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笔一落字,经典给过我们太多“影响的焦虑”,冲不出金碧辉煌的围城,常使写作者丧失清爽,讀者渐少期待。读王西平所作《独唱者》,诗人努力冲破经典意象的意图十分鲜明。读者热爱远取譬,渴望在某一刹那因惊异而思索,因思索而停留,而阅读中的停留,往往是弥足珍贵的。读者的确会在《独唱者》中停留,目之所及,纷繁且个性殊异的意象叠现,让思绪反复游移。我想,在呈现新异感上,诗人是做出了突破的。
这种突破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跳脱日常逻辑,将无关联的意象进行连缀,二是尝试沟通现代与古典的意象群落。如果说开首处“金黄色的小路”“自行车”“木屐”“天空”,尚是一种有序画面中的意象切换,那么,随着段落的推进,“尼采的拐”“孔子的编藤”“达·芬奇的蛋”,以及“飞蛾”“处女”“铜臭”“蜜蜂”,则成为无绪的意象组接,在闪跳中,扑朔诗人的思绪,尝试形成独特诗意。“大海上,一只狐狸泅水而来。”“海水自草原而来。”“我们遵守双眼皮双日出行的规定。”这样的语句拒绝了日常逻辑,鲜明地体现为纯粹的诗性语言,诗人意图架构起独特的话语体系,让文学语言成为立体的异度空间。
当然,更让人感兴趣的或许是现代与古典的融汇性探索,诗句里铺满了“山海经”“异兽”“奇鸟”“桃花”“芸豆”“梅香”“冷杉”“乡村”“飞鸟”“凤凰枝”“柴火”等传统语词,却更有“肥肠”“介质”“快递”“钢琴”“蹦跶学”“餐具”“烘焙”“啤酒鸭”“粉剂”“杀虫剂”“病毒”等现代语词。这些语词近乎无绪地叠现在整体的文句中,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阅读感受,带给人新的阅读思考。在我看来,散文诗的语言正痛苦地历经着新与旧的敲打,并渴望建构起摆脱影响焦虑的新的语词体系,这种语词体系能否在摸索中逐渐生长,关键仍在于创作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或许我们当下的创作仍然是焦虑的,但是,焦虑是一种前进的必然。
意象的叠现,语词的混搭,《独唱者》在刺激视觉和思维之初,必然带给读者这样的感受。我们当然还想进一步追问,在这样纷繁复杂的表达中,诗人究竟要呈现的是什么?我们并不难发现,《独唱者》正是循着散文诗的独语体在建构其抒写脉络。某种程度上而言,独语体并不预设读者,其所试图表达的,正是最难于表达的自我与独特精神体验。在诗人的笔下,这种独特精神体验并非高蹈式的,也绝非超凡脱俗式的,而是粗砺于世俗烟火,来自于“半截湿热油腻且长满痱子的肥肠”般的“人到中年”。当然,描写世俗不等于抓取到世俗,诗人坦诚“我们紧随生活”,但诗人实际上并不愿“仅此而已”,只是,想要在极易沉沦的“肥肠”般的“中年”中提炼出最鲜活的精神体验,绝非易事。在我看来,《独唱者》至少在尝试进入这种体验。
《独唱者》包含15章散文诗,每章均有题目,这些题目中出现了大量的否定或不确定性词汇:“结果‘无’所适从”“‘似’也迎风晃动”“‘没有’终点,两个人‘或’食无味”“一个‘不’需要过往的世界”“万物‘不’可信”“活得‘像’一把芹菜”。这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了文本的归旨:“中年”人生中,体验的无绪、游移与虚无。为表达出这种无绪,诗人制造了大量的不相干的意象,使其不停地滑动于文本的任何角落,同时不停地切换着蒙太奇镜头,在文学的变形形态中尝试凸显中年人生(或言之生活本身)的失茫与荒诞。从这个层面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诗人的意象如此纷繁,甚至向度驳杂,因为实际上,这些意象群列更多呈现的是虚无的能指,是缺失当下体验的客观对应物。正如诗人所说,“必须经过公园”,但这公园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向自然的介质”。
但如果进一步追问,我们仍会发现:在无绪中表达无绪,并不是最终的渴望,诗人与读者,实际上都仍想继续抓取下去,尝试祛除覆盖,裸露出真实的体验本身。即便这种体验是无绪的体验,也仍需呈现出它无绪的肉身。诗人不甘于“诱饵”,不情愿被“覆盖”,不认同“深不可测地塑造着真爱,或被成功塑造的明月照耀”,只得感叹“儿时的,鲜活。当下的,眼盲”,在“模仿别人的活着”和“抄袭别人的死中”痛苦地试图“讨回‘自我’”。这种痛苦造成诗人不得不在纷繁的语词中左突右冲,从“左,右,左,右”的律动中逐渐进入“左左右右右右左左看”的疑惧。但语词的左突右冲最终失败了,诗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无绪”,只能任其在语词间漂移,让能指只能停留于能指,而所指未能现出它的肉身,造成一种遗憾。在更高的期待中,《独唱者》的意象群列未能与体验真正融合,最终失于驳杂,给人断裂的阅读感。这些意象在反复被抓取的过程中找不到归宿,最终变成了语言的漂浮物。
在我看来,王西平的《独唱者》打开了更多的可能,也带来了更深的焦虑,“假装拥抱一堆含混不清的动词,假装复仇却又固封在修辞上停滞不前”。读到这里,我想我可以理解诗人的痛苦,因为这的确也是每个写作者时常出现的痛苦。但痛苦终归是必经的,更多的可能终归依然存在。
这种突破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跳脱日常逻辑,将无关联的意象进行连缀,二是尝试沟通现代与古典的意象群落。如果说开首处“金黄色的小路”“自行车”“木屐”“天空”,尚是一种有序画面中的意象切换,那么,随着段落的推进,“尼采的拐”“孔子的编藤”“达·芬奇的蛋”,以及“飞蛾”“处女”“铜臭”“蜜蜂”,则成为无绪的意象组接,在闪跳中,扑朔诗人的思绪,尝试形成独特诗意。“大海上,一只狐狸泅水而来。”“海水自草原而来。”“我们遵守双眼皮双日出行的规定。”这样的语句拒绝了日常逻辑,鲜明地体现为纯粹的诗性语言,诗人意图架构起独特的话语体系,让文学语言成为立体的异度空间。
当然,更让人感兴趣的或许是现代与古典的融汇性探索,诗句里铺满了“山海经”“异兽”“奇鸟”“桃花”“芸豆”“梅香”“冷杉”“乡村”“飞鸟”“凤凰枝”“柴火”等传统语词,却更有“肥肠”“介质”“快递”“钢琴”“蹦跶学”“餐具”“烘焙”“啤酒鸭”“粉剂”“杀虫剂”“病毒”等现代语词。这些语词近乎无绪地叠现在整体的文句中,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阅读感受,带给人新的阅读思考。在我看来,散文诗的语言正痛苦地历经着新与旧的敲打,并渴望建构起摆脱影响焦虑的新的语词体系,这种语词体系能否在摸索中逐渐生长,关键仍在于创作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或许我们当下的创作仍然是焦虑的,但是,焦虑是一种前进的必然。
意象的叠现,语词的混搭,《独唱者》在刺激视觉和思维之初,必然带给读者这样的感受。我们当然还想进一步追问,在这样纷繁复杂的表达中,诗人究竟要呈现的是什么?我们并不难发现,《独唱者》正是循着散文诗的独语体在建构其抒写脉络。某种程度上而言,独语体并不预设读者,其所试图表达的,正是最难于表达的自我与独特精神体验。在诗人的笔下,这种独特精神体验并非高蹈式的,也绝非超凡脱俗式的,而是粗砺于世俗烟火,来自于“半截湿热油腻且长满痱子的肥肠”般的“人到中年”。当然,描写世俗不等于抓取到世俗,诗人坦诚“我们紧随生活”,但诗人实际上并不愿“仅此而已”,只是,想要在极易沉沦的“肥肠”般的“中年”中提炼出最鲜活的精神体验,绝非易事。在我看来,《独唱者》至少在尝试进入这种体验。
《独唱者》包含15章散文诗,每章均有题目,这些题目中出现了大量的否定或不确定性词汇:“结果‘无’所适从”“‘似’也迎风晃动”“‘没有’终点,两个人‘或’食无味”“一个‘不’需要过往的世界”“万物‘不’可信”“活得‘像’一把芹菜”。这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了文本的归旨:“中年”人生中,体验的无绪、游移与虚无。为表达出这种无绪,诗人制造了大量的不相干的意象,使其不停地滑动于文本的任何角落,同时不停地切换着蒙太奇镜头,在文学的变形形态中尝试凸显中年人生(或言之生活本身)的失茫与荒诞。从这个层面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诗人的意象如此纷繁,甚至向度驳杂,因为实际上,这些意象群列更多呈现的是虚无的能指,是缺失当下体验的客观对应物。正如诗人所说,“必须经过公园”,但这公园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向自然的介质”。
但如果进一步追问,我们仍会发现:在无绪中表达无绪,并不是最终的渴望,诗人与读者,实际上都仍想继续抓取下去,尝试祛除覆盖,裸露出真实的体验本身。即便这种体验是无绪的体验,也仍需呈现出它无绪的肉身。诗人不甘于“诱饵”,不情愿被“覆盖”,不认同“深不可测地塑造着真爱,或被成功塑造的明月照耀”,只得感叹“儿时的,鲜活。当下的,眼盲”,在“模仿别人的活着”和“抄袭别人的死中”痛苦地试图“讨回‘自我’”。这种痛苦造成诗人不得不在纷繁的语词中左突右冲,从“左,右,左,右”的律动中逐渐进入“左左右右右右左左看”的疑惧。但语词的左突右冲最终失败了,诗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无绪”,只能任其在语词间漂移,让能指只能停留于能指,而所指未能现出它的肉身,造成一种遗憾。在更高的期待中,《独唱者》的意象群列未能与体验真正融合,最终失于驳杂,给人断裂的阅读感。这些意象在反复被抓取的过程中找不到归宿,最终变成了语言的漂浮物。
在我看来,王西平的《独唱者》打开了更多的可能,也带来了更深的焦虑,“假装拥抱一堆含混不清的动词,假装复仇却又固封在修辞上停滞不前”。读到这里,我想我可以理解诗人的痛苦,因为这的确也是每个写作者时常出现的痛苦。但痛苦终归是必经的,更多的可能终归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