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类保健品正以“加速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保健品专卖店里,甚至药店里摆放的各种保健食品、功能食品、保健药品等琳琅满目。然而,对某些保健品的投诉、媒体曝光、被有关部门查处的事件频频充斥在我们耳边。本期,我们请消费者和知情者谈谈他们是如何看待保健品的,应该怎样正确识别和选择保健品。
汪 志: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功效?
说起保健品的作用,它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些人认为保健品无功效可言,纯属在骗人;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对身体的确有保健治疗作用,应当肯定。我曾经在一家保健品厂当厂长10多年,参与过保健品的开发、研制、申报、生产及销售工作。虽然眼下我已离开保健品生产行业,但作为懂行者,我认为,真正的保健品是有一定功效的。
首先,保健品的生产是有严格审批手续的,不是谁想生产就能生产。一般来说,保健品生产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而眼下生产许可证是由国家卫生部统一颁发。申报的保健产品要做多项试验,尤其是功能及毒性等项目,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严格的试验及论证后才能得出结论来,不可能凭空捏造,除非是假冒伪劣保健品;其次,相对药物而言,保健品的功效肯定不会立竿见影,而且保健品对于人体的健康作用也与药品不同。一般来说,药物是治疗突发性疾病的,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保健品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补充人体缺少的各种营养,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它的特点就是对身体虚弱的病人起辅助作用,即增强体质,促进药物吸收,加强药物疗效,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三是要走出保健功效认识上的误区。眼下保健品销售火爆,尤其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一些大城市。但一方面部分保健品生产企业夸大宣传,说假话、说大话,对消费者起误导作用,使消费者造成“概念”模糊,过分炒作是在炒品牌,造声势,而不是产品的科技含量,更谈不上功效。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健康保健知识缺乏,往往“饥不择食”,以为保健品能治百病,是大补,混淆了它与药物的关系,当食用保健品后得不到应有的疗效时,他就会否定所有的保健品。
陈玮:
高品质保健品好!
目前,名目繁多的各种保健品,进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20多年前,人们对保健品还闻所未闻,那时生病吃药都无法承担,哪还能奢望吃保健品?
4年前我曾去过美国,所到各个城市的保健品销售店比药店还多,就连药店里也摆满了各类保健品。有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的“深海鱼油胶囊”、“大蒜油软胶囊”、“银杏胶囊”,养心护脑方面的“卵磷脂软胶囊”、“脑白金胶囊”,养颜美容方面的“羊胎素片”、“褪黑素片”,还有滋阴壮阳、补气养血方面的,减肥瘦身、排毒通便方面的,降血糖、调血脂方面的,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等等。那里的保健品相当热卖,不仅是美国人买,去美国的游客大多数都会买回一大堆,不是送人就是自用。
如今,我国的各类保健品也大踏步进入了市场,这说明国民的收入有了提高,观念有了变化,改“生病才住院吃药”为“防病吃保健品”,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那种夸大功能和作用的保健品是不值得相信的,只有那种确能起到治疗辅助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才会使人长期青睐。试想,花钱买了无作用的保健品,谁还会上第二次当?我服用了在美国买回的几种保健品,没什么好与不好的感觉,后来也就淡忘了。谁知,太太在两年前买回一盒我国一家大公司生产的保健品,她说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患感冒。我想既然买回来了,那就吃吧。不想服用半个月后,我以前经常头疼、感冒的现象没有了。因此,我必备的各类感冒药也停用了。我将这个保健品介绍给我67岁的大哥,他用后惊喜地告诉我,他也不常患感冒了,胃病也减轻了许多。两年多来,我坚持服用这种保健品,没上过一次医院,没患过重感冒。我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购治头疼、感冒的药60多元。上医院治疗一次至少150元。现在每月购保健品只需150元,不但身体不受损,而且每月至少节约60多元,何乐而不为呢?对此,我要说,高品质的保健品好!
龚国齐: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要谨慎
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和肠道吸收率降低,如果又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不均衡。那么日常的饮食就很难满足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这就促使老年人趋向购买保健品来纠正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同时,老年人又多患有慢性病或身体较虚弱。这些情况都使老年人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主力军,成为保健品生产企业及其推销员紧盯的对象。一些保健品推销部门借专家讲座、免费体检、专车接送、免费午餐等手法,博取老人们的信任和欢心,进而向老年人推销各种“天价”保健品。我有一个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在参加一次所谓专家的健康讲座后,根据其宣传的广告及资料,便相信该保健品能促进新陈代谢,降血脂、降血糖,治疗高尿酸血症等,因而买了半年的服用量。结果吃了两个多月后,血尿酸持续增高,痛风性关节炎频频发作。到医院找医生咨询后,才知道,该保健品的代谢产物就是嘌呤,而高嘌呤便成为这次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老年人在选购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的确需要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弄清保健品的适用范围,有无禁忌证,特别是自己患有老年病或慢性病时更要慎重考虑,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购保健品。在选购前要弄清保健品与自己疾病治疗有无矛盾,必要时先向医生咨询,再决定是否购买。不可。受推销员或企业促销活动的误导,乱吃一气,更不能盲目地跟着广告走。
吴一福:
别被保健品推销商“忽悠”了
邻居杨师傅长年食欲不振,体质较弱。一天,他听广播里的“健康讲座”中介绍“××活血补气丸”,便隔三岔五地去买来服用。半年后,他的体质不但没有强壮起来,反而感到肝区不适。经医院检查,他服用的这种“三无”保健品导致他患上了药源性肝病。对此,他后悔莫及。
时下,人们对保健品的买卖有这样一种说法:推销商耍花招,卖的是一种意念,消费者图便宜,买的是一种“忽悠”,事情的确是这样。经销商以赚钱为目的,不择手段地进行诈骗宣传推销活动,他们常用的手段主要有:
(1)混淆视听,虚假宣传。药品与保健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有的推销商却以“药食同用”、“药疗不如食疗”、“一天见效”等来蛊惑人心,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利。
(2)以假乱真,夸大作用。目前,保健品之所以出现信任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宣传中弄虚作假,任意夸大其作用。如有的商家采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商标,移花接木打假广告,用假“教授”造假“首创”、假“第一”。甚至违背科学,把保健品说成是无任何副作用、人人适宜、能治百病的神丹妙药。
(3)以赠为饵,高价推销。以赠送为诱饵,诱
汪 志: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功效?
说起保健品的作用,它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些人认为保健品无功效可言,纯属在骗人;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对身体的确有保健治疗作用,应当肯定。我曾经在一家保健品厂当厂长10多年,参与过保健品的开发、研制、申报、生产及销售工作。虽然眼下我已离开保健品生产行业,但作为懂行者,我认为,真正的保健品是有一定功效的。
首先,保健品的生产是有严格审批手续的,不是谁想生产就能生产。一般来说,保健品生产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而眼下生产许可证是由国家卫生部统一颁发。申报的保健产品要做多项试验,尤其是功能及毒性等项目,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严格的试验及论证后才能得出结论来,不可能凭空捏造,除非是假冒伪劣保健品;其次,相对药物而言,保健品的功效肯定不会立竿见影,而且保健品对于人体的健康作用也与药品不同。一般来说,药物是治疗突发性疾病的,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保健品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补充人体缺少的各种营养,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它的特点就是对身体虚弱的病人起辅助作用,即增强体质,促进药物吸收,加强药物疗效,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三是要走出保健功效认识上的误区。眼下保健品销售火爆,尤其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一些大城市。但一方面部分保健品生产企业夸大宣传,说假话、说大话,对消费者起误导作用,使消费者造成“概念”模糊,过分炒作是在炒品牌,造声势,而不是产品的科技含量,更谈不上功效。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健康保健知识缺乏,往往“饥不择食”,以为保健品能治百病,是大补,混淆了它与药物的关系,当食用保健品后得不到应有的疗效时,他就会否定所有的保健品。
陈玮:
高品质保健品好!
目前,名目繁多的各种保健品,进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20多年前,人们对保健品还闻所未闻,那时生病吃药都无法承担,哪还能奢望吃保健品?
4年前我曾去过美国,所到各个城市的保健品销售店比药店还多,就连药店里也摆满了各类保健品。有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的“深海鱼油胶囊”、“大蒜油软胶囊”、“银杏胶囊”,养心护脑方面的“卵磷脂软胶囊”、“脑白金胶囊”,养颜美容方面的“羊胎素片”、“褪黑素片”,还有滋阴壮阳、补气养血方面的,减肥瘦身、排毒通便方面的,降血糖、调血脂方面的,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等等。那里的保健品相当热卖,不仅是美国人买,去美国的游客大多数都会买回一大堆,不是送人就是自用。
如今,我国的各类保健品也大踏步进入了市场,这说明国民的收入有了提高,观念有了变化,改“生病才住院吃药”为“防病吃保健品”,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那种夸大功能和作用的保健品是不值得相信的,只有那种确能起到治疗辅助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才会使人长期青睐。试想,花钱买了无作用的保健品,谁还会上第二次当?我服用了在美国买回的几种保健品,没什么好与不好的感觉,后来也就淡忘了。谁知,太太在两年前买回一盒我国一家大公司生产的保健品,她说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患感冒。我想既然买回来了,那就吃吧。不想服用半个月后,我以前经常头疼、感冒的现象没有了。因此,我必备的各类感冒药也停用了。我将这个保健品介绍给我67岁的大哥,他用后惊喜地告诉我,他也不常患感冒了,胃病也减轻了许多。两年多来,我坚持服用这种保健品,没上过一次医院,没患过重感冒。我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购治头疼、感冒的药60多元。上医院治疗一次至少150元。现在每月购保健品只需150元,不但身体不受损,而且每月至少节约60多元,何乐而不为呢?对此,我要说,高品质的保健品好!
龚国齐: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要谨慎
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和肠道吸收率降低,如果又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不均衡。那么日常的饮食就很难满足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这就促使老年人趋向购买保健品来纠正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同时,老年人又多患有慢性病或身体较虚弱。这些情况都使老年人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主力军,成为保健品生产企业及其推销员紧盯的对象。一些保健品推销部门借专家讲座、免费体检、专车接送、免费午餐等手法,博取老人们的信任和欢心,进而向老年人推销各种“天价”保健品。我有一个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在参加一次所谓专家的健康讲座后,根据其宣传的广告及资料,便相信该保健品能促进新陈代谢,降血脂、降血糖,治疗高尿酸血症等,因而买了半年的服用量。结果吃了两个多月后,血尿酸持续增高,痛风性关节炎频频发作。到医院找医生咨询后,才知道,该保健品的代谢产物就是嘌呤,而高嘌呤便成为这次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老年人在选购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的确需要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弄清保健品的适用范围,有无禁忌证,特别是自己患有老年病或慢性病时更要慎重考虑,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购保健品。在选购前要弄清保健品与自己疾病治疗有无矛盾,必要时先向医生咨询,再决定是否购买。不可。受推销员或企业促销活动的误导,乱吃一气,更不能盲目地跟着广告走。
吴一福:
别被保健品推销商“忽悠”了
邻居杨师傅长年食欲不振,体质较弱。一天,他听广播里的“健康讲座”中介绍“××活血补气丸”,便隔三岔五地去买来服用。半年后,他的体质不但没有强壮起来,反而感到肝区不适。经医院检查,他服用的这种“三无”保健品导致他患上了药源性肝病。对此,他后悔莫及。
时下,人们对保健品的买卖有这样一种说法:推销商耍花招,卖的是一种意念,消费者图便宜,买的是一种“忽悠”,事情的确是这样。经销商以赚钱为目的,不择手段地进行诈骗宣传推销活动,他们常用的手段主要有:
(1)混淆视听,虚假宣传。药品与保健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有的推销商却以“药食同用”、“药疗不如食疗”、“一天见效”等来蛊惑人心,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利。
(2)以假乱真,夸大作用。目前,保健品之所以出现信任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宣传中弄虚作假,任意夸大其作用。如有的商家采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商标,移花接木打假广告,用假“教授”造假“首创”、假“第一”。甚至违背科学,把保健品说成是无任何副作用、人人适宜、能治百病的神丹妙药。
(3)以赠为饵,高价推销。以赠送为诱饵,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