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有故乡,都有童年,就带他去那个地方,那个广阔、自在、安全却逐渐陌生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乡村对于孩子的意义。
最开始,我只是对儿子馒头描绘了关于在老家过暑假的畅想。
我们先聊了聊妈妈小时候怎么过暑假:白天会看一会儿书,然后就跟着小朋友们一起找蛐蛐、翻蚂蚱、捉知了,那时候还有池塘,可以去钓鱼、捉田螺。
然后我们讨论他将会遇到些什么:可以摘桃子吃,老家有280亩果园农场,各种瓜果一应俱全;增加一个趣味选项——外公熟悉各种乐器,可以看看,摸摸,听听,甚至学学(我爸有个小剧团,以当地的泗州戏、黄梅戏和河南豫剧为主,暑假正是演出的旺季)。
这么一说完,馒头原本打算去神农架旅游的计划就更改了。“妈妈,我暑假就在安徽待着吧,可以感受下妈妈小时候是怎么过的,再向外公学点儿乐器,我觉得很好玩。”他说。
馒头这么一说,难题扔给了我。
我到底该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攒一个被我描述得如此完美的梦想夏令营?
营址好解决,自然是选择我自己从小长大的乡村。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如今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天都需要出入北京各种时髦高级的拍卖会艺术展,感觉上已经离老家特别遥远。但是夜深人静细细回想,那处乡野印记带给我的滋养和感动,却从来未曾消失。我想,回趟老家,给城里像馒头这样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们找一处混合着野花和泥土芳香的广阔天地,还是可以说走就走的。
记得第一次带儿子们回老家,7岁的老大馒头有些错乱,因为在北京,他连在楼下院子里摘个树叶也要被制止,结果到了乡下,随便出入院子,想吃黄瓜摘黄瓜,想吃西红柿摘西红柿。一开始他还问我:“能摘吗?”后来问都不问,只要有人,他打声招呼就径直进去摘——因为整个村庄,有一半人都是我们的亲戚或親戚的亲戚。回乡一共两天,他吃了在北京几个月加起来也吃不了的黄瓜和桃。
那两天,老大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
1.“妈妈,我能留在这里过暑假吗?一整个暑假。”
2.“妈妈,你小时候过得也太爽了!”
老二更是玩得连洁癖都不治而愈了。从一个小婴儿开始,老二就表现出过分的洁癖,身上哪怕滴了一滴水、沾了一点灰也要换掉衣服。学会了自己换衣服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每天衣服怎么洗洗晒晒都不够换。可来了乡下以后,从早到晚跟着哥哥姐姐一起蹚水爬树,摸爬滚打,浑身脏透,压根不再提换衣服的事。
这就是最合适的选址。
对于广大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这样一处乡野应该并不难找。我们都有故乡,都有童年,就带他去那个地方,那个广阔、自在、安全却逐渐陌生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乡村对于孩子的意义——他们天然就应该与游戏、大地甚至最普通的植物、河流、飞虫为伍;他们的双脚应该拿来丈量土地,双手应该用来与蝴蝶嬉戏;他们值得体验每天在鸡鸣中起床,在月升时入睡,周围只有世间万物和他们身心的撞击。
这不正是将自然夏令营的理念,配合天然有机的农场资源,把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以城市的资源享受乡村乐趣的乌托邦”吗?
一直以来,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凭空创造的能力都比发达国家要弱一些,根本原因来自于,我们停留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过多,而对天地间包括人类创造的其他文明的感受太少。
回乡这几天,我亲眼见到,乡村的孩子是怎么在大自然中学习一切的。
他们随便一张纸片一支笔头,就能在葡萄园里写生,画真正的葡萄,而不是书本上的葡萄,彻底感受真正的自然艺术;
他们只要走出房门,就能接受自然教育,早上和傍晚全部在田野和树林里收集植物标本,晚上馒头和其他孩子一起制作标本,他们会热情地告诉他每一片叶子的不同;
平时需要唠叨一百遍的“请帮妈妈做家务”,在这里完全是自动模式:你能想象学龄前的孩子是如何学习园艺栽培和厨艺课程的吗?馒头二话不说就撸起袖子帮邻家爷爷奶奶种花种菜种庄稼,还学会了制作青菜沙拉和西红柿炒鸡蛋——鸡蛋是自己去鸡窝捡的,青菜水果也是自己采摘,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跟村民奶奶学会了蒸馒头、包包子;
闲暇时分,馒头四处游逛,用我的手机给老县城民国时期的石板街和木头联合门、黄昏时的火烧云、麦田里的稻草人、清晨小花上的露珠拍下照片,这审美、构图都是浑然天成的摄影课,可谓无师自通;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常常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看过的书、经历的事、听过的歌;凉爽的午后,他们热火朝天地在祠堂前拔河;晴朗的星夜,他们担着凳子结伴去晒谷场看露天电影;天气适宜的晚上,他们甚至在院子里搭了个帐篷露营……
我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营地内容了。
我小时候的农村,比今天的农村热闹,有生机,有希望。没有留守儿童,我们在外面疯一天大人也不会找。饿了随便去一个认识的人家吃两口,谁从哪块地里经过看到我们其中一个,路过家门口的时候都会告诉外婆一声。
跟城里孩子相比,我们这些乡村的孩子丝毫不输。我们会爬树,晚上打着手电捉知了,看过真正的社戏,搬过板凳走夜路去隔壁村看露天电影……这些只在城里孩子课本中出现的浪漫桥段,是我们真真切切参与过的现实。
而今天,一个城里孩子和乡村孩子的差距是巨大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丰富程度的差异,更是这里的孩子被剥夺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天然优势。
那次回乡之旅临近离开,我和馒头来了一场交流。
我问:“如果让你带城里的好朋友们过来乡村,你希望他们获得哪些不一样的乐趣体验?”
“我想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一起拔河,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还有一起打游戏;想让他们像我一样,在这里过一段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早上起来用压井打的水刷牙洗脸,很凉;想让他们试试早餐自己去鸡窝捡一个鸡蛋,摘几根黄瓜和青菜,煎个蛋拌个沙拉,端上桌后喊妈妈起床吃;想让他们试试忘记手机和电脑一整天,白天看书,捉蛐蛐,钓鱼,晚上看露天电影,打着灯笼捉知了;还想让他们学一点耕种常识,知道一日三餐的来历,妈妈,我特别自豪,原来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一日三餐!”馒头激动得连语调都高昂起来。
我接着问:“那如果让你给乡村的孩子们送一些礼物、带来一些改变,你希望为他们做什么呢?”
馒头略略沉思一番,说:“我想在这里建一所乡村图书馆,每年我们暑假过来的时候,都给他们带最新的书,这样当下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图书馆里一起看书、聊天;还想办一个乡村电影院,找一片空地,大家搬着小板凳来就可以了,我把以前看过的、国内或国外的、卡通或真人的好电影全都带过来,让这里的孩子们看看,电影有多奇妙、多打动人,里面的情感都是真的,道理也是真的!”
孩子说的内容特别实在。这并不难实现,而且非常有意义。最重要的是,这样做不是在“消费”乡村,而是理解乡村后,想方设法去回报这片故土。
说回我的夏令营计划吧!假如在我的协助下,这个营真的开成功了,这些梦想真的实现了,那么不仅小小的村庄会因为天南海北孩子们的到来焕发生机,城里孩子也能在乡村里获得更重要的生命体验,重新在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扎根之地——谁知道这样一次夏令营,这样一场相遇,这样一番经历,能给未来的他们撒下怎样的种子,开出什么类型的花!
我们不能为了仰望星空,而忘记筑梦踏石的土地——这就是我对夏令营的想法,也是对乡村的想法,更是对儿童教育的想法。
最开始,我只是对儿子馒头描绘了关于在老家过暑假的畅想。
我们先聊了聊妈妈小时候怎么过暑假:白天会看一会儿书,然后就跟着小朋友们一起找蛐蛐、翻蚂蚱、捉知了,那时候还有池塘,可以去钓鱼、捉田螺。
然后我们讨论他将会遇到些什么:可以摘桃子吃,老家有280亩果园农场,各种瓜果一应俱全;增加一个趣味选项——外公熟悉各种乐器,可以看看,摸摸,听听,甚至学学(我爸有个小剧团,以当地的泗州戏、黄梅戏和河南豫剧为主,暑假正是演出的旺季)。
这么一说完,馒头原本打算去神农架旅游的计划就更改了。“妈妈,我暑假就在安徽待着吧,可以感受下妈妈小时候是怎么过的,再向外公学点儿乐器,我觉得很好玩。”他说。
馒头这么一说,难题扔给了我。
我到底该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攒一个被我描述得如此完美的梦想夏令营?
怎么去选址:
一处乡野一处家
营址好解决,自然是选择我自己从小长大的乡村。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如今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天都需要出入北京各种时髦高级的拍卖会艺术展,感觉上已经离老家特别遥远。但是夜深人静细细回想,那处乡野印记带给我的滋养和感动,却从来未曾消失。我想,回趟老家,给城里像馒头这样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们找一处混合着野花和泥土芳香的广阔天地,还是可以说走就走的。
记得第一次带儿子们回老家,7岁的老大馒头有些错乱,因为在北京,他连在楼下院子里摘个树叶也要被制止,结果到了乡下,随便出入院子,想吃黄瓜摘黄瓜,想吃西红柿摘西红柿。一开始他还问我:“能摘吗?”后来问都不问,只要有人,他打声招呼就径直进去摘——因为整个村庄,有一半人都是我们的亲戚或親戚的亲戚。回乡一共两天,他吃了在北京几个月加起来也吃不了的黄瓜和桃。
那两天,老大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
1.“妈妈,我能留在这里过暑假吗?一整个暑假。”
2.“妈妈,你小时候过得也太爽了!”
老二更是玩得连洁癖都不治而愈了。从一个小婴儿开始,老二就表现出过分的洁癖,身上哪怕滴了一滴水、沾了一点灰也要换掉衣服。学会了自己换衣服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每天衣服怎么洗洗晒晒都不够换。可来了乡下以后,从早到晚跟着哥哥姐姐一起蹚水爬树,摸爬滚打,浑身脏透,压根不再提换衣服的事。
这就是最合适的选址。
对于广大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这样一处乡野应该并不难找。我们都有故乡,都有童年,就带他去那个地方,那个广阔、自在、安全却逐渐陌生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乡村对于孩子的意义——他们天然就应该与游戏、大地甚至最普通的植物、河流、飞虫为伍;他们的双脚应该拿来丈量土地,双手应该用来与蝴蝶嬉戏;他们值得体验每天在鸡鸣中起床,在月升时入睡,周围只有世间万物和他们身心的撞击。
这不正是将自然夏令营的理念,配合天然有机的农场资源,把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以城市的资源享受乡村乐趣的乌托邦”吗?
怎么安排内容:
最好的学习都发生在场景中
一直以来,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凭空创造的能力都比发达国家要弱一些,根本原因来自于,我们停留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过多,而对天地间包括人类创造的其他文明的感受太少。
回乡这几天,我亲眼见到,乡村的孩子是怎么在大自然中学习一切的。
他们随便一张纸片一支笔头,就能在葡萄园里写生,画真正的葡萄,而不是书本上的葡萄,彻底感受真正的自然艺术;
他们只要走出房门,就能接受自然教育,早上和傍晚全部在田野和树林里收集植物标本,晚上馒头和其他孩子一起制作标本,他们会热情地告诉他每一片叶子的不同;
平时需要唠叨一百遍的“请帮妈妈做家务”,在这里完全是自动模式:你能想象学龄前的孩子是如何学习园艺栽培和厨艺课程的吗?馒头二话不说就撸起袖子帮邻家爷爷奶奶种花种菜种庄稼,还学会了制作青菜沙拉和西红柿炒鸡蛋——鸡蛋是自己去鸡窝捡的,青菜水果也是自己采摘,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跟村民奶奶学会了蒸馒头、包包子;
闲暇时分,馒头四处游逛,用我的手机给老县城民国时期的石板街和木头联合门、黄昏时的火烧云、麦田里的稻草人、清晨小花上的露珠拍下照片,这审美、构图都是浑然天成的摄影课,可谓无师自通;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常常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看过的书、经历的事、听过的歌;凉爽的午后,他们热火朝天地在祠堂前拔河;晴朗的星夜,他们担着凳子结伴去晒谷场看露天电影;天气适宜的晚上,他们甚至在院子里搭了个帐篷露营……
我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营地内容了。
培育怎样的价值观:
谁说孩子不能参与乡村建设
我小时候的农村,比今天的农村热闹,有生机,有希望。没有留守儿童,我们在外面疯一天大人也不会找。饿了随便去一个认识的人家吃两口,谁从哪块地里经过看到我们其中一个,路过家门口的时候都会告诉外婆一声。
跟城里孩子相比,我们这些乡村的孩子丝毫不输。我们会爬树,晚上打着手电捉知了,看过真正的社戏,搬过板凳走夜路去隔壁村看露天电影……这些只在城里孩子课本中出现的浪漫桥段,是我们真真切切参与过的现实。
而今天,一个城里孩子和乡村孩子的差距是巨大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丰富程度的差异,更是这里的孩子被剥夺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天然优势。
那次回乡之旅临近离开,我和馒头来了一场交流。
我问:“如果让你带城里的好朋友们过来乡村,你希望他们获得哪些不一样的乐趣体验?”
“我想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一起拔河,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还有一起打游戏;想让他们像我一样,在这里过一段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早上起来用压井打的水刷牙洗脸,很凉;想让他们试试早餐自己去鸡窝捡一个鸡蛋,摘几根黄瓜和青菜,煎个蛋拌个沙拉,端上桌后喊妈妈起床吃;想让他们试试忘记手机和电脑一整天,白天看书,捉蛐蛐,钓鱼,晚上看露天电影,打着灯笼捉知了;还想让他们学一点耕种常识,知道一日三餐的来历,妈妈,我特别自豪,原来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一日三餐!”馒头激动得连语调都高昂起来。
我接着问:“那如果让你给乡村的孩子们送一些礼物、带来一些改变,你希望为他们做什么呢?”
馒头略略沉思一番,说:“我想在这里建一所乡村图书馆,每年我们暑假过来的时候,都给他们带最新的书,这样当下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图书馆里一起看书、聊天;还想办一个乡村电影院,找一片空地,大家搬着小板凳来就可以了,我把以前看过的、国内或国外的、卡通或真人的好电影全都带过来,让这里的孩子们看看,电影有多奇妙、多打动人,里面的情感都是真的,道理也是真的!”
孩子说的内容特别实在。这并不难实现,而且非常有意义。最重要的是,这样做不是在“消费”乡村,而是理解乡村后,想方设法去回报这片故土。
说回我的夏令营计划吧!假如在我的协助下,这个营真的开成功了,这些梦想真的实现了,那么不仅小小的村庄会因为天南海北孩子们的到来焕发生机,城里孩子也能在乡村里获得更重要的生命体验,重新在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扎根之地——谁知道这样一次夏令营,这样一场相遇,这样一番经历,能给未来的他们撒下怎样的种子,开出什么类型的花!
我们不能为了仰望星空,而忘记筑梦踏石的土地——这就是我对夏令营的想法,也是对乡村的想法,更是对儿童教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