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始终把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对小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到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日常生活的细小行为等,将这些作为养成教育的教育内容,简单说就是从大的方面做起,小处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来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得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道德素质
有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
显而易见,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道德资本对于整个人生的重要性。即便是养成教育不代表着教育的全部,但却占据着整个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他可以说是教育基础部分的精华,也是衡量教育好坏的重要指标。想要成为心表如一人的关键就在于要抓好养成教育,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其终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点点滴滴抓养成教育
俗语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从身边抓起。一边流利背诵着校规校级,高喊着口号,可是在校园内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却时时发生,屡禁不止。同样的,在校园内小学生可以向雷锋学习替他人着想,转眼回到家中却是向父母要吃要穿,因此,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点滴教育抓起,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以及父母要引导小学生做到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教学区内轻声慢走以及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等等一系列细小的琐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老师的威望在其心中是不容小觑的。
纯真活泼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就被学生拿来模仿了,因此是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课堂上不能與学生信口开河更不能说脏话,处处都要大方得体,从而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
二、关键时期抓养成教育
无论做任何事,时机抓准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讲,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就像那可塑性的橡皮泥一样,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若是等时间长了,橡皮泥变质成了硬梆梆的泥块,就再也改变不了了。因此对于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仔细研究他们各个时期的特性,在关键时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不断的训练与纠正下,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关研究提醒我们要严格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与之而来的是情绪波动以及自控力差等不易控制因素,面对这些不易控制的因素,教师要给予正面且和善的教育,逐渐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年幼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三、抓行为训练促养成教育
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要做到上文所说的两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得多了就记住了,同样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练得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来自坚持,习惯成自然,这需要时间和耐性,只有坚持才能胜利,训练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更要有爱,教师的爱让学生在绝境中得以坚持,如此反复循环的训练,让学生们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四、借竞争机制抓养成教育
合理的应用竞争机制是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的重要方法,竞争的激励作用,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小学生的自强心和荣誉感,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举办与道德行为习惯相关联的集体活动,例如在班级内部竞争班长,或者是在学校内举办课堂纪律突击检查之后评选优秀班级体等活动,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前提下,班内的每位同学都是活动的主体,都能参与进来,对于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而言,让每一位同学感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人人争当优秀少年,无形中提升了养成教育。
五、三方结合抓养成教育
所谓的三方结合,就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结合。养成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够看到成果的,它不仅仅是需要老师与家长的亲密结合,更重要的是将小学生放到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教育。做到全方位的关注与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那么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快的形成。这就要求社会要努力营造一个育人环境,依托学校的养成教育的初步成果加之以辅助作用且环境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时,才可以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影响力,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校方应当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随时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双方共同讨论研究孩子的教育方法与策略,防止出现家庭与学校双方教育的不平衡现象,从而更好地使养成教育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就在于要抓好养成教育,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其终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要求全体教职工人员应不顾一切的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华.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2016(18).
[2]谢带群.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J].西江教育论丛,2005(01).
[3]欧阳娟.养成教育要做好“细”字文章[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作者简介:
邓正明(1967—),男,汉,重庆北碚,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及德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道德素质
有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
显而易见,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道德资本对于整个人生的重要性。即便是养成教育不代表着教育的全部,但却占据着整个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他可以说是教育基础部分的精华,也是衡量教育好坏的重要指标。想要成为心表如一人的关键就在于要抓好养成教育,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其终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点点滴滴抓养成教育
俗语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从身边抓起。一边流利背诵着校规校级,高喊着口号,可是在校园内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却时时发生,屡禁不止。同样的,在校园内小学生可以向雷锋学习替他人着想,转眼回到家中却是向父母要吃要穿,因此,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点滴教育抓起,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以及父母要引导小学生做到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教学区内轻声慢走以及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等等一系列细小的琐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老师的威望在其心中是不容小觑的。
纯真活泼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就被学生拿来模仿了,因此是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课堂上不能與学生信口开河更不能说脏话,处处都要大方得体,从而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
二、关键时期抓养成教育
无论做任何事,时机抓准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讲,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就像那可塑性的橡皮泥一样,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若是等时间长了,橡皮泥变质成了硬梆梆的泥块,就再也改变不了了。因此对于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仔细研究他们各个时期的特性,在关键时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不断的训练与纠正下,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关研究提醒我们要严格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与之而来的是情绪波动以及自控力差等不易控制因素,面对这些不易控制的因素,教师要给予正面且和善的教育,逐渐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年幼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三、抓行为训练促养成教育
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要做到上文所说的两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得多了就记住了,同样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练得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来自坚持,习惯成自然,这需要时间和耐性,只有坚持才能胜利,训练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更要有爱,教师的爱让学生在绝境中得以坚持,如此反复循环的训练,让学生们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四、借竞争机制抓养成教育
合理的应用竞争机制是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的重要方法,竞争的激励作用,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小学生的自强心和荣誉感,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举办与道德行为习惯相关联的集体活动,例如在班级内部竞争班长,或者是在学校内举办课堂纪律突击检查之后评选优秀班级体等活动,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前提下,班内的每位同学都是活动的主体,都能参与进来,对于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而言,让每一位同学感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人人争当优秀少年,无形中提升了养成教育。
五、三方结合抓养成教育
所谓的三方结合,就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结合。养成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够看到成果的,它不仅仅是需要老师与家长的亲密结合,更重要的是将小学生放到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教育。做到全方位的关注与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那么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快的形成。这就要求社会要努力营造一个育人环境,依托学校的养成教育的初步成果加之以辅助作用且环境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时,才可以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影响力,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校方应当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随时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双方共同讨论研究孩子的教育方法与策略,防止出现家庭与学校双方教育的不平衡现象,从而更好地使养成教育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就在于要抓好养成教育,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其终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要求全体教职工人员应不顾一切的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华.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2016(18).
[2]谢带群.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J].西江教育论丛,2005(01).
[3]欧阳娟.养成教育要做好“细”字文章[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作者简介:
邓正明(1967—),男,汉,重庆北碚,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及德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