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又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语文教学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应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促使客观的、外在的文本与学生主观的、内在的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和理智能力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在学生体悟的过程中产生“个性化阅读”。因此,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体验”也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各种体验,践行体验式教学就成为我近年来探究的问题。所谓“体验式教学”即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新的感受与认知。它强调把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包括生活与知识的经验)与目前的学习结合,最终让学生获得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根据这个观点,我尝试从设计合理有效的语文课堂活动入手开展各种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将已有的经验与当前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深刻解读文本。在过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还深深感到“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各种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情境中体验
情境化是“体验式学习”的最重要特征。“体验教学”倡导用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学生被置于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可以调动情感,缩短与文本、作者的距离,甚至可以走进作者创作的那个时代、那个背景,引起情感与思维的共鸣。
下面以闻一多《发现》的教学为例。
《发现》这首诗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目睹过旧中国山河破碎的学生而言比较遥远,因此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对祖国“失望”及深埋在“失望”中的“热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祖国强大,摆脱列强蹂躏的拳拳赤子心。为了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我设计让学生听歌曲《七子之歌》的环节,让学生在悲怆、沉重的乐曲中获得情感生发点。
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谈谈听了这首歌的感想。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很到位。
生1:我感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生2:我听到是一名爱国志士想要归国的心灵之歌。
生3:我想到澳门被列强侵占的屈辱历史。
……
师:是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祖国遭受凌辱时总是会感到切肤之痛,并且在痛定思痛之后总是会奋发,会渴望祖国强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发现》,告诉我你在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
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诗的解读也就有了一个依托,好比唱歌起了一个合适的调子。学生面对的不仅是诗,更是祖国几百年的屈辱史,唤醒的是学生隐藏的民族自尊与爱国情怀。
二、在朗读中体验
朱自清说过:“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人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中得到趣味或美感。” 所以,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中国文字特有的声韵中感受文字后面展现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可以营造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为解读课文奠定基础。
下面以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描写醉翁亭山水环境秀丽的章节时,我请学生先自由读,边读边揣摩这个片段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与语气。然后,我让学生在组内朗读交流。在小组交流完后,由每组推选学生朗读。最后,师生一起点评明确,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技法。
作者在本段变化万千的景色描写中蕴涵的流连忘返的情感比较容易把握,但技法上的特点就需在朗读体验中获得了。
师:本段句式有何特点?该如何读?
生:整散结合,尤其是作者安排了不少对偶句,使句式整饬工稳。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朗读时“开、处、发、秀”等词要读出重音,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要读得悠扬一些,语调向上。长短句要读出参差之美。在读的时候心中充满喜悦、陶醉之情,一句一景,眼前仿佛展现四季画卷。
师:如果去掉本段中的“而”读读,你发现少了什么?
生:去掉“而”就缺少节奏之美,缺少余味无穷的韵味。
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及技法,引起了共鸣。
三、在温故中体验
温故方能知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课堂的“生成”,而“生成”离开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从而为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
下面以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教学为例。
师:《听听那冷雨》意境取决于景与情的和谐统一,境随意高,意乃境造。在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这样意境美的文章吗?请举例谈谈。然后,请按这样的要求回答:作者用 的景物创造了 的意境。
生1:我们学过《江南的冬景》,作者用江南的雨、雪、寒郊的景物等表达了江南冬天的可爱、明朗、悠闲、和暖。《济南的冬天》中,作者用小山及雪写出了济南冬天的可爱。
生2:朱自清在《春》中用春风、春雨、春草等写出了春的生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意境美”这个美学概念,我设计调动学生的已知来巩固或体验新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个环节发言很精彩,拓展也很有深度,为深刻理解意境作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四、在换位中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联系,注重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与作者换位,即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会如何想、如何做,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作者的比较,从而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感受。
下面以季羡林《清塘荷韵》的教学为例。
季老笔下的荷花是彻悟生命的智者,荷花中寄予了豁达超然的人生体验,表现了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但学生限于人生阅历很难把握这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1:
师:大家知道本文是季老86岁时所作,如果你现在86岁了,你会想什么,做什么?
生1:我会种种花,养养草。
生2:我什么也不做了,就颐养天年了。
生3:我会恐惧、悲观,害怕看到一切生命的末日。
师:那么季老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他只争朝夕,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我们与季老比较,我们缺少了什么?
生: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对着残荷充满希望地说:“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如荷花般坦然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我们缺少的是乐观、豁达,是面对荣辱的平常心。
活动2:
投影“温家宝总理探望94岁高龄季老”的照片,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段季老对温总理的讲话,体会作者人格魅力。
生1:季老会说:“我还要再写一本书。我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做好我的事。”
生2:季老会说:“我要活到100岁。” 因为季老非常热爱生命,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看到一位乐观坚强的学者。当时,季老对温家宝总理说:“我94周岁了,并不打算‘走’。我要活到108岁。”“只要活着,脑筋就要天天不停。”
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一、阅历的狭窄很难理解季老文中的理性思考。所以,我将“换位思考”引入课堂。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换位对文章中“人生哲理”有了深刻的理解。语文本来就是靠“悟”的,而“悟”强调的就是学生自己体悟,而教师的作用就是架梯子,而此处的梯子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体验活动。
五、在仿写中体验
人类有模仿的天性,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模仿生物开始的,因此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名家的写作技法,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形成写作体验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例如,如何来描摹音乐呢?如何将无形无色的音乐写得有形有色呢?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我设计了以下体验活动。
首先,我给学生出示了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的部分以及高鹗《老残游记》中描写王小玉演唱的资料,然后请学生小组讨论他们是如何描摹音乐的。
生1:景物烘托。
生2: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具体。
生3:用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
……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下面我就请同学模仿两位大师所用的技法来写一段片段。
然后,我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请学生听两遍,然后写作。
事实上,学生的领悟力与模仿力是惊人的,在他们的笔下美妙的音乐也幻化成各种具象,在批阅时我也不时拍案叫绝。我想这种方法比灌输给学生名词术语要好,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法,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使学生获得终身的能力。
总之,文学不仅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讲究客观情景的细致描写,这样对文章形象的体验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即要求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生活图画可以毫不费力地复现出来,能获得共鸣美感。所以,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回归生活”, 即所谓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在新课程的旗帜下,体验会成为我们教学理念中的一个前瞻性的事物,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应让这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引领我们走进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应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促使客观的、外在的文本与学生主观的、内在的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和理智能力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在学生体悟的过程中产生“个性化阅读”。因此,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体验”也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各种体验,践行体验式教学就成为我近年来探究的问题。所谓“体验式教学”即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新的感受与认知。它强调把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包括生活与知识的经验)与目前的学习结合,最终让学生获得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根据这个观点,我尝试从设计合理有效的语文课堂活动入手开展各种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将已有的经验与当前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深刻解读文本。在过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还深深感到“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各种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情境中体验
情境化是“体验式学习”的最重要特征。“体验教学”倡导用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学生被置于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可以调动情感,缩短与文本、作者的距离,甚至可以走进作者创作的那个时代、那个背景,引起情感与思维的共鸣。
下面以闻一多《发现》的教学为例。
《发现》这首诗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目睹过旧中国山河破碎的学生而言比较遥远,因此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对祖国“失望”及深埋在“失望”中的“热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祖国强大,摆脱列强蹂躏的拳拳赤子心。为了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我设计让学生听歌曲《七子之歌》的环节,让学生在悲怆、沉重的乐曲中获得情感生发点。
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谈谈听了这首歌的感想。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很到位。
生1:我感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生2:我听到是一名爱国志士想要归国的心灵之歌。
生3:我想到澳门被列强侵占的屈辱历史。
……
师:是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祖国遭受凌辱时总是会感到切肤之痛,并且在痛定思痛之后总是会奋发,会渴望祖国强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发现》,告诉我你在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
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诗的解读也就有了一个依托,好比唱歌起了一个合适的调子。学生面对的不仅是诗,更是祖国几百年的屈辱史,唤醒的是学生隐藏的民族自尊与爱国情怀。
二、在朗读中体验
朱自清说过:“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人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中得到趣味或美感。” 所以,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中国文字特有的声韵中感受文字后面展现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可以营造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为解读课文奠定基础。
下面以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描写醉翁亭山水环境秀丽的章节时,我请学生先自由读,边读边揣摩这个片段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与语气。然后,我让学生在组内朗读交流。在小组交流完后,由每组推选学生朗读。最后,师生一起点评明确,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技法。
作者在本段变化万千的景色描写中蕴涵的流连忘返的情感比较容易把握,但技法上的特点就需在朗读体验中获得了。
师:本段句式有何特点?该如何读?
生:整散结合,尤其是作者安排了不少对偶句,使句式整饬工稳。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朗读时“开、处、发、秀”等词要读出重音,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要读得悠扬一些,语调向上。长短句要读出参差之美。在读的时候心中充满喜悦、陶醉之情,一句一景,眼前仿佛展现四季画卷。
师:如果去掉本段中的“而”读读,你发现少了什么?
生:去掉“而”就缺少节奏之美,缺少余味无穷的韵味。
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及技法,引起了共鸣。
三、在温故中体验
温故方能知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课堂的“生成”,而“生成”离开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从而为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
下面以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教学为例。
师:《听听那冷雨》意境取决于景与情的和谐统一,境随意高,意乃境造。在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这样意境美的文章吗?请举例谈谈。然后,请按这样的要求回答:作者用 的景物创造了 的意境。
生1:我们学过《江南的冬景》,作者用江南的雨、雪、寒郊的景物等表达了江南冬天的可爱、明朗、悠闲、和暖。《济南的冬天》中,作者用小山及雪写出了济南冬天的可爱。
生2:朱自清在《春》中用春风、春雨、春草等写出了春的生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意境美”这个美学概念,我设计调动学生的已知来巩固或体验新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个环节发言很精彩,拓展也很有深度,为深刻理解意境作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四、在换位中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联系,注重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与作者换位,即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会如何想、如何做,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作者的比较,从而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感受。
下面以季羡林《清塘荷韵》的教学为例。
季老笔下的荷花是彻悟生命的智者,荷花中寄予了豁达超然的人生体验,表现了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但学生限于人生阅历很难把握这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1:
师:大家知道本文是季老86岁时所作,如果你现在86岁了,你会想什么,做什么?
生1:我会种种花,养养草。
生2:我什么也不做了,就颐养天年了。
生3:我会恐惧、悲观,害怕看到一切生命的末日。
师:那么季老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他只争朝夕,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我们与季老比较,我们缺少了什么?
生: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对着残荷充满希望地说:“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如荷花般坦然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我们缺少的是乐观、豁达,是面对荣辱的平常心。
活动2:
投影“温家宝总理探望94岁高龄季老”的照片,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段季老对温总理的讲话,体会作者人格魅力。
生1:季老会说:“我还要再写一本书。我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做好我的事。”
生2:季老会说:“我要活到100岁。” 因为季老非常热爱生命,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看到一位乐观坚强的学者。当时,季老对温家宝总理说:“我94周岁了,并不打算‘走’。我要活到108岁。”“只要活着,脑筋就要天天不停。”
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一、阅历的狭窄很难理解季老文中的理性思考。所以,我将“换位思考”引入课堂。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换位对文章中“人生哲理”有了深刻的理解。语文本来就是靠“悟”的,而“悟”强调的就是学生自己体悟,而教师的作用就是架梯子,而此处的梯子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体验活动。
五、在仿写中体验
人类有模仿的天性,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模仿生物开始的,因此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名家的写作技法,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形成写作体验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例如,如何来描摹音乐呢?如何将无形无色的音乐写得有形有色呢?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我设计了以下体验活动。
首先,我给学生出示了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的部分以及高鹗《老残游记》中描写王小玉演唱的资料,然后请学生小组讨论他们是如何描摹音乐的。
生1:景物烘托。
生2: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具体。
生3:用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
……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下面我就请同学模仿两位大师所用的技法来写一段片段。
然后,我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请学生听两遍,然后写作。
事实上,学生的领悟力与模仿力是惊人的,在他们的笔下美妙的音乐也幻化成各种具象,在批阅时我也不时拍案叫绝。我想这种方法比灌输给学生名词术语要好,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法,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使学生获得终身的能力。
总之,文学不仅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讲究客观情景的细致描写,这样对文章形象的体验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即要求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生活图画可以毫不费力地复现出来,能获得共鸣美感。所以,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回归生活”, 即所谓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在新课程的旗帜下,体验会成为我们教学理念中的一个前瞻性的事物,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应让这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引领我们走进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