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该文旨在总结概括中国诗的特点,并把它介绍给外国的学者们。把中国诗的特点概括为:1.篇幅短小。2.富于暗示性。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4.社交诗特别多。这“四个特点”,无论如何说不上是“赞美”,甚而至于还有几句感情上颇为解嘲的语言:“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第2自然段末尾);“比起西洋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第3自然段)。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大作家,钱先生精通英、法、德语,懂得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谙熟西方文学。台湾学者余光中先生赞誉他“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钱先生1935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英文系留学,取得学士学位。1937年秋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8年8月在“为国为家,十分焦虑”之时回到中国。他的一位友人曾撰文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回忆“我们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于是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文革时期先生惨遭迫害,他对祖国和文化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反复研读《谈中国诗》,深究文中的语句,笔者觉得先生此文是借谈中国诗的特点,传达自己颇为深厚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表达了一位学养深厚的中国学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首先,从本文的背景来说。本文是1945年12月6日,美国学者来访时钱先生在上海与美国学者文化交流时的演讲,当时是英文表达,后来翻译成中文的。1945年末的中国,抗战的硝烟才刚散去,内战的枪声已经响起,中国大地千疮百孔,十里洋场一片狼藉。钱先生此时任职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兼任暨南大学教授和英国文化委员会顾问,被临时抽调参与接待来访学者。这些造访的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文化颇有了解,有人不大了解,更有自以为是者不屑于了解。身处战争漩涡的中国学者怎样才能既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问题简明扼要的讲清楚,又不失尊严和体面地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钱先生做到了。
第二,从文章内容分析。对当时那些受众来说,讲历史悠久内容深奥的中国文化效果实难保证,换作浅而显之者则容易被轻视,其实已经被轻视了——看第8段开头语言“你们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于是,就先从中西方诗歌的比较说起——中西方比较文学正是钱先生的专长——“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让对方在比较中提起兴趣,在比较中接受观点,同时也表明,我对外国诗乃至外国文学也是懂一点的!岂止是懂一点!
其次,在比较中谈中国诗的特点,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对中国诗的赞美与自豪。
文章第2自然段,“诗的发展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这是诗歌的一般发展规律,或者说是外国诗的发展规律,“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的‘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一段话从字面上看有以下三层意思:
1.中国诗的产生发展规律与外国诗或者说一般诗不同;
2.中国最早产生的是抒情诗,而且是“最完美”;
3.中国诗早熟,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前两层意思客观,“最完美”是和“戏剧诗”相比较而言的,“早熟”“早衰”则明显含有贬义。
结合钱先生的经历和学养深究下去,结论却与此大相径庭!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出现在公元前4~5世纪,其中以歌咏劳动、爱情为主的“国风”占了160首。劳动产生了人(恩格斯语),爱情使人类得以繁衍,这是两项最现实的生活,把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作为歌咏的对象,歌咏自己劳动、爱情的片段,这是多么浪漫而悠闲的生活,是多么丰富而动人的情感。而此时的美洲大陆正在茹毛饮血呢!
民族的文化根基在不经意间表露无遗,而那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谈什么史诗、戏剧诗的发展规律,我们的文化一经产生就是上品、臻品,伯仲虹泥立现,还用再大张旗鼓的鼓吹“本位文化”吗?
既然“早熟”,如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必然有下降之势,什么时候下降呢?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两座丰碑,视为“双峰并峙”,即使要“衰”,也得是从唐宋以后开始“衰”,從产生到极致持续了大约1500年,那么从顶峰到衰落无论如何也得走上1000多年吧?那也就是说中国诗要“衰”也得到21世纪了,即现在谈“衰”还为时尚早呢!“现在”——诸位,现在的中国诗是什么样的情景,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发展,在此,岂用多说?诸位来中国的目的不用再阐述了。
中国诗的优秀不言而喻,“最完美”就成为最直接的褒扬,“早熟”之言是一种含蓄的“自鸣得意”,如同“一字之师”和“万世师表”均可称之为老师一样。“早衰”则是夸张无比的自谦之词
再来看看李白的诗和格雷的诗的比较。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墓地哀歌
[英国] 格雷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一个生活在8世纪的中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种旷世的孤独感扑面而来;另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说“仅余我与暮色平分这世界”,偌大的世界,浩渺的原野,暮色笼罩之下,只有我孑然一身。两人相隔1000余年,感受和口吻相似得令人惊讶。人对生活的感受是相通的,它不分时间,不计空间,此所谓“文艺没有国界”。语言不同,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但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是相通的,况且我们的诗千年前就在咏叹这种感情,区区20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是对“短”之有力有效的诠释,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无比自豪,并且表明,在情感和传情达意的方式上,中国诗和外国诗相同,不分彼此,尽管我们的祖国今天看来动荡而落后,但你不能用先进的工业代替我深厚的文化,或者可以说,坚船利炮可以掠夺资源、禁锢行为,却不能掠夺文化的根基,民族的情感。何等的文化自信!何等的爱国情怀! 想到这里,一个伟岸的中国文化人形象便屹立在我的面前,他爱国爱得深沉爱得含而不露,他爱国爱得自豪爱得无处不在!先生的爱国情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也不是披在身上的国旗,不是怒目金刚式的批判也不是哀其不争的惋惜,这种情感融化在他的血液里,镶嵌在他的骨头里,沉淀在他的思维里,外化在他的言辞举动中,处处皆见。这就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钱先生宁可在动荡的环境中求生也不愿在别人的国土上安生的原因,这就有了国内抗战一爆发他便携妻抱女乘船俩月辗转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任教;更能理解在文革遭受迫害时先生斩钉截铁的回答: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这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风骨至刚的中国学者的本质。
钱先生,令人敬仰的大师!
我想起了庄子,大宗师的气度和心胸!
那么文章结尾处,“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这一句一定是某位学者的不屑之词,“特别中国”指鲜明的中国特色,或者说不同于外国诗的特优之处,钱先生说:“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该是 ‘中国的’更重要。”它具有诗的鲜明特点足矣,不必强调中国的。我理解为,那时一说到“中国的”,就一定是有色镜片后的“风景”,必打上“落后”的烙印,先生的回击绵里藏针!
再读那比方“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至于那“哈巴狗儿”,中外难辨,谁也不愿认它,“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看来“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不得人心噢,别说本国人对你如何了,连那些说不清身份道不明思想的“哈巴狗儿”都该先咬你的!讽刺入木三分又不露痕迹,想必那些自认为本国文化高人一等、强人一筹的本位主义者听到这里该是羞赧汗颜、自惭形秽了吧。
“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体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热爱本国文化必以了解别国的文化为基础、为衬托,哪有高低贵贱之分啊!智慧的钱先生!可爱的钱先生!
演讲结束时,钱先生在调侃的语言中给了妄自尊大者以深深的刺痛,也给妄自菲薄者拨开迷雾,先生在幽默風趣的比喻中结束了自己颇含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演讲,这期间蕴含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你能无动于衷吗?你能不颔首击节吗?
钱钟书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最主要影响,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盲从权威,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借这次演讲不失时机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既批评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睿智巧妙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民族文化自豪感,这种感情比诗歌本身的特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者通联:西安市西航一中]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大作家,钱先生精通英、法、德语,懂得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谙熟西方文学。台湾学者余光中先生赞誉他“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钱先生1935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英文系留学,取得学士学位。1937年秋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8年8月在“为国为家,十分焦虑”之时回到中国。他的一位友人曾撰文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回忆“我们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于是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文革时期先生惨遭迫害,他对祖国和文化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反复研读《谈中国诗》,深究文中的语句,笔者觉得先生此文是借谈中国诗的特点,传达自己颇为深厚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表达了一位学养深厚的中国学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首先,从本文的背景来说。本文是1945年12月6日,美国学者来访时钱先生在上海与美国学者文化交流时的演讲,当时是英文表达,后来翻译成中文的。1945年末的中国,抗战的硝烟才刚散去,内战的枪声已经响起,中国大地千疮百孔,十里洋场一片狼藉。钱先生此时任职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兼任暨南大学教授和英国文化委员会顾问,被临时抽调参与接待来访学者。这些造访的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文化颇有了解,有人不大了解,更有自以为是者不屑于了解。身处战争漩涡的中国学者怎样才能既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问题简明扼要的讲清楚,又不失尊严和体面地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钱先生做到了。
第二,从文章内容分析。对当时那些受众来说,讲历史悠久内容深奥的中国文化效果实难保证,换作浅而显之者则容易被轻视,其实已经被轻视了——看第8段开头语言“你们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于是,就先从中西方诗歌的比较说起——中西方比较文学正是钱先生的专长——“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让对方在比较中提起兴趣,在比较中接受观点,同时也表明,我对外国诗乃至外国文学也是懂一点的!岂止是懂一点!
其次,在比较中谈中国诗的特点,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对中国诗的赞美与自豪。
文章第2自然段,“诗的发展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这是诗歌的一般发展规律,或者说是外国诗的发展规律,“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的‘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一段话从字面上看有以下三层意思:
1.中国诗的产生发展规律与外国诗或者说一般诗不同;
2.中国最早产生的是抒情诗,而且是“最完美”;
3.中国诗早熟,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前两层意思客观,“最完美”是和“戏剧诗”相比较而言的,“早熟”“早衰”则明显含有贬义。
结合钱先生的经历和学养深究下去,结论却与此大相径庭!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出现在公元前4~5世纪,其中以歌咏劳动、爱情为主的“国风”占了160首。劳动产生了人(恩格斯语),爱情使人类得以繁衍,这是两项最现实的生活,把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作为歌咏的对象,歌咏自己劳动、爱情的片段,这是多么浪漫而悠闲的生活,是多么丰富而动人的情感。而此时的美洲大陆正在茹毛饮血呢!
民族的文化根基在不经意间表露无遗,而那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谈什么史诗、戏剧诗的发展规律,我们的文化一经产生就是上品、臻品,伯仲虹泥立现,还用再大张旗鼓的鼓吹“本位文化”吗?
既然“早熟”,如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必然有下降之势,什么时候下降呢?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两座丰碑,视为“双峰并峙”,即使要“衰”,也得是从唐宋以后开始“衰”,從产生到极致持续了大约1500年,那么从顶峰到衰落无论如何也得走上1000多年吧?那也就是说中国诗要“衰”也得到21世纪了,即现在谈“衰”还为时尚早呢!“现在”——诸位,现在的中国诗是什么样的情景,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发展,在此,岂用多说?诸位来中国的目的不用再阐述了。
中国诗的优秀不言而喻,“最完美”就成为最直接的褒扬,“早熟”之言是一种含蓄的“自鸣得意”,如同“一字之师”和“万世师表”均可称之为老师一样。“早衰”则是夸张无比的自谦之词
再来看看李白的诗和格雷的诗的比较。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墓地哀歌
[英国] 格雷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一个生活在8世纪的中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种旷世的孤独感扑面而来;另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说“仅余我与暮色平分这世界”,偌大的世界,浩渺的原野,暮色笼罩之下,只有我孑然一身。两人相隔1000余年,感受和口吻相似得令人惊讶。人对生活的感受是相通的,它不分时间,不计空间,此所谓“文艺没有国界”。语言不同,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但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是相通的,况且我们的诗千年前就在咏叹这种感情,区区20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是对“短”之有力有效的诠释,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无比自豪,并且表明,在情感和传情达意的方式上,中国诗和外国诗相同,不分彼此,尽管我们的祖国今天看来动荡而落后,但你不能用先进的工业代替我深厚的文化,或者可以说,坚船利炮可以掠夺资源、禁锢行为,却不能掠夺文化的根基,民族的情感。何等的文化自信!何等的爱国情怀! 想到这里,一个伟岸的中国文化人形象便屹立在我的面前,他爱国爱得深沉爱得含而不露,他爱国爱得自豪爱得无处不在!先生的爱国情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也不是披在身上的国旗,不是怒目金刚式的批判也不是哀其不争的惋惜,这种情感融化在他的血液里,镶嵌在他的骨头里,沉淀在他的思维里,外化在他的言辞举动中,处处皆见。这就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钱先生宁可在动荡的环境中求生也不愿在别人的国土上安生的原因,这就有了国内抗战一爆发他便携妻抱女乘船俩月辗转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任教;更能理解在文革遭受迫害时先生斩钉截铁的回答: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这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风骨至刚的中国学者的本质。
钱先生,令人敬仰的大师!
我想起了庄子,大宗师的气度和心胸!
那么文章结尾处,“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这一句一定是某位学者的不屑之词,“特别中国”指鲜明的中国特色,或者说不同于外国诗的特优之处,钱先生说:“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该是 ‘中国的’更重要。”它具有诗的鲜明特点足矣,不必强调中国的。我理解为,那时一说到“中国的”,就一定是有色镜片后的“风景”,必打上“落后”的烙印,先生的回击绵里藏针!
再读那比方“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至于那“哈巴狗儿”,中外难辨,谁也不愿认它,“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看来“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不得人心噢,别说本国人对你如何了,连那些说不清身份道不明思想的“哈巴狗儿”都该先咬你的!讽刺入木三分又不露痕迹,想必那些自认为本国文化高人一等、强人一筹的本位主义者听到这里该是羞赧汗颜、自惭形秽了吧。
“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体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热爱本国文化必以了解别国的文化为基础、为衬托,哪有高低贵贱之分啊!智慧的钱先生!可爱的钱先生!
演讲结束时,钱先生在调侃的语言中给了妄自尊大者以深深的刺痛,也给妄自菲薄者拨开迷雾,先生在幽默風趣的比喻中结束了自己颇含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演讲,这期间蕴含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你能无动于衷吗?你能不颔首击节吗?
钱钟书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最主要影响,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盲从权威,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借这次演讲不失时机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既批评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睿智巧妙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民族文化自豪感,这种感情比诗歌本身的特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者通联:西安市西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