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1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使用表格对手术患者进行监控,对调查资料分析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共监测手术患者903例,手术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0.55%,38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520例未使用,与以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5例感染患者一例术前术后都使用了抗生素。4例在术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时才使用抗感染药物,有2例联合用药,2例一联。切口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医师操作技术、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能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和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opera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1 kinds of incision infecti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reduce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using the table, the survey data analysis, timely feedback to the clinic, 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2013 October to 2014 June 903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5 cases of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55%, 383 patients used antibiotics, 520 patients did not use,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5 cases;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4 patients with no pre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ccurred only when the use of anti infective drugs, 2 cases of combined use of drugs, 2 cases of joint. Incision secretion cultur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operation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and disease duration of operation, patients, physicians, peri operation period operation technology of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incision targeted monitor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and regulat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Keywords: operation sites; infection; target monitoring
手术切口感染(SSI)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之一,居医院感染的第三位,在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中居第二位[1]。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清洁手术进行了目标性监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制定统一表格,由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不低于3次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反馈给临床,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结果
2.1手术部位感染率
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共监测清洁切口903例,感染5例,感染率0.55%。其中3例患者是骨科手术,这与骨科手术创伤大,需植入内固定材料等,患者术后还需住院时间长等,因此容易发生感染。据报道,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一般约为2.60%-7.83%[2]。
2. 2抗菌药物使用率
共检测清洁切口手术例数903例,其中使用例数383例,使用率42.41%。
2.3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例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一例术前术后都使用了抗生素。4例在术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时才使用抗感染药物,有2例联合用药,2例一联。 2.4病原菌的分布4例送检了病原学,3例都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未检出。
2.5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5例感染的患者,年龄28-63岁,有2例有植入物,有1例患有糖尿病,术前血糖控制正常,手术时间最长的58分钟,短的30分钟。4例围手术期都没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例术前术后使用了抗菌药物。
3讨论
3.1手术切口感染率
手术切口感染率0.55%,低于近年来的相关报道。I类切口感染率≤1.5%。比2013年前期切口感染率大大减低,表明通过日标性监测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是有成效的。
3.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的1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42. 41%。联合用药比例不大,用二联的只有4. 18%。但术前、中、后使用不够规范,术前30min-2h使用率只有4. 44%, 3天以上的比例达到了70. 76%。对于清洁切口根本无需使用这么长时间。而且使用抗菌药物的更换频率比较大,往往术前和术后就更换了。但总的使用比例较以往比大大降低,《原则》规定一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超过30%,我院使用比例山2010年的100%到现在的42. 41%。这些与国家和我院制定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密不可分的。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从2011开始就开展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规定了我院的11个品种的一类手术限制使用抗生素,与奖惩考核挂钩。证明一系列的措施是有成效的。同时可能与医院的手术类别有一定的关系,监控的很多手术是包块切除。对骨科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还是偏高,降低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抗菌药物滥用密切相关,手术切口的感染,与很多因素有关,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1类即清洁一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庙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仅在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机会多、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感染发生严重后果者、有植入物、高龄、糖尿病等有高危因素人群才一考虑预防使用。其中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机及术后用药时间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至关重要[3]。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茹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一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抱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抱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h。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3.3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监测的5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一例术前术后都使用了抗生素。4例在术前30min-2h没有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时才使用抗感染药物,有2例联合用药,2例一联。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多药耐药菌的产生以及破坏患者微生态平衡引起二重感染,应引起医生的注意。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抱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抱菌素如头抱哩琳、头抱拉定。
3.4病原菌的分布
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选择药物。对内酸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4],对喳诺酮和三代头抱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一代头抱。用药起点过高,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不仅增加药品费用,还会面临引起菌群失调和诱导耐药菌产生的危险。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5例患者4例送检了病原微生物,培养出病原菌3株,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要做好环境的消毒、换药的无菌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有植入物和糖尿病的患者适当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
3.5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患者的年龄对手术切口感染无显著的影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容易发生感染,这和朱萍儿等报道一致的[5]。在手术部位感染诸多危险因素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他也有一些减少切口感染措施。如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弟刀去毛。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证。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总之,通过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和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细菌耐药、二重感染、医药费资源浪费以及对患者身体和经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等问题己引起普遍关注,应提倡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参考文献:
[1]耿贺梅,果丽明,刘运秋,等.外科手术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17 ) : 4151-4153 .
[2]张磊.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3): 2687-2688.
[3]韩丽红,叶春林,徐丽,等.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及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1 ): 89-91
[4]李六亿,贾学会.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 20 ) : 4306-4308.
[5]朱萍儿,余慧,盛惠娥.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 2 ) : 421-423.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opera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1 kinds of incision infecti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reduce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using the table, the survey data analysis, timely feedback to the clinic, 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2013 October to 2014 June 903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5 cases of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55%, 383 patients used antibiotics, 520 patients did not use,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5 cases;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4 patients with no pre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ccurred only when the use of anti infective drugs, 2 cases of combined use of drugs, 2 cases of joint. Incision secretion cultur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operation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and disease duration of operation, patients, physicians, peri operation period operation technology of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incision targeted monitor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and regulat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Keywords: operation sites; infection; target monitoring
手术切口感染(SSI)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之一,居医院感染的第三位,在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中居第二位[1]。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清洁手术进行了目标性监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制定统一表格,由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不低于3次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反馈给临床,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结果
2.1手术部位感染率
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共监测清洁切口903例,感染5例,感染率0.55%。其中3例患者是骨科手术,这与骨科手术创伤大,需植入内固定材料等,患者术后还需住院时间长等,因此容易发生感染。据报道,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一般约为2.60%-7.83%[2]。
2. 2抗菌药物使用率
共检测清洁切口手术例数903例,其中使用例数383例,使用率42.41%。
2.3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例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一例术前术后都使用了抗生素。4例在术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时才使用抗感染药物,有2例联合用药,2例一联。 2.4病原菌的分布4例送检了病原学,3例都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未检出。
2.5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5例感染的患者,年龄28-63岁,有2例有植入物,有1例患有糖尿病,术前血糖控制正常,手术时间最长的58分钟,短的30分钟。4例围手术期都没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例术前术后使用了抗菌药物。
3讨论
3.1手术切口感染率
手术切口感染率0.55%,低于近年来的相关报道。I类切口感染率≤1.5%。比2013年前期切口感染率大大减低,表明通过日标性监测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是有成效的。
3.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的1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42. 41%。联合用药比例不大,用二联的只有4. 18%。但术前、中、后使用不够规范,术前30min-2h使用率只有4. 44%, 3天以上的比例达到了70. 76%。对于清洁切口根本无需使用这么长时间。而且使用抗菌药物的更换频率比较大,往往术前和术后就更换了。但总的使用比例较以往比大大降低,《原则》规定一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超过30%,我院使用比例山2010年的100%到现在的42. 41%。这些与国家和我院制定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密不可分的。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从2011开始就开展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规定了我院的11个品种的一类手术限制使用抗生素,与奖惩考核挂钩。证明一系列的措施是有成效的。同时可能与医院的手术类别有一定的关系,监控的很多手术是包块切除。对骨科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还是偏高,降低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抗菌药物滥用密切相关,手术切口的感染,与很多因素有关,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1类即清洁一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庙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仅在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机会多、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感染发生严重后果者、有植入物、高龄、糖尿病等有高危因素人群才一考虑预防使用。其中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机及术后用药时间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至关重要[3]。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茹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一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抱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抱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h。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3.3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监测的5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一例术前术后都使用了抗生素。4例在术前30min-2h没有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时才使用抗感染药物,有2例联合用药,2例一联。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多药耐药菌的产生以及破坏患者微生态平衡引起二重感染,应引起医生的注意。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抱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抱菌素如头抱哩琳、头抱拉定。
3.4病原菌的分布
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选择药物。对内酸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4],对喳诺酮和三代头抱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一代头抱。用药起点过高,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不仅增加药品费用,还会面临引起菌群失调和诱导耐药菌产生的危险。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5例患者4例送检了病原微生物,培养出病原菌3株,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要做好环境的消毒、换药的无菌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有植入物和糖尿病的患者适当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
3.5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患者的年龄对手术切口感染无显著的影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容易发生感染,这和朱萍儿等报道一致的[5]。在手术部位感染诸多危险因素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他也有一些减少切口感染措施。如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弟刀去毛。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证。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总之,通过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和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细菌耐药、二重感染、医药费资源浪费以及对患者身体和经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等问题己引起普遍关注,应提倡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参考文献:
[1]耿贺梅,果丽明,刘运秋,等.外科手术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17 ) : 4151-4153 .
[2]张磊.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3): 2687-2688.
[3]韩丽红,叶春林,徐丽,等.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及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1 ): 89-91
[4]李六亿,贾学会.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 20 ) : 4306-4308.
[5]朱萍儿,余慧,盛惠娥.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 2 ) : 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