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燃烧》中人物形象的“虚无”与“存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燃烧》是李沧东导演继《密阳》之后的又一部文学改编电影作品。原著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中“烧仓房”的设定与开放式的结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李沧东导演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对当今韩国政治与社会年轻群体的处境的思考代入电影当中。通过讲述小人物对自我的追寻,展现不同阶层的年轻社会群体对自我身份的界定和反思。本文将从审美的价值与需求层面对电影《燃烧》中人物行为动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电影中角色设定的丰富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审美价值 《燃烧》 价值需求
  一、社会背景下人物身份的建构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说:“我把一切本身有能力在我的悟性之中唤醒关系概念的东西,称之为在我身外的美;而与我有关的美就是一切唤醒上述概念的东西。‘美’是随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毁灭的。”[1] 他提出的“美是关系”的论点,认为“身外之美”即是客观现实的美的物质,自身是有能力唤醒的,但没有桥梁,而与“我”有关的美,即是让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的美。
  “美的关系”可以是同一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是社会关系。电影中的这种“美的关系”渗透在人物关系中,主要是展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相互存在的一种联系,与剧作的主旨、矛盾冲突、框架结构、人物性格塑造和时空所发生的一种联系,对电影故事剧情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燃烧》中的三位主角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而这三类人物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人物所处阶层的差异性与现实性
  本这个角色像是被资本主义所异化的典型形象,在物质上拥有普通人想要得到的一切,享受着上流社会社交时的悠闲和舒适。但自己并不为此感到快乐,上层社会的社交让他感到疲倦和乏味。观者通过屏幕便能体会到那种透过镜头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刺激。抽大麻是为了“感受到骨骼深处响起贝斯”,与下层追梦的年轻女生谈恋爱来寻找乐趣,又做起烧仓房的秘密行动,从而获得一种自身的快感和满足感。本无疑与李宗秀和申海美存在著阶级上的差异,这是他们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使生活有了交织,却终究无法趋于融合。
  李宗秀就是客观世界的普通人,也像是这个冷酷的资本社会冷暴力的受害者,童年的经历让他潜意识地选择逃避人际交往,毕业后要当作家的他却依然写不出任何作品。在李宗秀眼里,仓房就是农民种植蔬菜的经济来源,烧仓房就是犯法的。他无法理解本这样的人心中的空虚和寂寞,他也不能真正理解申海美所谓的“great hunger”。在他这种活在现实中的普通男人心里,申海美就是一个连“small hunger”都无法解决,却每天都妄想去非洲寻找“great hunger”的理想者。他看到了申海美的这种病态,以为自己是唯一能够解救申海美的人,他希望与海美的关系得到一种平衡,却已经陷入申海美的陷阱。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是真正理解海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不断地寻找海美的足迹。他质疑海美随便在陌生男人面前脱衣服的举动就像个妓女。而申海美这一女性角色就是活在自己想象空间中的理想主义者,这也是李宗秀认为只有自己真正救过海美,到最后却依然无法拯救海美的原因所在。
  (二)人物行为动机的丰富性与目的性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价值需求差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2]所以,动物是一种缺乏性需求,而人类则是丰富性需求,只有不断寻求这种价值的满足,才会获得有价值的美的享受。申海美似乎觉得自己属于精神的贫穷,“只要好玩,我什么都做”,所以她一直在追寻自己认为的一种精神满足。
  在非洲旅行过程中,海美认识了本,二人本着好玩的初衷,暂时性地认为彼此是拥有共性的可以玩乐的人。在本的经历中,这种怀揣梦想的穷姑娘看起来很有趣,却仅是作为一种消遣意味的欣赏。而海美认为本就是可以实现“great hunger”的上层社会的大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好玩”。二人看似有着相同的“好玩”目的,实则却不是同一类需求。对于本来说,等相处时间久了,海美对于他来说就变得无趣,他也不会再以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海美,这种“好玩”也就变得没有价值了。
  社会底层人物往往丧失了人的主观能动意识,丢失了人本应该有的思想,最后成为物化的人,成为社会的行尸走肉,成为社会垃圾——“塑料大棚”。[3] 申海美和李宗秀都是生活在金字塔最底端的小人物,申海美为了在宗秀面前凸显出来而整了容,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上了本的豪车,最终消失,成为宗秀心中永远的存在。
  二、人物价值的实现与人物行为效果的隐喻性
  价值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再表征在该媒介上面,这种媒介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对于本来说,海美追求梦想的过程很有趣,她的言行和以往所接触的上流社会女子不同,这种“有趣”对本来说,即为一种愉悦价值的体现,是尊重和欣赏层面的需要,可以满足打发他空虚而又无聊的生活,那么海美的存在则是暂时性的价值存在。但当本真正了解到海美所追求的梦想对自己来说一文不值时,海美自身的价值对于本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而抽大麻和一个月一次的烧塑料大棚对他来说能够从中获取快感,这种快感则是他满足自身空虚乏味的一种价值来源。
  海美强调宗秀是在她掉入深井后,唯一真正救过自己的人。宗秀为此四处打听,他相信海美说的话,相信海美所谓的多年来为自己的付出,但他依然需要对这份感情进行一种价值的验证,到底有没有那口井?她到底有没有掉下去?就像宗秀从未谋面却一直坚持投喂的海美家的猫一样,到底有没有那只猫也是他一直在追寻的问题。本说自己“最近已经看中了一个大棚,过段时间就会过来烧掉它”,可是宗秀跑遍了家附近的每一个大棚,每天观察是否有大棚被本烧掉,却毫无进展,此处本所谓的“烧大棚”也成为宗秀思考的问题,这种种的隐喻和暗示直到影片最后,才看出导演的指引。   麦茨说:“电影符号是对于电影叙事的惯例与成规的研究,外延的表意才是电影表意的基本方式。”[4] 电影语言除了展现其本身属性所带来的“能指”外,还有媒介延伸出来的深刻含义中的“所指”。《燃烧》中的人物关系一直在存在与虚无,隐喻与明示的三人关系之间游离。李宗秀喜欢福克纳,而本却象征着如盖茨比般的社会阶层;申海美哑剧表演手中无橘胜似有橘,李宗秀心中一直惦记着从未谋面的猫咪“锅炉”;申海美的小饿易填大饿却难饱,她心中孤独如落井与本的空虚烧仓房形成照映。
  三、人物需求的破灭与燃烧
  如马斯洛所说,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的实现,这种实现显然会受到其本体所处的社会阶层和人的本性影响。海美和宗秀想要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当他们还在追求像本一样的物质条件时,本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了填饱空虚乏味的消遣时光。
  海美在影片中还通过许多关键线索,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导火索。例如,海美在咖啡厅外捡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像是海美心里的李宗秀,本说只有“除了这块石头”才能化解海美的心结,海美也回应本说:“哥哥你帮我”。此外,宗秀每每抽烟都预示着一种意味深长的情节推动效果,在本豪宅的阳台,海美和宗秀一边抽烟一边谈论着有钱人的生活;三人在宗秀老家一起抽着含有大麻的烟,然后脱下上衣跳起了舞,这预示着接下来剧情高潮部分的来临。至此之后,剧情的发展由追梦和欣赏,逐渐变成了破灭和燃烧。
  海美脑海中的幻象让她以为自己已经变成了自由的鸟儿,不需要在现实中再受煎熬。夕阳下,她脱光上衣像鸟儿一样跳着舞,然而田地里一声牛叫将她拉回现实,她回过头来流泪。这让海美明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后她便消失了。海美消失后,宗秀展开了第二次寻找她的过程。起初海美去非洲后是想念的寻找,此时则是一种存在感的寻找。宗秀的心理变化随着导演鼓点的渐近渐远而浮动,低声闷响的鼓点就像是宗秀“心中的鼓”,一種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隐喻蒙太奇效果。随后,海美说过的“猫不能轻易换住处”,但“锅炉”却出现在本的家里。
  四、结语
  有一种泯灭叫作燃烧,有一种重塑也叫作燃烧。海美所追求的世界,是她自己永远无法克服现实困境而达到的世界。当她发现自己追求的审美想象价值其实一文不值时,她所构想出来的想象空间崩塌了。导演此处设计为海美的消失是本亲手所致,但无论她的消失与本是否有关系,海美终究是被毁灭了。而海美起初带给本的审美愉悦价值不复存在了,于是本找到了新的年轻女性作为新的消遣玩物。
  本烧掉了海美这一用来消遣娱乐的“大棚”,而宗秀最终也用本送给自己的打火机,烧掉本和他的汽车“大棚”。本厌恶的那种“虚无”的生活,随着宗秀放出的大火燃烧殆尽,得到了真正的解脱,海美从小为了宗秀而做出改变,如今的消失也成为宗秀心中永远抹不掉的一种“存在”。
  参考文献:
  [1]刘道岭.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58.
  [2]刘树勇,林千,等.世界科技大博览——走进国民科普大课堂(下)[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3]马营,王永超.李沧东电影《燃烧》的诗意影像呈现[J].电影文学,2018.
  [4]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卓希,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
其他文献
仿佛春天就是故乡(组诗)  走过山川大地江河湖海  走过蓝天白云雨雪风霜  走着走着,春暖花开  以至于一不小心  就与春天撞个满怀  扑来朵朵芳香——  温馨如故温暖如初  仿佛春天就是久别的故乡  慢春光  我就在春天里  携手N吨沉重的惰性  像硕果累住枝头累住春天  拖住春天拽住春天  像弃入春光海底的坠石  坠住春天镶住春天  成为春天急行军的包袱  不想再匆匆赶往季节深处  但求一切慢
期刊
摘要:从短篇小说《家》到长篇小说《茧》,张悦然始终致力于完成的不仅是从青春文学向严肃文学的转向,也是“80后”对历史的回应与书写。《大乔小乔》由代际的独特历史记忆入手,完成了其对于历史凝望和追索的尝试,将深刻的伦理思考与社会反思寓于复杂的亲缘关系书写中,借助对宏大历史的独特书写踏出了“80后”历史书写的更进一步。  关键词:张悦然 《大乔小乔》 历史记忆  一、庸俗家庭悲剧背后对体制和伦理的直击 
期刊
摘要:文化与经济并非全然对立的关系,因此,在经济领域内讨论艺术与文化能为研究者提供新视野。在James Heilbrun 与 Charles M.Gray所著的《艺术文化经济学》中,透过模型与理论分析,以及对艺术文化行业运作模式的探讨,能够从世界各国的艺术与文化组织管理政策和案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文化 市场 产业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詹正茂等翻译的《艺术文化经济学》(第2
期刊
摘要:陈衡哲的《一日》与鲁迅的《狂人日记》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白话文小说,从发表时间来看,《一日》比《狂人日记》还要早一年。但是在书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时,鲁迅的《狂人日记》却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这很值得批评者去深思。笔者通过文本细读,从语言、与主流文学的距离以及文学史书写的“潜规则”三个方面来分析,《狂人日记》能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当代手工艺品种类多样,造型独特,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陶瓷。陶瓷不仅在设计上彰显文化底蕴,在色彩上也具有特殊寓意。本文将从当代手工艺陶瓷艺术入手,主要研究手工艺发展的历史,并浅析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手工艺 历史文化 陶瓷艺术  一、手工艺文化和历史  中国传统手工艺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前,通过手工的方法将某种材料改变形态,来达到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手工艺技术的不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并带来了高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讨高校微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并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微课的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微课 教学改革 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教
期刊
摘要:社会的进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不仅可以拉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可以满足游客对民族文化的潜在需求。但是部分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缺乏保护意识,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求,因此民族旅游资源在开发中需要有保护策略,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 保护开发 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
期刊
作家刘家朋的中篇小说《杨力生的爱情事》以主人公杨力生的家庭生活矛盾带来的烦恼为切入点,以妻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纷两难选择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着重描写了一个坚守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乡村汉子,在面对婆媳矛盾时无奈挣扎的精神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城乡家庭普遍存在的婆媳矛盾,带给夹缝中的丈夫精神冲击与坚守、挣扎以及短暂背叛之后的精神救赎。从一个小的生活横断面上,艺术地再现了当下小人物的日常和精神真相,从
期刊
摘要:八板体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曲式结构,一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将板数定为六十八板,另一方面却有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给曲式结构增加了较大的弹性,存在很多的变形。潮州音乐是为数不多的将即兴传统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老乐种。潮乐所独有的即兴变奏演奏方式,以其多变、随性的演奏特征使得潮州音乐极具即兴艺术性。八板体曲式结构给潮乐中的变奏催法带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曲式格局,这也给即兴
期刊
摘要:《撞死了一只羊》是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编剧兼执导,藏族演员金巴、更登彭措领衔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本片改编自次仁罗布短篇小说《杀手》和万玛才旦短篇小说《撞死了一只羊》,透过两位同样名为金巴的角色互相交织的命运,缓缓牵扯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了因一宗复仇事件而引发的关于仁慈和复仇的故事。本文将从电影民俗化的角度出发,试分析中国民族电影中声音设计的特点及如何与民俗化相结合。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