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国民环保意识迫在眉睫,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其环保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高中环保环教育的重要阵地,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循环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理解环保,知道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本文将通过分析生物教学的特点,探索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境保护;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很多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环保知识一点点被灌输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形式多样,除课堂授课外,还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但只是宏观的了解了各种生物,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将对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了解地球上的大生物圈,了解我们对环境的依赖。教学中可以用学科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原本美丽的地球,现在已经不堪重负,原本健康的生物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引导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爱护地球上的生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也要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破坏环境的后果,引起学生的警惕,不能再无休止的破坏它,否则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重视环境保护是人类的责任,否则我们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增加生物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科技活动就是很好地途径。可以选择取材简单、方便展开的课外活动,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实感受身边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主动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现人类对环境的强大破坏力,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让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比如,在讲人类活动带来生物基因突变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哥斯拉》,然后再展示给学生切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多年后当地生物的图片,以动态的、震撼的直观形式冲击学生视觉,学生看到核泄漏造成的生物基因突变有多可怕,自然会联想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可耻的,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增加生物课堂案例教学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鲜活的印象留在脑中。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十分可取,用一个个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的参与讨论,热烈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讲授一些难度较大的生物学知识,也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物链、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
案例教学选材的方向很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可以借助图片、视频,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危机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物遗传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在遗传知识学习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如下:教师向学生讲授猎豹数量减少案例,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的猎杀,猎豹数量减少,导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后代存活率完全没有了保证,整个种群濒临灭绝。教师要问学生:“为什么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质量变差?”,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解释了这个问题。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起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教学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但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教师的引导。高中生物课堂的知识丰富,学生树立的环保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力所能及地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环保观念落实到实际生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多做环保宣传,让身边的人也建立起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机会,让学生投身社会中的环保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分析环境污染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的破坏,呼吁人们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咨询老师相关知识,老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环保行为,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结束语:生物教学的任务不仅是生物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环境保护,自觉宣传环保的理念,真正实现环保的行为。生物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机会体会环保的意义,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l]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田科技信息[J].教学管理,2011(15).
[2]马永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J].田读与写,2011(10).
[3]陈志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初探田[J].吉林教育,2013(11).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境保护;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很多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环保知识一点点被灌输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形式多样,除课堂授课外,还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但只是宏观的了解了各种生物,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将对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了解地球上的大生物圈,了解我们对环境的依赖。教学中可以用学科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原本美丽的地球,现在已经不堪重负,原本健康的生物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引导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爱护地球上的生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也要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破坏环境的后果,引起学生的警惕,不能再无休止的破坏它,否则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重视环境保护是人类的责任,否则我们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增加生物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科技活动就是很好地途径。可以选择取材简单、方便展开的课外活动,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实感受身边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主动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现人类对环境的强大破坏力,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让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比如,在讲人类活动带来生物基因突变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哥斯拉》,然后再展示给学生切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多年后当地生物的图片,以动态的、震撼的直观形式冲击学生视觉,学生看到核泄漏造成的生物基因突变有多可怕,自然会联想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可耻的,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增加生物课堂案例教学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鲜活的印象留在脑中。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十分可取,用一个个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的参与讨论,热烈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讲授一些难度较大的生物学知识,也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物链、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
案例教学选材的方向很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可以借助图片、视频,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危机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物遗传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在遗传知识学习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如下:教师向学生讲授猎豹数量减少案例,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的猎杀,猎豹数量减少,导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后代存活率完全没有了保证,整个种群濒临灭绝。教师要问学生:“为什么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质量变差?”,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解释了这个问题。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起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教学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但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行环境保护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教师的引导。高中生物课堂的知识丰富,学生树立的环保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力所能及地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环保观念落实到实际生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多做环保宣传,让身边的人也建立起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机会,让学生投身社会中的环保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分析环境污染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的破坏,呼吁人们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咨询老师相关知识,老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环保行为,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结束语:生物教学的任务不仅是生物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环境保护,自觉宣传环保的理念,真正实现环保的行为。生物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机会体会环保的意义,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l]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田科技信息[J].教学管理,2011(15).
[2]马永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J].田读与写,2011(10).
[3]陈志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初探田[J].吉林教育,2013(11).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