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升华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的认识在特定情境中互相交流、碰撞,促使其提高认识、思维、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情境教学具有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等鲜明特色,对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思想和道德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对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的政治课而言,情境教学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因为农村职业高中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其原有文化基础相对较低,抽象思维能力也低些。农村职业高中政治教学采用情境教学,可以更直观地教育感化学生。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情境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尝试与探索,下面就如何创设运用情境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 在导课过渡中创设情境
  导课要“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使其有求知的热情与兴趣。而要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具体情境。
  【案例1】
  在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导课时笔者讲了《攀崖选方丈》的故事:“老方丈要在两个小和尚中挑选一个继承者,选择的方法是把两个小和尚放到悬崖下,要求两个人爬上悬崖回到寺院——不能借用任何工具——谁先回来就选谁为继承人。小和尚甲面对悬崖毫不畏惧,爬了又摔,摔了又爬,一次又一次,最后一次差点摔死,老和尚只得叫人把他救了上来。小和尚乙试爬了一次,发现这悬崖单凭双脚双手是不可能爬上去的,于是毅然放弃了攀爬悬崖,绕远路,过了很久才回到寺院,并向方丈作了如实汇报。”然后笔者询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和尚,会选谁为继承人?为什么?”学生听了,就纷纷进行判断,有的选甲,有的选乙,双方争执不下。笔者趁势及时引导学生,对他们说:“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会让我们正确地选出一个继承人,让我们先接受一下科学理论的指导吧!”顺势就进入了新课。
  紧扣上课内容,设置典型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这样的导入就具有魔力,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是因为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中,并产生了悬念,使得自己的注意力、思维、记忆等在不知不觉中都凝聚到新课上,以最佳的智力活动状态探索新的问题。在吸引—扣题—启发的基础上,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加以思考、研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二、 在重点、难点教学时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知识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分析解决难点。
  【案例2】
  在学习“量变与质变关系”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向学生讲述了《一分钱》的故事:“某市召开了一次民营经济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市政府毫无保留地讲述了当地一项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一公布,就令不少见多识广的与会专家大为震惊,在场的很多杰出企业家更是不敢相信。原来,这个发展模式简单到这样程度:3.5元一双的高档精纺袜,只要每双能赚一分钱就卖。‘只赚一分钱!’凭着这句看似幼稚单薄的口号,使不少质朴的人完成了从贫民到富翁的转变。他们的算法是这样:一双袜子赚一分,一个摊位一个月可推销出70万~ 80万双袜子,于是就有了7000~8000元的利润,那么1年下来就会有将近10万元之多。他们的成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人在仰视的时候,往往只能够看见伟大,却无视那一分钱的细小。”然后,笔者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该市发展模式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这一模式对我们学习、做人有什么启示?‘人在仰视的时候,往往只能够看见伟大,却无视那一分钱的细小’做法有什么危害?”学生在情境的启示下,保证了思考的大目标、大范围,较快地解决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知识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与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听从“形象”的“感召”,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疑问,通过思考而获得信息,通过自主地感悟、体验和思维加工来解决学习上的疑点。这种在内部驱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结果是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接受了思想教育,不仅解决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且还会延伸联系到自身与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触类达到旁通,通过举一达到反三,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三、 在总结归纳时设置情境
  在教学中,到了要作出水到渠成、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新课特点设置情境。
  【案例3】
  在对“职业兴趣”这一内容作总结时,笔者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比尔·盖茨的办公室有五个抽屉,每个抽屉都锁着一把锁。比尔·盖茨平时只带一个抽屉的钥匙,而把另外四把钥匙都锁在被带走钥匙的这一个抽屉里。这五个抽屉里分别装的是财富、兴趣、幸福、成功、荣誉。问:比尔·盖茨带的是哪个抽屉的钥匙?为什么?”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得出一致意见:“兴趣!”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职业兴趣的含义和作用总结出来了。最后,笔者用比尔·盖茨的话作了结尾:“在你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巨大的人生秘密。”
  课本知识在情境中讲解练习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使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背景与主干知识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刻性,对训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裨益。
  四、 在课堂应变时创设情境
  课堂具有丰富的生成性,会随时出现新情况,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进行状态来设计教学。
  【案例4】
  有一次,笔者提前到一个数控班等待上课,发现学生开着电视,全神贯注地看着《法制在线》节目。上课铃声响了,学生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说:“老师,让我们先看完这个节目吧!”笔者略加思索,答应了,并决定改变上课内容,把《刑事责任能力及其处罚》提上来,结合“富二代”飙豪车致人伤亡这个例子,重点学习“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电视中的节目就是讲述交通事故及其主要原因,电视屏幕上血淋淋的画面与交警的真实讲述,成为这堂课不可多得的有效情境。学生对这节课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笔者原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虽然没有落实,但这堂提前课却成为非常有效的一堂安全教育课,课堂上学生那深思的目光,令我久久难忘。
  教无定法。教师不能死扣既定方案进行机械教学,而失去那些连教师苦心经营后也是“做”不出的教学环境、教学氛围,教师应该随机应变,充分运用“意外”。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的一切教学努力,都是为了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学有所得。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一心想犯罪的苏贝却在“赞美诗”无意的感召下心灵得到净化,又在意外下受到警察沉重打击而理想破灭,就是一个正反结合的典型例证。教师要不断吸收“意外”,把它变为自己教学中的“常规”。
  五、 在课外活动中运用情境
  学习了政治理论,还要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以此来达到更高等级的体验,直至升华。如何做?我们可以通过作业等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教师引进现实中的情境,让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去检验、感悟、升华;二是让学生直面现实生活,结合书本内容来检验、感悟、升华。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的典型情境比比皆是,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譬如,一位学生很想买到一本早已看中的书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但他考虑到家里欠债,跟父母开不了口。又如,一位老婆婆卖了一只鸡得了五十元钱,但钱被扒手偷走了,老婆婆在市场上嚎啕大哭。一位妇女听了,就掏出五十元钱说:“你没被偷,是掉在地上了,这不是吗?”于是把钱给了老婆婆,老婆婆信以为真,笑了。再如,一位乡长为了解决高山农民的粮食问题,到外面参观学习后,回来推行双季稻,结果晚稻还没抽穗,严霜已经盖地,弄得农民苦不堪言。
  对学校、家庭、社会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多思考分析,并加以理论的运用。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健全,都是提高素质的关键所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情境创设是以材料为载体来实现的,为了让政治教学更有效,教师在引入材料、例子创设情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的材料、例子应该能够融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对材料、例子的分析,理解理论知识。
  第二,所选的材料、例子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第三,所选的材料、例子应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
  总之,课外的情境与书本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运用生动有效的情境,能够让农村职业高中的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并在感悟人生、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学会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师生关系问题成为教育内外的热门话题。从教育的自身角度而言,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今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
期刊
课例研究是当前教研活动的重要模式,它是基于真实课堂中学生表现的研究。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小组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寻找促进学生高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 第一次上课:在尝试中摸索  (一) 观察发现与问题
期刊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并且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有疑难的、生活中观察到的而难以解释的问题。培养学生在众多的问题中对照条件进行分析、甄别、梳理、归纳,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弃虚求实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筛选出一个能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也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期刊
在一个星期的课例研究活动中,笔者一共三次执教了高二选修教材中的《都江堰》一课。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过后觉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感觉自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在这里,笔者主要借这次课例研究谈谈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都江堰》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中的一篇课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1)
期刊
一、 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的过程描述  2011年4月,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办班的24名教师,在上海教科院王洁、沈兰、杨玉东、胡庆芳等博士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活动,感受到了一次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课例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前的准备:分组确定研究主题,规划活动方案  1. 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主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群体智慧的教学行动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集
期刊
选定《〈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新课程选修教材,确实是眼光独到。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论语》,对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灵的发育意义重大。同时,浙江的会考和高考,将其列入了必考范围,这就意味着《〈论语〉选读》由选修演变成为必修。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一些问题十分纠结。(1) 教材的编排打乱原来的章节,按照一个基本的主题大致排列,章与章间的连接不明显,导致阅读不畅达。(2)
期刊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引发创造性成果,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要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专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要解决的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和纽带,为整个教学设计合理的思维流程。  这次课例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目的是通过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
期刊
读了张孔义和董承理合著的《语文课程的实践回归——董承理语文教学探索实录评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评析》),对其写作教学案例及评析的突出感觉,不是新奇,而是深刻和中肯。近年来,对写作教学现状的批评不绝于耳,各种改革主张纷见于专业杂志,发表的教学案例也不乏新意。但是,林林总总的意见和教学尝试,鲜有从写作教学现状的源头进行反思,少有从现行教学写作方式的本质上系统地寻找问题的根
期刊
在上海教科所王洁博士的带领下,我们理科综合组共9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例研究。经组长安排,笔者作为课例的主要实践者执教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供组内教师研讨。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即将学习的“电和磁”现象的基础,学生能否正确而系统认识磁体及其性质,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教材通过3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磁体的性质(能够吸引含铁、镍的物质;
期刊
现阶段的公开课,往往采用这样的流程:导入—自读—正音(或推出教学目标)—整体感知—重点研讨—品味语言—拓展—小结。名义上多为自主探讨,实质上整堂课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依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把握能力。而在拓展这一环节上,有的如蜻蜓点水后迅速盲目扩展;有的往往习惯于大量拓展作家言论、著述及其他人的评述而忽略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往往以为拓得越多越深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以下笔者以《荷叶母亲》一文的公开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