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历程探讨与展望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网络、应用、资源等建设实践,回顾高校信息化建设历程。通过建设成果供其它高校借鉴与研究。重点以“十二五”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共同探讨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网络应用;网络资源;集成;数据;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1-0060-02
  一、引言
  高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将推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衡量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推进信息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大学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实践,一直遵循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为例,共同探讨未来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提供保障。
  二、校园网络、应用与资源建设
  1.网络建设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综合计算机信息网于1995年9月筹建,并实现了与CERNET、Internet的互联及校内网络办公自动化,2001年我校与中国网通联建校园宽带数字网,首期工程为5000个端点,实现了 1000M干线、 10M到桌面的校园宽带数字网的建设。2005年在原来ATM155为骨干的校园网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采用三层组网结构,同年10月,校园万兆网全面竣工开通,实现了万兆作骨干、千兆到接入交换机、百兆到桌面的整体高速覆盖校园万兆网,性能达国内高校领先水平。另外,在没有光缆覆盖的校园边缘区域,通过电话线使用ADSL进行了全面覆盖。2011年以来,多次对校园网络核心和出口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实现了IPv4/IPv6双栈全覆盖。目前,校园网共5个互联网出口,4个IPv4出口,1个IPv6出口,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7Gbps。同时,在我校逸夫馆、21B教学楼、启航活动中心自建了WLAN无线网络,并协助电信运营商开展无线进校园工作,目前已完成学生公寓和部分教学楼共计32个楼宇无线网络的覆盖,为我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网络运行基础。
  2.网络应用与资源建设
  校园网提供了WWW、E-mail、FTP、BBS、域名解析等网络基础服务。建立了学校网站、新闻网站、专题网站和各部门二级网站。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实验室和资产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相继构建,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网络教学应用与资源方面,建设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制作系统、情景教学实时录制系统、ScienceWord科技文档处理系统、网络交互多媒体课程制作系统、VOD点播系统。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与中外远程交互教学。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2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00多门我校各级精品课程,自主研发、引进网络课程、学校优秀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网站、100G容量英语教学资源等;加入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网成为团体会员单位,大量资源动态实时镜像到学校服务器上,方便师生学习、使用;同时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网上开放式课程公共资源;制作转换 “世纪大讲堂”、“对话”、“百家讲坛”各类讲座、英语原版电影、“空中英语教室”、“法学教学案例”等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一个全新的网络课堂,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3.应用、集成和数据整合
  根据全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已从“基础网络建设”阶段,进入到“网络应用、数据信息集成”阶段。
  2008年建起功能全面、运行稳定、扩展灵活、管理方便的“校园一卡通”,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依托“校园一卡通”,2011年建起学校公共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与校园综合服务信息门户平台,实现了学校公共数据的共享,全校范围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依托认证平台,实现通过一个账号访问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即应用系统集成以及综合信息服务。2012至2013年,依托学校公共数据共享平台,重点加强基础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以共享数据平台为依托,新建数字迎新系统,在2013年迎新工作中,全面启动数字迎新,集中新生数据,实时数据共享,新生报到、缴费、住宿等各环节实时网络管理,新生报到要完成工序的99.9%,可提前在家完成,现场实现一分钟报到;新建毕业离校系统,2013年毕业离校,通过电子“离校单”一改毕业生“转战”各部门的状态,毕业生可查看到个人需办理手续的离校项目,并办理相应离校手续,实现了离校手续的在线办理,本科毕业生通过数字离校系统顺利办理了离校手续;新建教育收费系统,学费催缴工作模式转变,实现了各部门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准确确定未交费学生数据,在校园卡消费、学籍注册、选课、开题等各个环节对学生交费情况进行有效的制约和控制,提高了学费收缴率、极大减低了各部门的工作量;系统升级与新建,财务信息系统升级,新建14个子系统;后勤信息系统升级,新建13子个系统;数据挖掘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如全校本科生成绩挂科的统计分析、本科生留级预警分析、退学预警分析、2013学生异动情况、一卡通系统消费情况分析等,将枯燥数据变成可利用的数据,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三、“十二五”末期的发展建设展望
  根据“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路线图,2011年是规划年,2012-2013年是基础建设年,2014年是基础建设提升年,2015年是基础建设完善年,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建成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
  1.网络优化及扁平化改造
  通过扁平化校园网改造,实现校园网有线和无线认证、计费、管理一体化;简化运维管理,降低维护难度,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2.硬平台的虚拟与优化
  本着大数据集中、多点数据保障、多处协同办公模式,将现有硬件设备按需求增长进行扩充,实现主要及重要应用虚拟化和实时双活,避免硬件问题出现服务中断。同时,建立冗余链路、数据备份和容灾管理系统,提供快速恢复和容灾机制。
  3.建设校级应用系统
  按照学校数据标准,重建科研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电子校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系统建设牵动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范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汇集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建立面向全局、跨部门综合数据应用。
  4.通过应用系统建设牵动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基于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规范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汇集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建立面向全局、跨部门综合数据应用。
  5.大数据共用的探索
  通过对学校现有数据的整合、抽取和加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和统一分析,完成数据对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决策支持,形成数据从孤立到一体化融合的大数据体系架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稳步、有序、可持续推进,伴随着制度、标准、规范的不断制订与完善,已初步实现“基础网络建设”进入到“网络应用、数据信息集成”阶段。“十二五”末期,一个以“四个三”为标志的信息化体系将初步建成:三任——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全体师生(校友)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采用任何方式都能够便捷地成为校园信息网络在线节点;三互——互联、互通、互享——全校范围内实现各类硬件平台、网络终端以及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享;三全——全员、全程、全域——全体师生(校友)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全范围既能享受到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又全员成为信息化的建设者;三为——为学生、为教师、为部门(院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和为部门(院系)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起全新的数字化环境,朝着信息智慧校园迈进。
  (编辑:王晓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孤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壁垒”。文章在对“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对策,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信息孤岛;数字化校园;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5-0016-02    自从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摘 要:本文针对自适应学习系统与学生之间缺乏的双向情感交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情绪感知的学生模型,便于系统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通过表情识别技术感知学生的情绪,建立动态的学习风格和实时的情绪状态以及实时的学习动机。该模型可以为学习系统提供更准确的学生状态描述,便于系统更精确、更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实现学生和学习系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自适应
太阳圈圈    你知道太阳外围的那个圈圈是什么吗?  经气象专家证实,我们看到的“太阳圈圈”实际上是日晕,它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彩色光环。日晕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    火星是否曾存在生命?    美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霍格兰对探测器发回的照片进行多年的分析后,认为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证据。他认为,火
今天是“9”的生日,他显得特别高兴。  “9大哥,祝您生日愉快!”1、2、3、4、5、6、7和8一起热情地向“9”祝贺。  9腼腆地笑着。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  “我们也来啦!”忽然门外来了一大批数,打头的是“27”,后面还跟着45、54、324……  “1”奇怪地问:“兄弟们,今天是我们‘9’大哥的生日,你们也来凑热闹呀。”  “哈哈,1小弟,你可不知道呀,我们和9的关系可不一般哪!”说着
摘 要:2020年春天的新冠疫情把“在线教学”推到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最前沿。文章提出,要确保“在线教学”真的“在线”,至少需要抓住“在线”的四条“线”,方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线教学的本质内涵并推进其持续发展:一是知晓历史线——认识到“在线教学”并非神秘的新生事物,这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在线教学的价值与发展方向;二是认识支撑线——“在线教学”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助推,因此需要关注对技术与平台的适当选择;三
摘 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是专业发展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去向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如就业对口率偏低、就业满意度不高和工作获取方式单一等问题。就业状况反映出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需求趋弱、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衔接性较弱和专业培养人才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
在以往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普遍都习惯局限于一定时空下的面对面研讨交流,因为这样的研讨更具有直观性、交互性。所以平日里网络研修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研修中发挥着补充作用,比较边缘。但是一场疫情阻断了面对面的交流,而面对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教育新问题,都急切需要以网络研修为媒介,凝聚大家的力量去研究思考。  于是,我们开始把研修的平台转向网络,因为平时我们只把网络教研作为常规教研的补充,所以对于网络教
万兆的煩恼  厦门大学是福建省唯一入选“985工程”的高校,其网络基础建设非常领先,是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实现万兆接入的高校之一。目前已经建成了DWDM的高速光传输网络,百兆到桌面,万兆到核心,并且IPv6已经开始进行专业试点。  领先的网络基础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万兆互联网更是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但上层管理技术的跟进不足也使得流量没有办法优化、风险内容的管理无法落地。万
摘 要:MOOC以全新的网络教学理念和模式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它实现了从单纯的资源数字化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我国校级共享课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文章在对校级资源共享课分析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为例,融入MOOC课程设计的特点,提出了体现学习支持服务的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提高“操作系统”共享课的网络教学质量。  关键词:MOOC;校级资源共享课;操作系统;学习支
本刊讯 为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主动迎接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新挑战,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的“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专家研讨会于4月15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相关人员近50人出席了该揭牌仪式,并就建设该中心的战略意义、未来愿景与规划、本年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