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在南京的经济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但通过对南京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南京市旅游经济存在活力不足、发展滞缓、驱动力弱、联动发展欠缺、模式老套等弊病,为了加快促进其突破转型发展,我们运用了SWOT分析法、戈登法等对其中的优势和外部威胁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模拟定位和蓝图规划。通过对资源创新的有效配置,以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找出最适合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旅游经济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南京市
一、总述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通知,明确提出“培育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和“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的规划。而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休闲旅游资源。
但目前,南京市整体旅游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滞缓。整体规划老套,发展模式不够创新,缺乏新时代的驱动力。为加快南京市传统景区的提档升级,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并预测分析交通发展、旅游行为、地方政策等相关因素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尽可能地发挥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
总体而言,对于南京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资源配置,不仅要从宏观角度考虑,也应进一步思考南京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微观联系,这正是本论文研究意义所在。
二、南京市旅游资源配置尚存问题
1.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欠缺深度
由于历史文化深厚,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核心为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主要的旅游景区为中山陵风景区、夫子庙风光带等等。而旅游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涉及到的行业内容十分之多,不同的旅游资源带动的旅游文化也存在差异。南京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对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又因为已开发的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导致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单薄,这对于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从景区数量以及增长幅度上也可以看出,相比省内其他城市而言,发展比较缓慢。(如图1)
2.专业旅游产业规划人才的欠缺
成功的旅游发展,需要有专业的旅游产业规划人员来实现对整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但当前,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的制约。另外,南京缺乏地不仅是整体的旅游产业规划人才,配套产业的服务人员也很缺乏。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例如餐饮、住宿、旅游服务等的发展。但目前,南京市缺乏相应的服务人才,很多餐饮服务商家由于缺乏员工,不能扩大经营,无法满足城市旅游产业消费的发展和支持。除此以外,要建立全面的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还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进行规划和全面的指导。这些都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南京旅游业的高层次发展。
3.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亟待加强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是保证旅游发展质量的关键,是最为基础的物质支撑。当地旅游业想要不断吸引外地游客,那么便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为外来游客的旅游提供便利,同时要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有序性。如图2展示的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交通发展水平,随着年份增长的关系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如果忽视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忽视城乡建设与旅游业之间的结合力度,会导致相互带动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灾区,缺少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监督,使得公共服务在提供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问题,影响游客体验。下表是南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国际标准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南京市的基础建设虽然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联合开发较少,资源组合不理想
南京的自然资源属于丰富却不精类型,俗称“有山有水”,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充分地组合起来,发挥出其优势所在。目前南京市的旅游开发仍以点阵布局,没有联合开发,如中山陵、秦淮风光一带作为南京的重要旅游景区,两处各自为营,没有产生相应的集聚效应。
三、南京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1.南京旅游资源优势
(1)地理位置
南京市地处中国东部,位于长江的中下游流域,是江苏省级地级市,地处省内西南角,也是由国务院确定的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是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地理中心。
南京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分明的四季变换,全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然灾害少见,适宜生活居住。
同时,南京市位处江南丘陵地带,南北长、东西窄,辖区共计6582.31平方千米,境内锦绣山河,自然资源丰富,这些地理基础为南京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2)交通条件
南京市有着健全的水陆交通基础:城镇公交覆盖率高,通行范围广;过江方式多样化,从南京大桥,再到如今五桥、过江隧道,为旅游出行节约了时空成本,使得游客不必再担心“出门难”、“景区远”此类的问题;水上交通发展成熟,南京拥有着长达46公里的“黄金水道”,辐射整个长江流域。
以南京地铁为例,截至2020年12月,南京已有地铁线路10条,线路总长位居中国第六,是第一个区县全开通地铁的城市。2021年底预计将有15条线路同时开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地铁这张“地下交通网”将极大方便出行。
此外,南京的航空、高铁也已经运营多年,這些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发展空间
南京市有着日趋健全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着本市文化级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城市旅游形象,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使得城市印象深入人心,这些将有益于南京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利用文化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也将帮助南京旅游经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 2.南京旅游经济政策优势
(1)国家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2)地方政策
南京市“一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面对发展困境,充分发挥旅游业为综合性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构建四个体系,实施七项工程,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与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宣传的作用,为南京旅游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3.南京旅游经济发展机遇
南京市有着健全的水陆交通基础:城镇公交覆盖率高,通行范围广;过江方式多样化,从南京大桥,再到如今五桥、过江隧道,为旅游出行节约了时空成本,使得游客不必再担心“出门难”、“景区远”此类的问题;水上交通发展成熟,南京拥有着长达46公里的“黄金水道”,辐射整个长江流域。
以南京地铁为例,截至2020年12月,南京已有地铁线路10条,线路总长位居中国第六,是第一个区县全开通地铁的城市。2021年底预计将有15条线路同时开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地铁这张“地下交通网”将极大方便出行。
此外,南京的航空、高铁也已经运营多年,这些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南京市有着日趋健全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着本市文化级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城市旅游形象,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使得城市印象深入人心,这些将有益于南京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利用文化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也将帮助南京旅游经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
四、南京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第一,要明确发展重点。向中高收益资源倾斜,从而达到大转盘带动小转盘的效果,拉动整体发展。由于南京不具备竞争力较强的一流自然景观,我们建议逐步放弃以自然旅游为根基的发展模式,转而发展具备更高价值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南京市历史悠久的优势。根据旅游心理学,一般游客外出旅游的基本动机有两种:文化与景观求异或者文化的回归与认同。我们认为,如果能够让来宁旅游的游客在汲取南京历史文化遗迹的基础上在心灵层面得到新知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认知回归感,从而带动旅游人数的倍数增长。具体地说,要深入挖掘南京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夫子庙、秦淮河、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等具备潜力的资源,以此充分发挥出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厚重力量。另外,景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很重要,要防止明星矩阵逆效应,要为达到集聚效应而努力。
第二,要提升创新内核驱动力。以玄武区为例,依托玄武湖、紫金山、明城墙等历史自然景观,规划衍生产品,构造民国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自然景观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外延景区,不局限于几点,而是全面铺开,往旅游城市方向发展。
目前玄武区具有头部旅游资源,却没有优质的商业资源,导致游客的餐饮消费等分散,不利于局部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建议完善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如地铁站、旅游站点,招募头部商业资源进驻,如酒店、电影院、餐饮等,带动周边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协调市内外交通也是重要的一点,我们建議新建设东西走向的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连接华中西北等地区,减少交通成本,扩大游客群体覆盖面,从而使整个旅游经济的体量进一步增大。
第三,要促进产业交融发展,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匹配度。由于具备顶级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创开发方面,具备巨大的可能性,可以与制造业、互联网、快消品等行业进行有机结合,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南京旅游实体经济的重要根基。旅游业也可以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与银行等开展合作,开设旅游基金,专款专用,公开募集基金,聘请专业人士操盘,做好风险控制,提升资金流量,为更好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文明历史古迹提供强有力、稳定的资金保障。
第四,增加科技力量投入,加大现代技术的渗透程度。利用科技手段,配备完善旅游软环境建设。旅游景点软环境是指相对于地理条件、自然风景、景点建筑、交通方式等硬件而言,游客在旅游景点体验到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游乐服务氛围,享受到的文学艺术或民俗风情演展,以及领略到的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传播。
现阶段,南京的旅游软环境仍有所欠缺,我们建议开发历史IP项目,如阅江楼、中山陵。阅江楼作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旅游开发利用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相比其他三座同类型的楼,不论是从知名度还是旅游的可玩性都差距较大,对于此,我们建议加入歌舞艺术的表演,添加现代化科技荧幕、编钟表演等,给游客视觉和听觉上强大震撼。中山陵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访客量十分巨大,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开发软环境表演场所,提供一个学习中国民主革命历史的文化场所,提升游客游览兴趣。同时也可以开发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播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
第五,要改进营销手段,增加新型网红资源的投放,积极拓宽营销手段,挖掘新活力。网红经济、短视频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要充分开拓,从单一的纸媒、网媒至全平台铺开,充分调研用户使用习惯后,依托头部网络平台,培养客户黏性,挖掘出新的商业宣传点,如开拓旅游概念模式。响应时代号召,实施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新概念旅游模式。将旅游经济与扶贫事业、强国事业结合起来,抓住华东地区发展优势以及发展机遇,增加抗风险能力,减少影响和行业皱缩等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李龙.旅游廊道:概念体系、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18.
[2]权计举.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旅游纵览.
[3]姚梦琦.南京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东方企业文化,2014.
[4]张淑萍.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成效和战略思考.科技中国,2020.
[5]俞凯兰.发展南京区域旅游经济的若干思考.时代金融(下旬),2012.
关键词:旅游经济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南京市
一、总述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通知,明确提出“培育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和“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的规划。而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休闲旅游资源。
但目前,南京市整体旅游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滞缓。整体规划老套,发展模式不够创新,缺乏新时代的驱动力。为加快南京市传统景区的提档升级,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并预测分析交通发展、旅游行为、地方政策等相关因素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尽可能地发挥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
总体而言,对于南京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资源配置,不仅要从宏观角度考虑,也应进一步思考南京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微观联系,这正是本论文研究意义所在。
二、南京市旅游资源配置尚存问题
1.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欠缺深度
由于历史文化深厚,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核心为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主要的旅游景区为中山陵风景区、夫子庙风光带等等。而旅游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涉及到的行业内容十分之多,不同的旅游资源带动的旅游文化也存在差异。南京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对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又因为已开发的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导致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单薄,这对于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从景区数量以及增长幅度上也可以看出,相比省内其他城市而言,发展比较缓慢。(如图1)
2.专业旅游产业规划人才的欠缺
成功的旅游发展,需要有专业的旅游产业规划人员来实现对整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但当前,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的制约。另外,南京缺乏地不仅是整体的旅游产业规划人才,配套产业的服务人员也很缺乏。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例如餐饮、住宿、旅游服务等的发展。但目前,南京市缺乏相应的服务人才,很多餐饮服务商家由于缺乏员工,不能扩大经营,无法满足城市旅游产业消费的发展和支持。除此以外,要建立全面的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还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进行规划和全面的指导。这些都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南京旅游业的高层次发展。
3.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亟待加强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是保证旅游发展质量的关键,是最为基础的物质支撑。当地旅游业想要不断吸引外地游客,那么便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为外来游客的旅游提供便利,同时要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有序性。如图2展示的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交通发展水平,随着年份增长的关系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如果忽视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忽视城乡建设与旅游业之间的结合力度,会导致相互带动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灾区,缺少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监督,使得公共服务在提供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问题,影响游客体验。下表是南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国际标准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南京市的基础建设虽然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联合开发较少,资源组合不理想
南京的自然资源属于丰富却不精类型,俗称“有山有水”,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充分地组合起来,发挥出其优势所在。目前南京市的旅游开发仍以点阵布局,没有联合开发,如中山陵、秦淮风光一带作为南京的重要旅游景区,两处各自为营,没有产生相应的集聚效应。
三、南京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1.南京旅游资源优势
(1)地理位置
南京市地处中国东部,位于长江的中下游流域,是江苏省级地级市,地处省内西南角,也是由国务院确定的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是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地理中心。
南京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分明的四季变换,全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然灾害少见,适宜生活居住。
同时,南京市位处江南丘陵地带,南北长、东西窄,辖区共计6582.31平方千米,境内锦绣山河,自然资源丰富,这些地理基础为南京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2)交通条件
南京市有着健全的水陆交通基础:城镇公交覆盖率高,通行范围广;过江方式多样化,从南京大桥,再到如今五桥、过江隧道,为旅游出行节约了时空成本,使得游客不必再担心“出门难”、“景区远”此类的问题;水上交通发展成熟,南京拥有着长达46公里的“黄金水道”,辐射整个长江流域。
以南京地铁为例,截至2020年12月,南京已有地铁线路10条,线路总长位居中国第六,是第一个区县全开通地铁的城市。2021年底预计将有15条线路同时开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地铁这张“地下交通网”将极大方便出行。
此外,南京的航空、高铁也已经运营多年,這些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发展空间
南京市有着日趋健全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着本市文化级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城市旅游形象,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使得城市印象深入人心,这些将有益于南京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利用文化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也将帮助南京旅游经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 2.南京旅游经济政策优势
(1)国家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2)地方政策
南京市“一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面对发展困境,充分发挥旅游业为综合性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构建四个体系,实施七项工程,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与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宣传的作用,为南京旅游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3.南京旅游经济发展机遇
南京市有着健全的水陆交通基础:城镇公交覆盖率高,通行范围广;过江方式多样化,从南京大桥,再到如今五桥、过江隧道,为旅游出行节约了时空成本,使得游客不必再担心“出门难”、“景区远”此类的问题;水上交通发展成熟,南京拥有着长达46公里的“黄金水道”,辐射整个长江流域。
以南京地铁为例,截至2020年12月,南京已有地铁线路10条,线路总长位居中国第六,是第一个区县全开通地铁的城市。2021年底预计将有15条线路同时开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地铁这张“地下交通网”将极大方便出行。
此外,南京的航空、高铁也已经运营多年,这些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南京市有着日趋健全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着本市文化级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城市旅游形象,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使得城市印象深入人心,这些将有益于南京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利用文化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也将帮助南京旅游经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
四、南京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第一,要明确发展重点。向中高收益资源倾斜,从而达到大转盘带动小转盘的效果,拉动整体发展。由于南京不具备竞争力较强的一流自然景观,我们建议逐步放弃以自然旅游为根基的发展模式,转而发展具备更高价值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南京市历史悠久的优势。根据旅游心理学,一般游客外出旅游的基本动机有两种:文化与景观求异或者文化的回归与认同。我们认为,如果能够让来宁旅游的游客在汲取南京历史文化遗迹的基础上在心灵层面得到新知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认知回归感,从而带动旅游人数的倍数增长。具体地说,要深入挖掘南京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夫子庙、秦淮河、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等具备潜力的资源,以此充分发挥出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厚重力量。另外,景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很重要,要防止明星矩阵逆效应,要为达到集聚效应而努力。
第二,要提升创新内核驱动力。以玄武区为例,依托玄武湖、紫金山、明城墙等历史自然景观,规划衍生产品,构造民国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自然景观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外延景区,不局限于几点,而是全面铺开,往旅游城市方向发展。
目前玄武区具有头部旅游资源,却没有优质的商业资源,导致游客的餐饮消费等分散,不利于局部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建议完善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如地铁站、旅游站点,招募头部商业资源进驻,如酒店、电影院、餐饮等,带动周边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协调市内外交通也是重要的一点,我们建議新建设东西走向的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连接华中西北等地区,减少交通成本,扩大游客群体覆盖面,从而使整个旅游经济的体量进一步增大。
第三,要促进产业交融发展,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匹配度。由于具备顶级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创开发方面,具备巨大的可能性,可以与制造业、互联网、快消品等行业进行有机结合,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南京旅游实体经济的重要根基。旅游业也可以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与银行等开展合作,开设旅游基金,专款专用,公开募集基金,聘请专业人士操盘,做好风险控制,提升资金流量,为更好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文明历史古迹提供强有力、稳定的资金保障。
第四,增加科技力量投入,加大现代技术的渗透程度。利用科技手段,配备完善旅游软环境建设。旅游景点软环境是指相对于地理条件、自然风景、景点建筑、交通方式等硬件而言,游客在旅游景点体验到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游乐服务氛围,享受到的文学艺术或民俗风情演展,以及领略到的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传播。
现阶段,南京的旅游软环境仍有所欠缺,我们建议开发历史IP项目,如阅江楼、中山陵。阅江楼作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旅游开发利用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相比其他三座同类型的楼,不论是从知名度还是旅游的可玩性都差距较大,对于此,我们建议加入歌舞艺术的表演,添加现代化科技荧幕、编钟表演等,给游客视觉和听觉上强大震撼。中山陵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访客量十分巨大,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开发软环境表演场所,提供一个学习中国民主革命历史的文化场所,提升游客游览兴趣。同时也可以开发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播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
第五,要改进营销手段,增加新型网红资源的投放,积极拓宽营销手段,挖掘新活力。网红经济、短视频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要充分开拓,从单一的纸媒、网媒至全平台铺开,充分调研用户使用习惯后,依托头部网络平台,培养客户黏性,挖掘出新的商业宣传点,如开拓旅游概念模式。响应时代号召,实施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新概念旅游模式。将旅游经济与扶贫事业、强国事业结合起来,抓住华东地区发展优势以及发展机遇,增加抗风险能力,减少影响和行业皱缩等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李龙.旅游廊道:概念体系、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18.
[2]权计举.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旅游纵览.
[3]姚梦琦.南京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东方企业文化,2014.
[4]张淑萍.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成效和战略思考.科技中国,2020.
[5]俞凯兰.发展南京区域旅游经济的若干思考.时代金融(下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