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80%的网友一致认为诗歌鉴赏题是所有语文试题得分难度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诗歌鉴赏素材浩如烟海,似有不可捉摸之特点。另一方面,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表现形式,语言的跳跃感及古今语序的不同决定了其解读的难度。再者便是写作背景知识把握方面的障碍。这些都是考生读不懂诗歌的“硬伤”。但不管怎样,诗歌鉴赏都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洞悉今年高考的诗歌鉴赏命题特点,对2007届备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努力,权作引玉之砖。
  
  一、诗歌选材面大大拓展。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2005年全国16套试卷中共出现诗词20首,其中唐诗10首,宋诗8首,宋词1首,元曲1首。2006年全国17套试卷共选用诗歌20首,其中晋诗1首,唐诗4首,宋诗4首,宋词2首,元曲3首,清诗5首,近代诗1首。
  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一方面,诗歌体裁的选取正逐步打破过去以唐诗宋词甚至元曲为主的局面。唐诗依然是重要的考查形式,但宋诗的地位正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是诗歌创作年代考查范围大大扩展,这是今年高考诗歌鉴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除唐宋元三代外,上溯至魏晋诗歌1首(北京卷),下推及清诗5首(湖南、重庆、广东卷)和近代诗1首(山东卷),局面多姿多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湖南卷的诗歌鉴赏题,命题者从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选材,考查的是第37回的两首咏白海棠诗,既开拓了考查的领域,又避开了押题视线,恰到好处地考查了诗歌的知识点。这种自古典小说中选材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看来新课程标准对高考的提前介入倾向,值得备考的师生关注。
  
  二、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今年高考诗歌选材覆盖面虽广,但不少地方所选诗歌的作者还是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如全国卷(Ⅰ)黄庭坚的诗,江西卷杨万里的诗,福建卷李商隐的诗,北京卷陶潜的诗,天津卷张籍的诗,辽宁卷苏轼的诗,上海卷张可久的诗,重庆卷龚自珍的诗,这些都是考生熟悉的,能让他们一定程度上避免心理紧张,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但是诗歌内容又多是相对陌生的,如苏轼就考他的诗而不考他的词,李商隐就避开了他的爱情诗,龚自珍的乙亥杂诗也是不只一首。总的方面看,所选诗歌内容上与诗人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太多的联系,(当然,典故的运用也较少)因此,解读诗歌时要避免从诗人出发先入为主了。
  
  三、考查全面,综合性题型成为共性
  
  2006年诗歌鉴赏具体考查点有词语诠释、语句疏通、章法把握、意境主旨、意象诗眼、修辞手法、艺术特色、情感体味、比较异同等,可以说,考查了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卷(Ⅰ)中还对诗歌的层次进行考查,而湖南卷的题型更具有仿写表述的特点,这是今年诗歌鉴赏题的新气象。另外,2006年诗歌鉴赏综合性命题已成为共识,题型上看,主观题的地位已无可撼动,单纯的常识考查与字词理解在有兼顾的同时,更多地考查了全诗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评价,很明显,诗歌命题是更着眼于整体理解了。举福建省近三年命题为例:
  2004年纯粹是延续了2003年全国卷“炼字”(或诗眼)的考查形式,2005年两个小题考查分别是“炼句”和艺术表现手法分析,2006年在保持稳定基础上,对艺术手法分析的考查更注重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可以看出,今后诗歌考查中艺术手法运用与表达效果(作用)分析将是重点,备考复习中应是重中之重的要点。
  
  四、答案不确定,开放性渐强
  
  考试中心的余闻先生认为:对诗歌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只要赏析得当,都可给分。其实这一观点已成为近几年诗歌鉴赏题高考评卷的一个原则了。2006年古诗鉴赏题的答案更加呈现多元化,有的试题已在尝试不给统一答案,只确定几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或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如全国卷(Ⅰ)第二小题:“有人认为作者‘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案就提供了两种选择。又如福建卷第二小题:“简要分析三、四、句艺术手法上的特点。”答案也提供了两种可能,(或许还有其它的。)湖南卷的答案更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为仿写的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备考中应鼓励学生在习题训练时要大胆表达,从不同层次上多角度解答试题,充分考虑各种答题的可能性。
  
  五、2007年诗歌鉴赏备考的几点意见
  
  基于上述分析,要求2007年备考复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要了解不同时代代表诗人的风格及大体流变,不仅做到知人论世,更要因诗入题,以诗解题。平时训练不能再只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值得注意宋诗与清诗的鉴赏,同时应当兼顾读本的内容,不可废弃。
  (二)继续夯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综合性开放题型的考查已成趋势,对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势必要有赖于鉴赏术语的准确表述,这样答题才能到位。如艺术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对比、反衬、象征渲染等。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恬然冲淡、沉郁顿挫、雄浑壮阔、古朴典雅、刚健明朗等。
  (三)注意掌握解题的技巧。
  1.明确鉴赏范围,并且要细化,因为诗歌鉴赏的命题点往往是从一首诗很小的一个方面来切入的。
  2.形象的分类、语言鉴赏的命题形式、思想感情的表达模式、意境的种别、表达技巧题型等都要了解掌握。
  3.弄清诗歌题材分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如送别诗词,要注意诗歌感情是悲伤还是豁达乐观,作者是如何表现的,是否使用意象等。如田园诗歌,要理解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情趣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慎重思考。
  4.注意各种提示性信息,它们集中在题目、注释、诗中的某个词语——情点、题干要求等等。
  (四)注意比较型的诗歌鉴赏。2006年高考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都考查到诗歌的比较鉴赏,这对于17套试卷而言比例倒还显得太少,但趋向值得关注。特别是福建省在2003年前的几年到自行命题三年来,一直未曾涉及到比较型诗歌鉴赏的考查。平时备考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五)作为毕业班语文教师,要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新课标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性作用,积极探索高考新题型考查形式,做到有备无患。
  [作者通联: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个性化、阅读个性化,正是对阅读教学的解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形象、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的认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果,甚至将作品的价值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本质和生命体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处高低各不同”,读者在解读同一文本时,不同的切入点会得到不同的意义。  切入点一,侧看:“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心声》这篇小说入选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许多教案都把它解读为《心声》是主人公李京京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理解肯定和尊重,认为李京京这么喜欢读《万卡》这篇文章,是因为李京京想在课堂上得到锻炼,表达他自己希望像万卡一样渴望父母的爱,渴望家庭的温暖,而把李京京渴望读课文与程老师不让读课文的矛盾归结到程老师缺乏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上。  这样来解读《心声》的主题,有它的道理,但比较肤浅。这样的解读把主人公李京
高三进入到紧张备考阶段,随着大密度高强度训练的开展,一周两次作文大练成为写作常态,这是提升考场文的关键时期,但若缺少了必要的引导和梳理,学生只是疲于应付,易产生厌倦情绪,写出来的文章缺少新意。因此,作文备考后期,教师要给学生心理疏导的同时,重点予以方法指引,拟通过营造具体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案例】   为调整学生的写作状态,提取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拟写作文题目,要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课堂生态问题关注颇多,所涉及的论文可分两类,一类是对语文课堂的不良生态予以揭露,另一类是从学理的角度对语文课堂生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发现其中有“逻辑”、“自主”、“错误资源”三个关键词最引人注目,触及到了课堂生态问题的深处。本文拟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加以评析。    一、逻辑:语文课堂生态的理性立场    【评析文章】 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应
语文学习离不开一个“读”字,语文教学的历次改革,从上世纪50年代的“红领巾教学法”,到60 年代的“精讲多练”教学法,到70年代的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法,再到80年代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和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从来没有忽视“读”的环节[1]。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朗读和默读的方法技巧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我想说,一个悲剧女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有一个造成她悲剧的男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很多:刘兰芝、杜十娘、祥林嫂、窦娥……其悲剧均催人泪下,其悲剧原因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背后都有一个造成她们悲剧的男人。笔者仅以焦仲卿为例,探究一下刘兰芝悲剧的根源。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的女子,甚至可以说,她集中国女性的优点于一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它从1912年起经历了结胎、发育、形成、完善四个阶段。1977年给《中学语文》的题词,正好是完善阶段中第一次对这一学术观点所作的完整而科学的阐释。这以后的两次谈话中否定了诸如“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等的不严密、不科学的提法,明确指出“达到”“需要”两个词不能少。对于到底如何落实“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目标,叶圣陶先生毕生以此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的审美形式中提到,美有三个层次,最低层为“悦耳悦目”,接着为“悦心悦意”,最高层为“悦志悦神”。以下结合《桃花源诗并记序》谈三步解读。  初读:最初(第一次)阅读(当然是专心致志、原汁原味地阅读)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某种感觉(它也许是阅读期待的顺向共鸣;也许是期待遇挫,出乎意料的同时又豁然开朗的兴奋;也许是疑窦丛生的困惑,当然都必须是基于阅读整体上的感觉),往往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是最
元曲作为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无论在内容、文体、格律上与诗词赋相比都更为复杂精巧,戏曲又以多层次的艺术形式,集合音乐、服装、诗词、表演等,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重要载体。   一、渗透式教学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始终   渗透式教学法在高中戏曲教学中应用,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戏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引发学生对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篇文章出自北宋时期的两大文豪之手。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文章魁首,他们二人同时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内,他们在当时留下的这两篇不朽杰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两颗闪亮的明珠。  两文都是游记,但却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游褒禅山记》虽写了游褒禅山前后两洞(主要是后洞)的经过,却引发了作者大段的议论,本文记游和议论几乎各占一半的篇幅。《石钟山记》也写了游石钟山的经历,但却又像一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