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育成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现实之举。疫情一度让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而教育,却被按下了“快进键”。有人说,我们应把时下这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验变成未来教育的现实;有人说,渴望教育变革,呼唤未来学校,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最强音;还有人说,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已经搭上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这趟列车,这不是疫情下的选择,这是时代的选择。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将如何改变未来教育格局?学校又该如何顺时、顺势而为?《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多位一线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之路。
议题一 “现在”教育是不是未来教育的雏形
“后疫情时代”,学校如何借鉴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OMO(线上融合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变革?
赵光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高度结构化、步调统一的学校传统教学,变成了师生、教学、时空分离的个性自主学习,未来教育模式,似乎以“预演”的方式一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审视这场“预演”,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当下教育,思考技术如何更好地赋能未来教育。
谈到技术赋能,我想到了“乔布斯之问”。当年,媒体和一大批教育学者借此对未来教育进行了探讨。概括起来,我认为这些探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本身特质的问题,由于教育是为成长助力、对生命负责的一件事,因此,培养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综合的工程,各类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教育的融合也是复杂、困难的。二是从技术和教育融合视角来看,要经历相遇、相向、相加、相融几个阶段,重点是相加和相融。技术与教育的相加,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工具属性给教育带来的便捷性和效能的提升上;教育与技术的相融,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和模式结构等方面在技术催化下的优化上(即教育本身的变革)。“乔布斯之问”提出之时,处在技术与教育的相加阶段,教育与技术还未发生真正意义的、深层次的融合。当下,技术开始回归工具属性,教育者更加重视人和教育本身,可以被认为已经处在教育与技术的融合阶段,重视立足教育探索技术的应用。
我校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做法主要有两点——
一是做好“易加生态课堂”的迁移,提高线上教学效能。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在2012年成为江苏省E课程基地;2017年与腾讯智慧等六家公司组建了“E学习应用集成联盟”;同年开始探索架构包含技术融合、数据应用、线上教学等方面的“E课堂”,同时进行E学习教育教学典型应用样态建设;现在共构建起了E课堂、E巡课、E辅导、E教研、E评价等10个典型应用样态。
今年,和以往一样,我们也安排了假期线上课程,后来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我们在强调发挥“易加生态课堂”优势,严格课堂环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创新教育形式,加强线上教学的文化引领和热情激发等。我们要求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尽量按照“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的基本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线上“易加生态课堂”不走样、不变形,我们强调所有教师要做到“课前备、课上展、课后练、一周清”。
二是多域联动建构线上文化场,落实生本生态理念。近年来,我校一直倡导文化淬炼、自我赋能、离场实验、工具撬动、模式构架等多项目联动,建构学校文化场,打造正向教育生态。疫情期间,多部门联动,在文化淬炼项目中进一步强化热情激发、在离场实验工程中着重强调自我管理、“慎独”,在工具撬动工程中突出“易加生态课堂”的线上形态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教育磁场,弘扬正向能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懈怠,各个备课组结合学科特色,通过线上活动,在文化场打造上做好“保温”工作。通过热情激发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形成一块“磁铁”,让电脑另一头的学生“不走开、不切屏、不走神”,让教学内容“入耳、入眼、入心”。
线上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催發学校组织和教育教学形态的变化。透过此次疫情,您预见未来学校的形态将是什么样?
朱建民: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教育在互联网当中却相对滞后。我们还是比较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此次疫情把我们“逼”到了在线教育这条路上。
未来教育要摆脱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的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要跨越学科的边界,从过去灌输塑造式的教与学,向未来探求建构式的教与学转变。
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学校的围墙正在坍塌,课堂的边界正在模糊。学习方式从单向的被动式学习转为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学生成为教育资源、课程主体。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打破时空界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书本、课堂与社会实践、社会应用的联系。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一种新常态。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曾提出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在未来的社会当中,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网络教育将三分天下,而且已成定局。教育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技术的发展。
在线教育的发展是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改变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实践应用、重分数轻能力”弊端的良好契机。目前,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学一样的课程,抓一样的进度,考查同一张试卷,遵循同一个评价标准。这样一来,就把原来不一样的学生,生生变成了一样的学生。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动机,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是未来教育要探讨的问题。
此外,在线教育的普及,也会影响高校录取和社会单位用人标准。在在线学习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在某领域有很好的天赋,潜质得到了张扬。过去评价一个人优不优秀,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未来,大学、企业更看重的是,除了一般的学习,他学了哪些别人没修的课程,做了哪些别人没做过的研究,能给大学或企业带来什么。经济、社会的转型实际上是人才的转型,而人才的转型要靠教育,靠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因此,“后疫情时代” ,教育向何处去?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盯着分数、只盯着升学,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契机,加快教育变革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的校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阳智平:疫情期间,教育战线的全体同仁不忘初心、应时而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担当起疫情防控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尤其是线上教育,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变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教之道”和“学之境”两个层面,让改变发生。
首先,“教之道”的变革。一是教学观念上,线上教育更明晰地凸显“学本位”的重要性。“教”的目标的落地,取决于“学”的过程和效果,而不是“教”的环节和内容的完成度。教师将更多地思考如何做好优质资源的供给者、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生命成长的守护者。二是教学方式上,线上教育更注重从学情出发,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创设情境,增强互动,评测反馈,合作探究;更注重家校沟通、教学相长、协同育人。三是教学手段上,疫情期間全面开展的线上教育,让主动适应互联网教育新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入人心,必然推动教师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更主动地借力互联网平台,更有效地实现课程与技术、设备、空间的整合,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学之境”的变革。一是学习场景的重构。线上融合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实体空间远程对接以及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拓展学习宽度,以直观、交互的方式,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情景,达到知识再现、仿真感知、深度学习和创新实践的目的。二是学习生态的融合。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让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和社会,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传统的学校、家庭、社区与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广泛联结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学习生态,每一个人既是贡献者,也是享受者,共同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的新学习环境。
就此而言,OMO(线上融合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是未来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未来学校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2019年4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佛山市南海区签订建设未来学校实验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石门实验学校成为首批实验校。2020年4月9日,我有幸获邀参加《“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线上发布会,发布会上的一个观念对我很有启发:“未来学校不是一个固定概念,而是教育创新的一个过程。”
我所理解的未来学校,是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课程与技术、空间、设备高度融合,基于开放融合的生态架构,以联通共享为核心的未来教育成为常态,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满足人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学习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中,让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自我实现获得成长的幸福感。
未来学校不是要到达的地方,而是要创造的地方。教育战线各位同仁的每一次思考和探索、努力与坚守,都将让我们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更近一步。
议题二 如何构建未来教育一体化格局
“停课不停学”让家校合作的形态日益凸显。通过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老师、家长的角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家校如何合作才能更有效?
崔世峰:突如其来的网课,再一次印证了“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网课是一次历练,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到适应。 网课也是一次“体检”,是对学生计划安排、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等全面的检验。网课期间,老师、家长角色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老师既当“编导”又当“主播”,家长既当“服务员”又当“监督员”。有这样两句话:孩子上网课的状态,就是他的学习状态; 家长应对网课的状态,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状态!
家校如何合作让网课更有效?我的观点是:三位一体、同频共振。所谓 “三位一体”,就是“学生、教师、家长”一体,这是重要主体; “网络、教材、活动”一体,这是重要载体; “反思、优化、调整”一体,这是重要策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复学,小学开学也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是说网课进入后半程,就像中长跑比赛一样,后半程大家或许更疲惫、更焦急,这是正常的心理。 这种不适的心理特征可以通过“调适”来改变。
家长:安心陪伴,营造环境,调整情绪。只有家长安心,孩子学习才能静心。静能生慧,营造良好环境对学习很重要。我们提倡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锻炼,参加劳动实践、音乐欣赏、手工制作等;家长过激情绪多产生于辅导孩子作业时——我一直认为作业的价值主要是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旧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这些与孩子自身密切关联,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家长主要职责就是提醒孩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和上交作业,鼓励孩子把客观真实的学习情况,及时、如实反馈给老师。另外,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根据新课表安排以及疫情好转来调整居家生活、学习计划,引导孩子自我管理时间、自主完成作业。
老师:关注心理,反思教学,调整方式。老师要对家长和学生产生的一些焦虑心理进行合理疏导,引导大家对疫情防控充满信心,号召大家共同珍惜网课时间,因为这也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培育情感比完成教学重要——老师做好前期线上教学的小结,试着追问自己,教得轻松还是劳累?学生学得愉悦还是煎熬?家长陪伴是心平气和还是焦躁不安?发展思维比传输知识重要——老师备课要以儿童视角,教学要以孩子立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杜绝成人式教学;老师要善于和家长、学生沟通,多关注特殊学生、多关心学生学习状态;老师要提前谋划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学习效果的评估和线下教学计划的制订。
学生:学会总结,优化计划,调整心态。学生要学会梳理线上学习成果,及时向班级老师真实反馈学习效果,给居家学习打个分;适当调整后期的周计划、日安排,改变效率不高的方法,努力让学习高效起来。慢慢养成自觉和自律的好习惯,提高优化计划和管理时间的能力;疫情逐渐好转,要放松心情,远离恐惧,选择合适时机到室外活动筋骨,感受季节的美好,呼吸新鲜的空气,给自己提提神。复学时间逐渐明朗,学生要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缺什么补什么,为正常上学备好“粮草”,也给自己加加油。 未来教育中,如何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
白淑兰:北京市崇文小学有一个理念就是“以情移情”。“以情”就是用情走进教育,走进生活的每一天。“移情”就是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能力。这场疫情对于践行“以情移情”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场域。这个场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教育的场景氛围和参与度,同时也给所有人包括家长、老师、孩子,提供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力,以及如何把这种思考力变成教育工作的动力。
面对疫情,老师、家长、学生,每一个人角色的变化,直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疫情之初有人说,教育在疫情当中捣什么乱呀,干吗要提出这么多的要求?当网上出现这些声音时,教育人应尽心地思考,我们该不该做?怎么做?如果是责任所在,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
“停课不停学”过程中,凸显了一些家庭、社會矛盾,也凸显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改变。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的空间。社会生活中,孩子更需要所有教育同仁真心真情地投入,这其实就是在践行“用情感走进教育的每一天”的要求。疫情下的危机教育、角色转换教育,让每一个家长、孩子、老师都获得了成长。
角色的转变又使得我们去思考,未来如何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格局强化的是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还有看问题的深度和境界。因此,教育人,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者,建构家校一体化教育格局,为学校发展、家庭指导、孩子成长提供一个支持性环境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跟我说,我们第一次为人父母,赶上这次疫情,真是不知道怎么办。疫情期间,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时是一种状态;孩子们开始线上学习,父母复工后,又是一种状态。因此学校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把握每一时段家庭和学校的结合点,应该注意些什么。校长可以通过信件交流的形式,给家长一个方向。因为不能当面交流,书信的来往不仅能够增进家校情感,还能让家长感到教育者和家长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第二,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一定是老师、学校和孩子之间的“二传手”,学校的声音、老师的声音是通过家长传递过去的。家长“球”传得好,才能让孩子接好学校的育人目标、任务。第三,给家长和老师一个展示的空间。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都愿意和别人分享,得到别人的赞许。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家校形成一致的眼光、胸襟、见识、看问题的深度和境界,有助于家校形成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才能形成教育大的格局,才能使家校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议题三 技术赋能下的未来教育如何不跑偏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拥抱教育新生态的同时,技术赋能下的未来教育应如何固本培元,始终围绕“回归教育本质”,不跑偏?
聂育松:在拥抱教育新生态的同时,要使未来教育不跑偏,就不能夸大“技术”的教育功能,要形成“教育+互联网”的理念,而不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这便需要把好“五关”——一是把好目标关。育人目标上,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技术”只是教育的辅助手段,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最主要还是依靠教育。
二是把好教师关。谁来培养人?当然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教育系统要严格把关教师准入资格,教师应达到“四有”好老师标准,能做好“四个”引路人,同时加强监督,及时清退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教师。
三是把好课程关。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是学校为了达成培养目标而设计并实施的学习活动的总和。不管未来教育怎样,都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归根结底是课程问题,而呈现形式是教材,把好课程、严审教材,立德树人的方向就不会偏。
四是把好规律关。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教育有其科学性的一面,有技术进步促进教育发展的一面,更有其艺术性、创造性的一面;育人的主要途径有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因此,教育技术所能提供的途径是十分有限的,教育也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实现。
五是把好内容关。在未来教育中,教育与技术会越来越深度融合,而技术附着了教育内容,技术才有生命力。技术进步推动教育发展,是未来教育中的一片广阔蓝海,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未来教育在知识传播和技能学习上有很大优势,但依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互联网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空间,里面的各类资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泥沙俱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加强管控、严格把关,让这些资讯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赵光义: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回归教育本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育原点和本质都应是指向人本身或人的成长,未来教育一定是在“人”上落实更好的教育。教育中人的关系,也就是师生关系,应该由现在的双主体(教的过程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学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双方是不对等的,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交往,是“我”与“他”的关系),上升为主体间的双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双方都是对等的,体现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是“我”与“你”的关系)。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上,更加强调教育本身、强调技术是工具和手段,教育借助技术呈现新特点:打破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创造之间的壁垒;追求强有力的指向性、自主性和适切性;有效缓解学习者的负面情绪,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知情意行的建构上;增加学习者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等。教育更加强调公平和个性,通过“有教无类”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教育中的人要能像朱永新先生所强调的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正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将如何改变未来教育格局?学校又该如何顺时、顺势而为?《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多位一线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之路。
议题一 “现在”教育是不是未来教育的雏形
“后疫情时代”,学校如何借鉴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OMO(线上融合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变革?
赵光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高度结构化、步调统一的学校传统教学,变成了师生、教学、时空分离的个性自主学习,未来教育模式,似乎以“预演”的方式一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审视这场“预演”,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当下教育,思考技术如何更好地赋能未来教育。
谈到技术赋能,我想到了“乔布斯之问”。当年,媒体和一大批教育学者借此对未来教育进行了探讨。概括起来,我认为这些探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本身特质的问题,由于教育是为成长助力、对生命负责的一件事,因此,培养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综合的工程,各类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教育的融合也是复杂、困难的。二是从技术和教育融合视角来看,要经历相遇、相向、相加、相融几个阶段,重点是相加和相融。技术与教育的相加,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工具属性给教育带来的便捷性和效能的提升上;教育与技术的相融,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和模式结构等方面在技术催化下的优化上(即教育本身的变革)。“乔布斯之问”提出之时,处在技术与教育的相加阶段,教育与技术还未发生真正意义的、深层次的融合。当下,技术开始回归工具属性,教育者更加重视人和教育本身,可以被认为已经处在教育与技术的融合阶段,重视立足教育探索技术的应用。
我校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做法主要有两点——
一是做好“易加生态课堂”的迁移,提高线上教学效能。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在2012年成为江苏省E课程基地;2017年与腾讯智慧等六家公司组建了“E学习应用集成联盟”;同年开始探索架构包含技术融合、数据应用、线上教学等方面的“E课堂”,同时进行E学习教育教学典型应用样态建设;现在共构建起了E课堂、E巡课、E辅导、E教研、E评价等10个典型应用样态。
今年,和以往一样,我们也安排了假期线上课程,后来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我们在强调发挥“易加生态课堂”优势,严格课堂环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创新教育形式,加强线上教学的文化引领和热情激发等。我们要求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尽量按照“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的基本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线上“易加生态课堂”不走样、不变形,我们强调所有教师要做到“课前备、课上展、课后练、一周清”。
二是多域联动建构线上文化场,落实生本生态理念。近年来,我校一直倡导文化淬炼、自我赋能、离场实验、工具撬动、模式构架等多项目联动,建构学校文化场,打造正向教育生态。疫情期间,多部门联动,在文化淬炼项目中进一步强化热情激发、在离场实验工程中着重强调自我管理、“慎独”,在工具撬动工程中突出“易加生态课堂”的线上形态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教育磁场,弘扬正向能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懈怠,各个备课组结合学科特色,通过线上活动,在文化场打造上做好“保温”工作。通过热情激发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形成一块“磁铁”,让电脑另一头的学生“不走开、不切屏、不走神”,让教学内容“入耳、入眼、入心”。
线上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催發学校组织和教育教学形态的变化。透过此次疫情,您预见未来学校的形态将是什么样?
朱建民: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教育在互联网当中却相对滞后。我们还是比较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此次疫情把我们“逼”到了在线教育这条路上。
未来教育要摆脱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的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要跨越学科的边界,从过去灌输塑造式的教与学,向未来探求建构式的教与学转变。
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学校的围墙正在坍塌,课堂的边界正在模糊。学习方式从单向的被动式学习转为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学生成为教育资源、课程主体。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打破时空界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书本、课堂与社会实践、社会应用的联系。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一种新常态。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曾提出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在未来的社会当中,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网络教育将三分天下,而且已成定局。教育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技术的发展。
在线教育的发展是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改变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实践应用、重分数轻能力”弊端的良好契机。目前,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学一样的课程,抓一样的进度,考查同一张试卷,遵循同一个评价标准。这样一来,就把原来不一样的学生,生生变成了一样的学生。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动机,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是未来教育要探讨的问题。
此外,在线教育的普及,也会影响高校录取和社会单位用人标准。在在线学习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在某领域有很好的天赋,潜质得到了张扬。过去评价一个人优不优秀,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未来,大学、企业更看重的是,除了一般的学习,他学了哪些别人没修的课程,做了哪些别人没做过的研究,能给大学或企业带来什么。经济、社会的转型实际上是人才的转型,而人才的转型要靠教育,靠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因此,“后疫情时代” ,教育向何处去?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盯着分数、只盯着升学,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契机,加快教育变革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的校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阳智平:疫情期间,教育战线的全体同仁不忘初心、应时而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担当起疫情防控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尤其是线上教育,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变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教之道”和“学之境”两个层面,让改变发生。
首先,“教之道”的变革。一是教学观念上,线上教育更明晰地凸显“学本位”的重要性。“教”的目标的落地,取决于“学”的过程和效果,而不是“教”的环节和内容的完成度。教师将更多地思考如何做好优质资源的供给者、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生命成长的守护者。二是教学方式上,线上教育更注重从学情出发,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创设情境,增强互动,评测反馈,合作探究;更注重家校沟通、教学相长、协同育人。三是教学手段上,疫情期間全面开展的线上教育,让主动适应互联网教育新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入人心,必然推动教师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更主动地借力互联网平台,更有效地实现课程与技术、设备、空间的整合,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学之境”的变革。一是学习场景的重构。线上融合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实体空间远程对接以及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拓展学习宽度,以直观、交互的方式,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情景,达到知识再现、仿真感知、深度学习和创新实践的目的。二是学习生态的融合。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让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和社会,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传统的学校、家庭、社区与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广泛联结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学习生态,每一个人既是贡献者,也是享受者,共同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的新学习环境。
就此而言,OMO(线上融合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是未来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未来学校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2019年4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佛山市南海区签订建设未来学校实验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石门实验学校成为首批实验校。2020年4月9日,我有幸获邀参加《“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线上发布会,发布会上的一个观念对我很有启发:“未来学校不是一个固定概念,而是教育创新的一个过程。”
我所理解的未来学校,是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课程与技术、空间、设备高度融合,基于开放融合的生态架构,以联通共享为核心的未来教育成为常态,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满足人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学习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中,让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自我实现获得成长的幸福感。
未来学校不是要到达的地方,而是要创造的地方。教育战线各位同仁的每一次思考和探索、努力与坚守,都将让我们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更近一步。
议题二 如何构建未来教育一体化格局
“停课不停学”让家校合作的形态日益凸显。通过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老师、家长的角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家校如何合作才能更有效?
崔世峰:突如其来的网课,再一次印证了“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网课是一次历练,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到适应。 网课也是一次“体检”,是对学生计划安排、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等全面的检验。网课期间,老师、家长角色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老师既当“编导”又当“主播”,家长既当“服务员”又当“监督员”。有这样两句话:孩子上网课的状态,就是他的学习状态; 家长应对网课的状态,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状态!
家校如何合作让网课更有效?我的观点是:三位一体、同频共振。所谓 “三位一体”,就是“学生、教师、家长”一体,这是重要主体; “网络、教材、活动”一体,这是重要载体; “反思、优化、调整”一体,这是重要策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复学,小学开学也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是说网课进入后半程,就像中长跑比赛一样,后半程大家或许更疲惫、更焦急,这是正常的心理。 这种不适的心理特征可以通过“调适”来改变。
家长:安心陪伴,营造环境,调整情绪。只有家长安心,孩子学习才能静心。静能生慧,营造良好环境对学习很重要。我们提倡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锻炼,参加劳动实践、音乐欣赏、手工制作等;家长过激情绪多产生于辅导孩子作业时——我一直认为作业的价值主要是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旧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这些与孩子自身密切关联,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家长主要职责就是提醒孩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和上交作业,鼓励孩子把客观真实的学习情况,及时、如实反馈给老师。另外,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根据新课表安排以及疫情好转来调整居家生活、学习计划,引导孩子自我管理时间、自主完成作业。
老师:关注心理,反思教学,调整方式。老师要对家长和学生产生的一些焦虑心理进行合理疏导,引导大家对疫情防控充满信心,号召大家共同珍惜网课时间,因为这也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培育情感比完成教学重要——老师做好前期线上教学的小结,试着追问自己,教得轻松还是劳累?学生学得愉悦还是煎熬?家长陪伴是心平气和还是焦躁不安?发展思维比传输知识重要——老师备课要以儿童视角,教学要以孩子立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杜绝成人式教学;老师要善于和家长、学生沟通,多关注特殊学生、多关心学生学习状态;老师要提前谋划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学习效果的评估和线下教学计划的制订。
学生:学会总结,优化计划,调整心态。学生要学会梳理线上学习成果,及时向班级老师真实反馈学习效果,给居家学习打个分;适当调整后期的周计划、日安排,改变效率不高的方法,努力让学习高效起来。慢慢养成自觉和自律的好习惯,提高优化计划和管理时间的能力;疫情逐渐好转,要放松心情,远离恐惧,选择合适时机到室外活动筋骨,感受季节的美好,呼吸新鲜的空气,给自己提提神。复学时间逐渐明朗,学生要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缺什么补什么,为正常上学备好“粮草”,也给自己加加油。 未来教育中,如何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
白淑兰:北京市崇文小学有一个理念就是“以情移情”。“以情”就是用情走进教育,走进生活的每一天。“移情”就是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能力。这场疫情对于践行“以情移情”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场域。这个场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教育的场景氛围和参与度,同时也给所有人包括家长、老师、孩子,提供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力,以及如何把这种思考力变成教育工作的动力。
面对疫情,老师、家长、学生,每一个人角色的变化,直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疫情之初有人说,教育在疫情当中捣什么乱呀,干吗要提出这么多的要求?当网上出现这些声音时,教育人应尽心地思考,我们该不该做?怎么做?如果是责任所在,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
“停课不停学”过程中,凸显了一些家庭、社會矛盾,也凸显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改变。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的空间。社会生活中,孩子更需要所有教育同仁真心真情地投入,这其实就是在践行“用情感走进教育的每一天”的要求。疫情下的危机教育、角色转换教育,让每一个家长、孩子、老师都获得了成长。
角色的转变又使得我们去思考,未来如何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格局强化的是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还有看问题的深度和境界。因此,教育人,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者,建构家校一体化教育格局,为学校发展、家庭指导、孩子成长提供一个支持性环境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跟我说,我们第一次为人父母,赶上这次疫情,真是不知道怎么办。疫情期间,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时是一种状态;孩子们开始线上学习,父母复工后,又是一种状态。因此学校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把握每一时段家庭和学校的结合点,应该注意些什么。校长可以通过信件交流的形式,给家长一个方向。因为不能当面交流,书信的来往不仅能够增进家校情感,还能让家长感到教育者和家长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第二,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一定是老师、学校和孩子之间的“二传手”,学校的声音、老师的声音是通过家长传递过去的。家长“球”传得好,才能让孩子接好学校的育人目标、任务。第三,给家长和老师一个展示的空间。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都愿意和别人分享,得到别人的赞许。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家校形成一致的眼光、胸襟、见识、看问题的深度和境界,有助于家校形成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才能形成教育大的格局,才能使家校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议题三 技术赋能下的未来教育如何不跑偏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拥抱教育新生态的同时,技术赋能下的未来教育应如何固本培元,始终围绕“回归教育本质”,不跑偏?
聂育松:在拥抱教育新生态的同时,要使未来教育不跑偏,就不能夸大“技术”的教育功能,要形成“教育+互联网”的理念,而不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这便需要把好“五关”——一是把好目标关。育人目标上,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技术”只是教育的辅助手段,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最主要还是依靠教育。
二是把好教师关。谁来培养人?当然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教育系统要严格把关教师准入资格,教师应达到“四有”好老师标准,能做好“四个”引路人,同时加强监督,及时清退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教师。
三是把好课程关。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是学校为了达成培养目标而设计并实施的学习活动的总和。不管未来教育怎样,都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归根结底是课程问题,而呈现形式是教材,把好课程、严审教材,立德树人的方向就不会偏。
四是把好规律关。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教育有其科学性的一面,有技术进步促进教育发展的一面,更有其艺术性、创造性的一面;育人的主要途径有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因此,教育技术所能提供的途径是十分有限的,教育也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实现。
五是把好内容关。在未来教育中,教育与技术会越来越深度融合,而技术附着了教育内容,技术才有生命力。技术进步推动教育发展,是未来教育中的一片广阔蓝海,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未来教育在知识传播和技能学习上有很大优势,但依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互联网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空间,里面的各类资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泥沙俱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加强管控、严格把关,让这些资讯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赵光义: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回归教育本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育原点和本质都应是指向人本身或人的成长,未来教育一定是在“人”上落实更好的教育。教育中人的关系,也就是师生关系,应该由现在的双主体(教的过程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学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双方是不对等的,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交往,是“我”与“他”的关系),上升为主体间的双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双方都是对等的,体现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是“我”与“你”的关系)。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上,更加强调教育本身、强调技术是工具和手段,教育借助技术呈现新特点:打破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创造之间的壁垒;追求强有力的指向性、自主性和适切性;有效缓解学习者的负面情绪,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知情意行的建构上;增加学习者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等。教育更加强调公平和个性,通过“有教无类”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教育中的人要能像朱永新先生所强调的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正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