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为出发点,结合打造金课之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为例,根据具体实例,阐述翻转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要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使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课后反思掌握问题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8-0182-0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出现各种类型的微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育形式已成为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筹划的重要问题。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更注重转化教师和学生角色,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制作教学微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并学习视频相关教学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备注疑惑,提出问题。然后回到课堂,通过面对面与教师交流,解答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翻转课堂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来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
1“金课”的提出
2018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做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因此,“打造金课”也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当前的重要工作。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探索就是打造金课的一种体现形式。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阶段,不单单只是课堂教知识,课后考知识的状态,而考试只是衡量学习情况的一方面指标,考得好不等于学得好。教师真正应当关心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和付出,从而从中有所收获。
我们教研室主要承担的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入过程化考核手段,提升学业挑战度。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二级考级,三个语种都是40分选择题和60分操作题。操作题各个语种都有练习题库,题库的针对性很强。学生要通过考试关键是加强题库练习。像选择题就可以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开展课堂随堂测试、课堂限时答题,结果投影到PPT上。学生就会很容易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学习效果也会改善。
最后,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设计课程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几点:一是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想要传授知识必须在学生主动想要学习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学习的主角一定是学生,学生才应当是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考试为中心转变为学习为中心,考试并非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手段,从关注考试到关注学习过程——课前、课中和课后。
2“雨课堂”教学工具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我校采用超星尔雅“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雨课堂教学工具、爱课程在线课程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每位教师任意选择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发挥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功能开展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与学活动,进而提高师生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平台笔者选用“雨课堂”教学工具,来实现翻转课堂。
“雨课堂”是一款简易、便捷的交互式智慧教学工具。该软件通过微信和PowerPoint建立了“课上—课下”的教学互动新模式,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可以实现对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数据的收集,提供较好的课程互动手段,最大自由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雨课堂”教学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课上创新师生互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课堂”的课堂弹幕可以轻松组织讨论,活跃班级气氛。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感兴趣,从而对课堂也感兴趣。
二、“雨课堂”的匿名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当学习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匿名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可以及时解决课堂的问题,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三、“雨课堂”的限时测试可以随堂知识检测,结果时时统计。教师在授课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时发布选择题或简答题形式的检测,结果可以同步投屏,以相关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处于何种水平,也可以了解班级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
四、“雨课堂”的PPT同步可以让学生不用忙于笔记,专注听课思考。之前的课堂上,学生有的忙于记录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完全投入专注听课,上课效果难免会有所影响。
“雨课堂”课下可以轻松翻转课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课堂”随时推送预习材料和语音讲解。对于需要预习的材料可以制作成微课形式,及时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随时随地学习,对于课堂的学习有显著的帮助。
二、“雨课堂”内置免费名校慕课视频。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教师的提前制作的微课之外,还可以免费学习慕课视频,拓宽专业知识学习领域。
三、“雨课堂”难点报告反馈,师生随时沟通。课堂学习之后,对于翻转课堂中没有及时理解的知识,教师随时和学生沟通,消化重难点知识。
四、“雨课堂”课后推送作业题目。翻转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仍然要按照之前课前预习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和任务,这个阶段的作业和任务较之前的要有提升。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结合“雨课堂”实践
为了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笔者以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中窗体部分为例,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与之前的学习模式有何不同。该实例是实现文本框输入圆的半径,点“计算”命令按钮,可以计算圆的面积,面积显示在另一个文本框里。如图1所示。所有的操作过程都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
班级学生之前已经完成窗体控件的学习,熟悉掌握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对于VBA编程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模块、子过程(sub过程),还有常量、变量及表达式的使用情况等都有一定了解。在得到微视频之后,具备了自动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对于课前提出的问题先大家讨论共同解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统一解答。该实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命令按钮计算圆的半径,涉及VBA编程部分,如图2所示。
整个课堂可以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比如在程序部分,可以对变量设定提出选择题问题,供学生选择,变量设定的数量及变量设定的类型,都可以前提编制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变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次,就是文本框的取值问题,同样可以编制问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框Value值的用法。
这些问题统一解决后,对学生课前的练习进行点评,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让同学上台来介绍学习经验,学生的现身说法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最后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微课的时候,有重复观看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生的积极作用。
4结语
总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并实行的,学生对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工具也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有效提高。综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使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课后反思掌握问题的教学模式。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教师增强了教学信心,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为我们教学改革继续前行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8-0182-0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出现各种类型的微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育形式已成为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筹划的重要问题。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更注重转化教师和学生角色,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制作教学微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并学习视频相关教学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备注疑惑,提出问题。然后回到课堂,通过面对面与教师交流,解答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翻转课堂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来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
1“金课”的提出
2018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做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因此,“打造金课”也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当前的重要工作。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探索就是打造金课的一种体现形式。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阶段,不单单只是课堂教知识,课后考知识的状态,而考试只是衡量学习情况的一方面指标,考得好不等于学得好。教师真正应当关心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和付出,从而从中有所收获。
我们教研室主要承担的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入过程化考核手段,提升学业挑战度。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二级考级,三个语种都是40分选择题和60分操作题。操作题各个语种都有练习题库,题库的针对性很强。学生要通过考试关键是加强题库练习。像选择题就可以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开展课堂随堂测试、课堂限时答题,结果投影到PPT上。学生就会很容易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学习效果也会改善。
最后,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设计课程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几点:一是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想要传授知识必须在学生主动想要学习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学习的主角一定是学生,学生才应当是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考试为中心转变为学习为中心,考试并非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手段,从关注考试到关注学习过程——课前、课中和课后。
2“雨课堂”教学工具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我校采用超星尔雅“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雨课堂教学工具、爱课程在线课程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每位教师任意选择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发挥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功能开展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与学活动,进而提高师生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平台笔者选用“雨课堂”教学工具,来实现翻转课堂。
“雨课堂”是一款简易、便捷的交互式智慧教学工具。该软件通过微信和PowerPoint建立了“课上—课下”的教学互动新模式,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可以实现对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数据的收集,提供较好的课程互动手段,最大自由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雨课堂”教学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课上创新师生互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课堂”的课堂弹幕可以轻松组织讨论,活跃班级气氛。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感兴趣,从而对课堂也感兴趣。
二、“雨课堂”的匿名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当学习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匿名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可以及时解决课堂的问题,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三、“雨课堂”的限时测试可以随堂知识检测,结果时时统计。教师在授课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时发布选择题或简答题形式的检测,结果可以同步投屏,以相关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处于何种水平,也可以了解班级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
四、“雨课堂”的PPT同步可以让学生不用忙于笔记,专注听课思考。之前的课堂上,学生有的忙于记录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完全投入专注听课,上课效果难免会有所影响。
“雨课堂”课下可以轻松翻转课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课堂”随时推送预习材料和语音讲解。对于需要预习的材料可以制作成微课形式,及时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随时随地学习,对于课堂的学习有显著的帮助。
二、“雨课堂”内置免费名校慕课视频。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教师的提前制作的微课之外,还可以免费学习慕课视频,拓宽专业知识学习领域。
三、“雨课堂”难点报告反馈,师生随时沟通。课堂学习之后,对于翻转课堂中没有及时理解的知识,教师随时和学生沟通,消化重难点知识。
四、“雨课堂”课后推送作业题目。翻转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仍然要按照之前课前预习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和任务,这个阶段的作业和任务较之前的要有提升。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结合“雨课堂”实践
为了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笔者以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中窗体部分为例,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与之前的学习模式有何不同。该实例是实现文本框输入圆的半径,点“计算”命令按钮,可以计算圆的面积,面积显示在另一个文本框里。如图1所示。所有的操作过程都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
班级学生之前已经完成窗体控件的学习,熟悉掌握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对于VBA编程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模块、子过程(sub过程),还有常量、变量及表达式的使用情况等都有一定了解。在得到微视频之后,具备了自动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对于课前提出的问题先大家讨论共同解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统一解答。该实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命令按钮计算圆的半径,涉及VBA编程部分,如图2所示。
整个课堂可以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比如在程序部分,可以对变量设定提出选择题问题,供学生选择,变量设定的数量及变量设定的类型,都可以前提编制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变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次,就是文本框的取值问题,同样可以编制问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框Value值的用法。
这些问题统一解决后,对学生课前的练习进行点评,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让同学上台来介绍学习经验,学生的现身说法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最后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微课的时候,有重复观看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生的积极作用。
4结语
总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并实行的,学生对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工具也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有效提高。综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雨课堂”教学工具使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课后反思掌握问题的教学模式。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教师增强了教学信心,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为我们教学改革继续前行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