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呢?本文认为:一要结合生活经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二要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理解数学概念。三要联系生活实际,学好数学知识。四要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巩固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生活实际 密切结合
数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早出现与形成的学科,是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并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扩展延伸的,直至今日,数学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已无处不在,它的广泛和不可替代不言而喻。鉴于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数学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义与重要性: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创设学生经验中的数学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事物组织学习活动,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变成学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其学习生活中的一件既有趣又有用的事。同时,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进行数学学习,不但能扩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习达到学以致用与能力发展并举的目的。
一、结合生活经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源动力。各年级的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生活经验积累。因此老师应充分适宜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习素材,设计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数学问题、情景及活动,可充分激起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事物。比如汽车的车轮、城市下水道的盖子等。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设计的理由都与圆的特点有关,等学会了‘圆的认识’后,相信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设计的道理。”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学习圆的认识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目的性增强了,兴趣自然产生。
二、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理解数学概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特别是数学概念,抽象性比较强,语言表述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在不违背教学宗旨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上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如学习“质量单位”时,这一课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不少学生常在作业中出现“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5千克”之类的笑话。怎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并加以理解和掌握呢?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去市场等地方调查了解和实践操作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谈谈活动的收获与结果。这样各个质量单位的实际质量就会在他们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深刻的感性认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掌握。
再如学习三角形特点时,引导结合生活中的自行车、电缆钢塔、维修桌椅等生活情境现象,从而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好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知识面窄,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某些数学知识的困难。例如,在学习“利息的计算”时,必须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中的“本金、利率、利息税”等概念。如果抽象地去教授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让学生陪同家长一起去银行存钱或把自己的零花钱存在银行,去了解这些“本金、利息、利息税”,则不用多费事,他们便会掌握。
再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联系水池、教室等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表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在这过程中不但进一步熟练计算方法,同时也能理解生活中不完整的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实物)应用及其计算方法。
像这样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有关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习这些知识就是为了将来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将学生实际的体验与相应的数学问题互相联系,不仅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亲切、直观,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铺设了一条宽广大道。
四、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巩固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你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学生测量出书的长、宽和文具盒的高,硬币的厚度等,并能恰当地使用长度举例,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得更加灵活。再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房间的长和宽,地板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房间里铺地板砖需多少块,如果一块需12元钱,一共需多少钱?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挖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扩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学就应当紧密联系生活,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塑造良好的基础品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德勤:《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学校)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生活实际 密切结合
数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早出现与形成的学科,是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并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扩展延伸的,直至今日,数学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已无处不在,它的广泛和不可替代不言而喻。鉴于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数学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义与重要性: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创设学生经验中的数学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事物组织学习活动,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变成学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其学习生活中的一件既有趣又有用的事。同时,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进行数学学习,不但能扩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习达到学以致用与能力发展并举的目的。
一、结合生活经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源动力。各年级的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生活经验积累。因此老师应充分适宜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习素材,设计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数学问题、情景及活动,可充分激起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事物。比如汽车的车轮、城市下水道的盖子等。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设计的理由都与圆的特点有关,等学会了‘圆的认识’后,相信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设计的道理。”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学习圆的认识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目的性增强了,兴趣自然产生。
二、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理解数学概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特别是数学概念,抽象性比较强,语言表述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在不违背教学宗旨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上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如学习“质量单位”时,这一课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不少学生常在作业中出现“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5千克”之类的笑话。怎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并加以理解和掌握呢?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去市场等地方调查了解和实践操作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谈谈活动的收获与结果。这样各个质量单位的实际质量就会在他们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深刻的感性认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掌握。
再如学习三角形特点时,引导结合生活中的自行车、电缆钢塔、维修桌椅等生活情境现象,从而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好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知识面窄,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某些数学知识的困难。例如,在学习“利息的计算”时,必须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中的“本金、利率、利息税”等概念。如果抽象地去教授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让学生陪同家长一起去银行存钱或把自己的零花钱存在银行,去了解这些“本金、利息、利息税”,则不用多费事,他们便会掌握。
再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联系水池、教室等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表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在这过程中不但进一步熟练计算方法,同时也能理解生活中不完整的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实物)应用及其计算方法。
像这样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有关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习这些知识就是为了将来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将学生实际的体验与相应的数学问题互相联系,不仅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亲切、直观,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铺设了一条宽广大道。
四、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巩固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你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学生测量出书的长、宽和文具盒的高,硬币的厚度等,并能恰当地使用长度举例,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得更加灵活。再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房间的长和宽,地板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房间里铺地板砖需多少块,如果一块需12元钱,一共需多少钱?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挖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扩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学就应当紧密联系生活,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塑造良好的基础品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德勤:《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