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庄子在《逍遥游》中又云:“大音希声,大爱无痕”。七年来,信义假日名城小学以至善至真的水般滋润,以无形无痕的大爱之光行走在“以人为本,四个善待”适合教育之路上,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师生、家长们最贴切的关怀,最真挚的情谊。
善待学生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的定位。对学生的定位直接决定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为此,笔者提倡作为教育者,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不仅要给予孩子学科知识,更要浇灌孩子的心灵。
善待学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绽放 教师要用孩子的心看待孩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保护他们稚嫩的童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笔者倡导在班级、年级分别设立各种项目的评比活动,对孩子们在学习、品行、文体、创造等各个方面的优异表现予以肯定。为了提高榜样的催化作用,信义假日名城小学还积极促成与“香港热爱大自然促进会”合作,创建了一条信义“星光大道”。把学校各班学生领袖的图文资料在校园“星光大道”进行展示,借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感受成长历程,分享成功秘诀,让信义“星光大道”成为每个学生的向往。一名从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星光大道”走出的学生,就曾被邀请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节目。
善待学生,让大拇指成为孩子们的动力 “做教师要有三心二意(爱心、耐心、恒心、心意、情意)”,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作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校长,笔者最开心的是每天迎着孩子们的问候,伸出大拇指,微笑着,一一向孩子们答谢。学校多功能教室的楼顶中央有一座“大拇指”卡通雕塑,教师们称之为我的“招牌手势语”,那是对孩子们的无言夸赞,是孩子们成长的不竭动力。仅仅是这种大拇指式的表扬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希望获得的肯定或许更是教师和他们之间的亲密接触。为此,笔者主张教师要深入学生家庭,更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每个学期除了平时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谈心之外,也会定期召开学生和校长的对话活动,不仅能听到孩子们的呼声,更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
善待学生,将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动作”。有人笑侃为“双规”。笔者不提倡学习加班加点,主张在快乐状态下学习,在学习中找快感。这个想法源于一个早晨:“那天,一个弱小的身影手里拖着一个很夸张的书包闪过我的眼前,疼惜之情油然而生。我强烈地意识到,学习重压之下的学生多么需要解放啊!他们的幸福在哪里?校园难道就是他们的失乐园?”带着这个严肃问题的拷问,笔者思考了很长时间:怎样让孩子们找回快乐?笔者一方面号召教师们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精神,转变思想,摆正教师定位,潜心钻研教学,向课堂要效益,精简作业,在常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学校各种功能室,整合各种素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学校里能得到全方位的培养,让兴趣引领孩子的成长。
善待学生,把学生安全做得更周到 校园安全,一直被看作是学校管理的生命线、高压线,广泛地被人推崇。在此,笔者不想侈谈其他常规的安全理论,着重谈谈校本安全理论,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三安全”,即“语言安全、文字安全、行动安全”。尤其强调语言文字安全,教师使用的语言、文字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与性格。教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提倡“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的语言安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尤其是负面评价方面。教师因为出言不慎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教师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
善待家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团结家长,凝聚家长力量是学校必须重视的。善待学生家长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优势互补,形成助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 学校珍惜家长资源,彼此沟通教育信息,提高育人水平,从而使家长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校一开办,就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但凡大型活动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并请他们提出宝贵的参考意见。各位家长委员都热心家校联系,他们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默默地为学校教育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是我校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
开办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充电” 孩子上学了,表面上看,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但是,这是社会对教育的一个认识误区。其实,从实践上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学前如此,上学后依然如此。如何提高家长对自身的教育者角色的认识,如何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为了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学校根据家长实际,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家长更加明确自身的教育角色,拓宽了家庭教育的视野,学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加深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情感。
组建家长义工队,为教师搭配好帮手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参加家长学校学习,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学校的倡导下,由家长自愿报名,我校组建了一支家长义工队伍。他们是学校教育的默契的支持者、同盟军。家长义工队与教师合作交流、相互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成了学校各项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长义工成队的成立充分地发掘了家长的人力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元素,营造更为和谐的家校情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举办家长开放周,密切了家校联系 为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的学习情况,体验久违的学校生活,学校定期举行学校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或参与各项教育活动。与教师、学校领导一起交流思想,填写意见反馈表,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开展家校互访,近距离关注孩子成长 家长要请进来,教师们也要走出去,家校互访更紧密了家校的情谊。双边的友好往来,充分体现了学校把家长看成合作伙伴,看成亲朋好友的思想,彼此在合作中,相互尊重,责任共担。笔者还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的家庭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情,就会体谅家长,宽容家长;要善于沟通,与家长保持双向交流,态度要自然、大方、亲切、和善,多从家长那里获取学生情况,了解家长的期望。
善待同事
在工作中,作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校长,笔者当然不能忽视学校的教师团队。在平时的各种场合中,笔者都会强调把每一个同事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只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份信仰,笔者没有办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写在学校管理的条例里面。笔者曾收到过一位教师的生活随笔,她提到的真实生活让笔者知道,“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已渗透在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和行动中。节选摘录如下:
有人说“日久才能生情”,可初来的我和这些兄弟姐妹们是“一见钟情”。当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兄弟姐妹们向我们伸出手的那一刻,我们对信义的情,对信义的爱就已经深深地埋下了。尤记得开学初熊校长那幽默式的关切之语,那热情温暖的握手让我紧张的心随之放松;尤记得在转工作关系之时,王校长亲自发来的一条条短信,一次次关切询问的话语让我如沐春风。我真是个幸运的人,刚来信义,感动的事就一件接着一件眷顾着我:这一双双热情的手,一句句充满了温情、亲情的话语,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是这群热情的兄弟姐妹们把我带入了信义假日名城这个阳光、美丽、团结、祥和而温馨的家园。在以后的日子中,熊校长和学校的其他领导们无时不以春阳般的温暖笑容,春风般的处事作风,春雨般的嘤嘤细语感化着我们,帮助着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验证着熊校长常说的那句话:要“善待同事”……”
这是新调入学校的周雅平老师入职感想中的一段感人的文字。看完这篇文章,除了感动、感激之外,更多的是释然,人生在世,有了这份美好的同事情缘,还追求什么呢?
善待自己
世人总是看到小学教师的“福”(有寒暑假),却从不曾体会小学教师的“苦”(起早贪黑终日忙碌在教学第一线)。劳累成疾,心理失衡等已成了众多小学教师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生活中善待他人的同时同样要善待自己。那么,究竟怎样才算善待自己呢?当然,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更重要的“善待自己”应该是在精神层面的:善待自己,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善待自己,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待自己,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让自己快乐起来,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好心情、好心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待自己。
对于笔者而言,能做的就是不仅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会经常走进各年级教师办公室,给大家送去信心、安慰,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有思想情绪的教师聊天,帮助其开解心结,走出心灵困境!
圣埃克苏佩思说:“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采集木料,加工木板和分派工作,而应去唤起人们对广阔无垠的大海的向往。”因此,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应首先致力于建立学校这个组织的价值观,优秀的价值观将引领学校成员共同为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努力奋斗。“四个善待”作为我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它的提出与实施,从表达上看,看似俗,实则雅;从行动上看,看似低调,实则奢华。我们能从学校前进时铿锵可听的脚步声,穿越时空的隧道,仿佛听到先贤哲人“以人为本”的谆谆教诲,仿佛听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关于“和谐”的哲学辩论。笔者相信,“四个善待”这种凝聚着前贤先哲智慧结晶的校园文化,最终不仅能让信义假日名城学校的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寻找到我们提倡的“适合教育”之路,而且也能让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师充分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善待学生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的定位。对学生的定位直接决定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为此,笔者提倡作为教育者,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不仅要给予孩子学科知识,更要浇灌孩子的心灵。
善待学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绽放 教师要用孩子的心看待孩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保护他们稚嫩的童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笔者倡导在班级、年级分别设立各种项目的评比活动,对孩子们在学习、品行、文体、创造等各个方面的优异表现予以肯定。为了提高榜样的催化作用,信义假日名城小学还积极促成与“香港热爱大自然促进会”合作,创建了一条信义“星光大道”。把学校各班学生领袖的图文资料在校园“星光大道”进行展示,借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感受成长历程,分享成功秘诀,让信义“星光大道”成为每个学生的向往。一名从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星光大道”走出的学生,就曾被邀请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节目。
善待学生,让大拇指成为孩子们的动力 “做教师要有三心二意(爱心、耐心、恒心、心意、情意)”,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作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校长,笔者最开心的是每天迎着孩子们的问候,伸出大拇指,微笑着,一一向孩子们答谢。学校多功能教室的楼顶中央有一座“大拇指”卡通雕塑,教师们称之为我的“招牌手势语”,那是对孩子们的无言夸赞,是孩子们成长的不竭动力。仅仅是这种大拇指式的表扬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希望获得的肯定或许更是教师和他们之间的亲密接触。为此,笔者主张教师要深入学生家庭,更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每个学期除了平时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谈心之外,也会定期召开学生和校长的对话活动,不仅能听到孩子们的呼声,更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
善待学生,将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动作”。有人笑侃为“双规”。笔者不提倡学习加班加点,主张在快乐状态下学习,在学习中找快感。这个想法源于一个早晨:“那天,一个弱小的身影手里拖着一个很夸张的书包闪过我的眼前,疼惜之情油然而生。我强烈地意识到,学习重压之下的学生多么需要解放啊!他们的幸福在哪里?校园难道就是他们的失乐园?”带着这个严肃问题的拷问,笔者思考了很长时间:怎样让孩子们找回快乐?笔者一方面号召教师们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精神,转变思想,摆正教师定位,潜心钻研教学,向课堂要效益,精简作业,在常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学校各种功能室,整合各种素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学校里能得到全方位的培养,让兴趣引领孩子的成长。
善待学生,把学生安全做得更周到 校园安全,一直被看作是学校管理的生命线、高压线,广泛地被人推崇。在此,笔者不想侈谈其他常规的安全理论,着重谈谈校本安全理论,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三安全”,即“语言安全、文字安全、行动安全”。尤其强调语言文字安全,教师使用的语言、文字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与性格。教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提倡“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的语言安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尤其是负面评价方面。教师因为出言不慎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教师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
善待家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团结家长,凝聚家长力量是学校必须重视的。善待学生家长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优势互补,形成助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 学校珍惜家长资源,彼此沟通教育信息,提高育人水平,从而使家长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校一开办,就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但凡大型活动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并请他们提出宝贵的参考意见。各位家长委员都热心家校联系,他们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默默地为学校教育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是我校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
开办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充电” 孩子上学了,表面上看,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但是,这是社会对教育的一个认识误区。其实,从实践上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学前如此,上学后依然如此。如何提高家长对自身的教育者角色的认识,如何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为了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学校根据家长实际,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家长更加明确自身的教育角色,拓宽了家庭教育的视野,学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加深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情感。
组建家长义工队,为教师搭配好帮手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参加家长学校学习,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学校的倡导下,由家长自愿报名,我校组建了一支家长义工队伍。他们是学校教育的默契的支持者、同盟军。家长义工队与教师合作交流、相互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成了学校各项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长义工成队的成立充分地发掘了家长的人力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元素,营造更为和谐的家校情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举办家长开放周,密切了家校联系 为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的学习情况,体验久违的学校生活,学校定期举行学校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或参与各项教育活动。与教师、学校领导一起交流思想,填写意见反馈表,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开展家校互访,近距离关注孩子成长 家长要请进来,教师们也要走出去,家校互访更紧密了家校的情谊。双边的友好往来,充分体现了学校把家长看成合作伙伴,看成亲朋好友的思想,彼此在合作中,相互尊重,责任共担。笔者还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的家庭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情,就会体谅家长,宽容家长;要善于沟通,与家长保持双向交流,态度要自然、大方、亲切、和善,多从家长那里获取学生情况,了解家长的期望。
善待同事
在工作中,作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校长,笔者当然不能忽视学校的教师团队。在平时的各种场合中,笔者都会强调把每一个同事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只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份信仰,笔者没有办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写在学校管理的条例里面。笔者曾收到过一位教师的生活随笔,她提到的真实生活让笔者知道,“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已渗透在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和行动中。节选摘录如下:
有人说“日久才能生情”,可初来的我和这些兄弟姐妹们是“一见钟情”。当信义假日名城小学的兄弟姐妹们向我们伸出手的那一刻,我们对信义的情,对信义的爱就已经深深地埋下了。尤记得开学初熊校长那幽默式的关切之语,那热情温暖的握手让我紧张的心随之放松;尤记得在转工作关系之时,王校长亲自发来的一条条短信,一次次关切询问的话语让我如沐春风。我真是个幸运的人,刚来信义,感动的事就一件接着一件眷顾着我:这一双双热情的手,一句句充满了温情、亲情的话语,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是这群热情的兄弟姐妹们把我带入了信义假日名城这个阳光、美丽、团结、祥和而温馨的家园。在以后的日子中,熊校长和学校的其他领导们无时不以春阳般的温暖笑容,春风般的处事作风,春雨般的嘤嘤细语感化着我们,帮助着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验证着熊校长常说的那句话:要“善待同事”……”
这是新调入学校的周雅平老师入职感想中的一段感人的文字。看完这篇文章,除了感动、感激之外,更多的是释然,人生在世,有了这份美好的同事情缘,还追求什么呢?
善待自己
世人总是看到小学教师的“福”(有寒暑假),却从不曾体会小学教师的“苦”(起早贪黑终日忙碌在教学第一线)。劳累成疾,心理失衡等已成了众多小学教师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生活中善待他人的同时同样要善待自己。那么,究竟怎样才算善待自己呢?当然,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更重要的“善待自己”应该是在精神层面的:善待自己,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善待自己,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待自己,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让自己快乐起来,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好心情、好心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待自己。
对于笔者而言,能做的就是不仅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会经常走进各年级教师办公室,给大家送去信心、安慰,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有思想情绪的教师聊天,帮助其开解心结,走出心灵困境!
圣埃克苏佩思说:“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采集木料,加工木板和分派工作,而应去唤起人们对广阔无垠的大海的向往。”因此,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应首先致力于建立学校这个组织的价值观,优秀的价值观将引领学校成员共同为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努力奋斗。“四个善待”作为我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它的提出与实施,从表达上看,看似俗,实则雅;从行动上看,看似低调,实则奢华。我们能从学校前进时铿锵可听的脚步声,穿越时空的隧道,仿佛听到先贤哲人“以人为本”的谆谆教诲,仿佛听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关于“和谐”的哲学辩论。笔者相信,“四个善待”这种凝聚着前贤先哲智慧结晶的校园文化,最终不仅能让信义假日名城学校的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寻找到我们提倡的“适合教育”之路,而且也能让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师充分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