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读《三国》是大二时候,那时还只是个懵懂少年,年少能懂英雄血,却难懂人生泪,可能也只是当武侠小说来看看,过个瘾就过了。当时对孙权、孙策倒也没什么感觉,最多也就羡慕抱得美人归罢了。却独爱周瑜和诸葛。苏东坡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虽生不逢时,未见周郎,但从苏先生的话语间,已然感受到了周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和征战路途上的铿锵壮志。至于诸葛,我想更不必说了,是每一代人所向往的,生于茅庐,登于高堂。
第二次读《三国》是刚工作的时候。那时刚刚踏上新的征程,从学生身份,摇身一变,站上三尺讲台,“翻身农奴把主做”。在刚入职的紧张、激动,对未来的满心期待和人生的高度自信中,再次拿起了《三国》。
年少喜爱东吴,现在则更喜欢曹操。可能是因为诸葛太过完美,无法企及,选择放弃追求。至于周瑜,我想可能是罗老先生不太喜欢这个“角色”,思考的越深入就越不喜欢。当然也有史书记载公瑾并非“量窄”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
第二次翻阅《三国》,曹操这个“一世奸雄”瞬间占据了内心,不禁感慨:豪气!霸气!他也确实霸气,五色棒打死蹇硕的叔叔;《龟虽寿》和《观沧海》;把吕伯奢杀了,就连流氓也流氓得那么有霸气: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赤壁战败后的“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无一不体现出曹操为人的豪爽和做事的霸气(可能也可以理解为冷血吧)。
这时候的自己也正是迫切想要在事业上“建功立业”。曹操一生叱咤风云,气吞万里,运筹帷幄,文治武功。这样的人物刚好符合此时内心对自己的设想,喜欢上他也无可厚非,不能算是喜新厌旧。虽然事实证明自己没能拥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也不可能完成曹操的“丰功伟业”,但摒弃任何价值观,单说其个人才华。从这方面讲,曹操无疑是个杰出人才,再多的华丽辞藻,也无法让我完美表达出对他的敬佩。
还是借用一下余光中对曹操的评价:
夜读曹操,竟起了烈士的幻觉
震荡腔膛的节奏忐忑
依然是暮年这片壮心
依然是满峡风浪
前仆后继,轮番摇撼这孤岛
……
第三次拿起《三国》,想必不再会憧憬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了。在人生的思考中,对于自己的定位慢慢趋于“中庸”,“中庸”而非中庸,亦是一种境界。想不到的是,10年后,居然会喜欢上那个当初无比唾弃的刘备这个阴险、奸诈的小人。
都说:少年之时读三国是论英雄,中年以后再读三国能悟人生。细细想来,刘备还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想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他,可又好像不太合适,他不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于他而言又似乎有些过了,他也不是没有大志向的人。思虑再三,还真的很难有好的词汇可以形容这么一个可气可恨又可爱的刘玄德。
本应英雄出少年,可前二十年的失败让刘备空老了岁月,又搭上几年的安逸让刘备进取之心几乎消磨殆尽。他的流泪是因为感悟到了人生的痛点,也是泪点。这难道不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极少数人可以一路坦途,我们哪个不是一路披荆斩棘,磕磕碰碰的走过来。历经诸多磨难,还能不被打趴下的才是真英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项羽肯定不是真英雄,只能算是豪杰。
历史上多把刘备的成功归于他的仁义。这倒也是他的人格魅力,善于结交豪侠,青年们都愿意跟他混,年轻时候他就收获了一大批绿林豪杰,如中山豪商张世平、苏双,这才让白手起家的刘备有了资本,还有刘、关、张结义,都是他日后战斗的火力来源。刘备的仁德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在当县尉的时候,连刺客都不忍心对他下手,没有人愿意救援陶谦的时候,也是刘备义无反顾的去了。多少人对他交口称赞,多少人随他颠簸万里,多少人愿意一路相随,都是因为他的仁德。所以,史书评价仁德为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也不为过。当然,我们“刘小强”的演技也肯定担当得起国家一级演员称号。
那除了仁义,刘备就没有其他优点了吗?当然不是!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被刘备演绎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刘备多次走失家人和兄弟,直到徐庶让他赢了第一次,赤壁之战后,更是一战崛起,可此时的他,已47岁。第一次击曹操,一雪前耻之时更是58岁了。年近花甲,战场厮杀,几十年风雨,唯初心不改。曹操评论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連曹操都这样评论,我们又怎敢说他不是一个英雄,一个垂暮之年依然不忘初心的英雄人物。
尽管大半生都在被命运暴击,没有被生活温柔以待,他也时常哭泣,但从未想过放弃心中的那团火,依旧为此在努力。其实,这才是人生最真实的样子,总是有着各种糟心的事,各种不如意,你可以哭泣,但不能一蹶不振,只有不断地努力,才有希望。
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不畏坎坷,只管前行。很多人总是在感慨人生艰难,讲自己的不堪遭遇,但同刘备的人生经历相比起来,所遇到的挫折和屈辱比起来,你所遇到的那些事又何足挂齿。
我们经常说,愿你不忘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刘备就是那个不改初心的老男孩,一直在同命运抗争,一直在为初心折腾,最终成为时代的主角,成为三国里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
第二次读《三国》是刚工作的时候。那时刚刚踏上新的征程,从学生身份,摇身一变,站上三尺讲台,“翻身农奴把主做”。在刚入职的紧张、激动,对未来的满心期待和人生的高度自信中,再次拿起了《三国》。
年少喜爱东吴,现在则更喜欢曹操。可能是因为诸葛太过完美,无法企及,选择放弃追求。至于周瑜,我想可能是罗老先生不太喜欢这个“角色”,思考的越深入就越不喜欢。当然也有史书记载公瑾并非“量窄”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
第二次翻阅《三国》,曹操这个“一世奸雄”瞬间占据了内心,不禁感慨:豪气!霸气!他也确实霸气,五色棒打死蹇硕的叔叔;《龟虽寿》和《观沧海》;把吕伯奢杀了,就连流氓也流氓得那么有霸气: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赤壁战败后的“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无一不体现出曹操为人的豪爽和做事的霸气(可能也可以理解为冷血吧)。
这时候的自己也正是迫切想要在事业上“建功立业”。曹操一生叱咤风云,气吞万里,运筹帷幄,文治武功。这样的人物刚好符合此时内心对自己的设想,喜欢上他也无可厚非,不能算是喜新厌旧。虽然事实证明自己没能拥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也不可能完成曹操的“丰功伟业”,但摒弃任何价值观,单说其个人才华。从这方面讲,曹操无疑是个杰出人才,再多的华丽辞藻,也无法让我完美表达出对他的敬佩。
还是借用一下余光中对曹操的评价:
夜读曹操,竟起了烈士的幻觉
震荡腔膛的节奏忐忑
依然是暮年这片壮心
依然是满峡风浪
前仆后继,轮番摇撼这孤岛
……
第三次拿起《三国》,想必不再会憧憬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了。在人生的思考中,对于自己的定位慢慢趋于“中庸”,“中庸”而非中庸,亦是一种境界。想不到的是,10年后,居然会喜欢上那个当初无比唾弃的刘备这个阴险、奸诈的小人。
都说:少年之时读三国是论英雄,中年以后再读三国能悟人生。细细想来,刘备还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想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他,可又好像不太合适,他不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于他而言又似乎有些过了,他也不是没有大志向的人。思虑再三,还真的很难有好的词汇可以形容这么一个可气可恨又可爱的刘玄德。
本应英雄出少年,可前二十年的失败让刘备空老了岁月,又搭上几年的安逸让刘备进取之心几乎消磨殆尽。他的流泪是因为感悟到了人生的痛点,也是泪点。这难道不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极少数人可以一路坦途,我们哪个不是一路披荆斩棘,磕磕碰碰的走过来。历经诸多磨难,还能不被打趴下的才是真英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项羽肯定不是真英雄,只能算是豪杰。
历史上多把刘备的成功归于他的仁义。这倒也是他的人格魅力,善于结交豪侠,青年们都愿意跟他混,年轻时候他就收获了一大批绿林豪杰,如中山豪商张世平、苏双,这才让白手起家的刘备有了资本,还有刘、关、张结义,都是他日后战斗的火力来源。刘备的仁德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在当县尉的时候,连刺客都不忍心对他下手,没有人愿意救援陶谦的时候,也是刘备义无反顾的去了。多少人对他交口称赞,多少人随他颠簸万里,多少人愿意一路相随,都是因为他的仁德。所以,史书评价仁德为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也不为过。当然,我们“刘小强”的演技也肯定担当得起国家一级演员称号。
那除了仁义,刘备就没有其他优点了吗?当然不是!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被刘备演绎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刘备多次走失家人和兄弟,直到徐庶让他赢了第一次,赤壁之战后,更是一战崛起,可此时的他,已47岁。第一次击曹操,一雪前耻之时更是58岁了。年近花甲,战场厮杀,几十年风雨,唯初心不改。曹操评论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連曹操都这样评论,我们又怎敢说他不是一个英雄,一个垂暮之年依然不忘初心的英雄人物。
尽管大半生都在被命运暴击,没有被生活温柔以待,他也时常哭泣,但从未想过放弃心中的那团火,依旧为此在努力。其实,这才是人生最真实的样子,总是有着各种糟心的事,各种不如意,你可以哭泣,但不能一蹶不振,只有不断地努力,才有希望。
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不畏坎坷,只管前行。很多人总是在感慨人生艰难,讲自己的不堪遭遇,但同刘备的人生经历相比起来,所遇到的挫折和屈辱比起来,你所遇到的那些事又何足挂齿。
我们经常说,愿你不忘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刘备就是那个不改初心的老男孩,一直在同命运抗争,一直在为初心折腾,最终成为时代的主角,成为三国里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