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班级党支部的建立是适应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已逐渐凸显出他的重要性,发挥好大学生党员的模范性作用,有助于班级班风纪律在领导层面上的管理,更有利于巩固政治组织在班集体上的管理,本文是对支部建在班上后,探索班级党支部如何确立及巩固其地位,如何真正的发挥班级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班级;核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86-02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政治中心,承担着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这项任务实施的落脚点还是最基层的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学生群体中的基层组织大学生党支部要为此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作为高校全部工作的重心与战斗力的基础,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党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引导学生的窗口的班级党支部是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的新的平台。
一、发挥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重要作用的体现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在这个阵地中,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党员,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其坚强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好平台,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分子,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其他学生具有更直接、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级的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表现突出,不但有利于树立党员同学自身的威信,其先锋模范作用也对身边的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使同学更加愿意向党组织靠拢。同时,由于平时学习、生活在一起,更加方便普通同学对党员同学的监督。
(二)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用于管理学生的组织形式是班级,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是高校目前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平台,它担负着学校各项工作落实的具体任务,是学校党建团建、教育管理、学风建设工作的最终执行单元。[1]这种管理模式,特点是涉及学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奖勤助贷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自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学校先后进行了“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普遍认为有利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班级是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目前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现状
(一)学生党支部自身发展的新变化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发展党员240.8万人,较之2012年减少82.5万名,降幅为25.5%,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全国学生党员数为290.5万人,而到2013年全国学生党员数为260.4万人。查阅历史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发展党员数量10年首降,党员增速放缓,说明党更加重视提高党员质量、优化党员机构。增长放缓,凸显“控量提质”成效。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下,大学生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增速放缓,党员数量必然面临减少的趋势,会给“支部建在班上”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执行过程中角色定位不准与游离状态并存
目前学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和团支委具体实施的,涉及班级的全体成员。班委、团委在学生心中有很重的分量。即使班级建立了党支部,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也只是开展组织生活,班级学生对党支部的角色、职责很模糊,指导团委开展工作也仅局限于指导团委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工作。一方面党支部地位很重要,他是学生认识党组织的窗口,另一方面,党支部开展工作却游离于班级之外。
从班级党支部的角色设置来看,学生党支部“除了具有发展、培养、管理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功能外,还肩负着联系大学生,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思想发展,引导行为规范的保证、导向和育人功能。”[2]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思想领导来联系学生、服务学生。但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制度,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无抓手,甚至有认为既然党支部成员也是班级的组成者,党支部也是班级事务履行者,出现党支部越庖代俎,直接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这些现象是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性质、职责不理解,角色定位不清晰造成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成是广大学生,服务的对象也是广大学生。虽然其成员是班级具体事务的承担者,其角色应准确定位为班级事务的指导者、监督者。
(三)制度缺失影响了班级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效果
首先,是班级党支部建设的制度要完善。要有完善的组织规章制度,保证党员行为规范化,以提高党员素质,真正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完善的班级党支部活动制度,保证学生党组织的生活正常化、科学化,以真正发挥班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其次,是班级党支部指导班委工作制度完善。要有详细的工作细则,准确处理好班级党支部、班委、团委三者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目前由于主要是班委管理班级事务,没有明确的工作制度,规定党支部要如何监督和指导班委会开展工作。再次,是考评、监督机制缺失,对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量化考核体系,无法对班级党支部的管理效果和支部委员的先进性进行合理化的考评,无法实现以考促建的目标。灵活多样的监督机制的缺失,使班级党员失去了一面镜子。最后,是培训制度连续性的缺失,使得班级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核心作用发挥缺乏长效性。不但要加强党员入党后的党性保持的教育,更要建立对党员在参与班级事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发挥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的形式探索
探索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要不断创新,最后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
首先,外部条件,一方面,目前在高校,普遍的情况是,二级学院学学生党建工作是由高校党委领导,由高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分党委(党总支)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规划、部署、督促和指导主要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党委(党总支)具体负责。[3]而据调查实际情况是,学校党委组织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上及教工党支部建设上,学生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基本只配备一个组织员负责校级党校的培训I工作,学生党员发展、转正的审核工作等,缺乏对全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统筹设计。而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面对高校激烈竞争的生存形势和学院发展的现实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发展、科研指标、聘任人才引进等硬指标上。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4]因此,要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要优化组织结构,尝试建立“学校党委——学工部党建办公室、研工部党建办公室——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学生工作组——学生党支部”四级学生党建组织构架。[5]另一方面,要理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三者的关系。班级党支部、班委、团支部服务的对象都是班级的同学,党支部是班级的政治核心,主要负责发展党员、教育和监督党员、组织理论学习等工作,是带动班级学生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支部是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纵向相承,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如发展团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团员,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和得力助。班委会是班级中的行政组织。[6]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三者“三位一体”,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动班风、学风建设,发挥党员在班委会中的作用,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不断创新。一方面,是指逐步完善设置模式,班级党支部的建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班级建立党支部最终目标是真正地发挥出党支部在班级核心、枢纽以及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核心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制度,学生党支部在班级党建方面作用比较突出,在班级建设、学生管理方面核心作用不突出。坚持党建带动团建,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以党建带动学风建设。做好党组织在团建及班建的导向作用及监督作用。尝试班委会吸纳优秀党员参加班级管理。同时,保持灵活性,对于低年级党员较少的班级要建立党小组,创造条件使党支部、党小组能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另一方面是采取多样性的活动方式。应围绕服务学生做主题活动,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好网络、社团、学生公寓等,开展多样性的党支部活动。
再次,要有切实可靠的保障。要建立完善支部自身建设,要完善支部建设的各项制度,如发展党员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等。党支部建设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党员行为规范化,党支部工作科学化。只有班级党支部自身建设优化,才能保证选好党支部书记,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班级工作中真正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在班级建设中,从党建和管理学生的角度,要建章立制,要尝试建立相应的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方面的工作管理制度。要加强班委与党支部的交流。再有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考评体系,建立可量化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以考促建,真正加强班级党支部的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促进群众对学生党员的监督,既可以密切党群关系,又有利于学生党员时刻自省,保持党员先进性,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一方面进行党性保持教育,保证党员入党后的持续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同时,对党支部成员进行班级事务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提高党支部成员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样党支部才能真正指导班级建设。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的领导核心,学生党支部承担吸纳优秀分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任务,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进步,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鹏.大学班级的“德”育功能建设现状及其模块化管理对策分析[J].前沿,201l(24).
[2] 卜叶蕾,丁文俊.浅析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理论观察,2014,(8):155-156.
[3] 杜清.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J].新西部,2013,(8):101-102.
[4] 雷达,彪晓红,李都厚.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与实践对策探索[J].理论导刊,2009(9).
[5] 同3
[6] 邹紫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思考[J].传承,2008,(12)20-21.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班级;核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86-02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政治中心,承担着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这项任务实施的落脚点还是最基层的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学生群体中的基层组织大学生党支部要为此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作为高校全部工作的重心与战斗力的基础,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党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引导学生的窗口的班级党支部是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的新的平台。
一、发挥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重要作用的体现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在这个阵地中,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党员,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其坚强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好平台,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分子,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其他学生具有更直接、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级的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表现突出,不但有利于树立党员同学自身的威信,其先锋模范作用也对身边的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使同学更加愿意向党组织靠拢。同时,由于平时学习、生活在一起,更加方便普通同学对党员同学的监督。
(二)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用于管理学生的组织形式是班级,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是高校目前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平台,它担负着学校各项工作落实的具体任务,是学校党建团建、教育管理、学风建设工作的最终执行单元。[1]这种管理模式,特点是涉及学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奖勤助贷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自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学校先后进行了“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普遍认为有利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班级是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目前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现状
(一)学生党支部自身发展的新变化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发展党员240.8万人,较之2012年减少82.5万名,降幅为25.5%,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全国学生党员数为290.5万人,而到2013年全国学生党员数为260.4万人。查阅历史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发展党员数量10年首降,党员增速放缓,说明党更加重视提高党员质量、优化党员机构。增长放缓,凸显“控量提质”成效。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下,大学生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增速放缓,党员数量必然面临减少的趋势,会给“支部建在班上”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执行过程中角色定位不准与游离状态并存
目前学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和团支委具体实施的,涉及班级的全体成员。班委、团委在学生心中有很重的分量。即使班级建立了党支部,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也只是开展组织生活,班级学生对党支部的角色、职责很模糊,指导团委开展工作也仅局限于指导团委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工作。一方面党支部地位很重要,他是学生认识党组织的窗口,另一方面,党支部开展工作却游离于班级之外。
从班级党支部的角色设置来看,学生党支部“除了具有发展、培养、管理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功能外,还肩负着联系大学生,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思想发展,引导行为规范的保证、导向和育人功能。”[2]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思想领导来联系学生、服务学生。但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制度,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无抓手,甚至有认为既然党支部成员也是班级的组成者,党支部也是班级事务履行者,出现党支部越庖代俎,直接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这些现象是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性质、职责不理解,角色定位不清晰造成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成是广大学生,服务的对象也是广大学生。虽然其成员是班级具体事务的承担者,其角色应准确定位为班级事务的指导者、监督者。
(三)制度缺失影响了班级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效果
首先,是班级党支部建设的制度要完善。要有完善的组织规章制度,保证党员行为规范化,以提高党员素质,真正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完善的班级党支部活动制度,保证学生党组织的生活正常化、科学化,以真正发挥班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其次,是班级党支部指导班委工作制度完善。要有详细的工作细则,准确处理好班级党支部、班委、团委三者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目前由于主要是班委管理班级事务,没有明确的工作制度,规定党支部要如何监督和指导班委会开展工作。再次,是考评、监督机制缺失,对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量化考核体系,无法对班级党支部的管理效果和支部委员的先进性进行合理化的考评,无法实现以考促建的目标。灵活多样的监督机制的缺失,使班级党员失去了一面镜子。最后,是培训制度连续性的缺失,使得班级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核心作用发挥缺乏长效性。不但要加强党员入党后的党性保持的教育,更要建立对党员在参与班级事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发挥青年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的形式探索
探索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要不断创新,最后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
首先,外部条件,一方面,目前在高校,普遍的情况是,二级学院学学生党建工作是由高校党委领导,由高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分党委(党总支)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规划、部署、督促和指导主要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党委(党总支)具体负责。[3]而据调查实际情况是,学校党委组织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上及教工党支部建设上,学生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基本只配备一个组织员负责校级党校的培训I工作,学生党员发展、转正的审核工作等,缺乏对全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统筹设计。而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面对高校激烈竞争的生存形势和学院发展的现实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发展、科研指标、聘任人才引进等硬指标上。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4]因此,要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要优化组织结构,尝试建立“学校党委——学工部党建办公室、研工部党建办公室——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学生工作组——学生党支部”四级学生党建组织构架。[5]另一方面,要理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三者的关系。班级党支部、班委、团支部服务的对象都是班级的同学,党支部是班级的政治核心,主要负责发展党员、教育和监督党员、组织理论学习等工作,是带动班级学生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支部是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纵向相承,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如发展团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团员,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和得力助。班委会是班级中的行政组织。[6]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三者“三位一体”,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动班风、学风建设,发挥党员在班委会中的作用,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不断创新。一方面,是指逐步完善设置模式,班级党支部的建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班级建立党支部最终目标是真正地发挥出党支部在班级核心、枢纽以及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核心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制度,学生党支部在班级党建方面作用比较突出,在班级建设、学生管理方面核心作用不突出。坚持党建带动团建,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以党建带动学风建设。做好党组织在团建及班建的导向作用及监督作用。尝试班委会吸纳优秀党员参加班级管理。同时,保持灵活性,对于低年级党员较少的班级要建立党小组,创造条件使党支部、党小组能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另一方面是采取多样性的活动方式。应围绕服务学生做主题活动,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好网络、社团、学生公寓等,开展多样性的党支部活动。
再次,要有切实可靠的保障。要建立完善支部自身建设,要完善支部建设的各项制度,如发展党员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等。党支部建设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党员行为规范化,党支部工作科学化。只有班级党支部自身建设优化,才能保证选好党支部书记,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班级工作中真正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在班级建设中,从党建和管理学生的角度,要建章立制,要尝试建立相应的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方面的工作管理制度。要加强班委与党支部的交流。再有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考评体系,建立可量化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以考促建,真正加强班级党支部的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促进群众对学生党员的监督,既可以密切党群关系,又有利于学生党员时刻自省,保持党员先进性,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一方面进行党性保持教育,保证党员入党后的持续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同时,对党支部成员进行班级事务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提高党支部成员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样党支部才能真正指导班级建设。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的领导核心,学生党支部承担吸纳优秀分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任务,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进步,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鹏.大学班级的“德”育功能建设现状及其模块化管理对策分析[J].前沿,201l(24).
[2] 卜叶蕾,丁文俊.浅析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理论观察,2014,(8):155-156.
[3] 杜清.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J].新西部,2013,(8):101-102.
[4] 雷达,彪晓红,李都厚.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与实践对策探索[J].理论导刊,2009(9).
[5] 同3
[6] 邹紫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思考[J].传承,2008,(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