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领导力”三字不时见诸报纸杂志,“领导力”可谓是大有“铺天盖地” 之势。什么是领导力?首先要理解领导的定义。关于领导的定义,不同的著作有不同的解释。大多数人把它作为动词来理解并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指挥或带领、引导或鼓励追随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从名词的角度来看,领导则可以理解成领导者。领导者必需拥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的领导谈不上是一个领导者。领导者具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就是说,领导力是一个领导的综合能力。能否将领导力表现为影响力,需要领导者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领导力转变为影响力、决策力、执行力和管理力。一个校长,如何修炼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进而促进教师开心工作、快乐成长呢?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提高凝聚力
首先要尊重教师。领导在工作中始终要把教师和学生当做服务对象,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置身于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通过人情味的管理,既能拉近与教师间的距离,又能使教师乐意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还可能激发教师积极工作的热情。因此,校长在工作中要放下架子,为教师服务,变“制度化管理”为“人本化管理”,变“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相互合作平等关系”。
其次要真诚沟通。人类依赖沟通而生存。领导要积极主动与上级、同级、下属沟通,特别是主动与下属沟通,把自己的意图向下属讲清楚,争取在思想上、认识上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围绕共同目标而努力。沟通应该是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改革,校长更需要及时而艺术的沟通,虽然沟通不能总是直接解决问题,但是通过沟通分享信息、思想,了解不同人的态度,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时促进上下级的思想交流,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学习,以身作则,提高影响力
学习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内在动力。因此,学习便成为担负文化、文明传承历史责任的学校的发展和提升的有效载体及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学校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锋队和排头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历史的重任。
1.与时俱进,提高学习能力
校长要提升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践行,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探索学校管理规律,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校长,从而把学校办成学习型学校。
学习应遍布于校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从本校的教育教学甚至是每个学生出发。学习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深入课堂听课;不仅可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可以进入基层调查;不仅可以请教模范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态度,还可以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学习的对象可以是普通教师、行政干部,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学生与家长。只要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内在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学校工作中的每一个部门或教育教学单元,每一个环节都应成为学习的内容和阵地。
2.以身作则,提升感召力
仅仅让个人成为学习型的校长,那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我们还要将学习意识、精神、方法转变为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财富、工作氛围及方法。校长要运用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工作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染教师和学生,在全校师生中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校长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行为和成果成为师生学习的借鉴者和示范者。校长的一言一行在师生的眼中有着无形而有力的号召和示范作用,校长的工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一种激励和鞭策。这样,在校长的带领和示范下,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会很快而有效地形成扎实有序的“学校共同学习”氛围。
3.共构愿景,目标行动一致
建设学习型学校必须构建起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并自觉地去努力建设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学校的价值观、学校各时期的目标。学习型的学校有了共同愿景,可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组织驱动力,唤起人们无限的创造力。校长要站在发展学校的高度,把握校园学习的方向,建立学习的制度,确定学习的目标。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要以科研为主导,以校本研究培训为载体,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宗旨。我们要大胆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完善学习评价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倡导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把每位教职工的进步与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师发展学校,学校成就教师”的学习发展意识。这样,以校长为表率,上下齐心、步伐坚定、目标一致,使学习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的靓丽风景。
三、信任下属,团结合作,提高执行力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语)。一个美好的愿景,绝非单个领导或领导层就能实现的,应该注重组织的整体性,要抓住每一个人的决心和勇气,激励他们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因此,打造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锻炼下属,充分授权给下属
信任下属,放手让下属锻炼,并非简单地把权力下放,而是分享,建立了一个更广泛的权力基础。授权给下属,让下属(包括教师)放手去做,可以满足下属个人的高层次追求,不仅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还可以促使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发扬,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动机。反之,会使教师的责任感减少,行为机械,造成不满和疏远。在授权的过程中,领导还要让下属或教师充分了解信息,给机会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校长通过授权,鼓励下属或教师成为“领导”,不断发掘激发他们的潜能,而不是用领导权力来约束、限制他们,把他们从被动的、不用独立思考、命令什么做什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2.敢于负责,从不推卸责任
英国学者史密斯说:“接受责任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标准。”温家宝总理说:“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责任,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承担的任务、应尽的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责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宝贵的进取精神。责任是一种约束,是一种鞭策,领导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有担当精神的人才能敢挑重担、挑得起重担。
校长不仅要做到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更要做到有责任敢于承担,有批评主动揽过,有过错敢于挑担。学校既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下达的指标,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接受上级督导检查与评估,又要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开门办学,难免会出现竞赛失利、工作不到位被上级批评、服务没做好被家长苛责等。这时候,作为一校之长,要敢于承担责任,为教师、下属挑担。推功揽过,体现的是校长的一种胸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和境界。敢于挑担,对下属不仅是一种关爱与呵护,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3.公平做事,做到奖惩分明
校长的领导能力不在于下命令,机械地管理一班人,而要让教职工对其敬佩、信服,在教职工心中形成一种磁铁般的向心力,让教职工愿意跟随他克服困难,艰苦创业。这种向心力,就是领导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个向心力除了要在学习、做事、做人上下功夫,以能力带动人,以素质展形象,以情感凝聚人,还要求校长在待人上一定要一视同仁,在处事上一定要公正、公平、公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用来衡量自己、衡量同事、衡量上级。这就需要团队领导做到按照规章制度公平办事。譬如,用现阶段的绩效工资来衡量教职工的工作量、工作业绩,就应杜绝人情分,按照集体讨论的奖罚制度(绩效考核方案)去操作,并与教师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奖罚制度。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表现好,要及时奖励,而且要向其他人讲清楚,为什么要奖励他,他表现好在哪里,让大家了解情况,减少互相猜疑,树立学习榜样。对犯错误的教职工,也要及时惩罚,并向其讲清楚,为什么要惩罚,他错在哪里,进行警惕教育。否则,会让教职工心灰意冷,导致干多的不再多干,干少的还想少干。只有做到奖惩公平透明,才能真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团队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存洪.校长的教师管理观[J].中小学校长,2010(10)
[3]赵颖.用共生价值引领教师发展[J].人民教育,2010(8)
[4]刘金玉.校长的教学力如何炼成[J].校长,2012(4)
[5]陈全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J].领导科学,2008(18)
作者系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提高凝聚力
首先要尊重教师。领导在工作中始终要把教师和学生当做服务对象,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置身于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通过人情味的管理,既能拉近与教师间的距离,又能使教师乐意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还可能激发教师积极工作的热情。因此,校长在工作中要放下架子,为教师服务,变“制度化管理”为“人本化管理”,变“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相互合作平等关系”。
其次要真诚沟通。人类依赖沟通而生存。领导要积极主动与上级、同级、下属沟通,特别是主动与下属沟通,把自己的意图向下属讲清楚,争取在思想上、认识上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围绕共同目标而努力。沟通应该是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改革,校长更需要及时而艺术的沟通,虽然沟通不能总是直接解决问题,但是通过沟通分享信息、思想,了解不同人的态度,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时促进上下级的思想交流,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学习,以身作则,提高影响力
学习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内在动力。因此,学习便成为担负文化、文明传承历史责任的学校的发展和提升的有效载体及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学校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锋队和排头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历史的重任。
1.与时俱进,提高学习能力
校长要提升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践行,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探索学校管理规律,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校长,从而把学校办成学习型学校。
学习应遍布于校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从本校的教育教学甚至是每个学生出发。学习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深入课堂听课;不仅可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可以进入基层调查;不仅可以请教模范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态度,还可以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学习的对象可以是普通教师、行政干部,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学生与家长。只要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内在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学校工作中的每一个部门或教育教学单元,每一个环节都应成为学习的内容和阵地。
2.以身作则,提升感召力
仅仅让个人成为学习型的校长,那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我们还要将学习意识、精神、方法转变为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财富、工作氛围及方法。校长要运用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工作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染教师和学生,在全校师生中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校长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行为和成果成为师生学习的借鉴者和示范者。校长的一言一行在师生的眼中有着无形而有力的号召和示范作用,校长的工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一种激励和鞭策。这样,在校长的带领和示范下,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会很快而有效地形成扎实有序的“学校共同学习”氛围。
3.共构愿景,目标行动一致
建设学习型学校必须构建起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并自觉地去努力建设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学校的价值观、学校各时期的目标。学习型的学校有了共同愿景,可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组织驱动力,唤起人们无限的创造力。校长要站在发展学校的高度,把握校园学习的方向,建立学习的制度,确定学习的目标。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要以科研为主导,以校本研究培训为载体,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宗旨。我们要大胆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完善学习评价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倡导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把每位教职工的进步与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师发展学校,学校成就教师”的学习发展意识。这样,以校长为表率,上下齐心、步伐坚定、目标一致,使学习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的靓丽风景。
三、信任下属,团结合作,提高执行力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语)。一个美好的愿景,绝非单个领导或领导层就能实现的,应该注重组织的整体性,要抓住每一个人的决心和勇气,激励他们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因此,打造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锻炼下属,充分授权给下属
信任下属,放手让下属锻炼,并非简单地把权力下放,而是分享,建立了一个更广泛的权力基础。授权给下属,让下属(包括教师)放手去做,可以满足下属个人的高层次追求,不仅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还可以促使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发扬,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动机。反之,会使教师的责任感减少,行为机械,造成不满和疏远。在授权的过程中,领导还要让下属或教师充分了解信息,给机会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校长通过授权,鼓励下属或教师成为“领导”,不断发掘激发他们的潜能,而不是用领导权力来约束、限制他们,把他们从被动的、不用独立思考、命令什么做什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2.敢于负责,从不推卸责任
英国学者史密斯说:“接受责任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标准。”温家宝总理说:“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责任,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承担的任务、应尽的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责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宝贵的进取精神。责任是一种约束,是一种鞭策,领导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有担当精神的人才能敢挑重担、挑得起重担。
校长不仅要做到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更要做到有责任敢于承担,有批评主动揽过,有过错敢于挑担。学校既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下达的指标,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接受上级督导检查与评估,又要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开门办学,难免会出现竞赛失利、工作不到位被上级批评、服务没做好被家长苛责等。这时候,作为一校之长,要敢于承担责任,为教师、下属挑担。推功揽过,体现的是校长的一种胸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和境界。敢于挑担,对下属不仅是一种关爱与呵护,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3.公平做事,做到奖惩分明
校长的领导能力不在于下命令,机械地管理一班人,而要让教职工对其敬佩、信服,在教职工心中形成一种磁铁般的向心力,让教职工愿意跟随他克服困难,艰苦创业。这种向心力,就是领导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个向心力除了要在学习、做事、做人上下功夫,以能力带动人,以素质展形象,以情感凝聚人,还要求校长在待人上一定要一视同仁,在处事上一定要公正、公平、公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用来衡量自己、衡量同事、衡量上级。这就需要团队领导做到按照规章制度公平办事。譬如,用现阶段的绩效工资来衡量教职工的工作量、工作业绩,就应杜绝人情分,按照集体讨论的奖罚制度(绩效考核方案)去操作,并与教师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奖罚制度。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表现好,要及时奖励,而且要向其他人讲清楚,为什么要奖励他,他表现好在哪里,让大家了解情况,减少互相猜疑,树立学习榜样。对犯错误的教职工,也要及时惩罚,并向其讲清楚,为什么要惩罚,他错在哪里,进行警惕教育。否则,会让教职工心灰意冷,导致干多的不再多干,干少的还想少干。只有做到奖惩公平透明,才能真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团队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存洪.校长的教师管理观[J].中小学校长,2010(10)
[3]赵颖.用共生价值引领教师发展[J].人民教育,2010(8)
[4]刘金玉.校长的教学力如何炼成[J].校长,2012(4)
[5]陈全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J].领导科学,2008(18)
作者系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