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所大学,她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外交人才,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
1.临危受命——为新中国培养大批外交人才
回首国家外交事业的重大历史关头,总是活跃着北外师生和校友的身影。热爱祖国、服务国家外交事业,既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也是学校办学的自觉追求,这一点在学校培养的一批批人才身上体现得尤其充分。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学校英文系学生先后两次赴朝,参加对美军战俘的教育管理工作,英语系周珏良教授担任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翻译。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前后,校友周南和姜恩柱先后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在壮烈牺牲的3位烈士当中,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都是我校校友。2002年,校友孙振宇担任首任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同年,校友孙玉玺临危受命,出任阿富汗战争后首位中国驻阿富汗大使。2004年,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校友孙必干就出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巴格达开展工作……
68年的峥嵘岁月,一代代北外人正是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传唱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投入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和外事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2.培养外交人才——成长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学校是目前我国外语类院校中历史最悠久、讲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她的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后改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原延安外国语学校、外事学校改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俄语学院,1959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一直是我国培养外语人才,特别是培养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及外事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
建校68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69人,出任参赞的有700多人,学校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从最近5年的数据来看,2004年~2008年,学校毕业生进入外交部的人数分别为42人、53人、57人、62人、55人,共计269人。一所高校的毕业生中每年能够有50人左右的规模进入外交部工作,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这就是学校培养外交人才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此外,在商务部、新华社、文化部、中联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广播电视部和中央各部委涉外机构,以及外企、金融、科研单位、高校等部门,学校的毕业生也占有很大比例,他们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北外学子的身影。学校的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3.高瞻远瞩——探究外交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
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人士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也高度赞扬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称一代北外人“运用自己的技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他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了解。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助于国际社会推动知识全球化,使各种理念、哲学能够和平而卓有成效地交汇、相互影响和发展”。在学校60周年庆典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高度肯定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称其为“为国家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所大学为什么能够为新中国培养那么多的外交官和外事人才?为什么当前中国驻外大使中一半以上都是北外的毕业生?是什么造就了学校在外交人才培养上的巨大优势?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哪些可以为其他高校所借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二
本文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大量外交人才,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得益于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有如下方面:
1.领导关怀——将培养外交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学校诞生于抗日战争的战火硝烟之中,她的成立与壮大始终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无论是早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还是后来的延安外国语学校;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还是9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外事干部和高级外语人才的历史使命,并因此经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
1944年,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在当时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开学典礼上指出:外国语学校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在当时,党的领导人就已经有了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的胸襟。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好北京外国语学院,把全国最好的外语师资聚集到学校;在建立俄语、英语专业之后,还相继建立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专业。以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语种为基础的欧洲语言系始建于1954年,不少语种独一无二,一些专业人才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亚非语系的创立是直接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担当与亚非地区国家的友好使者,从无到有,茁壮成长。就是在革命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的“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总理仍然继续关心着学校的建设,提出学校要为学生打好政治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知识基本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和江泽民先后对学校的发展作出指示。1991年9月6日,江泽民同志为学校50周年校庆题词:“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李鹏同志题词要求学校培养高、精、尖的外语专门人才,“为执行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为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服务,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李岚清同志称北外为中国外语院校的排头兵,要求学校“为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奋斗”。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学校培养外交人才的政治和制度保证。正是一代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给了学校一次次的激励。学校一直在几代中央领导的殷切关怀下茁壮成长,一直把外交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不断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2.语言优势——专业涵盖全球主要语种
学校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培养出其他学校不能培养的人才,确立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办学特色。学校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浓缩了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目前,学校开设了56个本科专业,讲授43种外国语言,涵盖了世界上主要地区语种群的语言。在通用语种学科领域内,学校有多种语言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如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学科,都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在非通用语种的建设方面,学校的亚非语系和欧洲语系,集中了31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大都是全国唯一的专业点,为国家培养不可缺少的非通用语种人才。这意味着中国很大一部分的外交人才来自于北外。学生在这个小小的联合国中学习4年,受到多国文化的熏陶,这对他们成长为外交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3.术业专攻——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建立外交学硕士点
除了一些传统院系继续培养外交人才外,2006年9月,学校在外交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开设外交学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致力于专业外交人才的培养。外交学系于1999年就开始招收外交学本科生,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外交学系设立外交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收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外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之一,该学院的外交学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之中。
4.精品战略——致力于高端人才培养
学校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倾力打造精品战略,把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外语精英人才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形成了“一流教师、一流生源、一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和优良传统,形成了“质量取胜,培养拔尖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精品战略主要体现在“外”和“精”两个方面。“外”,包括外语、外交、外贸、外事等与“外”相关的领域和学科,也包括多语种、多门类、高层次的外国语言文化学科群,还包括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素质外语专门人才等方面。这些都是学校创办特色大学的肥沃土壤。“精”,即摒弃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竞争理念,坚持小班教学的精英培养模式,培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系列品牌,靠质量、靠品牌、靠内涵形成的竞争力取胜。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学校没有大规模扩张,而是保持了适度的增长,学校一向认同和实践的精品战略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优势。
5.“走出去”战略——利用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外语语言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采取本科生短期留学机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聘请外国专家、开辟国际化课堂、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的显著特色和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44年~2005年,学校共从61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籍教师2,800多人次。近年来,通过政府协定、校际交流和民间推荐等渠道,学校每年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达14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师总数的18%。目前,学校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早稻田大学、海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是目前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交流最多的国内大学之一。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协助国家汉办开办了12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国内高校中,学校承办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位居榜首,不仅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学校的师生开辟了新的学术交流渠道。学校正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培养国际化外交人才打造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6.创新模式——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就北外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改革作了3次批示,指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北外小语种本科生在大三时到对象国学习一段时间。要把小语种学生出国留学纳入到本科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去”。学校努力贯彻周济部长的指示精神,与国外相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7 1”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每个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4年期间,7个学期在学校,1个学期在海外。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双学位、辅修、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暑期班的规章制度,为学生出国学习创造条件。
2007年7月,2005级马来语专业20名学生赴马来西亚大学进行为期7个月的学习。通过到海外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深入马来西亚农村进行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大大提高了马来语的应用技能,在马来西亚官方和社会各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此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签订协议,组织学生参加国外大学暑期班的学习。学校把海外暑期班学习作为整体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结束、考核合格之后,得到相应的学分。通过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培养方式,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更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交人才来。
在几代国家领导人对北外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下,借鉴当代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在 “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都把培养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成功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竞争的“复合型、复语型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确定为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课程设置都积极致力于培养语言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可以看出,这些素质都是培养高质量的外交人才的基础。“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继承了北外的传统和使命,将培养外交人才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育人目标。在即将展开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将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外交人才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桂兰]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所大学,她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外交人才,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
1.临危受命——为新中国培养大批外交人才
回首国家外交事业的重大历史关头,总是活跃着北外师生和校友的身影。热爱祖国、服务国家外交事业,既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也是学校办学的自觉追求,这一点在学校培养的一批批人才身上体现得尤其充分。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学校英文系学生先后两次赴朝,参加对美军战俘的教育管理工作,英语系周珏良教授担任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翻译。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前后,校友周南和姜恩柱先后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在壮烈牺牲的3位烈士当中,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都是我校校友。2002年,校友孙振宇担任首任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同年,校友孙玉玺临危受命,出任阿富汗战争后首位中国驻阿富汗大使。2004年,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校友孙必干就出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巴格达开展工作……
68年的峥嵘岁月,一代代北外人正是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传唱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投入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和外事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2.培养外交人才——成长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学校是目前我国外语类院校中历史最悠久、讲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她的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后改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原延安外国语学校、外事学校改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俄语学院,1959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一直是我国培养外语人才,特别是培养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及外事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
建校68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69人,出任参赞的有700多人,学校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从最近5年的数据来看,2004年~2008年,学校毕业生进入外交部的人数分别为42人、53人、57人、62人、55人,共计269人。一所高校的毕业生中每年能够有50人左右的规模进入外交部工作,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这就是学校培养外交人才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此外,在商务部、新华社、文化部、中联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广播电视部和中央各部委涉外机构,以及外企、金融、科研单位、高校等部门,学校的毕业生也占有很大比例,他们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北外学子的身影。学校的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3.高瞻远瞩——探究外交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
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人士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也高度赞扬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称一代北外人“运用自己的技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他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了解。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助于国际社会推动知识全球化,使各种理念、哲学能够和平而卓有成效地交汇、相互影响和发展”。在学校60周年庆典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高度肯定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称其为“为国家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所大学为什么能够为新中国培养那么多的外交官和外事人才?为什么当前中国驻外大使中一半以上都是北外的毕业生?是什么造就了学校在外交人才培养上的巨大优势?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哪些可以为其他高校所借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二
本文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大量外交人才,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得益于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有如下方面:
1.领导关怀——将培养外交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学校诞生于抗日战争的战火硝烟之中,她的成立与壮大始终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无论是早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还是后来的延安外国语学校;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还是90年代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外事干部和高级外语人才的历史使命,并因此经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
1944年,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在当时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开学典礼上指出:外国语学校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在当时,党的领导人就已经有了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的胸襟。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好北京外国语学院,把全国最好的外语师资聚集到学校;在建立俄语、英语专业之后,还相继建立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专业。以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语种为基础的欧洲语言系始建于1954年,不少语种独一无二,一些专业人才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亚非语系的创立是直接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担当与亚非地区国家的友好使者,从无到有,茁壮成长。就是在革命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的“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总理仍然继续关心着学校的建设,提出学校要为学生打好政治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知识基本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和江泽民先后对学校的发展作出指示。1991年9月6日,江泽民同志为学校50周年校庆题词:“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李鹏同志题词要求学校培养高、精、尖的外语专门人才,“为执行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为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服务,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李岚清同志称北外为中国外语院校的排头兵,要求学校“为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奋斗”。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学校培养外交人才的政治和制度保证。正是一代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给了学校一次次的激励。学校一直在几代中央领导的殷切关怀下茁壮成长,一直把外交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不断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2.语言优势——专业涵盖全球主要语种
学校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培养出其他学校不能培养的人才,确立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办学特色。学校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浓缩了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目前,学校开设了56个本科专业,讲授43种外国语言,涵盖了世界上主要地区语种群的语言。在通用语种学科领域内,学校有多种语言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如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学科,都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在非通用语种的建设方面,学校的亚非语系和欧洲语系,集中了31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大都是全国唯一的专业点,为国家培养不可缺少的非通用语种人才。这意味着中国很大一部分的外交人才来自于北外。学生在这个小小的联合国中学习4年,受到多国文化的熏陶,这对他们成长为外交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3.术业专攻——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建立外交学硕士点
除了一些传统院系继续培养外交人才外,2006年9月,学校在外交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开设外交学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致力于专业外交人才的培养。外交学系于1999年就开始招收外交学本科生,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外交学系设立外交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收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外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之一,该学院的外交学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之中。
4.精品战略——致力于高端人才培养
学校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倾力打造精品战略,把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外语精英人才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形成了“一流教师、一流生源、一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和优良传统,形成了“质量取胜,培养拔尖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精品战略主要体现在“外”和“精”两个方面。“外”,包括外语、外交、外贸、外事等与“外”相关的领域和学科,也包括多语种、多门类、高层次的外国语言文化学科群,还包括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素质外语专门人才等方面。这些都是学校创办特色大学的肥沃土壤。“精”,即摒弃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竞争理念,坚持小班教学的精英培养模式,培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系列品牌,靠质量、靠品牌、靠内涵形成的竞争力取胜。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学校没有大规模扩张,而是保持了适度的增长,学校一向认同和实践的精品战略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优势。
5.“走出去”战略——利用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外语语言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采取本科生短期留学机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聘请外国专家、开辟国际化课堂、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的显著特色和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44年~2005年,学校共从61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籍教师2,800多人次。近年来,通过政府协定、校际交流和民间推荐等渠道,学校每年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达14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师总数的18%。目前,学校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早稻田大学、海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是目前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交流最多的国内大学之一。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协助国家汉办开办了12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国内高校中,学校承办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位居榜首,不仅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学校的师生开辟了新的学术交流渠道。学校正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培养国际化外交人才打造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6.创新模式——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就北外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改革作了3次批示,指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北外小语种本科生在大三时到对象国学习一段时间。要把小语种学生出国留学纳入到本科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去”。学校努力贯彻周济部长的指示精神,与国外相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7 1”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每个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4年期间,7个学期在学校,1个学期在海外。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双学位、辅修、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暑期班的规章制度,为学生出国学习创造条件。
2007年7月,2005级马来语专业20名学生赴马来西亚大学进行为期7个月的学习。通过到海外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深入马来西亚农村进行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大大提高了马来语的应用技能,在马来西亚官方和社会各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此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签订协议,组织学生参加国外大学暑期班的学习。学校把海外暑期班学习作为整体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结束、考核合格之后,得到相应的学分。通过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培养方式,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更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交人才来。
在几代国家领导人对北外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下,借鉴当代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在 “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都把培养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成功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竞争的“复合型、复语型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确定为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课程设置都积极致力于培养语言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可以看出,这些素质都是培养高质量的外交人才的基础。“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继承了北外的传统和使命,将培养外交人才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育人目标。在即将展开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将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外交人才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