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材改革的现实紧迫性及其路径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实际以及现阶段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渴求的实际要求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材改革的现实紧迫性,并提出了具有适应性、突出职业性、强调文化性、凸显典型性等具体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音乐鉴赏;教材改革;现实紧迫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材改革的现实紧迫性
  (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完善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教材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进入了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立足于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完善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的相继出台,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音乐鉴赏》作为公共必修课或必选课程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很快呈现出学生覆盖面广、教材使用量大的特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资源,也是体现教学目标和思想的核心载体,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越来越大的《音乐鉴赏》课程,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实际需要教材改革
  据笔者调查,目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一是直接使用普通本科院校《音乐鉴赏》公共课程的教材,不切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实际,没有针对性;二是有些学校采用自编教材或者多校联编教材,但大多是普通本科院校教材的缩编,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教材编写水准有待提高。教材的短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有些院校甚至是导致课程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
  (三)现阶段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渴求的实际需要《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教材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尤其是对其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方面,课程的起源与发展始终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历史而言,音乐课程缘于文化传承需要,没有文化音乐鉴赏课程便失去意义;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右脑—“形象脑”的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想象力的产物,因而音乐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高职所使用的《音乐鉴赏》教材单纯注重音乐鉴赏知识的传授和音乐的听觉感受,已不适应国家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时《音乐鉴赏》课程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材改革的路径
  (一)要具有适应性,切合高职学生的音乐基础
  高职《音乐鉴赏》教材要切合高职学生不容乐观的音乐基础:一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音乐教育环境较差的农村,加之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音乐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二是学生的音乐品味、情趣不高,喜好单一,大多数学生只喜欢听流行歌曲,对于传统经典的音乐作品兴趣不高,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鉴赏课的现象。三是学生只是把音乐当作放松和消遣的工具,只是关注音乐的娱乐功能,对高雅音乐对人成长成才、工作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高职《音乐鉴赏》教材在保证必要的学理教育基础上,应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好读,在内容设置、体例编排、作曲家和作品选择、文字表达等方面,尽量切合目前高职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实际。
  (二)要突出职业性,挖掘音乐艺术的职业元素
  在高职《音乐鉴赏》教材中突出职业性,既是高职音乐鉴赏课程应有的教学特色,也是顺应高职教育质量提升阶段的教学改革要求。在教材中要挖掘音乐艺术的职业元素,如突出音乐家的创新精神、专注敬业精神和良好协作精神,又如用音乐中和声给人的美妙和諧感受突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再如汇集“劳动赞歌”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等等。
  (三)要强调文化性,充分发挥音乐艺术养心化人的功能
  音乐作品是融作曲家思想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特色、文化思潮、政经特点、社会风情于一体,由广阔的“时—空”因素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形式。《音乐鉴赏》教材要强调文化性,充分发挥音乐艺术养心化人的功能,就要围绕音乐史进行教材编排。目前高职使用的《音乐鉴赏》教材都以音乐作品的体裁为线条进行编排,此种编排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体裁类型的学习和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总体脉络把握和认识。以音乐史为明线、作品体裁为暗线构建课程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各个时期政治、历史、经济、哲学、艺术、民族、地理等文化领域的涉猎与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色彩与精神内涵。
  (四)要凸显典型性,精选高职学生最应该知道的代表性作品
  一是要尽可能囊括各种重要音乐体裁;二是要精选大学生最应该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主要流派、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对音乐艺术有一个贯通的认识;三是要弘扬民族文化,向我国优秀的民族性音乐作品倾斜;四是要运用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介绍最新的音乐流派和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洛秦,罗艺峰.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2]谢嘉幸,徐绪标.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付胜利(1968—),男,陕西蒲城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音乐学、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美育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改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4KCGG-094)。
其他文献
[摘要]演示性评价(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评价方式,其核心是能力本位评价。文章从理论及实际应用两个层面介绍了演示性评价的内涵、方法及功能,并指出演示性评价对高职教育具有实践导向功能,它的推广与应用必定会推动高职教育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演示性评价高职教育评价导向  [作者简介]彭元玲(1965- ),女,湖南常宁人,湖南环境
[摘要]为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高职高等数学课时被普遍压缩;而高职学生又具有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再加上高等数学定理多、概念多、抽象难懂的特性,为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探索适合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必要。文章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十二种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多层建筑,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法处理,产生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剖析,找出原因,采取纠偏措施,达到预期目的。
红色经典音乐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肩负着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如何让学生关注红色经典音乐并对其产生兴趣,且有意识的将红色经典音乐文
【摘要】“中国风”歌曲借助于其优雅精美、通俗易懂的歌词,让今天的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了其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积极性。尽管“中国风”歌曲目前来说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有待进步之处,但由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正受到当代很多音乐专业学生的喜爱,可以预见它在未来必然会对新一代音乐创作人起到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价值,探讨了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