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尖: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栏作家,影评人,著有《非常罪,非常美》《乱来》《例外》《夜短梦长》等。2018年8月,出版最新随笔集《一寸灰》。
从《万象》的台柱到“沪上第一影评人”,她的文章成为一代人的影史科普与观影指南
如果说影评人是电影的筛子,那么毛尖就是影评人的筛子。
1998年末,《万象》杂志创刊,承续了上世纪40年代老《万象》以“趣味”为帜的特点,品评琴棋书画,回忆民国掌故,“有点像花边文学,可以让一闲人,身穿家居服,随意躺在沙发上、床榻上展卷阅读”。
毛尖:没到可以分期的地步,经典作家才有资格分期。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年份,一个是2000年从香港读完博士回来,开始写专栏,开始大规模看国产影视剧;一个是2004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我的个人认知,往大里说,他建构了我的人类责任感;再一个是2008年大地震看到学生一代突然长大成人,还有后来的2012年等等。
《环球人物》:哪些书和影像,是你常常重温的?
毛尖:小津安二郎、费里尼和希区柯克,是我的影像三老;《红楼梦》《金瓶梅》和莎士比亚、奥斯汀,是我经常重温的。上课会用到,写作会用到,看了烂片烂小说,也会拿来洗刷一下视线。拿小津说吧,文艺青年时代看,多少是因为看了以后可以卖弄;现在看,是感同身受,尤其我的年龄,也已经赶上小津拍《晚春》的年纪,接近他拍《东京物语》的年龄了。时间会把相思变成灰,时间的魔法也会让我更理解小津。
《环球人物》:你的阅读和观影偏好,发生过哪些变化?
毛尖:我们这一代,很奇怪的,似乎没有特别欣赏无能的阶段。我们进大学的时候,赶上上世纪80年代末,“读书热”没有过去,“后现代”已经登场。不管老师朋友讲多么高深的议题,我们都承受下来,听不懂就去图书馆补课。越是装神弄鬼的电影,越要看。90年代后期我去香港读博士,还保持了那种追看电影史上最难懂电影的习惯,如此3年。今天想想,当年居然能把像《去年在马里安巴》这种超文艺的电影全部撸一遍,也算是激情万丈。我现在对这些电影提不起劲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穿越还是懒惰。
《环球人物》:你有没有一些独特的欣赏癖好,可能是一些影评人或学院派不太“待见”的?
毛尖:肯定有啦。因为在《文汇报》上开了一个“看电视”的专栏,我被很多朋友痛心地说“堕落”。看了那么多烂剧,我有时也怀疑现在的智商和情商。我曾经那么积极地攀登科学高峰,现在却会在家里花10个小时看《延禧攻略》。最近10年,我花在烂剧上的时间可以说构成工伤了。所以,这种剧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既是庸俗,也是重口,其核心美学是黄片式的重复和低端。 《环球人物》:分享一些难忘的观影体验吧。
毛尖:童年时代第一次在央视看到日本电影,我至今都不知道片名,但日本女人的服饰以及她们在家庭中的忍气吞声,让我非常震惊,因为在我们家,什么事情都是外婆妈妈说了算,从来没看她们低声下气过。还有第一次看《感官的王国》,那次是聚众看的,大家没一点思想准备,但也不好意思大惊小怪好像很没见过世面,所以人人都熬过了自己的震惊,那次体验古怪至极,现在想想还会发笑。后来电影看多了,但第一次看特吕弗的《四百击》,看费穆的《小城之春》,看侯孝贤的《恋恋风尘》,还是很难忘。
《环球人物》:《一寸灰》后记中说“我从一个标准文艺青年变成一个越来越像我妈的中年妇女”。对这种变化,你欣然接受吗?
毛尖:完全接受。《一寸灰》是我向青春期的一次正式告别。在那个年代,我曾经多愁善感過,要死要活过,辛苦跋涉过。《一寸灰》之后,我可以像我妈一样,有力气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相处了。所谓肉身,我说的是物理的肉身,也就是说,我不再觉得腰里多一点肉受不了,脸上长一颗痘就不行,现在我可以接受生活对我的全部改造,跟我妈妈那样。
《环球人物》:《一寸灰》里有对学生时代的描写。华东师大,丽娃河畔,对你意味着什么?
毛尖:我的基本人生走势,是在那个时候被奠定的,大学4年、研究生3年,我的导师我的师兄师妹,学校后门的每一个小贩每一个小店老板,去过的书店淘过的碟,都深深镌刻进我的人生。课堂重要,后门也重要。一天的课,最晚到8点就结束了,但后门的生活才开始,尤其夏天,生活仿佛永不落幕的样子,茶叶蛋老太婆身上有一万个大学生的青春记忆,兜卖便宜电话卡的小伙子也跟无数姑娘有过手的接触。现在没有这样的学校后门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更乐意外卖。
《环球人物》:近些年开了哪些课?新时代的华师大姑娘小伙儿们,带给你哪些惊喜和苦恼?
毛尖:从教以来,上过二三十门课了,就差体育课。不过这几年稳定了,本科上英美文学,研究生上电影课,另外几门选修课,爱情文学课、城市经典课等,全校公选课都是和师兄罗岗以及同事等人合开的。新时代的学生,永远会带来惊喜带来苦恼,比如每年上莎剧,会让学生自己演一次莎剧,有些学生的表现简直可以直接去环球剧场;但偶尔也有同学,就在里面客串一个佣人一个奶妈,也想混个成绩,给还是不给呢?我一般还是给的,知道毕业的艰辛。
《环球人物》:看《一寸灰》才知道,你在《黄金时代》里当过群众演员(可惜被剪了)。“触电”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间去一个片场,你想去看哪部电影的拍摄?
毛尖:触电以后才知道,拍电影属于局部惊喜整体无聊的活儿。那天下午就拍我们几个群演没有一句台词的一个场景,整整一下午,反复重拍,要不是许鞍华是我非常尊敬的导演,我被三次NG后就想尥蹶子了。所以,很庆幸被剪掉,因为肯定表现不好。不过这事让我对电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好的导演就是不放过一个细节。我藏在桌子底下的脚,许鞍华导演也让我穿了一双上世纪30年代的皮鞋。如果有可能穿越,我想去希区柯克《捉贼记》的片场,看希胖用什么眼神看他的加里·格兰特,又用什么眼神看格蕾丝·凯利。
《环球人物》:在《一寸灰》里,一边是小津、希区柯克,一边是《三生三世》和《小时代》。你怎么平衡这种口味的跨越?
毛尖:说句大白话,我的评论基本是持一个老百姓的视角。我的自我提醒是,不搞术语不玩高深。至于从烂片到小津,这个本来就是文化研究的跨度,对我而言,从来不构成平衡的难度,臭豆腐吃得,佛跳墙也吃得。
《环球人物》:对于今年最热的“爆款”,比如《镇魂》和《延禧攻略》,你有什么看法?
毛尖:《延禧攻略》我看了,好处还是有,富察皇后的形象算是宫廷剧里比较新鲜的,但是此类剧蔓延的一个文化后果是什么?中国历史的低级化尚且不说,中国观众也会成为新低幼族,上世纪90年代的盗版文化成果,要被耗尽了。
《环球人物》:面对国产电影,你觉得在繁盛背后,其所缺席的声音是什么?
毛尖:说中国电影繁盛,也就中国银幕数繁盛,好像世界第一了吧。其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繁盛呢?《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票房和口碑都好,就是我们的影视剧实在品种稀缺。看看现在霸屏的两剧就知道,《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忙死乾隆的背后是什么,中国影视剧生态实在差啊。当然,我们也没法向中国导演提要求,说起来他们还一肚子苦水,但作为观众,我们至少可以要求编导演员都敬业吧。《延禧攻略》不算差,但乾隆在剧中鉴赏的几幅画,能不能至少做到名实相符呢?道具组能不能仔细点,壮年乾隆打开的画,上面都盖着老年乾隆的章噢。
《环球人物》:现在你抱持期待的中国导演是哪位?最近看过的比较惊喜的国产电影呢?
毛尖:对已经烂熟的中国大师们,中国观众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吧,除了姜文,他的下一部电影,我还是会买票去看,他还是有可能性。不过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在年轻电影人身上,现在中国电影界涌入了很多从影评起步的制片和导演,跟法国新浪潮《电影笔记》派有出发点的相似性,但愿,“荞麦疯长”。最近看过的最好国产电影,也就是《我不是药神》。
《环球人物》:对你来说,评价一部电影为“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最近一部引起你“观看不适”的电影或剧集是什么?
毛尖:一般来说,好电影都是溢出标准的作品;而坏电影,则是没有达到标准的产物,常常既没有原创性也没有统一性。一部好电影无所不能,所有的好电影都是对规矩的突破,但是编导和演员知道规矩是什么,比如刚刚说的《药神》。至于观看不适,有时候好电影也会引发不适,像安东尼奥尼,他经常就会把观众带离观影的舒适区,迫使你思考。不过我想你要问的“不适”,是看乱七八糟的“神剧”所引发的不适吧。这些年,看过太多神剧烂剧,引发不适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不过,周迅演十几岁少女,胸前再整个大蝴蝶结,要观众惊艳,确实就只剩下“惊”了。
从《万象》的台柱到“沪上第一影评人”,她的文章成为一代人的影史科普与观影指南
如果说影评人是电影的筛子,那么毛尖就是影评人的筛子。
1998年末,《万象》杂志创刊,承续了上世纪40年代老《万象》以“趣味”为帜的特点,品评琴棋书画,回忆民国掌故,“有点像花边文学,可以让一闲人,身穿家居服,随意躺在沙发上、床榻上展卷阅读”。
毛尖:没到可以分期的地步,经典作家才有资格分期。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年份,一个是2000年从香港读完博士回来,开始写专栏,开始大规模看国产影视剧;一个是2004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我的个人认知,往大里说,他建构了我的人类责任感;再一个是2008年大地震看到学生一代突然长大成人,还有后来的2012年等等。
《环球人物》:哪些书和影像,是你常常重温的?
毛尖:小津安二郎、费里尼和希区柯克,是我的影像三老;《红楼梦》《金瓶梅》和莎士比亚、奥斯汀,是我经常重温的。上课会用到,写作会用到,看了烂片烂小说,也会拿来洗刷一下视线。拿小津说吧,文艺青年时代看,多少是因为看了以后可以卖弄;现在看,是感同身受,尤其我的年龄,也已经赶上小津拍《晚春》的年纪,接近他拍《东京物语》的年龄了。时间会把相思变成灰,时间的魔法也会让我更理解小津。
《环球人物》:你的阅读和观影偏好,发生过哪些变化?
毛尖:我们这一代,很奇怪的,似乎没有特别欣赏无能的阶段。我们进大学的时候,赶上上世纪80年代末,“读书热”没有过去,“后现代”已经登场。不管老师朋友讲多么高深的议题,我们都承受下来,听不懂就去图书馆补课。越是装神弄鬼的电影,越要看。90年代后期我去香港读博士,还保持了那种追看电影史上最难懂电影的习惯,如此3年。今天想想,当年居然能把像《去年在马里安巴》这种超文艺的电影全部撸一遍,也算是激情万丈。我现在对这些电影提不起劲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穿越还是懒惰。
《环球人物》:你有没有一些独特的欣赏癖好,可能是一些影评人或学院派不太“待见”的?
毛尖:肯定有啦。因为在《文汇报》上开了一个“看电视”的专栏,我被很多朋友痛心地说“堕落”。看了那么多烂剧,我有时也怀疑现在的智商和情商。我曾经那么积极地攀登科学高峰,现在却会在家里花10个小时看《延禧攻略》。最近10年,我花在烂剧上的时间可以说构成工伤了。所以,这种剧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既是庸俗,也是重口,其核心美学是黄片式的重复和低端。 《环球人物》:分享一些难忘的观影体验吧。
毛尖:童年时代第一次在央视看到日本电影,我至今都不知道片名,但日本女人的服饰以及她们在家庭中的忍气吞声,让我非常震惊,因为在我们家,什么事情都是外婆妈妈说了算,从来没看她们低声下气过。还有第一次看《感官的王国》,那次是聚众看的,大家没一点思想准备,但也不好意思大惊小怪好像很没见过世面,所以人人都熬过了自己的震惊,那次体验古怪至极,现在想想还会发笑。后来电影看多了,但第一次看特吕弗的《四百击》,看费穆的《小城之春》,看侯孝贤的《恋恋风尘》,还是很难忘。
从文艺青年到中年妇女
《环球人物》:《一寸灰》后记中说“我从一个标准文艺青年变成一个越来越像我妈的中年妇女”。对这种变化,你欣然接受吗?
毛尖:完全接受。《一寸灰》是我向青春期的一次正式告别。在那个年代,我曾经多愁善感過,要死要活过,辛苦跋涉过。《一寸灰》之后,我可以像我妈一样,有力气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相处了。所谓肉身,我说的是物理的肉身,也就是说,我不再觉得腰里多一点肉受不了,脸上长一颗痘就不行,现在我可以接受生活对我的全部改造,跟我妈妈那样。
《环球人物》:《一寸灰》里有对学生时代的描写。华东师大,丽娃河畔,对你意味着什么?
毛尖:我的基本人生走势,是在那个时候被奠定的,大学4年、研究生3年,我的导师我的师兄师妹,学校后门的每一个小贩每一个小店老板,去过的书店淘过的碟,都深深镌刻进我的人生。课堂重要,后门也重要。一天的课,最晚到8点就结束了,但后门的生活才开始,尤其夏天,生活仿佛永不落幕的样子,茶叶蛋老太婆身上有一万个大学生的青春记忆,兜卖便宜电话卡的小伙子也跟无数姑娘有过手的接触。现在没有这样的学校后门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更乐意外卖。
《环球人物》:近些年开了哪些课?新时代的华师大姑娘小伙儿们,带给你哪些惊喜和苦恼?
毛尖:从教以来,上过二三十门课了,就差体育课。不过这几年稳定了,本科上英美文学,研究生上电影课,另外几门选修课,爱情文学课、城市经典课等,全校公选课都是和师兄罗岗以及同事等人合开的。新时代的学生,永远会带来惊喜带来苦恼,比如每年上莎剧,会让学生自己演一次莎剧,有些学生的表现简直可以直接去环球剧场;但偶尔也有同学,就在里面客串一个佣人一个奶妈,也想混个成绩,给还是不给呢?我一般还是给的,知道毕业的艰辛。
《环球人物》:看《一寸灰》才知道,你在《黄金时代》里当过群众演员(可惜被剪了)。“触电”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间去一个片场,你想去看哪部电影的拍摄?
毛尖:触电以后才知道,拍电影属于局部惊喜整体无聊的活儿。那天下午就拍我们几个群演没有一句台词的一个场景,整整一下午,反复重拍,要不是许鞍华是我非常尊敬的导演,我被三次NG后就想尥蹶子了。所以,很庆幸被剪掉,因为肯定表现不好。不过这事让我对电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好的导演就是不放过一个细节。我藏在桌子底下的脚,许鞍华导演也让我穿了一双上世纪30年代的皮鞋。如果有可能穿越,我想去希区柯克《捉贼记》的片场,看希胖用什么眼神看他的加里·格兰特,又用什么眼神看格蕾丝·凯利。
但愿“荞麦疯长”
《环球人物》:在《一寸灰》里,一边是小津、希区柯克,一边是《三生三世》和《小时代》。你怎么平衡这种口味的跨越?
毛尖:说句大白话,我的评论基本是持一个老百姓的视角。我的自我提醒是,不搞术语不玩高深。至于从烂片到小津,这个本来就是文化研究的跨度,对我而言,从来不构成平衡的难度,臭豆腐吃得,佛跳墙也吃得。
《环球人物》:对于今年最热的“爆款”,比如《镇魂》和《延禧攻略》,你有什么看法?
毛尖:《延禧攻略》我看了,好处还是有,富察皇后的形象算是宫廷剧里比较新鲜的,但是此类剧蔓延的一个文化后果是什么?中国历史的低级化尚且不说,中国观众也会成为新低幼族,上世纪90年代的盗版文化成果,要被耗尽了。
《环球人物》:面对国产电影,你觉得在繁盛背后,其所缺席的声音是什么?
毛尖:说中国电影繁盛,也就中国银幕数繁盛,好像世界第一了吧。其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繁盛呢?《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票房和口碑都好,就是我们的影视剧实在品种稀缺。看看现在霸屏的两剧就知道,《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忙死乾隆的背后是什么,中国影视剧生态实在差啊。当然,我们也没法向中国导演提要求,说起来他们还一肚子苦水,但作为观众,我们至少可以要求编导演员都敬业吧。《延禧攻略》不算差,但乾隆在剧中鉴赏的几幅画,能不能至少做到名实相符呢?道具组能不能仔细点,壮年乾隆打开的画,上面都盖着老年乾隆的章噢。
《环球人物》:现在你抱持期待的中国导演是哪位?最近看过的比较惊喜的国产电影呢?
毛尖:对已经烂熟的中国大师们,中国观众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吧,除了姜文,他的下一部电影,我还是会买票去看,他还是有可能性。不过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在年轻电影人身上,现在中国电影界涌入了很多从影评起步的制片和导演,跟法国新浪潮《电影笔记》派有出发点的相似性,但愿,“荞麦疯长”。最近看过的最好国产电影,也就是《我不是药神》。
《环球人物》:对你来说,评价一部电影为“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最近一部引起你“观看不适”的电影或剧集是什么?
毛尖:一般来说,好电影都是溢出标准的作品;而坏电影,则是没有达到标准的产物,常常既没有原创性也没有统一性。一部好电影无所不能,所有的好电影都是对规矩的突破,但是编导和演员知道规矩是什么,比如刚刚说的《药神》。至于观看不适,有时候好电影也会引发不适,像安东尼奥尼,他经常就会把观众带离观影的舒适区,迫使你思考。不过我想你要问的“不适”,是看乱七八糟的“神剧”所引发的不适吧。这些年,看过太多神剧烂剧,引发不适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不过,周迅演十几岁少女,胸前再整个大蝴蝶结,要观众惊艳,确实就只剩下“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