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其除了关系到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以外,还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能否取得良好的成就。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并且从细微之处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知。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握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根,将其宣扬开来并且传承下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让学生们完全掌握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调整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结合。
1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并且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出,目前很多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集中在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上,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反而不太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文言文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又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语言,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放弃文言文学习的现状。除此之外,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和语句结构对于初中生来说还略显困难,想要让他们彻底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初中语文教学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就更显困难。第二,信息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学生们亦是如此。现在的初中生业余时间基本都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等,这显然分散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最后,中學阶段学生对语言文采重视不够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并不多,往往都是入门的基础性知识,在进入到初中以后学生们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更是被繁重的课业压力所剥夺,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很难被学生们接触到,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并不够,在写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词汇缺乏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些网络上的流行语或者是中英文混用的词汇,学生们却是十分愿意学习和应用,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2.1结合诗词文言文理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成就就是传统诗词,从儿童到老人几乎都能吟诵几首诗,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成果。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往往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诗词的意思和背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体会古诗文中的知识和情感。让学生们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过零丁洋》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中表达出来的为报国家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帮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爱国情怀。同时还可以给他们引申一些爱国主义情怀突出的诗词,比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帮助学生们深切的感受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2.2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对作品的分析
汉字具有极其精炼的特征,通常每一个汉字都能代表一个极为深刻的内容,而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能够深刻的体现出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思维体系。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往往都经过十分严格的选择和筛查,其往往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和礼仪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最为明显的体现。还有的课文中深刻的反应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个方面,比如说《陈涉世家》这篇文章中,就突出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抗争精神,那种不惧权贵、敢于争取、勇于反抗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宣扬和继承。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内容的分析,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明确古今思想的区别和共性,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等产生深刻的理解。在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2.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传统文化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背景,其文化也会有巨大的差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才能从根源上把握住文化的由来和精髓。所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文章写作或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等等,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和思悟其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首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明确本诗成诗于1938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同时给学生们介绍1938年十月份日本侵略者侵略武汉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体会到作者对于家国土地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与怒火,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看到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这种特殊的句式开头的文章时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情感主线。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有着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尽可能的调整教学策略,让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情感所在,让学生们得以树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学生的全面素质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科学中国人,2017,0(5X).
[2] 赵慧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2017,(4):215.
[3] 许殊红. 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导学,2016,(18):35.
[4] 李斌.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教师,2015,(16):68-6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握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根,将其宣扬开来并且传承下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让学生们完全掌握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调整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结合。
1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并且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出,目前很多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集中在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上,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反而不太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文言文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又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语言,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放弃文言文学习的现状。除此之外,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和语句结构对于初中生来说还略显困难,想要让他们彻底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初中语文教学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就更显困难。第二,信息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学生们亦是如此。现在的初中生业余时间基本都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等,这显然分散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最后,中學阶段学生对语言文采重视不够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并不多,往往都是入门的基础性知识,在进入到初中以后学生们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更是被繁重的课业压力所剥夺,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很难被学生们接触到,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并不够,在写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词汇缺乏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些网络上的流行语或者是中英文混用的词汇,学生们却是十分愿意学习和应用,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2.1结合诗词文言文理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成就就是传统诗词,从儿童到老人几乎都能吟诵几首诗,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成果。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往往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诗词的意思和背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体会古诗文中的知识和情感。让学生们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过零丁洋》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中表达出来的为报国家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帮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爱国情怀。同时还可以给他们引申一些爱国主义情怀突出的诗词,比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帮助学生们深切的感受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2.2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对作品的分析
汉字具有极其精炼的特征,通常每一个汉字都能代表一个极为深刻的内容,而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能够深刻的体现出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思维体系。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往往都经过十分严格的选择和筛查,其往往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和礼仪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最为明显的体现。还有的课文中深刻的反应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个方面,比如说《陈涉世家》这篇文章中,就突出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抗争精神,那种不惧权贵、敢于争取、勇于反抗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宣扬和继承。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内容的分析,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明确古今思想的区别和共性,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等产生深刻的理解。在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2.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传统文化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背景,其文化也会有巨大的差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才能从根源上把握住文化的由来和精髓。所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文章写作或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等等,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和思悟其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首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明确本诗成诗于1938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同时给学生们介绍1938年十月份日本侵略者侵略武汉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体会到作者对于家国土地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与怒火,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看到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这种特殊的句式开头的文章时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情感主线。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有着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尽可能的调整教学策略,让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情感所在,让学生们得以树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学生的全面素质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 科学中国人,2017,0(5X).
[2] 赵慧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2017,(4):215.
[3] 许殊红. 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新课程导学,2016,(18):35.
[4] 李斌.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教师,2015,(16):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