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与调适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我国迎来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559万人。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严峻。就业难,成为困扰大学生的沉重话题,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和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辅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对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困扰大学生择业的十大常见心理现象
  
  目前,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总结起来,当前择业过程中困扰大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存在如下十个方面:
  1.紧张焦虑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毕业前感到烦躁、紧张、无奈和悲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1.7%、33.7%、34.2%和13.4%。另有调查发现,有8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感觉“对未来不可知”,84%的人“对步入社会感到恐慌”。
  2.自负心理
  一些毕业生自我估计较高,择业取向较高,择业挑三拣四,消极等待,自视清高等。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而失去良好就业机会。
  3.自卑心理
  另一些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却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他们往往对所选职业拿不定主意,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不敢对能胜任的工作大胆说“行”,总是“试试看”,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4.怯懦
  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5.从众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
  6.依赖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依赖。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加上受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仿佛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
  7.求稳、求闲、怕苦
  追求稳定和一步到位,对职业的选择崇尚“三高”标准,即高起点、高薪水、高职位,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缺乏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而自身又缺乏管理岗位必要的实际经验和能力,结果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
  8.攀比心理
  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而往往是以周围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有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是错过成功的机会。
  9.问题行为
  毕业前一些大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违纪与违法。
  10.躯体化症状
  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大学生性格上本来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干、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
  
  总结与概括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困扰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的心理困扰的深层心理根源进行剖析,从一定高度看待这些心理困扰,然后才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而目前对于这一重要环节,研究者还比较忽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1.常见择业心理困扰的分类
  从心理困扰产生的源头,上述10大择业心理困扰可大体划分为四类:一是来自毕业生个体的心理困扰,包括紧张焦虑、怯懦;二是来自参照群体的心理困扰,包括自负、自卑、从众、攀比;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心理困扰,包括求稳、求闲、怕苦、依赖;四是由前面三类困扰综合导致的心理问题,包括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
  2.社会心理视角下的择业心理困扰
  根据社会心理分类系统(金盛华,1995),社会心理可以分为:个体、人际、个体与群体、微观群体、宏观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和宏观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六大方面内容。以此系统的视角看待上述分类,不难看出:紧张焦虑、怯懦属于以情绪为基础的一般个体社会心理现象;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属于较严重的个体社会心理问题;从众、依赖属于以行为为基础的一般个体与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自负、自卑、攀比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人际互动社会心理现象;求稳、求闲、怕苦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调适
  
  1.调适的基本原则
  首先,社会心理学的分类系统表明,不同来源和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不同层次的调适。比如,对于个人水平的问题,如紧张焦虑、问题行为等更多的从其个人角度提供帮助;而对于群体层面,乃至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层面的问题就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从更宏观的角度予以配合。
  其次,对于不同心理基础的问题,也需要适应其心理基础而提出调适方案。比如,情绪问题主要从情绪的角度,认知的问题则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切入调适过程。
  第三,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人的社会行为是关于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其中包含行为、个体、环境。因此,对于任何心理困扰都不能孤立地“就问题而问题”,而应该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
  2.调适的具体做法
  (1)一般应激心理困扰
  社会心理学指出,在面临社会压力时,每一个体都会产生正常的社会应激反应。面对择业这样的重大人生抉择问题,产生焦虑、紧张、怯懦、自卑等心理都是正常的。而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适度的紧张对于行为表现是有促进作用的。
  因此,对于学生的紧张、焦虑、胆怯、自卑等心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忧,而以情绪技术予以调适,充分给予情感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对于从众、依赖等行为层面的应激反应,则鼓励其改变行为,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以认知技术予以调适。当然如果上升为焦虑症等就另当别论了,那就需要专业咨询和治疗了。
  (2)要矫正的认知偏差
  社会比较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主要机制。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在与所选择的参考系进行比较中来确定自我价值的。但由于信息不全、认知偏差和参照系选择不当等原因,有时候会产生认知失调。对于这类问题,就需要从认知的角度予以矫正。
  (3)以行为为基础的困扰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以从众、依赖、胆怯等不敢付诸行动的心理困扰,则需要通过行为方法,辅之以情绪、认知方法,才能予以调适。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行为主义的一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4)严重的心理问题
  对于出现严重的问题行为,已经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就需要推荐他们去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其他文献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是高速图像处理、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实时计算等领域的融合,是计算机视觉研究前沿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群体,其师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具有特殊内涵    教师履行着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双重职责,辅导员作为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既有一般教师的共性要求,也有其特殊内涵。第一,工作内容多变。学生工作的内容是动态的、多变的
烧结矿铁料单耗是直接影响烧结矿单位制造成本的关键指标.通过理论计算与回归分析研究烧结矿铁料单耗的影响因素,采取调整褐铁矿使用配比来分析烧结矿铁料单耗与烧结原、燃料
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创造性地倡导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55年来,辅导员逐渐成为高校基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辅导员工作也承受着许多新的压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
为保证福建三钢首条国产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的顺利投产和运行,基于现有原料情况(2种地方磁铁精矿(MK、XNK)和2种进口磁铁精矿(AMC、UMC),研究配矿结构、MgO质量分数、焦化
返矿镶嵌是一种优化烧结过程返矿利用效率的工艺.根据中天钢铁的烧结用料情况,提出应用返矿镶嵌工艺的技术路线,并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不同粒度返矿镶嵌的效果.结果 表明:+1 m
语义Web技术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网络上的多数资源只适合人类自己阅读理解,不便于机器自动处理。且当前的网络信息量急剧增加,解决可自动处理的数据和信息方
随着赤铁矿、褐铁矿等进口矿种使用占比的加大,以及国内工业、经济、科技等的快速发展,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工艺在国内将迎来快速发展.本文对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及生产线情况
烧结机漏风是关系烧结能耗、产量及成本等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能更精准地测定烧结机漏风率,在新型料面风速法的基础上,考虑料面风量波动情况,使用曲线积分法代替算数平均值法
以某型号球磨机为研究对象,结合离散元软件,建立了球磨机研磨介质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合仿真方法,通过调节衬板的倾斜角,得到对应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