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蔡元培,不少人都会把他与北京大学联系起来。作为北京大学的掌门人,他推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对教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主张顺应自然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特别是他感到了新旧教育之歧点,“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他还对两种教育作了生动的比喻:“吾国之旧教育以养成科名仕宦之材为目的,是教者预定一日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之处置无机物然,石之凸者平之,铁之脆者煅之;如花匠编松柏为鹤鹿焉;如技者教狗马以舞蹈焉;如凶汉之割折幼童,而使为奇形怪状焉。追想及之,令人不寒而栗。”认为新教育“探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方法以助之。如农学家之于植物焉,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食则资以肥料,好光则覆以有色之玻璃;其间种类之别,多寡之量,皆几经实验之结果,而后选定之;且随时实验,随时改良,绝不敢挟成见以从事焉。”提出和建立了实验教育学理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既有我们十分熟悉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也有对中学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学教育要注意身体、精神和知识三个方面,因为“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一切身体上、精神上、知识上的基础,都要在这时代中学成” 。他还根据实际,提出了学习和修身的要求。他所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从1912年5月出版到1921年9月,再版了16次,足见其影响之大,今日读来,仍有启发。蔡元培认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他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演说,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阐述了到大学来就是抱定宗旨来此求学、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提出改良教义、添购书籍之措施,并在实践中实施其治学理念,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还一直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参与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他的一些理念和认识,尤其值得重视和思考。他说:“因为现在教育的方式,趋于职业化,职业教育的问题,亟待讨论。”“现在固不必以每种教育都是为职业的,不过因为教育与职业实在是有密切关系,不能分划太甚。人受了教育,在社会上还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职业教育极为重要”。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蔡元培的这些论述,言犹在耳,发人警醒。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开拓,对我们今天如何深化教育改革仍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蔡元培对教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主张顺应自然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特别是他感到了新旧教育之歧点,“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他还对两种教育作了生动的比喻:“吾国之旧教育以养成科名仕宦之材为目的,是教者预定一日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之处置无机物然,石之凸者平之,铁之脆者煅之;如花匠编松柏为鹤鹿焉;如技者教狗马以舞蹈焉;如凶汉之割折幼童,而使为奇形怪状焉。追想及之,令人不寒而栗。”认为新教育“探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方法以助之。如农学家之于植物焉,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食则资以肥料,好光则覆以有色之玻璃;其间种类之别,多寡之量,皆几经实验之结果,而后选定之;且随时实验,随时改良,绝不敢挟成见以从事焉。”提出和建立了实验教育学理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既有我们十分熟悉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也有对中学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学教育要注意身体、精神和知识三个方面,因为“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一切身体上、精神上、知识上的基础,都要在这时代中学成” 。他还根据实际,提出了学习和修身的要求。他所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从1912年5月出版到1921年9月,再版了16次,足见其影响之大,今日读来,仍有启发。蔡元培认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他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演说,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阐述了到大学来就是抱定宗旨来此求学、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提出改良教义、添购书籍之措施,并在实践中实施其治学理念,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还一直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参与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他的一些理念和认识,尤其值得重视和思考。他说:“因为现在教育的方式,趋于职业化,职业教育的问题,亟待讨论。”“现在固不必以每种教育都是为职业的,不过因为教育与职业实在是有密切关系,不能分划太甚。人受了教育,在社会上还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职业教育极为重要”。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蔡元培的这些论述,言犹在耳,发人警醒。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开拓,对我们今天如何深化教育改革仍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