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设计手法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i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保利大剧院开创了一个国内建筑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新方式,不仅成功体现了嘉定新城规划的基调和标准,也为国内其他新城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从城市基调、自然环境、公众情感三个方面介绍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案例——上海保利大剧院,分析其内在要义与细节,探究其设计要素及“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建筑模式。
  关键词:安藤忠雄;上海保利大剧院;城市基调;自然融合;情感互通
  上海保利大剧院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新城远香湖畔,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先生的一个空间项目。整个建筑大致为一个正方形底面的立方体,长宽相等为100米,高为34.4米,体量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大剧院相比并不大,但被安藤忠雄先生称为“国内完成度最好的项目”“即便在日本实现起来也非常困难的项目”。
  一、建筑与城市基调的贴合
  所谓“城市基调”,目前国内学者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它是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综合[1];是表达城市的自然地域特征、历史、城市精神的象征[2];是符合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和城市社会的城市色彩[3],这种“色彩”不同于肉眼可见的颜色,它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和谐、有序,让市民能更好地认识空间划分,提高人们的行为效率[4],以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平。
  嘉定江南水乡的特色由来已久,河网纵横,河道众多。形成了依河而居、因河生市的空间及建筑特色。嘉定新城的规划一方面注重挖掘人文基础;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时代特色,将国际汽车城的汽车文化与嘉定的传统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相结合,打造嘉定独特的城市风貌。
  上海保利大剧院依水而建,与远香湖共同组成“海”字,这个“海”字与毗邻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构成的“上”字遥相呼应。上海保利大剧院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当地原有的水系特点,保留了水系格局,贯穿了商业区域,营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剧院得名“万花筒般的建筑”,是因为其内部以或垂直、或水平、或倾斜的“圆筒”贯穿,从而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6]。商业区中心也同样以矩形盒子为原型,采用了分割、错动、扭转等一系列形式操纵[6],两个体量相互联动,加强了整个区域的整体性。另外,从建筑本身来说,在圆筒的解构下,建筑内部出现了几条轴线:第一条贯通南北,通过这个建筑的主体,一面连接自然景色远香湖,展现自然的湖光水色,一面连接城市景观嘉定商务中心,展现了城市空间的热闹与喧嚣;第二条轴线斜插远香湖水面,自然形成水景交汇的小剧场;第三条轴线贯穿了剧院与商业中心,使两个重要的区域产生直接联系并双向引导入流;第四条轴线则构成剧院内部的休闲区域。上海保利大剧院的存在并没有把空间间隔划分开,反而这种穿插、连接又重新使视线更加通透,再次发现了不同层次的关联与交叉,体现建筑空间的灵活与通透。
  上海保利大剧院仅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总高度仅30米左右,清水混凝土与木制格栅的搭配也显得低调、素雅。既避免了城市建设造成的千城一面,又体现了水乡特色及历史建筑的传承。
  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安藤忠雄的设计必备要素,这些元素的组合、运用造就了安藤忠雄的设计与环境的融合统一。这就是“安藤三要素”,即——真材实料、光、自然。
  建筑的外表为透明装饰幕墙,幕墙内是灰色的清水混凝土表皮,内部的装饰元素也极简——地面是黑色的花岗岩,圆筒装饰全部为暖色的木制格栅,同时贯穿少量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清水混凝土作为安藤的代名词,是因为其在与环境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真实、有质感的清水混凝土和自然相映衬,虽说是建筑,倒更像是一幅有山有水的水墨画。不仅是“将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皮肤,让它通过本身的呼吸来感受自然并释放自然,最终融入自然”[7]。也是“清水混凝土诗人”自我情绪的表达。
  安藤喜欢用清水混凝土墙围成一座方盒子,住吉的长屋、光之教堂等,都是将喧嚣隔在墙外,以天井或是缝隙,将光线释放出来,留下时间的影子[8],作为建筑中的一种“动的建材”。安藤忠雄表示:“在我所有作品中,光线是最重要的控制因子。”安藤对光的利用不仅体现在利用自然光上,夜景及室内照明设计更让整个剧院变成一个从嘉定新城中生长出的、天然的“水晶”。不管是整体的泛光照明,还是“圆筒”空间的照明,都让上海保利大剧院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细腻,像水晶般由内而外散发出绚烂光芒,融入远香湖的波光粼粼。
  在剧院四楼有一个特殊的“水庭”,水庭被四面高高的由清水混凝土浇筑的墙围起,顶部中空,走进去还能听到回声。水庭好似一个缩小版的上海保利大剧院,里面处处体现着“安藤三要素”。“大画”里面还套着一幅“小画”,自然中有建筑,建筑里也有自然。
  唐朝司空图的诗味论中提出诗词歌赋的最高境界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意境不仅限于诗词歌赋,建筑也能通过具有超越常规形象、拥有穿透自然的景色,从而达到意蕴之外的韵味,让参观者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从而品出更高的意境。安藤的作品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用自然的元素充当“建材”,做到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让建筑不再仅仅具有功能作用,同时成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艺术作品。
  三、建筑与公众情感的互通
  伊东丰雄说过:“建筑不是目的,而是确认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建筑的实在功能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建筑的美学功能是营造氛围、呈现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海保利大剧院旁边的台阶,是静坐看景的好去处。这个“接天”台阶可以让人精神放空,静谧的氛围正如安藤先生所说:“一个场所,其精神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暂且不说这是源于安藤的禅宗思想,单单是这种氛围的塑造就体现出安藤忠雄的人文精神。他的作品不是让建筑孤立的存在,与人的接触仅在楼宇之间,而是让建筑不断延伸,通过自然,通过情感,使人不自觉地被其吸引,产生共鸣,相互渗透。
  安藤的代表作“光之教堂”以向下走的台阶闻名,这个教堂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堂,向下走的台阶让神父与信徒们保持相同的高度,信徒坐在高处俯视着祭坛,打破了其他教堂祭坛立于高台之上的传统,宣扬着与神明交流的自然与平等[9]。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体现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中,在动线设计上,从进场、等候、观演到散场的过程也犹如一个剧目一般,从几何式的主入口进入前厅,圆柱式的设计给人一种瞬间被包裹住的感觉,拾级而上,使人心境逐漸沉淀,仪式感逐渐加强,圆筒的穿插从各个空间不断延伸,丰富了人们的游走体验,也完成了一系列的必要互动。这种氛围的营造在剧院这种功能性较强的建筑上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的“林、山”就是周围环境对整体建筑的烘托,“狭、阔”即是对内部氛围的渲染,这种宽窄的变化不仅能够带给人“豁然开朗”的感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仪式感一般的精神内涵。
  上海保利大剧院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有人说俯视它具有人的姿态,贯穿剧院的圆筒像人的左膀右臂;有人说像万花筒,穿插出不同的形状,像极了儿时的回忆……它不自觉地引发人们的自由畅想,使这个作品真正具有了公共属性,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艺术文化的熏陶。
  四、结语
  “一个建筑场地是街道和城市河流上的一片池塘,它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房屋。”安藤忠雄的保利大剧院作为安藤在国内最满意的作品,不仅是因为施工工艺完美无瑕,还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区域文化,是嘉定静谧的气氛与安藤禅宗思想的异曲同工,达到合一的境界。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为其他新城区的规划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关于建筑设计的优秀案例。
  参考文献:
  [1]李喆靓.城市森林基调景观解析方法初探——以北京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5.
  [2]李小娟.基于认知意象的我国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5.
  [3]周尚意,苏娴.面向城市基调管控的建筑群色彩感知和意义理解分析——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例[J].人文地理,2019(4):32-39.
  [4]贾凡.城市建筑风貌管控策略研究——以株洲市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4:8.
  [5]兰海,王键,张洪歧.在实践中感悟安藤大师——谈谈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内装工程施工工艺[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6(1):120-123.
  [6]陈剑秋,戚鑫,陈静丽.万花筒中的多元碰撞——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设计评析[J].时代建筑,2015(1):120-125.
  [7]赵宇函.清水混凝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以安藤忠雄的设计作品为例[J].中国住宅设施,2018(3):80-82.
  [8]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J].绿色环保建材,2015(5):82.
  [9]陈佳频.低调与调和——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J].中外建筑,2017(3):48-50.
  作者简介:朱艺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关理论研究或文献都将设计视为是美化事物的艺术,也有研究指出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过程。这些关于设计的概念认知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出现?有何用?若从历史的角度考量,将设计视作概念的传播,也许能为研究者打开思路,即: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它是如何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思想及消费观念,通过设计的形式成功传递给我们,并深刻影响我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域特色资源如何整合创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型品牌模式是“源味优品”果茶品牌的一种尝试。“源味优品”果茶饮韶关店以韶关当地水果、茶叶为原料,为韶关丹霞山、珠玑古巷等主要旅游文化景点门店探索融合韶关特色资源的果茶饮等包装实践。  关键词:文旅融合;本土资源;整合;品牌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地方优秀
期刊
摘 要:由于近些年政策的推动,乡村改造设计不断发展的同时却良莠不齐,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和造价不菲的景观小品充斥着许多改造后的乡村环境,这些设计与乡村质朴传统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了解乡土、减少干预的设计原则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乡村背后的历史承载,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贴近乡村、触摸乡土、了解乡村设计的本真。通过对当下乡村景观设计的理论分析,探讨“少干预原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优势,为乡村景观设计
期刊
摘 要:商品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竞争空前激烈,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成为现代商品营销和商品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它要求设计师将商品功能特性、消费者的感官、心理体验及设计元素融为一体,以便消费者更加全面了解商品功能特性,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设计融入商品型录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围绕“以人为本”和“开发展现商品功能特性”
期刊
摘 要:自普金开始,设计是否真实体现功能、结构、材料成为一种新的装饰风格。普金的“真实”装饰理论影响了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指导。对普金“真实”装饰理论中的材料部分进行梳理与分析,寻找其材料真实原则的观念来源、内在逻辑和发展轨迹,以期为国内的设计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真实;材料;普金;装饰;工艺  普金,19世纪英格兰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哥特式复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老街巷美化改造不但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一种借助民居设计实现传统审美文化“再塑造”的途径。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美化改造较有代表性,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观念、社会交往观念和街巷建筑观念与文化宣传观念等进行考察。  关键词:老街巷;美化改造;观念;扬州市;广陵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目前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期刊
摘 要:儿童美术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与具身认知相结合,能综合调动儿童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儿童将疑杂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经验积累,体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杭州大成幼儿园大班(五岁至五岁半)的国画体验课《功夫水墨》,充分运用了多感官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与联想体验等多种体验式教学。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经验,对其以后的體验策动创造发展有很大提高与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具身认知;儿童美术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鉴赏能力是高等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公共课已基本普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指导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出适合高职特别是适合本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思路。并结合目前美
期刊
摘 要:21世纪越来越偏向消费的多元化、设计生产的非标准化、信息网络的全球化。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物质的丰富,尤其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新时代的大众会通过“物”的装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为了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同时紧跟时尚脉搏,快时尚服装品牌应运而生。这里的“时尚”不再单指服装款式的时尚,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影响快时尚品牌运营和消费的因素中,色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色彩能够引起消费者强烈的心
期刊
摘 要:高水平艺博会是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相关产业推动的同时,在公共艺术教育普及、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广州艺博会依托城市优势、植根城市文化,在展览形式和内容上探索出独特的路径,但在质量和水平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针对性地深化展会特色、提升展览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博览会;城市形象;提升效用;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