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而位于西北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教学资源依旧单调而匮乏,尤其是音乐教育,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水平迟迟无法提升。新课标规定,音乐要融入到生活,边远的民族地区可以把民族特色艺术编入到音乐教材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边缘民族地区 中学 音乐教育
一、边缘民族地区开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民族的藝术才是世界的艺术,而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重要途径就是中小学教育。在甘南地区,汉族、回族以及藏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这里的民族风情尤为浓郁。汉族、回族、藏族以及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织,而秦腔,劳动号子,洮岷花儿,神戏,社火戏等民族艺术要是能融入到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之中,音乐教学就将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再会仅仅呈现出单一的课本内容,而更是挖掘民族艺术,将其以音乐的形式传承给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这些民族优秀的艺术资源具有独特的意义,更是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隨着政府对边远民族地区的逐步开发,这些地区的交通以及信息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这些地区正在朝向现代化的方向建设。尤其是碌曲、卓尼等边远藏族的学校,政府更是加强了教育的投入,大量电子设备的出现,让中小学的学校能够开展创新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民族艺术来拓展教学资源,让中小学学生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自感之感,进而让这些学生自觉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二、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优势分析
1.教学资源匮而不乏
在边远民族地区的音乐课堂上,如果只是根据全国统一的教材进行音乐授课,便会造成单一的局面。开始,学生可能对音乐课很感兴趣,然而,单调的音乐教学和音乐作品却会让学生对其逐渐反感,取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边远民族地区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落后,缺乏教学先进设施,然而,这里却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师生能够共同把音乐艺术延伸到音乐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掘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以完善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增强中小学学生对民族地区艺术的热爱。其实,就有民族特的的艺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边远民族地区的艺术资源取之不尽,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掘边远民族地区的生活资源,可以将单一的音乐艺术拓展。在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民族性民歌、地方民歌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他们呈现到中小月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并感悟民族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情,必将会让中小学音乐教育深受学生的喜爱。
2.师资力量缺而能补
边远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也比较低,这就是没有教师支教授课的最主要原因,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更是缺乏。再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数学以及英语教师略带教授音乐。教授音乐的教师大多都是其它学科的代课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也并不懂得如何教授音乐知识。甚至有些边远民族地区还没有开设音乐课程,音乐课也只有徒有虚名。因此,边远民族地区孩子的音乐天赋未能得到培养,“十八大”提出了增加边远民族地区的教师待遇,这就为引进音乐教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3.学生兴趣低却能发
尽管边远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开设了有关音乐的课程,然而音乐教学的形式却较为单一,根本无法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件的不支持,中小学学生听不到优秀的著名音乐作品,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主,拓展的内容不多,学生对流行类音乐所知甚少。在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的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只采用平淡的口述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并不能够领悟到音乐的真谛,提不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并不高。因此,挖掘边远民族地区当地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民族艺术,取长补短是最好的方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融入到课堂之中,学生就对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进而激发中小学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资教育事件与可行性分析
不断探索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资源,挖掘其民族特色,将民族艺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丰富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边远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接触那些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如果可能的话请民间艺术家来中小学的课堂为学生授课,以开拓这些学生的视野,想必这就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好方式。
结语
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其实并非难事,有效利用本土特色的民族资源,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样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更是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最好传承。
【关键词】边缘民族地区 中学 音乐教育
一、边缘民族地区开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民族的藝术才是世界的艺术,而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重要途径就是中小学教育。在甘南地区,汉族、回族以及藏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这里的民族风情尤为浓郁。汉族、回族、藏族以及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织,而秦腔,劳动号子,洮岷花儿,神戏,社火戏等民族艺术要是能融入到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之中,音乐教学就将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再会仅仅呈现出单一的课本内容,而更是挖掘民族艺术,将其以音乐的形式传承给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这些民族优秀的艺术资源具有独特的意义,更是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隨着政府对边远民族地区的逐步开发,这些地区的交通以及信息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这些地区正在朝向现代化的方向建设。尤其是碌曲、卓尼等边远藏族的学校,政府更是加强了教育的投入,大量电子设备的出现,让中小学的学校能够开展创新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民族艺术来拓展教学资源,让中小学学生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自感之感,进而让这些学生自觉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二、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优势分析
1.教学资源匮而不乏
在边远民族地区的音乐课堂上,如果只是根据全国统一的教材进行音乐授课,便会造成单一的局面。开始,学生可能对音乐课很感兴趣,然而,单调的音乐教学和音乐作品却会让学生对其逐渐反感,取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边远民族地区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落后,缺乏教学先进设施,然而,这里却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师生能够共同把音乐艺术延伸到音乐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掘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以完善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增强中小学学生对民族地区艺术的热爱。其实,就有民族特的的艺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边远民族地区的艺术资源取之不尽,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掘边远民族地区的生活资源,可以将单一的音乐艺术拓展。在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民族性民歌、地方民歌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他们呈现到中小月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并感悟民族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情,必将会让中小学音乐教育深受学生的喜爱。
2.师资力量缺而能补
边远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也比较低,这就是没有教师支教授课的最主要原因,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更是缺乏。再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数学以及英语教师略带教授音乐。教授音乐的教师大多都是其它学科的代课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也并不懂得如何教授音乐知识。甚至有些边远民族地区还没有开设音乐课程,音乐课也只有徒有虚名。因此,边远民族地区孩子的音乐天赋未能得到培养,“十八大”提出了增加边远民族地区的教师待遇,这就为引进音乐教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3.学生兴趣低却能发
尽管边远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开设了有关音乐的课程,然而音乐教学的形式却较为单一,根本无法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件的不支持,中小学学生听不到优秀的著名音乐作品,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主,拓展的内容不多,学生对流行类音乐所知甚少。在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的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只采用平淡的口述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并不能够领悟到音乐的真谛,提不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并不高。因此,挖掘边远民族地区当地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民族艺术,取长补短是最好的方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融入到课堂之中,学生就对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进而激发中小学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资教育事件与可行性分析
不断探索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资源,挖掘其民族特色,将民族艺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丰富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边远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接触那些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如果可能的话请民间艺术家来中小学的课堂为学生授课,以开拓这些学生的视野,想必这就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好方式。
结语
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其实并非难事,有效利用本土特色的民族资源,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样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更是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