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2006年新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课题组长何传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刊编辑部根据此报告的资料,并参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经济现代化研究》的有关数据,整理归纳出“现代化报告”的几个主要观点和论据。期望给读者一些事实,一些启示,并希望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
  
  300年的嬗变:世界现代化
  
  “地球上芸芸众生,富的可以敌国,穷的衣不蔽体。世界上国家林立,富的富甲天下,穷的难以为继。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富的不会总富,穷的可以翻身。经济中心的转移,就像地球自转,永远不会停止。”
  
  一、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富的不会总富,穷的可以翻身
  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个时期(图一):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在每一次社会转变的背后,必定是深刻的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总有一些国家和民族抓住了历史机遇,跃上世界舞台,而另外一些国家和民族,则失去机会,衰落甚至消亡。

  注:人类社会中轴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社会结构不同;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刻度:原始社会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社会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社会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社会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四个时期新生产力的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的发展周期。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
  两千年前,世界上有两个经济中心,它们分别是欧洲的罗马帝国和亚洲的大汉王朝,都是富甲一方的世界强国。在随后的岁月里,它们先后衰落。16世纪以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引领着17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二、300年来,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在近300年(1700年~2001年)来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然而,有些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有些国家成为欠发达国家;有些后来居上,有些江河日下;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在过去的300年里,富国与穷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国际美元计算)的相对差从15倍扩大到73倍,绝对差从1700美元扩大到26700美元,扩大了约15倍,年均复合差距扩大速度约为0.92%。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前沿水平从2110国际美元(按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增加到27109国际美元。
  在1750~1950年的200年里,世界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2%,发达国家增长了479%,第三世界平均仅增长了8%;最发达国家增长了952%,最不发达国家增长了4%。
  而且,就总体而言,目前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还在继续扩大。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比2000年略有扩大,比1990年有较大扩大。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极不平衡。在所统计131个国家中,有68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上实现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总数的52%;63个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总数的48%;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26个,占20%;基本上现实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42个,占32%。
  
  三、根据以往国际经验,落后国家追赶上发达国家是很难的
  300年来,社会现代化的世界结构是基本稳定的。大约20%的国家是社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大约80%的国家是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20/80法则(这个法则可以用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和社会结构分析)。这个分布结构具有历史稳定性,也即不同国家的社会地位是可以变化的,但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机会并不大。例如,在1960~2003年的43年间,大约88%的发达国家和90%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什么变化,约12%的发达国家降为发展中国家,约6%的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
  
  四、中国——从“中央之国”到欠发达国家
  300年前,当世界社会现代化刚刚启动的时候,中国还是世界财富的中心之一(另一个是崛起的欧洲),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略高于美国;当工业革命悄悄改变欧洲经济的躯体和灵魂的时候,中国还沉睡在“中央之国”的迷梦里。30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是欧洲和北美崛起的300年,也是中国衰落和追赶的300年。
  在1700~1970年间,中国社会生产力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820年的33%下降到1970年的4.6%;在1970~2001年,中国所占的比重上升,2001年达到12%,略高于1900年的水平。
  与美国相比,170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美国的114%(超过美国14%),1820年下降到美国的48%,1950年下降到美国的4.6%。在1950~2001年间,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美国的比值上升,相对差距缩小。
  到2003年,就整体现代化水平来说,中国处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82%,排所统计的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0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3点,排108个国家的第55位;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108个国家的第62位。
  中国经济水平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大约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先进水平或中等水平,都不是轻易能实现的,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
  
  21世纪的中国:强国之梦
  
  理想是腾飞的翅膀,现实是前进的基础。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现代化是成功之路。
  
  一、百年远景
  几代人的强国之梦过去了。200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比重同1900年不相上下,我们仍然站在欠发达国家之列。历史不可改变,但是,未来可以选择,未来可以创造。如果我们选择了合理的现代化路径,中国的伟大复兴就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合适的现代化路径,希望就将离我们而去。
  根据邓小平提出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到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提出,到21世纪中期中国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以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为参照,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同时研究选择我国自己的现代化路径。
  
  二、挑战与现实
  我们首先要对中国现代化有一个理性、清晰的认识,有一个现实的估算。
  如果完全按照1960~2003年的世界经验推算,中国在2010年有可能成为初等发达国家。所以,2020年中国从欠发达国家升为初等发达国家的概率估计为100%;205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概率估计为20%。如果2050年中国是中等发达国家,那么,210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概率大约为30%。这样,在21世纪的100年里,中国从欠发达国家升为发达国家的总概率约为6%。
  显然,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1980~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从62位上升到60位,也说明了变化不大。所以,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简单地采用以往的世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寻求更加有效的路径。   
  三、运河路径:理想与现实之间
  没有最佳路径,只有合理的路径,中国可能选择的路径就是综合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在21世纪,世界有三条社会现代化路径,分别是: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路径、综合社会现代化路径。2003年,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有三种情况:刚刚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也没有对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作出反应;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但已经对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作出反应。中国属于最后一种情况。在未来的50年,发达国家将继续推进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将有三种选择:第一,直接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适合于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第二,先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再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第三,协调进行两次社会现代化,知识化和城市化并进。第三种即综合社会现代化,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现代化路径,也即运河路径(图二)。

  假如把人类历史比喻为一条历史长河,那么,我们已经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2003年,发达国家已经步入知识社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社会阶段。发展中国家要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而不是跟踪和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老路,就需要在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两个阶段之间,开辟一条“社会运河”,新城市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协同并进,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逐步向知识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最终赶上发达国家知识社会的先进水平,这就是综合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四、历史的选择
  中国把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作为一种选择,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不仅可以,而且需要,并且能够选择运河路径,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选择运河路径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可行性。
  首先,中国要想完成两次社会现代化,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大约还需150年。显然,在2100年前是完不成的。所以,要想在2100年前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另辟蹊径。综合社会现代化就成为首选战略。
  其次,综合社会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型现代化路径,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选择它。只有那些社会基础比较好、社会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发展中国家,才能选择它,否则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的社会基础比较好,社会管理能力比较强。所以中国具有选择综合社会现代化运河路径的基本条件。
  第三,中国社会现代化已经包含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的部分内容。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引进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许多要素,如信息化、知识化、绿色化、知识社会等。所以,在国家宏观层面上,中国已经是两次社会现代化并存。
  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为选择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提供了条件。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既是对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巨大挑战,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机遇。所以,在地区层面,中国已经是两次社会现代化并存。
  另外,中国已经具备了选择综合现代化运河战略的良好政策环境。我国对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做出积极反应,国家的一些战略,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等,都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有关。
  在未来社会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的转型。这两次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5000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两次转变,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
  
  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的启示
  
  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国际竞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败,不仅决定于自身的努力,也与国际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要想赢得竞赛,必须对自身和世界环境有清醒和理性的认识,掌握竞争规则,选择恰当策略,这样才可以成功。
  站在21世纪的起点,让我们谨记以下历史的启示:
  首先,中国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社会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学习和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非常重要,但不可能完全重复先行者走过的道路,因为先行者和后行者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差别非常大。
  其次,中国社会现代化遵循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中国社会现代化包含社会的城市化、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等。但在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现行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具有中国的人口规模。事实上,中国有13亿人口,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为10亿。如果中国达到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水平,需要把5.4亿农村人口迁到城市,其任务超过再建一个“城市化的西欧”(2000年西欧16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是4亿)。所以,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
  第三,中国社会现代化面临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世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是对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部分继承和发展、部分否定和转折(解构和转向)以及知识和制度创新。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国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但已经包含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要素,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所以,中国既要面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任务的压力,也要面临加快进入并努力完成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压力。当然,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机遇。
  第四,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世界社会现代化有六次浪潮,它们是六次重大历史机遇。在过去200多年里,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三次浪潮和相应的三次机遇,我们都失去了。目前的信息化、知识化和绿色化是第四次浪潮,我们需要抓住这次机遇。未来还有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经济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它们都是不能错过的。
  第五, 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一种相对均衡的发展观。社会现代化包含社会进步、社会适应和社会转型等,包括生活质量、社会效率、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观念的深刻转化,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变迁。根据现代化进程不同步原理,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方面同步前进,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地区同步前进,但要努力保持社会的相对均衡与和谐,协调社会与经济的关系,协调地区和城乡关系,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六,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一个开放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现代化是后发型,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借鉴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避免重复先行国家的重大失误;学习先行国家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加速社会现代化进程,是“后发效应”的核心内涵。这些必须在开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实现。
  第七,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一种理性宽容的心态。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是波浪式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也不例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是必然的,也可能是偶然的;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际的。对于这些事件,都要有一种理性、宽容、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合理地、科学地、有序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社会现代化既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和社会运动,需要理智和耐心。
  第八,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世纪工程。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发达国家总人口约为10亿。2003年,我们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大约为所统计的131个国家中的第75名。要把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的世界地位,从第75位提高到前20位,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世纪工程,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21世纪,世界社会现代化是一场百年竞赛,我们有机会赢得这场比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曙光初现。
  [尚国敏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课题组长何传启)摘编]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而数学科目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学好数学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感知思维。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并重的教育背景影响下,致使智慧课堂应运而生,促使教学课堂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教学课堂进行详细地阐述说明,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教学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带领学生走向一个更深层次的学习当中,学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去,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以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
摘 要:好习惯受益终身,在小学整个阶段都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而一年级又是起步启蒙阶段,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借助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借助阅读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注意力”;“倾听习惯”;“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学会交往”;“识字能力”  大家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都自觉改变教学方法,实现了由内容分析向语言学习的重大变革。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老师认识上出现偏差,课堂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唯语用”“浅语用”等教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教学理念难免陈旧,教学过程的把握难免偏颇。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语言文字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摘要: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是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特性以及学生特征所提出的新型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使得数学不再凌驾于学生的生活之上,提升了学生对身边数学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生活化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生活和数学连接,还需要明确教学的原则,如学生本位的原则,教学启发性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生活化数学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以及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基于生活化开展小学数学教
摘 要:一个人通常都是从表象入手记忆知识,之后再从具象逐渐转变到抽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其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学习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简笔画具有多种优势,如形象、好记、概括、易学等,可以将客观事物最为突出和典型的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化,将其应用到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简笔画;小学语
摘 要:幼儿园中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很多时间段中,幼儿是被家人捧在手心,很多能独立做的事情也是由大人承包,比较少去接触其他的人。而现代社会又越来越需要能与他人团结,协作,分享具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才。区域活动能培养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在集体和个体中有效结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索力去游戏、学习和创造。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是从幼儿期就开始形成的。而交往恰恰又是幼儿成长中重
摘 要:对每一位教师而言,最重要的职责都是教书和育人。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将音乐课堂和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小学阶段,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培养其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对音乐课加以深度挖掘,寻找其中可以用以德育教育的因素,结合音乐课堂,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
摘 要:小学是一个学生用时最长的学习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中,小学生不仅要为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基础的思维、意识、学习习惯和能力,还要接受行为习惯约束和基础的道德观念培养。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这门课程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都是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引导者,但小学德育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低效的状态,距离预期的德育效果有
摘 要: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提问是关键性环节,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探索愿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深刻掌握与理解知识、强化自身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的强大助推力。然而,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与质疑主动性较低,更别提向教师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生提问能力亟须培养与强化,以问促思,推动学习。对此,文章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