也别想!” 6月,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表示,Wintel时代已经结束,再也没有处理器或者操作系统厂商,能像之前的Wintel那样统治PC、平板电脑或手机市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市场的界限已经比较模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英特尔加紧与微软的死敌——谷歌的合作,2011年9月13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和谷歌负责移动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在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会议上,高调宣布双方的合作计划,两位高管都称这个联盟将使两家公司能够扩展各自的技术范围。
欧德宁表示,英特尔第一款智能手机将把重点放在安卓方面,全球许多手机厂商将生产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手机。
欧德宁说:“我们与谷歌的合作,将带给市场一种强大的全新的能力,并有助于加快产业的创新以及采用和选择该方案的速度。这一合作带来的可能性令我倍感兴奋。它将充分发挥英特尔架构和安卓平台相结合的潜力,助力我们的客户将激动人心的新产品和用户体验推向市场。”
“每次与谷歌合作都有好产品诞生。我对于这次合作也有很高的期待。”欧德宁对谷歌安卓充满了溢美之词。
在会议的第二天,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Mooly Eden,邀请了来自微软Windows生态系统组的Brett Carpenter,共同展示了基于Windows 8操作系统的一款平板电脑。Mooly强调说:“我们依然在与微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同时我们的平台解决方案也与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一起结合,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但与同谷歌的深度合作相比,英特尔此举也许可以理解为给老盟友微软留个面子。
识别风向后的转变
“能够识别风向的转变,并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以避免沉船,对于一个企业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格鲁夫曾这样说。格鲁夫虽然早已退休,但他的理念今天仍深深地影响着英特尔。
2011年10月,行业分析师谢恩·劳认为,英特尔想要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移动芯片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其竞争对手想在PC市场稳住阵脚同样如此。他说:“2013和2014年将是这场对攻的关键时期。”
“这是英特尔的转型期。”分析师大卫·坎特也说,“有幸见证行业的进化,见证移动和PC行业的碰撞,令人十分振奋。”但在这场对攻的关键时期,传统盟友微软的价值在英特尔眼里正日益衰减。
Wintel联盟30年来的风雨历程,再次验证了比肯斯菲尔德伯爵说过的那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者手记
联盟优势与战略缺口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把企业联盟看做“从不协调中创造协调的最灵活的手段”。
《联盟优势》一书的作者伊夫·多兹和加里·哈默尔也指出,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联盟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创造价值的不是协议本身,而是合作方驾驭联盟的能力,要能够顺应时世变化,创造性地驾驭联盟度过错综复杂的不定局面,不断调整工作重点,消除组织冲突,应对出乎意料的竞争局面。
著名管理学家泰吉(T.T.Tyejee)和奥兰德(G.E.Osland)曾提出战略缺口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在分析竞争环境和评价自身竞争力时,经常会发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完全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取得的战略业绩与其战略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战略缺口。这个缺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完全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的自我发展之路。
因此,战略联盟成为企业“填平”战略缺口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盟各方的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缺口越大,参加战略联盟的动力就越大。
Wintel联盟的兴衰轨迹,与这些理论暗自吻合。
也许是耽于Wintel联盟在PC市场的成功,在移动互联市场上,微软和英特尔都是起大早赶晚集。今天,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上,英特尔与微软都不是最强者,英特尔在苦苦地追赶ARM的时候,微软也疲于应对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抛开自成体系的苹果,在这个领域,最强的组合是ARM加Android(安卓)的双A组合,宛如之前电脑领域的Wintel联盟。
因此,英特尔与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联合,对双方来说,都是“弱弱联合”,双方都意兴阑珊,而且都急于把鸡蛋从对方的篮子里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