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而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一般来说,阅读能力强、素养高的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也较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强,阅读水平肯定也不低。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我们一般重视阅读教学,淡化有序、有效的作文教学。既然读写都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把读写结合起来,开展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活动。
一、对读写一体化的认知
文章是作者对外界客观事物认识的再现,是其阅历、认知、思想的书面表达。我们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经验、新知;但需要知人论世,对作者的生平、创作、思想等有所了解,从而设身处地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可能得益于生活,得益于体悟,更可能得益于阅读学习的获取。
高中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就高考而言,阅读和写作所占分值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读写一体化意识,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重新整合讀写教学,这是有效阅读、高效作文教学的可行之路。
二、读写一体化的运行
“读写一体化”是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借助阅读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通过写作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推进读写一体化的开展呢?下面就老舍《想北平》的阅读教学谈谈读写一体化的具体操作。
1.明确读之重点,提高写的认知
就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而言,可以学习的角度很多,比如语言运用的学习、篇章结构的学习、情感表达的学习,或是语句含义的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是一篇比较经典的散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可以是温暖朴实的语言,可以是看似平淡实则深邃的情感,也可以是不同视角下景物描写的艺术等。因此,我们要思考,学生需要重点学习哪个方面,如何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开设过《想北平》的典范课,郑教授就把老舍的语言特色作为主要讲授点。在导入问题时,郑教授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大家眼中的北平是什么样? 老舍眼中的北平是什么样?有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并与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比对。通过与学生交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如郑教在讲具体的描写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我”画了哪些景物?有学生回答画了“雨后什刹海的蜻蜓”,引导学生注意“蜻蜓”一词前面的限定,让学生感受描写的细腻与精准。清晰呈现景物形象,如画一般映入学生脑海。之后,郑教授在引导学生关注准确、精致语言的运用,在对老舍的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和体悟中,学会在描写时尽量将事物具体化、细节化。在巩固提升中,郑教授让学生描述学校的景物、事物,引导和点拨学生将景物和事物描写得逼真,让读者感受具体化、细节化的语言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郑教授就抓住了《想北平》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去读与品,没有过多的分析、概括,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老舍的语言特色,在知识的迁移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2.借助练笔活动,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课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重要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迂回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先写,然后去探究阅读文本的艺术性。老舍在《想北平》中采用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叙写手法——多视角叙写。在深度阅读后,引导学生去分析文中几处关于北平景物和事物描写的内容。然后,我们让学生分组讨论,就其中一处景物的描写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用自己理解的叙事视角,写一写自己的家园。比如,不同小组从童年、少年的角度思考和尝试写作,从游子回忆的角度去写,有的从落魄的读书人的角度去写,还可以从一个爱国者看到国土沦丧、家园被毁的角度写。之后,让每个小组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写了什么,谈谈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学生在练笔和思考时能够体悟到老舍对北平是真爱,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忧与爱就能深入读者的内心。
总之,读写一体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形成读写结合的意识,能够在阅读中想到写作,学会有意识地分析、思考,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等,再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创造和修改,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素材运用的能力,从而获得读与写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一、对读写一体化的认知
文章是作者对外界客观事物认识的再现,是其阅历、认知、思想的书面表达。我们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经验、新知;但需要知人论世,对作者的生平、创作、思想等有所了解,从而设身处地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可能得益于生活,得益于体悟,更可能得益于阅读学习的获取。
高中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就高考而言,阅读和写作所占分值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读写一体化意识,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重新整合讀写教学,这是有效阅读、高效作文教学的可行之路。
二、读写一体化的运行
“读写一体化”是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借助阅读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通过写作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推进读写一体化的开展呢?下面就老舍《想北平》的阅读教学谈谈读写一体化的具体操作。
1.明确读之重点,提高写的认知
就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而言,可以学习的角度很多,比如语言运用的学习、篇章结构的学习、情感表达的学习,或是语句含义的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是一篇比较经典的散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可以是温暖朴实的语言,可以是看似平淡实则深邃的情感,也可以是不同视角下景物描写的艺术等。因此,我们要思考,学生需要重点学习哪个方面,如何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开设过《想北平》的典范课,郑教授就把老舍的语言特色作为主要讲授点。在导入问题时,郑教授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大家眼中的北平是什么样? 老舍眼中的北平是什么样?有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并与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比对。通过与学生交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如郑教在讲具体的描写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我”画了哪些景物?有学生回答画了“雨后什刹海的蜻蜓”,引导学生注意“蜻蜓”一词前面的限定,让学生感受描写的细腻与精准。清晰呈现景物形象,如画一般映入学生脑海。之后,郑教授在引导学生关注准确、精致语言的运用,在对老舍的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和体悟中,学会在描写时尽量将事物具体化、细节化。在巩固提升中,郑教授让学生描述学校的景物、事物,引导和点拨学生将景物和事物描写得逼真,让读者感受具体化、细节化的语言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郑教授就抓住了《想北平》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去读与品,没有过多的分析、概括,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老舍的语言特色,在知识的迁移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2.借助练笔活动,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课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重要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迂回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先写,然后去探究阅读文本的艺术性。老舍在《想北平》中采用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叙写手法——多视角叙写。在深度阅读后,引导学生去分析文中几处关于北平景物和事物描写的内容。然后,我们让学生分组讨论,就其中一处景物的描写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用自己理解的叙事视角,写一写自己的家园。比如,不同小组从童年、少年的角度思考和尝试写作,从游子回忆的角度去写,有的从落魄的读书人的角度去写,还可以从一个爱国者看到国土沦丧、家园被毁的角度写。之后,让每个小组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写了什么,谈谈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学生在练笔和思考时能够体悟到老舍对北平是真爱,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忧与爱就能深入读者的内心。
总之,读写一体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形成读写结合的意识,能够在阅读中想到写作,学会有意识地分析、思考,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等,再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创造和修改,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素材运用的能力,从而获得读与写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