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单药五天方案治疗复杂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核型异常是指三种或以上附加异常核型染色体[1].复杂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属于预后不良组,临床上该组患者诱导缓解率低并容易复发.文献报道40% ~ 7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2].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根据核型异常将MDS分为3种不同预后类型,其中复杂核型属于高危组,该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0.4年,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概率高[3].近年来我们尝试采用地西他滨单药或者联合化疗治疗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MDS或AML,对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总体预后较差,且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标准的再诱导化疗方案.我们设计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G-CSF组成的I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ML患者进行再诱导治疗,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BCV(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剂量马法兰对32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HDM组),中位年龄53.5(30 ~63)岁;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BCV方案(白消安静脉给药、总剂量9.6 mg/kg)对38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BCV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呈高度异质性,发病机制包括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异常、造血干细胞分化障碍、骨髓细胞过度凋亡、血管新生障碍及免疫介导的骨髓功能抑制等.Nakamura等[1]研究发现部分M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尤其以CD4+细胞异常为主.我们通过观察初诊MDS患者骨髓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与Th17
期刊
摘要:德育工作要做好“微观察”,既致力于德育的“细小实”,用发现的眼光深入习惯培养的过程,关注常被人忽略的小细节;又“见微知著”,不仅观察习惯培养的细节,更探究习惯的成因及培养方法。具体来说,可通过观细节、探成因、察疑难,解决校园里发生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微观察;学校德育;观细节;探成因;察疑难  习惯见诸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德育工作要做好“微观察”。观察本是一种资料收集方法,要求人们在行
目的 探讨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观察此3种天然抗凝蛋白缺乏的发生率.方法 国内四家医学中心参加此研究,采集汉族健康献血员或常规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分别测定血浆PC、AT和PS的活性,前两者采用发色底物法,后者采用凝固法.结果 共募集3493名汉族志愿者.女性人群血浆PS和PC活性低于男性人群,以PS活性尤为显著(P <0
目的 比较两种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74例ITP患者,男35例、女39例,中位年龄34(18 ~70)岁,新诊断的ITP 60例、持续性ITP 6例、慢性ITP 5例、难治性ITP 3例.按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随机分为①对照组(36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利妥昔单抗100 mg第7、14、21、28天静脉滴注.②试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或称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并可伴原始细胞增多.这些能够反映MDS疾病本质和特征\[包括单克隆性、造血功能衰竭、发育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等\]的指标构成了MDS 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期刊
1993年Zagonel等报道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效,地西他滨治疗MDS的临床疗效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006年美国FDA批准地西他滨用于治疗MDS.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5 d方案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已经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受.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开始应用地西他滨治疗MDS,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对临床实践中几个常见的问题作一总结。
期刊
目的 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62例H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7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山西大医院.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资料显示HL患者占同期新发淋巴瘤患者总数的5.66%(795例患者中45例).6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病理类型以结节硬化型(53.23%)和
患者,男,53岁,因"大便习惯改变8个月、便血2 d"于2010年8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检查发现直肠壁增厚,盆腔淋巴结增大.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壁多发性溃疡,行溃疡部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20、Bcl-2、Ki-67均阳性,CD3、CD30、MVM-1、Cyclin D1均阴性.腹部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