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上届展会的成交量是880亿元,这是历届文博会的最高值。”就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召开前夕,负责展会宣传的孙小姐告诉记者。第六届文博会于5月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然而就在第五届深圳文博会闭幕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再次要求,把文博会办成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同时,深圳市政府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文博会。由此,从深圳文博会的成功经验引发了全国各地举办文博会的“冲动”……
泱泱大国,文化之积淀,称得上历史悠久,别有一番风景。我国会展业的兴起,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尤其冠以文博会——文化产业博览会,又或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之名,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所以,国内的省市地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一具有强大“力量”的形式上。不过,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办事,冷静客观分析这一形式的重要作用却是当下涌入“文博会热潮”的人们认真考虑的问题,最起码要让文博会兴得有道理。
文化部2006年下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举办文化产业展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对促进我国文化产品交易、产业项目合作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除去文化部参与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文博会之外,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都已经是国家级大型专业展会,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其效果也引人注目。
以第五届深圳文博会为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成交额逆势“飘红”,达到877.62亿元,共有28个省区市、5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8家政府组团、机构和企业参展,展会期间,主、分会场在参展单位、观众数量、活动规模以及成交额等方面均明显超过历届。“此届文博会人气兴旺,成交活跃,总成交额和对外出口尤其是文化出口持续攀升。”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闭幕式上表示。而2009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共签署协议322个,总金额达55,2亿美元,促成了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产品交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地会有争相举办文博会的思想了。
“文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它可以汇集来自各地的优秀的创意资源,拓宽人们的视野。”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的厉无畏在参加第五届深圳文博会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文博会无疑对发扬我国文化产业及精神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博会让‘悟空’走向世界不是梦。”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的天行者国际集团创始人汤泽明说。
“跟风办展”,文博会也避免不了这种习气的侵袭。尤其借助文博会这样综合性展会强大的辐射及推动效应后,地区产业、区域经济将繁荣到另一种高度,当然,还有政府的工作业绩也成为“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不正当的兴盛现象就应该引起行业人士的重视。不可否认,在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繁荣文博会不仅仅意味着某个地区GDP中文化产业所贡献数额的增多,也预示着地方政府紧密“团结”在国家宏观政策周围,其中的利益不言而喻。但是,回归到国内现有的文博会现状中,不难发现有一些特点。
第一,展会层次不一,展会历时时期较短。文博会可以说是一个新题材的展会,最长时间的也不过是六届,展会的层次也出现了不同的差距。单独从举办时间的长短固然不能断定一种题材展会的层次高低,却可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的程度与规模,所以,不管是从会展行业来说,还是从文化行业来说,文博会有些“发育不良”。
第二、文博会交易侧重不同,无法形成有效合力。文化产业面临着全球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附加值市场,然而受文博会举办地域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文博会更多起到了繁荣文化产品市场的作用,而对于文化要素市场及文化附加值市场并没有更明显的作用。如义乌文博会更侧重展会服务当地文化产品企业,拓展其全球文化产品市场份额,在发扬中国文化及普及中国文化要素层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发挥;
第三、政府色彩浓郁,展会市场化运作趋势不明朗。“文博会根本离不开政府,最起码从现阶段来说,文博会还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一位业内人士说。从文化部到地方政府,从部委参与到地方政府主办,在政治层面的高规格为“文博会”披上了一件“黄金袍”,其光辉不只是在市场方面耀眼夺目,同样多了一些政治意味。
于是,全国其它城市积极筹备文博会,山东文博会、厦门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热闹的“文博会”也开始催生更多的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文博会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文博会的功能有着被放大的嫌疑。但是,正是因为我国文博会的特点,才让笔者感到兴起的“文博会”中多了一些“趋功近利”,少了一些“符合现状”;多了一些“杂乱无章”,少了一些“知名有序”;多了一些“鸡鸣狗盗”,少了一些“实事求是”。
冷静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动漫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等各种与文化“搭边”的产业“被”发展起来,甚至根本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产业根本就是面子工程,违反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在如此条件下衍生出来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成为这种恶性局面的“不良后果”。4月15日,上海市委宣传部特地集结上海文广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等连续参展了五届深圳文博会的重点单位代表展开座谈。一致表示:“文博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但其发展到第六届,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展会本身,而应该注重其延伸作用。”
文博会有着强大的吸金纳智功能,它就像一块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巨型磁石,但是如果仅仅是将这块磁石当成吸金树形象的工具,而不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还是不去搞“劳民伤财”的事情为好。文博会,本应顺应市场需求而逐渐昌盛,而不该是拔苗助长,以某地政府或领导的意识来发展。套用流行的说法:文博会不能“被”兴起。
泱泱大国,文化之积淀,称得上历史悠久,别有一番风景。我国会展业的兴起,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尤其冠以文博会——文化产业博览会,又或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之名,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所以,国内的省市地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一具有强大“力量”的形式上。不过,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办事,冷静客观分析这一形式的重要作用却是当下涌入“文博会热潮”的人们认真考虑的问题,最起码要让文博会兴得有道理。
文化部2006年下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举办文化产业展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对促进我国文化产品交易、产业项目合作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除去文化部参与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文博会之外,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都已经是国家级大型专业展会,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其效果也引人注目。
以第五届深圳文博会为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成交额逆势“飘红”,达到877.62亿元,共有28个省区市、5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8家政府组团、机构和企业参展,展会期间,主、分会场在参展单位、观众数量、活动规模以及成交额等方面均明显超过历届。“此届文博会人气兴旺,成交活跃,总成交额和对外出口尤其是文化出口持续攀升。”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闭幕式上表示。而2009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共签署协议322个,总金额达55,2亿美元,促成了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产品交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地会有争相举办文博会的思想了。
“文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它可以汇集来自各地的优秀的创意资源,拓宽人们的视野。”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的厉无畏在参加第五届深圳文博会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文博会无疑对发扬我国文化产业及精神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博会让‘悟空’走向世界不是梦。”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的天行者国际集团创始人汤泽明说。
“跟风办展”,文博会也避免不了这种习气的侵袭。尤其借助文博会这样综合性展会强大的辐射及推动效应后,地区产业、区域经济将繁荣到另一种高度,当然,还有政府的工作业绩也成为“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不正当的兴盛现象就应该引起行业人士的重视。不可否认,在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繁荣文博会不仅仅意味着某个地区GDP中文化产业所贡献数额的增多,也预示着地方政府紧密“团结”在国家宏观政策周围,其中的利益不言而喻。但是,回归到国内现有的文博会现状中,不难发现有一些特点。
第一,展会层次不一,展会历时时期较短。文博会可以说是一个新题材的展会,最长时间的也不过是六届,展会的层次也出现了不同的差距。单独从举办时间的长短固然不能断定一种题材展会的层次高低,却可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的程度与规模,所以,不管是从会展行业来说,还是从文化行业来说,文博会有些“发育不良”。
第二、文博会交易侧重不同,无法形成有效合力。文化产业面临着全球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附加值市场,然而受文博会举办地域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文博会更多起到了繁荣文化产品市场的作用,而对于文化要素市场及文化附加值市场并没有更明显的作用。如义乌文博会更侧重展会服务当地文化产品企业,拓展其全球文化产品市场份额,在发扬中国文化及普及中国文化要素层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发挥;
第三、政府色彩浓郁,展会市场化运作趋势不明朗。“文博会根本离不开政府,最起码从现阶段来说,文博会还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一位业内人士说。从文化部到地方政府,从部委参与到地方政府主办,在政治层面的高规格为“文博会”披上了一件“黄金袍”,其光辉不只是在市场方面耀眼夺目,同样多了一些政治意味。
于是,全国其它城市积极筹备文博会,山东文博会、厦门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热闹的“文博会”也开始催生更多的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文博会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文博会的功能有着被放大的嫌疑。但是,正是因为我国文博会的特点,才让笔者感到兴起的“文博会”中多了一些“趋功近利”,少了一些“符合现状”;多了一些“杂乱无章”,少了一些“知名有序”;多了一些“鸡鸣狗盗”,少了一些“实事求是”。
冷静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动漫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等各种与文化“搭边”的产业“被”发展起来,甚至根本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产业根本就是面子工程,违反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在如此条件下衍生出来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成为这种恶性局面的“不良后果”。4月15日,上海市委宣传部特地集结上海文广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等连续参展了五届深圳文博会的重点单位代表展开座谈。一致表示:“文博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但其发展到第六届,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展会本身,而应该注重其延伸作用。”
文博会有着强大的吸金纳智功能,它就像一块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巨型磁石,但是如果仅仅是将这块磁石当成吸金树形象的工具,而不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还是不去搞“劳民伤财”的事情为好。文博会,本应顺应市场需求而逐渐昌盛,而不该是拔苗助长,以某地政府或领导的意识来发展。套用流行的说法:文博会不能“被”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