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命题,大学生活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而备受关注,就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内诸多高校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顯示,美术(设计)类大学生因其专业思想和性格特点,在社会化过程中显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特征,亟待就业教育进行改革,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国内社会学界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产生了诸多理论。笔者比较赞同的理解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需要与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二者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程度”。[1]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的两个动因。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就是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良性的社会化过程应该是实现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利益有机结合的过程。
一美术(设计)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和原因分析
(一)美术(设计)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
1社会化失败
美术(设计)类专业应用性强,尤其是动画和艺术设计这些与市场联系尤为紧密的专业。部分学生受艺术类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社会不良习气较浓,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在心理上表现得异常“成熟”,热衷交际,乐于享受;还有的大学生自我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出现盲从心理,注重经济价值,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唯利是图。这对人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可谓是失败的社会化。
2社会化障碍
绘画等传统的纯艺术类专业的部分学生整天沉迷在自己的艺术世界,过着“画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政策意识模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清楚程度不高,很了解的不到10%,这也使得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四了还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制作简历,对各类招聘信息和求职途径不闻不问,也不会有意识地学习应聘技巧,不知如何参加面试;尤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临近毕业却对于自己的专业出路是什么都不完全清楚,这对学生的社会化造成了很大障碍。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与普通专业学生相比,美术(设计)类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展览的机会较多,参与家教、打工等有偿服务的学生比例也较高,与社会有更为广泛的接触,因而也更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更多地受到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思想、个人主义的冲击,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2个人因素
其一,美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大多个人意识较强,集体荣誉感较弱,团结协作精神不够。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越强,其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就越困难,不会轻易认同社会,容易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排斥与抵触情绪。其二,人文科学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许多美术(设计)类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水平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程,对大学英语、语文、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基础等文化理论课和学校规定选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不重视,未认识到这些课程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三,偏重技能操作的学习,忽视理论指导升华。美术(设计)类大学生对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专业理论课的兴趣也不高,存在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以至不及格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专业理论素养较低,学生很难将技能训练中积累的经验提升为理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目前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类似于旧式作坊中的“师徒式”,这使得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言行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衡量的尺度是专业技能水平,认为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素养等都是不重要的。专业教师评价标准的偏颇会诱导学生形成只要专业好、其它无所谓的观念,放弃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美术(设计)类学生不成功的社会化。
二以就业教育促进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对策
就业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选择并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培养和发展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了解五花八门的职业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学会做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2]由此可见,就业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求职技巧指导,要发挥就业教育有效促进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功能,需要朝以下三个方向努力:
(一)进行美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是根本
大多数美术(设计)类专业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即使是绘画之类的纯艺术类专业也不再仅仅以传统的工具创作,它们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影视媒体等新技术相结合而应用性不断增强。因此,就业不能再单靠一只画笔,还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的发展,针对社会的新要求和毕业生中灵活就业多、自主创业意愿强等新情况,在专业培养中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增开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演讲与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让学生认识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是步入社会后非常需要的能力。从对毕业生供职单位的调研结果来看,多家用人单位表示:人格魅力往往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二)实现就业教育全程化系统化是关键
就业教育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中。“全程就业教育”是指“将大学生顺利就业并立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理念与能力形成全面、系统的一门学科,以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就业的意识,以及不断发展的立业能力的专门教育”。[3]就业观念的形成、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就业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结合美术(设计)类专业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开展系统性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事业观和幸福观,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和艺术行业前景,学会寻找二者最好的结合点,以达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实施个性化就业教育是重点
美术(设计)类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小班制,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也应充分考虑美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小班教学,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同时,针对学生更愿意听取专业教师意见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选择等内容的教育时,可邀请学生信服、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因材施教,提供学生乐于接受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就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专业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者等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探索适合美术(设计)类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特点和美术(设计)类职业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完善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平,林仲烈.关于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四点理论偏失与纠正[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8-3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 [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贲宗琴.开展全程就业指导,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国内社会学界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产生了诸多理论。笔者比较赞同的理解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需要与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二者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程度”。[1]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的两个动因。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就是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良性的社会化过程应该是实现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利益有机结合的过程。
一美术(设计)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和原因分析
(一)美术(设计)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
1社会化失败
美术(设计)类专业应用性强,尤其是动画和艺术设计这些与市场联系尤为紧密的专业。部分学生受艺术类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社会不良习气较浓,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在心理上表现得异常“成熟”,热衷交际,乐于享受;还有的大学生自我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出现盲从心理,注重经济价值,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唯利是图。这对人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可谓是失败的社会化。
2社会化障碍
绘画等传统的纯艺术类专业的部分学生整天沉迷在自己的艺术世界,过着“画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政策意识模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清楚程度不高,很了解的不到10%,这也使得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四了还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制作简历,对各类招聘信息和求职途径不闻不问,也不会有意识地学习应聘技巧,不知如何参加面试;尤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临近毕业却对于自己的专业出路是什么都不完全清楚,这对学生的社会化造成了很大障碍。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与普通专业学生相比,美术(设计)类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展览的机会较多,参与家教、打工等有偿服务的学生比例也较高,与社会有更为广泛的接触,因而也更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更多地受到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思想、个人主义的冲击,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2个人因素
其一,美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大多个人意识较强,集体荣誉感较弱,团结协作精神不够。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越强,其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就越困难,不会轻易认同社会,容易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排斥与抵触情绪。其二,人文科学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许多美术(设计)类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水平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程,对大学英语、语文、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基础等文化理论课和学校规定选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不重视,未认识到这些课程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三,偏重技能操作的学习,忽视理论指导升华。美术(设计)类大学生对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专业理论课的兴趣也不高,存在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以至不及格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专业理论素养较低,学生很难将技能训练中积累的经验提升为理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目前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类似于旧式作坊中的“师徒式”,这使得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言行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衡量的尺度是专业技能水平,认为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素养等都是不重要的。专业教师评价标准的偏颇会诱导学生形成只要专业好、其它无所谓的观念,放弃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美术(设计)类学生不成功的社会化。
二以就业教育促进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对策
就业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选择并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培养和发展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了解五花八门的职业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学会做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2]由此可见,就业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求职技巧指导,要发挥就业教育有效促进美术(设计)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功能,需要朝以下三个方向努力:
(一)进行美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是根本
大多数美术(设计)类专业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即使是绘画之类的纯艺术类专业也不再仅仅以传统的工具创作,它们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影视媒体等新技术相结合而应用性不断增强。因此,就业不能再单靠一只画笔,还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的发展,针对社会的新要求和毕业生中灵活就业多、自主创业意愿强等新情况,在专业培养中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增开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演讲与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让学生认识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是步入社会后非常需要的能力。从对毕业生供职单位的调研结果来看,多家用人单位表示:人格魅力往往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二)实现就业教育全程化系统化是关键
就业教育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中。“全程就业教育”是指“将大学生顺利就业并立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理念与能力形成全面、系统的一门学科,以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就业的意识,以及不断发展的立业能力的专门教育”。[3]就业观念的形成、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就业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结合美术(设计)类专业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开展系统性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事业观和幸福观,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和艺术行业前景,学会寻找二者最好的结合点,以达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实施个性化就业教育是重点
美术(设计)类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小班制,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也应充分考虑美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小班教学,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同时,针对学生更愿意听取专业教师意见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选择等内容的教育时,可邀请学生信服、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因材施教,提供学生乐于接受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就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专业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者等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探索适合美术(设计)类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特点和美术(设计)类职业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完善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平,林仲烈.关于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四点理论偏失与纠正[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8-3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 [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贲宗琴.开展全程就业指导,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