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老师,2种状态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是每个人都画得一模一样,那我们还不如拍照片呢。
  兜兜喜欢美术,我花重金请了一位大学国画老师,一对一地培养她。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兜兜不仅国画毫无长进,在家的时候,从没见她画过一副像样的作品,而且连最拿手的卡通漫画也大不如从前了。

第 1位老师:为了向家长交差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国画老师对兜兜的评价不低,每次我去接兜兜的时候,都会极力向我展示兜兜的画作,表扬兜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懂国画的朋友聊天说到这个话题。他说他的童年有一段与兜兜非常类似的经历。在闲谈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兜兜老师的问题所在。
  只关心结果,不过问过程 朋友说:“当初我学画的时候,老师就觉得这么简单的画还用教吗?他画一幅样图就走了,让我们自己比着这个小样描。”
  兜兜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每次行云流水地画出一幅样图,不出五分钟就让兜兜自己比着画,一张不会就两张,两张不行画三张。
  在这过程中,老师没有告诉兜兜这几张画哪里画得好,哪里画得不好,差异在哪里。至于画画的技巧,比如笔墨怎样起承转折,浓淡干湿如何运用,构图如何留白又充实,哪些一笔带过即可、哪些需要重点渲染,老师也很少提及,唯一关心的是——兜兜最后画出来的作品是否跟样图接近。
  表扬不切实际 国画老师经常肯定兜兜的画作:“兜兜很有天赋,一学就会!”我看了看,还真不错,有些还画得很传神。
  可是朋友看了看,指着荷花下几根水草问:“兜兜,这几根水草是老师画的吧?”
  兜兜很诧异:“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练就了火眼金睛呀。”朋友开玩笑说。
  “水草确实是老师最后加上的。每次我画完画后,老师都会帮我修改,或者添加一些东西。”兜兜详细地告诉我们。
  原来如此!一直以来,我都被蒙在鼓里。就这寥寥数笔,整幅画就有了灵气,老师也有了向家长表扬孩子的资本,让家长误以为孩子有进步,从而愿意继续投入教育资金。
  蒙家长也就罢了,问题是这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但激励不了孩子,还会让他的思维变得懒惰,毫无斗志——每次只要随便画画就行,反正最后老师的神来之笔会让画作锦上添花。在这种心态下,孩子的画画水平怎么可能提高呢?

第2 位老师:从孩子的成长出发


  后来,我按朋友的推荐给兜兜换了一个新的老师,暂且放下国画,从最基础的写生学起。
  班里已经有10个孩子,大多已经跟随这位老师学习了一年多。兜兜算插班生。初来乍到,却赶上写生山地自行车,我真替兜兜捏一把汗。
  一定要感觉舒适 老师并没有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画自行车,而是让大家选一支自己用着舒服的笔。“先让自己感觉舒服、不拘束,才会有一幅舒展的作品。”老师解释说。
  孩子们各自选择了心仪的纸笔,歪着小脑袋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讲解。
  “老师,我们准备好了!”同学们嘻嘻哈哈地大叫。一节课,就这样在欢快、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看得出来,这让拘谨的兜兜释然了许多。
  只示范框架 在写生创作的初期,孩子往往会因为观察、概括等种种技能的欠缺而无从下手,丧失写生信心。更何况兜兜的第一节课就不是零基础班的花瓶、盒子,而是一辆山地车。
  看兜兜无所适从地蹙着眉头,我都坐立不安起来。
  这时,老师让孩子们把两只手框成一个长方形的镜头,通过“镜头”仔细观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自行车自然跟别人不一样。”
  说完后,她回到自己小黑板前,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部分别画了两个圆圈——自行车的框架就搭好了。刚才还盯着自行车一筹莫展的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画自行车可以这么简单!
  “这只是基本框架哦,怎么体现你们‘镜头’中的自行车,就得靠你们自己观察了。”老师强调说。孩子们跃跃欲试起来。
  就是要不一样 看老师画很简单,等到自己动笔时,孩子们才发现问题:“老师,有没有尺子和圆规?我的横梁画不直,轮子也画不圆啊!”
  “没关系,你尽力去画,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要是每个人都画得一模一样,那我们还不如拍照片呢。就是要画得不一样。”老师鼓励孩子们自由创作。
  没有固化的标准,孩子们反而更加有了兴趣、观察更加仔细主动。围着孩子们转了一圈,我发现有的画粗犷简约,有的细腻精致,孩子们大胆地表现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最后10分钟,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作品进行了热情洋溢的点评。没有哪一幅画完美无瑕,也没有哪一幅画一无可取,每个孩子都得到积极性的评价,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兜兜很专注,观察仔细,她的细节表现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不过,在大胆创作方面,她比较拘谨,也许是长期临摹训练的束缚,胆子变小了,创新意识被压抑了。
  这节课带给兜兜久违的惊喜与惬意,相信她的绘画思维以后会很快转换,积极大胆地去发现、去尝试。
其他文献
夏日带宝宝出行,怕炎热怕蚊虫,何不自制一小瓶薄荷膏傍身?  薄荷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富含挥发性物质,既能食用,又能药用:食用部位为茎和叶,可以清炒或煮汤,可作为调味剂和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其药用功效更为明显。整个夏天,绝对是宝宝的好伙伴,能够帮助宝宝度过苦夏。内服口含外用,样样都行  在古方里,薄荷常用于头面五官诸疾。因薄荷轻扬升浮,可清头目,利咽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薄荷一段中称“故头
在博物馆,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看,或者把他们丢在讲解员身后的队伍里,自己要么去参观其他的,要么索性坐在外面休息。  你相信吗?以我在博物馆工作、讲解11年的经验,我敢断言:这类孩子,很难真正爱上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陈列的东西,大多相对静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大人都可能觉得乏味,难以坚持看下去,更何况孩子——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明白展品所包含的故事,不了解它们跟我们的关联
不论怎么翻来翻去,夹子还是这三个夹子。孩子从这个小游戏可以直观地理解:1 2和2 1都等于3。  多少次,和孩子急得面红耳赤:“为什么说了五分钟做完,你却还是磨磨蹭蹭?”可孩子一脸无辜——五分钟是多久?多少次,被孩子气得七窍生烟:“为什么把牛奶洒得满桌都是?”可孩子却一脸委屈——我还不知道液体会跟随重力往低处流这个物理常识呀。没错,在批评孩子之前先问问自己:“孩子有这个常识吗?”往往能够把握许多常
美国积极心理学学者Martin E.P. Seligman在著作Flourish中,有这样一段话,提及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学校所教内容的隔离:  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可惜,按照目前国内的教育体系,往往成功还未能敲开幸福的大门之前,我们的孩子就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人体内约66%都是水,这些水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每时每刻它们都在通过出汗、排泄、呼气等方式逃离我们。在夏日,水分的流失速度加快,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愈发重要,但也不能补得过快,否则就会出现意外。  人体肾脏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在这个程度内摄入水分,肾脏基本能够轻松胜任。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饮用了巨量的水,肾脏来不及排出,那些多余的水就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
在我正忙得昏天黑地的时候,燊燊奶奶打来电话,说燊燊发烧了,39℃。我赶紧让她带孩子去医院。  不一会儿,我就接到燊燊奶奶从医院打来的电话。原来,燊燊是中了轮状病毒的招。  轮状病毒?我听着觉得好耳熟。细一想,原来之前我带燊燊去打过轮状病毒的疫苗。不对啊,打了疫苗还没有免疫力,这是怎么回事?赶紧百度,这才知道:打疫苗后仍有机会感染,不过接种后受到感染的话,出现重症的几率比较小。  原来如此!  晚上
吃荔枝发烧了!  夏天温度高,广州的天气又很湿热,小孩特别容易上火发烧,上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从化摘荔枝,当时正是中午,太阳特别毒,原原又吃了很多刚从树上摘的荔枝,回来后他就发烧了!  ——原原妈(儿子两岁半)    厌食宝宝怎么办?  我的女儿大便一直不好,经常两三天才一次大便,很少给她吃零食,她的胃口也不好,经常厌食,吃了几盒化积口服液,有好转,但停用后又不好了,还经常烦躁、发脾气,头发也很干枯
春天,阳光明媚,正是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节。选择阳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和孩子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吧。只要一个小沙包,便足以发展孩子的多项基本能力,让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同时融洽亲子之间的感情。    制作方法  准备一块布,将布对折成两个小方块,用针线将两个开口封起来。从第三个开口处把沙包翻过来,再将沙子或五谷放入布袋,封上口,一个沙包就缝好了!    游戏
过家家的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这回我们继续废物利用,用纸筒做一套漂亮的小茶具。亲子可自由发挥,用画笔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花色和形状。  我跟女儿的设计漂亮吗?你们计划设计什么图案呢?小猪?小兔?西瓜?还是苹果?  材料:纸筒,纸皮,画笔,剪刀,胶水,颜料等。  1.在纸筒三分之一处,将纸筒剪成两半。长的做杯身,短的做杯耳。  2.在长纸筒的4.5cm处做一个记号。  3.分别剪开到画好的标记处。  
当我们热爱一样事物,都是不怕为之辛苦的,或者不会觉得那是一种辛苦。我想找的家庭教师,就是这样在工作和生活都时常体验到爱和幸福感的人。  小艾同学在上幼儿园的三年里,一直跟着班上的大课学小提琴。虽说成绩不算特别优秀,但起码毕业汇演的时候,有幸被老师安排站在第一排的最中间,逢年过节时,小姑娘也喜欢自己表演一下给大家助兴。  因此,小艾升入小学之后,我们就商量着继续给她找个家庭老师,让她把这个音乐爱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