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国际范: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实验小学是下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家长都有自己一定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都有未来把孩子送出国的打算,因此希望给孩子创设西方文化教育的氛围,这样的孩子,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人们所说的“香蕉人”,外表是黄皮肤黑眼睛,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却完全西化。
  学校针对这样的担忧,在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上做了一系列尝试,以期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带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让长江学子有“责任,勇敢,博爱”的精神品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一年多以来,我们也体会到经典宝藏给学生的德行修养带来的蜕变。
  一、顶层巧设计,让传统文化落地有形
  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了解需要有文化氛围的营造,熟悉、了解的过程可以有不同途径去实现。可真正的技能掌握、思想渗透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操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一向重视课程建设,以完备的课程体系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2016年,学校进行了第二轮课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由一百多门课程组成的“全·视·界”课程体系,“全”意味着注重过程,全面、全程、全员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视”指丰富视野,多门类知识与经验的贯通。学校把本土化的视野与国际化视野进行交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界”是追求境界,追求一种更高的学习、生活、文化、精神的境界。孩子会有主动获取智慧的自觉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执着,而学校会为此创造条件。在课程目标上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课程成为学生体验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阅历的载体。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对话。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完备的课程框架为培养“中国风,国际范”的长江学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认为,国际交流不是索取而是彼此分享。只有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才可能有成功的国际理解教育。在课程分支“国际理解课程群”中(见图1),我们将传统文化作为学校顶层设计写入其中。
  二、“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在2015年8月特别引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学校与十竹斋合作,在学校武林府校部专门开辟四百多平方米的场地,成立“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馆”。在体验馆中,长江学子们能和伟人、艺术、文化、传统亲密接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十竹斋创始人胡正言、民国文化名人蔡元培、张爱玲、鲁迅等在体验馆中纷纷呈现。在十竹斋体验馆里,学生可去了解杭州同乡毕昇对印刷术的贡献;去了解胡正言创立的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法,正是这些技法将版画印刷术中最复杂、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去了解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开头所描绘的朵云轩信笺,以及上海朵云轩、杭州十竹斋和北京荣宝斋的历史源流;去了解鲁迅、郑振铎在上世纪30年代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看到被誉为“中国印刷术活化石”的木版水印字画,淋漓尽致地感受文化传统的无穷魅力。
  同时,体验馆作为杭州下城区青少年素质教育体验点,向社会开放,更大限度实现体验馆传承、体验的功能。此外,来自美国、新加坡、巴西、南非、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来宾到体验馆参观体验、交流学习,为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奠定坚实基础;许嘉璐、王文章、沈鹏、冯骥才等一百多位社会文化名人也纷纷到校,为长江学子感受传统文化带来便利。
  三、活动成系列,让传统文化植根心灵
  所谓“传统”,纵向曰“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性、延续性,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横向曰“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空间的拓展,二是指权威性。文化传承绝非易事,我校通过少先队员寻访非遗文化等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创造孩子们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一)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
  为让全体长江学子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校从2014年开始,由大队部组织开展“寻访一种文化,唤醒一个梦想”的雏鹰争章主题活动。活动以雏鹰争章为载体,引领少先队员“采撷、寻访、学做、沉浸”杭州地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近祖国传统瑰宝,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全校共有23个中队、103个小队,其中完成寻访任务的小队有85个,涉及杭州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项目包括金石篆刻、浙派古琴、张小泉剪刀、木版水印、土布织造、桥西文化、小热昏等各个级别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课35节。
  寻访活动中,十竹斋小队、小浪花小队的活动手册分别获得杭州市少先队“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大队部获得优秀组织奖。大队部工作案例“寻访一种文化,唤醒一个梦想——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少先队‘非遗文化章’主题争章活动”在杭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优秀案例。结合争章活动,学校修订完成了《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小巷三寻土布纺织技艺》等少先队活动课校本教材。
  (二)手札传情迎峰会
  学校在G20峰会到来之际,利用新春假期,开展了“手札寄情话丙申,翰墨飘香迎峰会”活动,学生用红八行信笺,以手札的形式,或者诉说成长和生活的喜怒哀乐,传递家人、朋友之间的亲情、友情,或者为迎接G20峰会,表达作为杭州小主人对来自世界各国朋友的热情,以文明志愿者的行动迎接峰会召开。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市长张鸿铭纷纷回信,表扬长江学子的主人翁意识。
  此次活动,学校907名学生全体参与,学生的每一封手札都是暖暖的,见真情、见思想,更见文明与历史。通过手札,学生们与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著名书画家朱仁民等文化界名人,全国劳模孔胜东和海外友人、省市区领导共百余人进行互动,各界人士向长江学子提出殷切期望,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学校精选了学生的手札作品,印制成精美的手札集《鱼传尺素》,被杭州档案馆展出并永久收藏。
  一生专注于中国传统戏剧和诗词的俞大纲教授说:“头就是古代,脚就是今天,文化是不能头脚分离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不仅拓展学生的发展平台,为学生打好人生的文化底色,也是提升学校文化力、建设学校文化环境、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学校将持续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
  【丁杭缨,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郑建华,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秦 岩
其他文献
据法国教育部网站报道,在如今这样一个多语言环境的世界里,现代语言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就业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语言教学,法国正在改变其现代语言的教授体系,教育部提出如下要求:更早开始语言学习,所有的学生在校至少学习两门语言,6岁开始学习第一门外语,11或12岁开始学习第二门外语。改进语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小学和初中的教员和督学组织持续的继续培训课程,并且在2016—2017年度的“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检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最高检未成年人检查工作辦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开展一年以来,最高检及时梳理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巡讲开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活动不积极,动作缓慢,效果不明显;部分地方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缺乏充分的
刘东超,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一、什么是家风?  让我先从一个小故事讲起。  北宋有个官员派他的儿子去苏州接一船麦子。他的儿子很年轻,只有十几岁。麦船返回时,儿子在丹阳见到了一个熟人,儿子问他为何停留在此,熟人回答说自己的亲人去世了,没有钱运送灵柩回家。儿子听了,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
4月25—26日,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深入分析了當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要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杜占元强调,从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面对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目标,要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
浙江省教育厅今天发布对该省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监测结果。调查显示,12个学生發展指数中较低的3个指数为学习压力、作业、睡眠;14个影响学生发展指数中较低的指数分别为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家长参与、教师教学方式。  调查者认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体艺活动时间和足够的睡眠时间是减负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调查者认为,必须要开齐开好基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命题——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是什么,我最初以为是能力。  当你有能力,能干好分内事;当你有能力,能为集体、他人多担当;当你有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尊重;当你有能力,能做到自我实现……当需要不断得以满足,幸福感也就挥之不去。自己是这么走过来的,也是这么感受着的。当我试图论证这些思考的时候,一所新的学校,一批新的教师,一次新的述职,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  站在我眼前述职的这些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實,近日,青海省教育厅制定颁布了《青海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海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旨在从多方面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中小学生努力做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修养的人。  《青海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爱国爱家、乐学善学、诚信文明、遵规守纪、孝亲尊师、团结友善、自强自律、安全自护、勤俭节约等9个方面共提出了20条规范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