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和5-Fu培养,于培养24、72和144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HT-1080细胞的吸光度(A)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0μg/ml 5-Fu处理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24、72和144h时,HT-10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9%、64.7%和90.6%;100μg/ml 5-Fu处理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24、72和144h时,HT-10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1%、86.4%和93.0%,5-Fu显示出与阿霉素相似的细胞毒作用。经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和高浓度5-Fu处理后,HT-1080细胞可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未处理的HT-1080细胞中,G,期细胞占67.5%,S期细胞占21.2%,G2期细胞占11.3%。随着5-Fu浓度的增加,G1+S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当5-Fu的浓度≥1μg/ml时,未再探及G2期细胞。结论5-Fu在体外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的增殖有明最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5-Fu在高浓度连续给药后表现出与阿霉素类似的抑瘤效果,能将HT-1080细胞阻滞于G1+S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人HepG2215肝细胞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HepG2215肝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复方斑蝥胶囊组,其中B1组为12.5mg·kg^-1·d^-1复方斑蝥胶囊,B2组为25mg·kg^-1·d^-1复方斑蝥胶囊,B3组为37.5mg·kg^-1·d^-1复方斑蝥胶囊;C组为环磷酰胺组(25mg·kg^-1·d^-1)。
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如仅为西文,按首字母顺序排列。(3)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目的评估经皮冷消融与^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Ⅲ期6例,Ⅳ期61例)实施经皮冷消融与^125I粒子植入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同期化疗,评价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和生存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有66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6个月总生存率为84.8%,1年总生存率为33.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表达而正常细胞很少或不表达的特定基因或基因的表达产物作为治疗靶点,最大程度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杀伤较小的治疗模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和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第一个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了乳腺癌的诊治模式,是乳腺癌药物治疗的重大突破。
目的分析比较国际抗癌联盟一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食管癌分期第7版和第6版在食管鳞癌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分别按照UICC—AJCC食管癌分期第6版和第7版标准,对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97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分期和预后分析。结果1397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随访率为89.5%(1250/1397),获得随访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38.5%(481/1250)。按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L2N120E7E6融合蛋白,获得具有高表达水平和强免疫原性的HPV治疗性融合蛋白疫苗。方法利用重叠PCR方法构建经密码子优化的HPVl6L2N120E7E6融合基因,然后将其插入pETga原核表达载体中,采用Westernblot法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对HPVl6L2N120E7E6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进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评价其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淋巴转移的影响,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可能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survivin、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OX-2、VEGF-C、VEGFR-3、sur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钼靶x线、超声检查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钼靶x线、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7.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12例,乳头溢液或溢血者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导管内神经内分泌癌4例,导管内神经内分泌癌伴微浸润5例,浸润性实体型神经内分泌癌7例。钼靶x线检查未见明显病变2例,可
恶性骨肿瘤少见,仅占恶性肿瘤的0.2%。而骨肉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为多见,约占35%。骨肉瘤发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2,发病部位以膝关节周围为主(约占60%),发病年龄多为20岁以下的青少年。因骨肉瘤的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差,其治疗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重视。
目的探讨CD34和CD31在不同亚型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RC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34和CD31在149例RCC组织(肾透明细胞癌76例,肾乳头状癌42例,肾嫌色细胞癌31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肾透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癌组织中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128.04±46.44、48.55±14.09和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